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朝议

虽然离别已久,可是肖天健却也没敢在后宫之中沉湎太久,休息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便在前面的奉天殿,开了他回南京之后的第一次早朝。

朝上诸部的官员都简明扼要的向肖天健汇报了他们近期所负责之事,负责户部的付德明少不了叫苦连天,说近期因为北伐,对于财政消耗太大,但是同时也掩饰不住他的兴奋,同时告知肖天健,进入秋季之后,最先被大中军控制的河南和湖广两地的粮食收获远超以往,另外南直隶一带的生产也恢复很快,这一点让付德明颇为高兴,更何况这一次肖天健回来,还给户部带回来了大笔的金银,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发行更多的龙钞,来缓解财政所需,故此付德明的汇报,总体上来说,是喜多于忧,这让肖天健颇为欣慰。

同时付德明告知肖天健,眼下随着大中朝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龙钞已经开始在大中朝实际控制区全面推开,正在逐步的替代现银,成为市场上交易的主要支出手段,这也跟大中军以龙钞发饷有分不开的关系,当兵的以龙钞和大龙币为主要支付手段,使得大中朝的纸钞得以被商人认同,同时中华银行,也随着大中军的进展,迅速的朝着北方推进。

而且在户部的协助之下,大中朝在南京也建立起了一座大规模的造币厂,负责印刷和制造大龙币,再加上大中军源源不断给户部补充金银,全部存入到了中华银行之中,作为储备使用,使得中华银行,得以发行越来越多的钞票和龙币,满足市场的需要,并且从民间吸纳存款,开展金银兑换业务,在保证了币值的同时,也将民间的金银开始吸纳入了中华银行之中储备起来,使得中华银行的金银储备越来越大,如此一来,也更加稳定了龙币和龙钞的价值,最起码在南直隶、湖广、四川、河南等地,现在龙钞已经成了商业往来的重要支付手段,为下一步大中朝建立起稳固的货币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方便了户部的管理。

另外负责吏部的李进德,也汇报了有关吏部的一些工作,随着北伐开始之后,几乎每天都有一些地方投降大中军,接受大中朝的统治,所以吏部这大半年来,也非常忙碌,除了要不断的为一些降官更换告身文书之外,还要不断的更换原来大明的印绶,同时还要向新占领之地派遣大中朝官员,进行接管,所以吏部需要相当多的官吏。

于是吏部在六月间的时候,在各地开始举办第二次大规模的开科取士,试题效仿当年在武昌府第一次开科取士所用的试卷方式,在开科取士方面,更重实务的能力选拔,并且在六月份之后,在各地选拔出了上千读书人,并且将这些读书人集中起来,派员进行了大中朝的制度宣讲以及告诫,除了让他们熟悉大中朝用人要求之外,还对他们进行了警告,告知他们,大中朝用官最忌贪墨,如若有人胆敢趁机以权谋私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极为严酷的刑罚。

外虽然卢象升所负责的监察院因为卢象升尚在北方,但是监察院的工作也没有停滞下来,在现如今被选入监察院担纲监察副使的高斗枢的主持之下,从这些新选拔的官员之中,高斗枢还进行了一次特别面试,并且通过暗中考察之后,从中抽选出了数十名性情耿直,嫉恶如仇的年轻人,充实到了监察院之中,代行监察百官之职,在各地委派官员的同时,这些监察官也随之以便服形式,被派往各地巡游监察各地政务实施情况,以此来加强对于各地官员的行政控制,省的这些各地官员,在混乱之中,趁机浑水摸鱼捞取不义之财,坑害民众,以此来保证官员的清廉。

至于工部方面,这段时间也非常忙,随着大中军北伐开始,牛金星负责的工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保证北伐诸军的武器弹药的供应,另外还有各地军队的军火供应,除此之外,工部还负责着各地水利、道路的建设,特别是对于黄河一带的防汛准备,更是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肖天健在打下开封城之后,便对当时还洛阳主持民政事务的牛金星交代过,要特别注意黄河的水患问题,特别是开封段的黄河大堤,因为他知道在历史上,李自成攻打开封的时候,掘开过黄河大堤,水淹开封城,除了造成了开封一带被黄河水淹没之外,还对黄淮一带造成了巨大的水患,所以在工部成立之后,肖天健便着令牛金星派能员专门负责黄河水务的问题,以及河南各地的水利建设,务求保证黄河不能决口,保护大中军好不容易这么多年来建立起来的成果。

所以牛金星不敢在这件事上怠慢,调集了十几个能员,派他们专门负责黄淮一带的防汛问题,特别是在黄河沿线上,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对年久失修的大堤进行加固,所以黄河短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决口的问题了。

这一点牛金星做的让肖天健甚为满意,专门点名赞赏了工部的工作,让牛金星为此颇感到有面子,着实的高兴了一下。

总之随着大中朝的建立之后,各种政务纷纷开始被纳入到了正轨之中,在这帮大臣们的努力之下,各地的民政都在进入恢复期,虽然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只要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之后,今后就靠水磨工夫慢慢的来了。

在听罢了诸臣的汇报之后,肖天健特意问及了新成立的南京中华造船厂的恢复之事,这件事眼下也暂时归于工部负责,另外水军方面提供协助,这是肖天健北伐之前便安排下的事情。

牛金星听罢肖天健的问话之后,赶紧答道:“启禀圣上,此事微臣不敢怠慢,自圣上亲征之后,微臣便在南直隶和江浙等地大力查访招募造船工匠,现已经招募数百巧匠,另募普通造船工匠一千余人,并且已经将其集中安置到了南京中华船厂之中!

至于造船之事,微臣更不敢耽误,从五月间船厂已经开始恢复重建,以前期圣上特别拨发的银两,时下南京船厂已经恢复造船,至本月船厂已经造出了二百料漕船十余条,百料漕船四十余条,另外还有十余条水师所需的内河战船,已经交付给了水师!

另外关于建造海船之事,船厂现已经开始建造一百五十料的海沧船,不日即可下水,交给水师使用,至于更大的二百料福船还有四百料大福船,据船厂的大匠所说,他们倒是也可以建,只是眼下木料不足,所需的楠木以及柚木需要从南洋一带运来,目前船厂的木料不足,所以暂时还不能开建!不过微臣正在想办法解决木料之事,已经请李都统在四川派人伐木以为替代,并排专人沿长江运下来,估计年末木料便可准备齐当,到时便可开建福船!”

肖天健对此有点不太满意,虽然眼下大中朝人力物力还不是很充足,但是以目前他们的实力,肖天健原本以为即便是造不出当年郑和宝船,起码建造出几百吨重的福船应该没有问题的,可是到现在为止,船厂所造的居然还仅仅是一些内河所用的漕船,最多也就是建造了几条海上用的蜈蚣船,就连小型的海沧船也刚刚开始建造,尚未交付一条,这距离他建立一支可用的海军,还差的太远。

于是他点点头道:“目前漕运方面,尽可能使用已有的船只,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放开交付给民间建造,尽量不要再占用船厂的人力物力,眼下将船厂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建造海船方面,年内必须要建造出二十条以上的海沧船,而且要想办法开建更大型的福船!

近期朕听说福建郑家的战船时常出没于长江口和杭州湾外,对我们的辖地进行袭扰,如果短时间之内,我们的水师如果连这一带都保护不了的话,那么还要如何南下克复福建两广?要知道其它不算,单单是郑家所辖的各种海船以及战船,就不下千条之多!我们又拿什么来与之相抗?难不成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纵横海上却拿他们没有办法吗?

要知道时下郑家可是摆明了要跟我朝为敌,单凭陆上决战,是不足以收拾他们的!即便是要迫降他们,最起码我们也要有一支可以与之相抗的海军才行!否则的话,他们在陆上不是我们的对手,便还可以轻松的控制澎湖和琉球,继续与我们为敌!所以对于督造海上战船之事,绝不是小事,工部必须要加紧办理!

另外户部和兵部也绝不能忽视此事,只要是水师要的,就要想办法满足他们,总之朕的要求就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不得拖延懈怠!”

听罢了肖天健的话之后,牛金星马上便听出了肖天健的不满,赶紧躬身称是,但是付德明却站出来说道:“启奏圣上,时下户部支出很大,而且眼下圣上还要在西北对李自成用兵,而且近期肯定还要在东南和西南方向用兵,户部虽然有点积蓄,可是要应付这样的战事,耗度也非常之大!

再者各地百废待兴,不管是农田水利还是各地城墙修缮,都需要花钱,造船之事微臣以为,倒不妨可以推迟一些,现如今虽然我朝水师不能和郑家水军相比,但是眼下也有了不少战船了,起码可确保长江口和杭州湾一带的安全,如果现在就大力开建海上所用的战船的话,微臣以为以今年我朝的岁入恐怕是会入不敷出!还望圣上三思!”

(今天感觉好多了,炎症消了不少,不再发烧了!谢谢毛毛将军和不开心胆小鬼二位老朋友的打赏!多谢了!呵呵!)

第92章 双胞小萝莉第27章 小事一桩第32章 暗箭1第30章 挖坑第135章 英烈祠第41章 骑战2第150章 双雄会第198章 铸币第176章 休整第73章 家宴?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4章 粮荒第79章 进展神速第12章 大战前夜第109章 劝降第96章 纵虎第4章 打劫目标第19章 入瓮第73章 斥候的对决2第117章 绝杀第97章 定策解围第44章 两强相遇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180章 招安风波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6章 屎尿事件第135章 剿兵安民吊民伐罪第195章 坚壁清野第150章 全胜第53章 分兵向西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193章 右勾拳第36章 万安王府第50章 两强之战6第108章 高肃怠工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61章 擒贼擒王第198章 战云压境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86章 武装游行第74章 胸甲第37章 震怒第21章 临阵脱逃者杀第29章 挑衅第15章 以身为质第95章 寨门之战第128章 巨斧猛劈顽敌首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44章 明挖墙脚1第62章 军情第30章 大明最后的精锐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72章 得胜还师第42章 直捣敌巢第165章 应对第74章 诱惑第3章 强度黄河第91章 少年营第32章 援军已至第131章 愧对家人第41章 重编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46章 八大王就抚第158章 小施惩戒第66章 有诈第183章 赴京听封第141章 中华之危第21章 临阵脱逃者杀第22章 试探第27章 剑指何处第65章 任重道远第11章 忠臣赴死第96章 奋起余勇第83章 无奈就范第111章 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第177章 困兽之斗第65章 任重道远第1章 命如草芥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13章 金屋藏娇第61章 君子一言第34章 险胜第174章 围点打援第151章 巧匠第48章 两强之战3第198章 铸币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24章 迷情夜2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88章 进展顺利第184章 赐宴第45章 静观其变第19章 千金马骨第201章 石冉发威第168章 先捏软柿子第170章 背叛第31章 民心初稳
第92章 双胞小萝莉第27章 小事一桩第32章 暗箭1第30章 挖坑第135章 英烈祠第41章 骑战2第150章 双雄会第198章 铸币第176章 休整第73章 家宴?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4章 粮荒第79章 进展神速第12章 大战前夜第109章 劝降第96章 纵虎第4章 打劫目标第19章 入瓮第73章 斥候的对决2第117章 绝杀第97章 定策解围第44章 两强相遇第19章 官兵如匪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180章 招安风波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6章 屎尿事件第135章 剿兵安民吊民伐罪第195章 坚壁清野第150章 全胜第53章 分兵向西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193章 右勾拳第36章 万安王府第50章 两强之战6第108章 高肃怠工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61章 擒贼擒王第198章 战云压境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86章 武装游行第74章 胸甲第37章 震怒第21章 临阵脱逃者杀第29章 挑衅第15章 以身为质第95章 寨门之战第128章 巨斧猛劈顽敌首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44章 明挖墙脚1第62章 军情第30章 大明最后的精锐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72章 得胜还师第42章 直捣敌巢第165章 应对第74章 诱惑第3章 强度黄河第91章 少年营第32章 援军已至第131章 愧对家人第41章 重编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46章 八大王就抚第158章 小施惩戒第66章 有诈第183章 赴京听封第141章 中华之危第21章 临阵脱逃者杀第22章 试探第27章 剑指何处第65章 任重道远第11章 忠臣赴死第96章 奋起余勇第83章 无奈就范第111章 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第177章 困兽之斗第65章 任重道远第1章 命如草芥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13章 金屋藏娇第61章 君子一言第34章 险胜第174章 围点打援第151章 巧匠第48章 两强之战3第198章 铸币第3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24章 迷情夜2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88章 进展顺利第184章 赐宴第45章 静观其变第19章 千金马骨第201章 石冉发威第168章 先捏软柿子第170章 背叛第31章 民心初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