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朝议3

肖天健抽了一口烟之后,放下了旱烟袋,琢磨着今后得空还是要整出雪茄烟抑或是卷烟,那样抽起来会更爽一些,毕竟旱烟这玩意儿太冲了,口感也不太好。

看着诸臣酒足饭饱之后,肖天健这才将话头引到了有关南方的事情上去,向诸臣问计,看看诸臣对于南方眼下的局面,又有何见解。

于是这帮文臣武将们立即便开始议论了起来,不过很快便形成了几个意见,以石冉和刘耀本以及刘江这些军方人士的意见,他们是绝对的崇尚武力者,是标准的主战派,军方力主立即集结兵力,尽快开始南下,对福建以及云南开始发动进攻,直接以武力将这两个刚刚成立的南明小朝廷给干掉拉倒,毕竟他们军方现在对于大中军的战斗力有充分的信心,认为只需要十万人的兵力,便足以横扫南方诸省了。

但是文臣方面则有不少人主抚,认为南方环境恶劣,用兵不易,而且大中朝眼下财政并不宽裕,全靠武力征服南方诸省的话,会给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有人提议,暂时倒不妨观望风头,毕竟现如今南明的两个小朝廷并没有主动北上对大中朝用兵,而是为了一个所谓的正统的名分,倒是他们相互之间先互掐了起来,只要他们没有分出一个搞下来,大中朝完全可以先不必管他们,让他们互掐一阵子,等他们自己打的头破血流,消耗光了实力之后,到时候再发兵南下将其一举荡平不迟,那样的话可以轻松解决掉南方诸省明朝余孽的抵抗。

当然也有人提议,现在可以恩威并重,一边以武力压迫南方诸省,一边对南方诸省的官员进行游说,劝其投降大中朝,对他们进行招抚,这样的话可以减少对南方的破坏,也可尽快统一南方。

对于这些意见,肖天健没有插嘴,让他们各抒己见去进行争论,然后默默的抽着旱烟袋,自己在内心之中合计。

当大殿之中诸臣议了半天之后,肖天健也基本上听明白了他们形成的三大意见,于是开口问道:“蒋勤!朕来问你,你们特情处这段时间对于南方的渗透之事,做的如何了?”

蒋勤作为兵部下面的特情处副职,这一次也列席了朝会,但是一直没有他说话的机会,所以他便毫不显山露水的呆在后面,保持着他们特情处特有的低调,当听到肖天健问及他有关南方事情的时候,蒋勤才站出来答道:“启奏圣上,我们特情处这半年来,已经朝南方诸省增派了不少人力,但是具体的事情,臣以为不能在这里公开说,以免走露了风声,还望诸位大人不要见怪!”

肖天健看看天色,这一说便又是近两个时辰过去了,眼看着如果再不散朝的话,又要管这帮家伙的晚饭了,于是笑道:“朕可以理解,诸位爱卿也应该可以理解!毕竟特情处所行之事,不是一般的事情,今日朝会就到此为止,今日朕吩咐之事,诸位马上下去安排,希望你们记住,朕最忌的就是你们之间相互推诿扯皮,凡是定下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的执行下去,不许有半点懈怠!

我们可以做错,但是不许拖沓,错了我们可以改,但是拖沓之事,朕绝不允许!

另外兵部方面,尽速为近卫第二师补齐装备,近卫第二师就地扩编为两个师,三个月之内,完成补训,明年初之前,务必要达到可以作战的程度,授番号为……近卫第四师!刘耀本暂时代理两个师的都统之职!

还有第四镇军方面,也要做好准备,抽调出三万兵力,先行在浙江温州府和江西建昌府集结,对福建省形成压力,但是先不要急于动手!但是可以先行攻打尚未宣布投降我朝的赣州府,先行将赣州府拿下来再说,同时对广东形成压迫!

另外传旨给罗汝才和李栓柱,令其在将第三镇军的精锐朝长沙、衡州、永州三地集结,但是要告诉李栓柱,不要忽视了川北的守御,要严防李自成被阎重喜和刘宝打急眼了,率军窜入四川,打李自成不用他们第二镇,但是假如李自成试图南窜到四川的话,就去多少给朕吃掉多少!不得有误!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错开同时开两场大战,估计到明年初的时候,西北那边的战事也基本上可以结束了!

当然,吏部和户部也要做好接管西北诸地的准备,只要战事一结束,就要尽快恢复那一带的政务!那些地方可不比山东和浙江、江西等地,恢复起来恐怕不太容易,要派出能员赶赴陕西才行!

今日朝会到此为止,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的话,就散了吧!……蒋勤、吕维祺留下!”

肖天健很晚才回到后宫之中,在散朝之后没人知道蒋勤和吕维祺留在奉天殿之中跟肖天健说了些什么,但是在蒋勤和吕维祺离开皇宫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一个个曾经在南京城之中被俘的明朝旧吏,便开始悄然离开了南京城,抑或是走宁波府乘船出海,抑或是走陆路南下,开始朝着南方而去。

其中不乏有前朝大员钱谦益这样的人物,另外还有一些也是当初南京六部的官员,这些人大多都是在刑天军当初兵围南京城的时候,没有来得及逃离南京城,城破之后便落在了刑天军手中。

半年多的圈禁生活似乎并未影响到他们太多,这些人始终都没有被肖天健启用,而是郁郁寡欢的在南京城之中,被编管禁足在家中,可是不知为何原因,这些人忽然间被大中朝解除了禁足令,然后悄然带着一些家仆离开了南京城,奔向了福建两广一带。

而肖天健在当日朝会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似乎也非常忙碌,以至于连范雨桐她们几个皇妃都不知道他天天出宫做些什么。

总之在随后的几天之中,肖天健行动颇有点诡秘,时常早朝之后,便带着铁头等几个贴身侍卫微服出宫,很快便消失在了繁华的南京城闹市之中。

而此后大中朝似乎将所有注意力都转向了西北战事上面,倒是很少再有人提及时下在南方被拥立的两个南明小朝廷,只是在十月之后,第四镇军开始大幅度的开始调动了起来,并且兵分两路朝着浙江温州府和江西建昌府两地集结,开始对福建形成了钳形的压力,但是却并未马上朝南明绍武帝所辖的福建一带发动攻势。

倒是十月底的时候,石冉亲自率领一支大中军人马,发动了对赣州的攻势,并且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之中,便将镇守赣州的一支郑芝龙的明军击溃,将赣州攻克,使大中朝彻底控制了江西全境。

南方的局势却并未因为两个南明小朝廷的成立,就变得安稳下来,随着绍武和永历两个南明皇帝各自登基之后,两方都昭告天下,宣称他们才是正统,宣称是他们继承了大明朱家王朝的衣钵。

同时两个小朝廷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纷纷吸纳从北方逃入南方诸省的明朝旧吏,并且对其委以重任,搭建起了各自的班底。

两方互不相让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为了争夺地盘,扶植绍武帝的郑家集团,和扶植永历帝的两广势力,在惠州府一带摩擦不断,打的是相当热闹,虽然郑家集团拥有海上和兵力的优势,但是由于大中军在赣州和温州府一带对福建的压力,使之无法全力以赴,故此代表着绍武帝的郑家却始终无法对控制两广一带的永历集团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而郑芝龙则被绍武帝授福建都督,总掌福建全境兵马,郑芝龙大权在握之下,一方面募集兵马,陈兵于建宁府和汀州府,以防备大中军对福建进攻,另一方面督军南下,试图将两广纳入到时下的绍武集团控制之下,扩大绍武集团的控制区,以期获得更多的资源。

对此永历集团方面也毫不示弱,在广西和广东两地大批募兵,在惠州府一带陈兵,试图攻入福建,将福建纳入到他们永历集团控制范围。

总之两方都在为了争夺地盘,相互之间龌龊不断,在惠州府一带反复进行着拉锯战,却根本无暇北顾,对大中朝发动任何形式的反击。

而大中军方面,却在石冉领兵打下了赣州之后,停止了继续对两个南明小朝廷的攻击行动,摆出了一幅坐山观虎斗的架势,只是在福建和广东边界一带,不断的逐渐增派兵马,对浙江、江西、贵州等地内的反抗大中朝的势力进行清剿,利用两个南明小朝廷互相攻伐的这段时间,迅速的将刚刚拿下的地盘内的局势给稳定了下来,迫使一些在这一带活动的明朝残存武力在遭受了重大损失之后,不得不放弃了他们控制的地盘,撤入到了两广和福建境内,归附到了两个南明小朝廷翼下。

但是大中军在十月初的时候,第一镇军和第二镇军在延安府和潼关一带,集结起了兵力达到五万余人的兵马,因为李自成的大顺军拒不肯向大中朝投降,在阎重喜和刘宝这两位大将的统御之下,拉开了对李自成大顺军的进剿战。

第69章 破格任用第66章 有诈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129章 向东是大海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8章 北上第121章 内讧第189章 土火箭第78章 李过之惑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46章 两强之战1第2章 蓟辽粮荒第142章 地球是圆的第219章 终章第99章 逆袭1第125章 时光飞逝第134章 短期计划第55章 定心丸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68章 强行敲诈第191 方向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31章 好大绿帽第115章 水军哗变第11章 忠臣赴死第83章 再败第30章 挖坑第108章 高肃怠工第170章 赵二驴的昏招第92章 不宣而走第51章 石桥攻防战第1章 乌龙之战第107章 秉笔太监第74章 胸甲第69章 看破第204章 赶尽杀绝第61章 转怒为喜第12章 断然拒绝第52章 危局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78章 李过之惑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97章 猪油蒙心第87章 请辞第72章 烦恼第78章 兵围开封第104章 战争红利第60章 反目成仇第128章 两个小朝廷第168章 中计现身第118章 虚实难定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137章 陷落第57章 祸害第61章 退缩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150章 全胜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11章 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第185章 力战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40章 从天工开物说起第28章 定策第177章 小常原之战1第84章 恍如隔世第28章 填鸭式训练法第68章 兵还洛阳第15章 寻仇第83章 参谋部第33章 兵临城下第97章 破寨第70章 大举报复第32章 醋意第94章 速度赛第135章 取士第16章 跃马挥刀第232章 制服控第215章 非议第47章 蛇鼠一窝第226章 班底2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164章 兵饷制第39章 总结第98章 宿命第166章 吴三桂第42章 关宁铁骑第205章 绞肉机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171章 骁将第154章 再临强敌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30章 各怀心思第20章 禽兽不如第49章 官军阻路第5章 口水战第62章 总结第33章 忠臣之“死”
第69章 破格任用第66章 有诈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41章 内丘之战2第129章 向东是大海第48章 卢象升之忧第8章 北上第121章 内讧第189章 土火箭第78章 李过之惑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46章 两强之战1第2章 蓟辽粮荒第142章 地球是圆的第219章 终章第99章 逆袭1第125章 时光飞逝第134章 短期计划第55章 定心丸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68章 强行敲诈第191 方向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172章 好事成双第31章 好大绿帽第115章 水军哗变第11章 忠臣赴死第83章 再败第30章 挖坑第108章 高肃怠工第170章 赵二驴的昏招第92章 不宣而走第51章 石桥攻防战第1章 乌龙之战第107章 秉笔太监第74章 胸甲第69章 看破第204章 赶尽杀绝第61章 转怒为喜第12章 断然拒绝第52章 危局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78章 李过之惑第12章 单刀赴会1第197章 猪油蒙心第87章 请辞第72章 烦恼第78章 兵围开封第104章 战争红利第60章 反目成仇第128章 两个小朝廷第168章 中计现身第118章 虚实难定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137章 陷落第57章 祸害第61章 退缩第97章 山海关之役3第150章 全胜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111章 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第185章 力战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40章 从天工开物说起第28章 定策第177章 小常原之战1第84章 恍如隔世第28章 填鸭式训练法第68章 兵还洛阳第15章 寻仇第83章 参谋部第33章 兵临城下第97章 破寨第70章 大举报复第32章 醋意第94章 速度赛第135章 取士第16章 跃马挥刀第232章 制服控第215章 非议第47章 蛇鼠一窝第226章 班底2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164章 兵饷制第39章 总结第98章 宿命第166章 吴三桂第42章 关宁铁骑第205章 绞肉机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171章 骁将第154章 再临强敌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30章 各怀心思第20章 禽兽不如第49章 官军阻路第5章 口水战第62章 总结第33章 忠臣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