第192章 光复锦州

驻守在锦州的正是建奴奴酋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自从上一次山海关大战失败之后,多尔衮和多铎他们三兄弟便被皇太极放在了锦州这个和大中朝对峙的最前沿,多尔衮深知皇太极这是让他们三兄弟无法回到盛京,去和他争夺大权。

一旦大中军如果出关攻击他们建奴的话,那么他们三兄弟和麾下的两白旗的兵将,便将会首当其冲成为炮灰,可是对于多尔衮来说,他也无法不遵从皇太极的圣谕。

毕竟山海关一战之后,他们两白旗也有相当的损失,但是皇太极所控制的两黄旗却基本上保持着健全,即便是他们三兄弟想要夺权,实力现在也不是皇太极的对手,所以即便是对皇太极再怎么不满,他们还是只能驻守在锦州一带。

但是这两年来,他们也暗中拉拢了不少八旗的将领,因为上一次山海关之战的惨败,使得这些人都开始产生出了对皇太极的不满和不信任,所以眼看皇太极对八旗的控制力越来越低,于是多尔衮便开始暗中和皇太极对抗,提出来让皇太极为上一次山海关大败之事负责,要求皇太极退位,让出皇位由多尔衮来继任。

如此一来,如果说以前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还只是暗地里的事情的话,那么在去年开始,他们的矛盾便公开化了,皇太极两次下旨让多尔衮和多铎回盛京议事,想要趁机将多尔衮和多铎兄弟圈禁起来,甚至于干脆杀掉拉倒,但是多尔衮和多铎都以各种借口推脱拒不奉旨回盛京,如此一来导致了建奴内部更是立即分成了两派,即有人支持多尔衮,要求皇太极下台的,也有力挺皇太极,斥多尔衮为谋逆。

可是两方实力都差不多,谁都不敢轻易对对方动武,以至于这一年来,他们之间的纷争变成了隔空骂战。

建奴内部的纷争也导致了他们在明明看着蒙古诸部开始跟他们离心离德,不再听从他们的招呼,另外连被他们收拾的俯首帖耳的朝鲜国也宣布不再向他们称臣,拒不再向他们纳贡,他们也不敢轻易派兵去镇压蒙古诸部和朝鲜国。

虽然皇太极和多尔衮都很明白,这是大中朝在从中挑拨,以眼下的情况,他们应该先放下他们之间的矛盾,携手先压制住蒙古诸部和朝鲜国再说,可是最终因为私心的缘故,谁也不敢放低姿态,因为他们之间的争斗,最终只能以一方付出生命的代价来结束,故此虽然明知这么做是将他们建奴带入到深渊之中,可是他们还是这么做了。

甚至于他们在得知大中朝在去年中旬平定了永历之乱,收复了南方诸省的消息之后,都意识到了下一步大中朝肯定是要转过身来对付他们的,可是他们还是没有能相互之间妥协,为了今后他们的利益,两方各自都想出了向大中朝服软,通过得到大中朝的支持,来解决掉对方的办法。

但是没成想大中朝太过卑鄙了,居然将他们暗中派人和大中朝议和的条件都散布了出去,结果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都恨极了对方,更是骑虎难下无法下台。

不过虽然他们嚷嚷的厉害,可是相互之间还是没有敢动手,因为他们很清楚现在他们如果自己先打起来的话,那么大中朝的那个肖天健恐怕会笑掉大牙,故此他们虽然非常恼怒,可是最终也没有真的大打出手。

他们很快便得到了消息,大中朝开始朝着北方调动兵力,并且开始从南方诸省大批朝着北方各地调运物资,于是他们都意识到大中朝就要对他们动手了。

这段时间皇太极和多尔衮都暂时放下了他们之间的私怨,同样开始囤积物资调兵遣将准备应战。

可是现在的他们,在三年前山海关大败之后,实力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了,原来依附于他们的蒙古诸部,现在仅有少量的人还听他们的招呼,蒙古八旗的大部分部落,虽然没有明着反他们,但是却对他们的招呼是阳奉阴违,暗中偷偷的和大中朝来往通商。

而且在大中朝捕杀了大批原来和他们通商的大明商贾之后,也彻底的掐断了他们获取关内资源的途径,特别是茶盐铁器以及布匹,这三年来几乎无法进入到辽东,更不要说他们急需的粮食,大中朝对此控制极为严厉,在各地都察院人员秘密监控之下,各地大中朝官府的官员以及军方,绝无人对此禁令胆敢像旧明那般阳奉阴违,但凡只要发现有人暗中和辽东建奴做买卖,便会立即以雷霆手段将这些人捕杀,而且株连他们全族。

这样的手段让建奴在关外的日子这三年来一日不如一日,他们辽东的鹿茸、人参、皮张卖不出去,被大量的囤积,而粮食茶叶却日益缺乏,去年更是关外大旱,加上汉人奴隶也不断的逃跑,使得辽东土地大量的抛荒,建奴终于品尝到了什么叫做难过。

他们有心还像以前那样派兵入关洗掠,把汉人抓回来为奴,抢掠粮食金银,可是现在他们也知道,大中军不是当年的明军那样好欺负了,自从大明覆亡之后,大中军立即便加强了各地关隘的防守,而且一支大中军的人马驻守在宁远一带,死死的盯着他们,他们稍有动作,这些大中军便立即作出反应,将他们给逼退回去。

另外大中朝刻意的拉拢蒙古诸部,以开设互市来吸引蒙古人背叛他们建奴,皇太极和多尔衮几次想要召集蒙古八旗的兵马,配合他们从宣大一带入关劫掠,可是蒙古人都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肯从命,并且还暗中通报消息给大中朝,使得大中朝的军队提前做好准备,结果让建奴再也无法效仿以前那样,逛大街一般的到关内洗劫了。

此消彼长之下,关内的大中朝却在高歌猛进,实力越来越雄厚,一支支大中军在关内北方组建起来,编练成为一支支精兵,到了去年的时候,建奴已经发现,大中军在北方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当年他们北上的兵力,再想入关行掠,便更加不可能了。

大中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却不断的在向宁远增兵,反倒是不断的开始派兵进入他们的控制区进行袭扰。

而且这些大中军极其凶狠,只要潜入他们建奴的控制区,干脆就效仿当年他们对付大明的时候那样,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只要是见到有人留着金钱鼠尾的辫子,根本不问他们是不是满人,直接便砍去他们的脑袋,即便是一些汉人,也没有逃脱他们的屠刀。

除非在他们出现的时候,这些汉人主动的立即剪去他们的金钱鼠尾,这样才可以保住他们的性命,但是这些汉人也必须要马上跟着他们一起撤回宁远,使得大凌河以南地区的汉民几乎逃了个精光,所有农田土地几乎都被抛荒,更加重了建奴的困难。

这世上的人不管是什么人,都是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简却很难,之前很多年建奴通过不断的抢汉人出关为奴,这些后金女真鞑子们都过上了老爷般的日子,整日里靠着压榨汉人奴隶来过他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在山海关大败之后,关外形势开始急转之下,大批汉人开始叛逃,抑或是被建奴屠杀,使得他们的汉人奴隶出现大幅度的减少,于是这些建奴当老爷的好日子也结束了,重新要恢复像以前那样的自耕自种的日子,现如今让他们再过回之前的苦日子,他们就有点撑不住了,一个个怨言极大。

大中朝这些年来,还不断的在关外汉人中散播消息,鼓励那些汉人逃回关内,而且悬下了重赏,鼓励关外汉人杀掉他们的主子,只要带着他们主子的人头回去,便可以拿到重赏,还可以获得土地。

一些汉人包衣奴开始接受了这种宣传,关外多次发生包衣奴突然间暴起杀死他们的主人,并且将其全家都杀掉,砍下他们的人头携带逃走,这也加剧了后金女真鞑子们对汉人的仇视和不信任感,原来跟着建奴逃回关外的少量汉军,回去之后也被解散,重新编入各旗之中成为了奴隶。

更有一些建奴鞑子,开始大肆屠杀关外汉民,使得关外的鞑子和汉人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

当四月十三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多尔衮和多铎等驻守于锦州一带的建奴们,惊惧的发现,他们的好日子总算是到头了。

在罗立的亲率之下,三万武装到了牙齿的大中军蜂拥出了宁远城,直扑向了锦州,在这些大中军的进攻之下,仅仅两天时间,锦州南部的杏山、松山等城便迅速的被大中军攻破,留守这两城的两千多建奴还有他们的族人,几乎全部被大中军屠戮一尽,连三岁孩子都没有被留下性命。

多尔衮知道大中军对他们建奴的最后一战终于到来了,于是他立即召集了锦州一带的所有奴军,准备和大中军交战。

可是现在的建奴军士气十分低下,在多尔衮派多铎率军出城碰上了大中军之后,一战下来,多铎便被打了个大败,逃回了锦州城。

四月十八日,大中军便将锦州城的东南西三面给包围了起来,多尔衮登上城楼朝着城外一看,头嗡的一下便晕了。

只见得城外大中军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一个个大中军器甲鲜明,士气如虹,更让他感到惧怕的是大中军此次携来的上百门红夷大炮,摆在了城外,一辆辆坚固的攻城云梯还有各种壕桥车、洞屋车、撞车等攻城器具如墙一般的摆在城外。

本来多尔衮还想依靠着锦州城的城墙,在此坚守一段时间,当看罢了城外的大中军的装备和气势之后,多尔衮的信心一下便垮了下去。

他真是被大中军给打怕了,最早在崇祯十一年底的时候,他便被当时的刑天军给狠狠的修理了一次,接着三年前又在山海关被大中军打了个大败亏输,现如今的大中军装备比当初更强了许多,火力输出能力更是超出之前许多。

相反建奴这边,在经过上一次山海关大战的失败之后,实力削弱的非常大,而且经过这两年的内耗,内部之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休息了两年,可是实力非但未见增长,反倒战斗力更差了一些。

此消彼长之下,建奴军的战斗力现如今根本已经无法再和大中军相对抗,多尔衮仅仅想靠着他现在脚下的锦州城,便想要挡住大中军,别说他没信心了,就算是他手下的所有鞑子们,都各个惊的是手麻脚软。

大中军的人也不跟他们罗嗦,派人到城下劝降无果之后,马上便开始了攻城,上百门重炮几乎同时发火,顿时便打的锦州城的城墙上下是土石乱飞。

什么阴谋阳谋、兵法战策在这个时候都没有用了,大中军这次发动辽东之战,整个就是在用一力降十会的办法,靠着他们的火力优势,打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争。

结果是多尔衮这个所谓的大清名将,在大中军的炮火之下,变成了一只彻头彻尾的兔子,仅仅是一天的时间都没有坚持到,多尔衮便下令放弃了锦州城,从城北方向带着人马突围了出去,逃往了大凌河堡。

锦州就此仅仅在开战不到十天的时间,便被大中军给克复了,失落于建奴手中数年时间的锦州城再一次回到了汉人的手中。

第83章 再败第35章 克城第63章 奏捷第49章 互通有无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121章 内讧第21章 复合手雷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89章 集兵山海关第24章 捷足先登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109章 纸壳弹药第134章 死士陷阵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45章 偷鸡不成第76章 便宜可捞第13章 巨鹿之战1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89章 三棱刺第77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203章 固若金汤第58章 可悲可喜第34章 追查到底第112章 毒计第11章 夜袭第122章 坚堡第56章 石桥攻防战6第23章 震慑第43章 叛徒第137章 验收第13章 侥幸退敌第105章 兵至高岭第147章 天下哗然第198章 战云压境第208章 再打庐州第24章 迷情夜2第174章 围点打援第81章 轻下一城第46章 火中取栗第70章 再生一计第158章 小施惩戒第59章 还归第145章 十年赌约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73章 以杀立威第44章 自杀式阻击第99章 决战之地第198章 比拼脚力第117章 官道口决死战1第165章 冒险第10章 转战阳城第9章 绑票第32章 援军已至第69章 再战再败第84章 城破第121章 内讧第31章 民心初稳第110章 降将第5章 闯王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9章 事败第124章 恶少第80章 顺义城下第100章 突然袭击第30章 悍勇知县第159章 微服私访第199章 误打误撞第22章 试探第136章 曹操来投第81章 轻下一城第44章 标枪第28章 定策第15章 以身为质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27章 兜头凉水第29章 分道扬镳第169章 恼羞成怒第199章 梁家庄阻击战第21章 强心剂新书快讯第1章 命如草芥第238章 大龙国旗第131章 愧对家人第177章 猫哭耗子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136章 分兵驻防第25章 胁迫入伙第17章 宁远陷落第73章 家宴?第38章 人才第138章 南方战前准备第133章 名儒第65章 扑城第132章 胁迫投诚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74章 忠奴
第83章 再败第35章 克城第63章 奏捷第49章 互通有无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121章 内讧第21章 复合手雷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89章 集兵山海关第24章 捷足先登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109章 纸壳弹药第134章 死士陷阵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45章 偷鸡不成第76章 便宜可捞第13章 巨鹿之战1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89章 三棱刺第77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203章 固若金汤第58章 可悲可喜第34章 追查到底第112章 毒计第11章 夜袭第122章 坚堡第56章 石桥攻防战6第23章 震慑第43章 叛徒第137章 验收第13章 侥幸退敌第105章 兵至高岭第147章 天下哗然第198章 战云压境第208章 再打庐州第24章 迷情夜2第174章 围点打援第81章 轻下一城第46章 火中取栗第70章 再生一计第158章 小施惩戒第59章 还归第145章 十年赌约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73章 以杀立威第44章 自杀式阻击第99章 决战之地第198章 比拼脚力第117章 官道口决死战1第165章 冒险第10章 转战阳城第9章 绑票第32章 援军已至第69章 再战再败第84章 城破第121章 内讧第31章 民心初稳第110章 降将第5章 闯王第133章 抛车建功第9章 事败第124章 恶少第80章 顺义城下第100章 突然袭击第30章 悍勇知县第159章 微服私访第199章 误打误撞第22章 试探第136章 曹操来投第81章 轻下一城第44章 标枪第28章 定策第15章 以身为质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27章 兜头凉水第29章 分道扬镳第169章 恼羞成怒第199章 梁家庄阻击战第21章 强心剂新书快讯第1章 命如草芥第238章 大龙国旗第131章 愧对家人第177章 猫哭耗子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136章 分兵驻防第25章 胁迫入伙第17章 宁远陷落第73章 家宴?第38章 人才第138章 南方战前准备第133章 名儒第65章 扑城第132章 胁迫投诚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74章 忠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