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定心丸

这帮骑兵们都是粗野汉子,如果你用文绉绉的说法去跟他们讲道理的话,铁定会热脸蛋贴到他们的冷屁股上去,肯定是得不到他们的认同,所以王承平这家伙熟知这帮手下们的德行,总是喜欢骂他们,别说这帮家伙还真就吃这个,越是被骂越是来精神,被王承平这通大骂之后,他们反倒觉得舒坦多了,一个个都顿时再次回复了一腔的豪气,同时翻身上马,一起拔出了雪亮的腰刀,高举过头顶,跟着王承平大呼杀奴了起来。

阎重喜和吴襄以及罗立都亲自为其送行,无数在山海关一带助战的民夫们听闻大中军再来援军的消息,无不振奋,现如今立有大功的大中军骑兵又要西去继续抵御另一路建奴大军入寇,令百姓无不敬佩,也都纷纷夹道相送,虽然现在物资匮乏,百姓无法箪食壶浆来犒劳他们,可是这种热情也同样让王承平和他麾下的将士们感到感动。

骑兵兵将们无不精神振奋,纷纷催动战马列队而行,展现出了他们最威风的一面,一个个在战马上挺直腰杆,身体微微的随着战马的行动而上下起伏着,随着王承平的一声令下,他们纷纷抖动缰绳,呼啸着策马在万众瞩目之中驰离了山海关,朝着京师顺天府方向驰去,身后留下了一片漫天的尘烟。

送行之人一直目送着他们的背影和旗幡消失在道路尽头,这才纷纷回转,加紧投入到了对关城的守备之中。

吴襄这会儿心情可以说是非常高兴,在罗立率兵赶来的时候,他见到了这支大中军之中强悍的兵马的实力,虽然大中军两军换防之后,这里增加的兵力并不算多,可是守城的实力却增长了不少,罗立此行又带来了不少的火炮和弹药,加上他麾下基本上都是善战的步卒,守关更是他们擅长的事情,无异又大大增强了山海关一带的守备力量。

所以吴襄这会儿已经不用再为山海关可能会被建奴大军攻破而感到忧心忡忡了,这些天仅仅是阎重喜的左路军所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便已经令他们明军大开眼界,现如今又来了一支大中皇帝麾下的近卫师,他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这还不是吴襄最高兴的事情,随着罗立前来换防之际,吴襄等候的消息也随着一小队便衣进入山海关的人被带入到了山海关之中。

这支小队人马,全部都是便装,没有穿着大中军的服装,一个个满脸征尘,显然是从很远的地方日夜兼程赶到这里的,他们不是大明朝廷派来的,而是直接从大中皇帝肖天健那里日夜兼程赶到这里的,他们为首之人的身份乃是大中皇帝的宣召使。

因为吴襄暂时明面上的身份,还是大明的重将,所以这一小队前来颁旨的宣召使,也就没有公然公开身份,而是通过特情处的人员,私下联络到的吴襄。

吴襄一听便立即派人将他们暗中接入到了山海关之中,并且秘密的将他们直接带入到了他的府中。

来者这才在吴襄面前,公开了他的身份,然后请出了一份肖天健亲自下发的圣旨,对吴襄宣读了起来。

原来冯卫汉逼降了吴襄之后,便和卢象升、阎重喜联名派人急报正在沿运河一路攻来的肖天健,为吴襄请封。

肖天健是在沧州得知了这个消息,当他得知吴襄愿意投靠他大中朝之后,这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在了地上,本来他费劲巴拉的好不容易在阳谷县击杀了吴三桂,以为今后山海关便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没成想朝廷选来选去,却把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又给请了出来,派往了山海关坐镇。

当他得知吴襄领山海关总兵之职的消息的时候,觉得头都有点晕,暗中大为感叹造化弄人,送走了吴三桂,却偏偏来个吴襄,他最担心的就是吴襄效仿历史上他儿子,转身投降建奴当了汉奸,那么山海关一开,建奴大军便立即可以蜂拥入关。

虽然他已经着令左路军先行前往山海关一带布防,但是他也知道左路军阎重喜手中带出山西的兵力不过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要面对的却是十倍于他们的建奴大军,另外他派出李信和罗立、刁正率领中路军加上罗立所部也日夜兼程赶往山海关,可是毕竟近千里的距离,沿途还要通过无数明军控制的地区,他们来得及赶上吗?

所以肖天健在派出了罗立之后,便日夜忧心忡忡,怕最担心的事情会重新在山海关上演,一边要继续领兵沿着运河向北加速攻进,还要不断的布置沿途对大运河航运的保护,整个心几乎都要飞到山海关去了。

现如今突然间冯卫汉和卢象升等人送来消息,说已经想办法逼得吴襄无法投降建奴,只能死守山海关,并且吴襄表明态度,今后愿意投降肖天健为臣,这个消息让肖天健当场便乐翻了,到达沧州的时候居然破天荒的下旨弄了几杯酒喝了,庆祝一下这件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接着肖天健便在沧州军中,派人携带了他的圣旨,日夜兼程穿越明军控制区,赶往山海关,暗中向吴襄颁旨。

肖天健在圣旨之中大大的赞扬了吴襄识大体顾大局的情操,并且还唏嘘了一番吴三桂的事情,告知吴襄,他对于吴三桂之死非常遗憾,很“钦佩”吴三桂云云,早已经下诏,为吴三桂立碑,请吴襄不要为此挂怀,今后有朝一日得胜之后,吴襄可以将吴三桂的遗骸迁回他们吴家祖坟之中另行厚葬,所需费用大中朝全部报销,并且暂时授予吴襄为第二镇副总都统之职,暂时听令于李信调遣,待到可以公开之时,再另行下旨昭告天下!

刑天军一镇的副总都统已经是非常高的官职了,而且是掌握兵权的实权职位,这对于吴襄来说,以前是没敢想过的事情,现如今接到了肖天健的圣旨之后,吴襄这才感觉跟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这心便彻底放在了肚子里面,起码今后大中朝入主顺天府之后,他们吴家照旧可以享受荣光,而不会落得一个没有下场了。

于是吴襄感激涕零赶紧跪谢接旨,小心翼翼的将这份大中朝的圣旨收藏到了他内府之中,并且拿出了不少银子,来酬谢前来颁旨的宣召使。

这个宣召使看了一下吴襄手下托出来的这盘子白花花的官银,不由得吞了一口口水,但是却笑答道:“吴军门这是要害在下呀!咱们大中朝不兴这个!这雪花银快要把在下的眼珠子都闪花了!在下心领了便是,但是万万是不敢收下的!否则的话恐怕回去圣上便要砍了在下的脑袋了!

你我今后都将同殿称臣,在下奉劝一下吴军门,今后这样的迎来送往的礼节,万不可再用了!否则的话对吴军门将会不利!大明亡,乃是亡于官吏贪\腐,我大中朝岂能再步其后尘?所以这礼数是在咱们这儿绝对吃不开的!

罢了!我等任务已毕,就不再次耽搁了!我等还要去见一下其他诸位将军,告辞了!这些银子不错,吴军门不妨就拿出去犒赏那些有功的兵将们好了!也算是咱对山海关这一战尽一点心!”

说罢之后,这个宣召使便转身要走,吴襄吓得赶紧让人收回这些银子,跑出去亲自将他们送到门口,这才派人将他们暗中护送出了山海关主城。

回过头来,吴襄不由得感叹,肖天健果真是治国甚严,连宣召使都不敢接他的赠银,那么说明这大中朝上下却是是比大明的官吏清廉的太多太多了,甚至于连一顿饭都不吃,便就这么走了,可见得大明官府之中的那一套今后还真就在大中朝吃不开了,想想这段时间他接触到的大中军的诸将们的作风,他只能替大明皇帝哀叹,叹息朱由检实在是生不逢时,虽然他这个皇帝也很努力,可是下面的官吏们却已经烂透了,单凭他一个皇帝再怎么打拼,也没法拯救大明王朝了,这天下合着也该换姓肖的来坐了。

至于他儿子吴三桂的死,他虽然内心之中还是不舒服可是也只有劝慰自己,不要再多想了,谁让他当时要听大明朝廷的命令呢?这都是他命不好吧!更何况大中皇帝肖天健也说了,今后准其为他迁坟另葬,并且大中朝廷承担所有的费用,也算是吴三桂的荣光了,这也是他这个老爹为他争取到的,他只能今后死跟着肖天健走下去了。

所以他想了一下之后,将那盘银子以及收取的建奴的那一千两黄金,都派人取了出来,既然要干,就干的漂亮一点,大中朝的人谁不知道他昧了建奴一千两黄金,与其以后被人在这件事上抓他的小辫子,倒还不如现在就主动拿出来,犒赏兵将们用了拉倒,拿建奴的钱,来犒赏杀鞑子的兵将,这件事还真是痛快!吴襄想想就觉得讽刺又可笑,这一下建奴算是彻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吴襄第二天升帐宣布了自掏腰包出金银犒赏有功兵将的事情,顿时让其麾下的将官们无不振奋,纷纷对吴襄拍了好一通的马屁,并且立即将这件事告知了三军将士,不过还真是令山海关这些明军兵将们士气大振了许多,一个个卯足了劲再杀一些鞑子,要领取这些赏金。

宣召使出了山海关之后,立即便去见了阎重喜、罗立等人,告知他们,圣上肖天健正在加快速度朝这边赶来,沿途的行动可谓是势如破竹一般,可以最快的速度赶至这里,请他们务必要拖住建奴,大量的消耗建奴的实力。

总之肖天健给他们的命令就是一个,那就是在此死战到底,决不许建奴破关。

阎重喜和罗立都立即领旨,并且都立即拍胸脯保证,绝不辜负圣望,哪怕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会放弃山海关一线,令建奴入关。

第41章 事有反常必为妖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100章 逆袭2第58章 冲突第6章 磨刀霍霍第131章 区别对待第61章 转怒为喜第114章 迎头痛击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84章 丧家之犬第179章 招抚第13章 单刀赴会2第103章 无奈的放弃1第16章 屎尿事件第91章 杀奴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书第18章 后勤的麻烦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149章 济生堂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63章 崩溃第72章 烦恼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98章 扶植第181章 断然拒绝第43章 救人第1章 凯旋第78章 通州会战7第67章 怒而还师第135章 剿兵安民吊民伐罪第3章 困境第60章 鞑子避战第5章 重拾旧业第83章 参谋部第12章 八队闯将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66章 意外收获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178章 雨夜第145章 明清和议第59章 还归第181章 “名将”陨落第187章 男儿膝下有黄第58章 决胜3第182章 示之以弱第71章 喜讯连连第149章 赐鞭第138章 试炮第44章 头疼之事第19章 厉兵秣马第97章 紧锣密鼓第5章 口水战第242章 意在燕云第3章 不堪回首第126章 无毒不丈夫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45章 下一个目标第117章 绝杀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210章 大雾第20章 火力输出第31章 舌头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93章 援军分至第67章 马贼第39章 再下一城第209章 老对头的命运第24章 言而有信第27章 忠烈之臣第18章 行赏第24章 迷情夜2第127章 再度分兵第189章 杀福王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23章 逼上梁山第33章 不相为谋第181章 两路进逼新书快讯第62章 总结第90章 兵抵汉水第157章 错综复杂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68章 布置第60章 决死一搏第123章 北方战区第210章 绝地反击第88章 医护队第118章 出发第69章 看破第91章 少年营第34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196章 只有死鞑子才是好鞑子第40章 缺才第119章 背叛第53章 两强之战(9)
第41章 事有反常必为妖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100章 逆袭2第58章 冲突第6章 磨刀霍霍第131章 区别对待第61章 转怒为喜第114章 迎头痛击第205章 永历的解决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84章 丧家之犬第179章 招抚第13章 单刀赴会2第103章 无奈的放弃1第16章 屎尿事件第91章 杀奴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书第18章 后勤的麻烦第77章 再战大石桥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149章 济生堂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63章 崩溃第72章 烦恼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98章 扶植第181章 断然拒绝第43章 救人第1章 凯旋第78章 通州会战7第67章 怒而还师第135章 剿兵安民吊民伐罪第3章 困境第60章 鞑子避战第5章 重拾旧业第83章 参谋部第12章 八队闯将第197章 一拖再拖第66章 意外收获第102章 血案元凶第178章 雨夜第145章 明清和议第59章 还归第181章 “名将”陨落第187章 男儿膝下有黄第58章 决胜3第182章 示之以弱第71章 喜讯连连第149章 赐鞭第138章 试炮第44章 头疼之事第19章 厉兵秣马第97章 紧锣密鼓第5章 口水战第242章 意在燕云第3章 不堪回首第126章 无毒不丈夫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45章 下一个目标第117章 绝杀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战2第210章 大雾第20章 火力输出第31章 舌头第117章 盆满钵满第93章 援军分至第67章 马贼第39章 再下一城第209章 老对头的命运第24章 言而有信第27章 忠烈之臣第18章 行赏第24章 迷情夜2第127章 再度分兵第189章 杀福王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23章 逼上梁山第33章 不相为谋第181章 两路进逼新书快讯第62章 总结第90章 兵抵汉水第157章 错综复杂第36章 陇州之战3第68章 布置第60章 决死一搏第123章 北方战区第210章 绝地反击第88章 医护队第118章 出发第69章 看破第91章 少年营第34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196章 只有死鞑子才是好鞑子第40章 缺才第119章 背叛第53章 两强之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