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婆媳

第100章 婆媳

乔皇后唏嘘片刻,打起精神笑道:“不管如何,你外祖父外祖母总是疼你的。你别和他们疏远了。”

李景笑着点头。

乔皇后又笑道:“纳聘之类的事,你就不必操心了。等着娶陆四小姐过门便是。”

提起陆明玉,李景的眼眸亮了几分:“多谢母后。”

乔皇后也是过来人,如何看不出儿子眼底的喜悦。不由得笑叹了一声:“你外祖母有一句话说的没错。千好万好不及心头好。你中意陆四小姐,日后娶了她过门,可得好好过日子。”

那个陆四小姐可不是软和好拿捏的脾气。

这一句,乔皇后没有说出口,在目光中表露无遗。

李景笑得意味深长:“母后不用为我担心。她便是一怒之下动手,也只会对着别人,不会对我动手的。”

乔皇后将心里的忧虑按捺下去,笑着附和:“但愿如此。”

李景但笑不语。

“启禀皇后娘娘,”彩兰笑着来禀报:“太后娘娘打发人送了口信来,请皇后娘娘去寿宁宫一趟。”

赵太后平日里不怎么搭理乔皇后。今日难得主动相召,定然是有要事。

乔皇后略一思忖,便猜到了一二。

她笑着起身:“本宫这就去寿宁宫。”

……

不到盏茶功夫,乔皇后便进了寿宁宫,先笑着行礼请安:“儿媳见过母后。”

赵太后目光一扫,淡淡笑道:“皇后免礼,坐着说话吧!”

赵太后今年五十八岁,将近花甲之年。不过,赵太后素来注重保养,稍微有些白发,都要染黑了才行。每日精心装扮,眼角眉梢的皱纹被脂粉遮了大半。

一派雍容华贵的太后气度。

单看外表,怎么也不像刻薄之人。

事实上,赵太后在宫中内外声名着实不怎么样。既不精明也谈不上如何厉害,还是个偏心眼,一味偏着秦妃,对正经的儿媳乔皇后却是不冷不热。

或许,天底下的婆媳大多如此。说不出具体的缘由,就是我看你不太顺眼,你看我也没那么畅快舒坦。

乔皇后早习惯了婆婆的冷淡和偏心,谢了恩之后,便坐下了。

赵太后也不必绕弯子,直接就问道:“三位皇子的亲事,你打算如何操办?”

果然是为了皇子们的亲事。

乔皇后恭声答道:“内务府在两年前便将皇子府都建好了。如今皇子们定下亲事,儿媳打算令内务府将三座皇子府再修整归置一番。”

这也有前例可循。

大皇子成亲之前一个月,便搬出宫外,住进了皇子府。大婚时,迎娶大皇子妃梁氏过了门。

二皇子兄弟三个成亲,自然也在皇子府里大婚。

皇子府是数年前就建好的。出了宫门,坐马车盏茶功夫就到。几座皇子府,还有两座公主府,另有近支的皇室宗亲,也都住在皇宫附近。

乔皇后一张口就说兄弟三个,赵太后颇为满意,声音温和了几分:“二皇子三皇子都到了成亲之龄。四皇子小了两岁,婚期也得迟上一两年,倒不必着急。先紧着二皇子府三皇子府收拾。”

赵太后不待见儿媳,不过,皇子们都是自己的孙子。便是偏袒着四皇子,对二皇子三皇子的亲事也很上心。

乔皇后笑着应下。

赵太后又细细问起了聘礼之事。

乔皇后坦然说道:“纳聘一事,儿媳也仔细思虑过了。大皇子是庶子,当日去梁家送聘,聘礼总价约有万两之数。”

“儿媳想着,三皇子四皇子便和大皇子一样。二皇子是嫡出,理应比庶出的皇子高出三成。所以,儿媳便照着这样的标准来准备聘礼。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嫡庶有别,天经地义。

乔皇后说得理直气壮。

赵太后听着,却微微有些刺耳。

庶出庶出,庶出怎么了?

当年,她也是赵家庶出的长女。李家家主死了原配,娶了她这个庶女为继室。好在死去的原配只生了两个女儿,她进门不到两年,就生了儿子李垣。

她是庶出,她的儿子,却是李家的嫡出长子。李垣十六岁时,娶了乔家嫡女为正妻。

婆媳两个不对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概是乔氏嫡女的骄傲矜持有些刺目,让她这个婆婆心里不太痛快。她冷言挑剔,乔氏不得不受着,心中难免有些怨气。

尤其是在秦氏过门之后。她怜惜姨侄女,对四孙子也格外偏疼一些。儿媳乔氏心中不满,婆媳愈发疏远。

不过,疏不疏远的,她根本没放在心上。

做婆婆的,对着儿媳天生就占了上风。她是堂堂太后,乔皇后只有敬重退让委曲求全的份。

赵太后瞥了乔皇后一眼,淡淡道:“皇后这样备聘礼,不怕落一个嫡母不慈的名声吗?”

乔皇后心里冷笑一声。

但凡是她做的事,赵太后鲜有不挑剔的。

乔皇后不慌不忙地应道:“如果聘礼都一样,嫡庶相同,在讲究礼法的人家看来才是笑话。”

赵太后目光微冷,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哀家老了,不懂什么笑话不笑话的。哀家就是心疼几个皇孙,明明是嫡亲的兄弟手足,偏还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不必别人挑唆,兄弟之间就先有了隔阂。”

赵太后成心挑刺找茬,话说得颇为刺耳。

乔皇后心火蹭蹭,面上却未流露,微笑着应道:“母后这么说,儿媳倒不知该怎么说才好了。如果只是些吃穿用度,儿媳定会一视同仁。聘礼一事,却不能这么办。否则,朝中御史们闻风上奏折弹劾三皇子四皇子,本宫于心何忍?”

赵太后眉头动了动,深深看了乔皇后一眼。

乔皇后端坐着,动也没动。

别的事可以退让,事关嫡子的尊严体面,绝不能妥协。

赵太后见乔皇后油盐不进,心中一阵恼怒,淡淡道:“哀家有些乏了,皇后不必在此陪着哀家,先退下吧!”

乔皇后恭敬起身告退。

待乔皇后走了,赵太后重重哼了一声:“好一个威风凛凛的皇后娘娘!”

语气中的不满,几乎喷薄而出。

(本章完)

第372章 兄妹第148章 嫁妆第412章 喜讯(一)第128章 有喜第483章 较量(三)第183章 闹剧第494章 风波(二)第570章 “请罪”第414章 母子第458章 中宫(一)第512章 聚麀(二)第645章 翁婿(一)第596章 卷宗第110章 折腾第41章 心意第466章 规矩(二)第321章 离别(三)第677章 归来第338章 翁婿(二)第636章 风起(二)第506章 新宠(二)第561章 帝后第628章 问审(一)第42章 提亲第120章 大戏(一)第648章 浮动(一)第498章 定亲第547章 三年(一)第96章 家宴第312章 抚平第467章 规矩(三)第559章 雷霆第403章 大胜第410章 添丁第4章 家人第343章 口角第535章 父子(一)第11章 故人第261章 嫉恨第343章 口角第374章 惊变(二)第456章 忠心(一)第78章 秘密第616章 弥天(二)第722章 番外之李珝(二)第102章 风波(一)第356章 闹剧第53章 孽债(二)第425章 相聚(三)第667章 动乱(三)第688章 出征第201章 余波(一)第692章 番外之皇后(一)第61章 噩梦第403章 大胜第76章 再遇(二)第343章 口角第88章 难平第271章 新宠(三)第255章 伤痛第633章 下葬第262章 撑腰第707章 番外之翁婿(三)第162章 过招(二)第25章 兄弟第344章 交心第172章 立威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712章 番外之李显(二)第347章 女儿第439章 厚赏(一)第38章 春猎(二)第307章 异样第355章 平安(二)第672章 重伤(一)第642章 意外(二)第44章 事成第268章 归来第332章 乱局第611章 怜悯(一)第283章 请安(二)第145章 添妆(二)第607章 卒中(三)第26章 父子第163章 难缠(一)第528章 落胎(二)第620章 盛怒(二)第709章 番外之亲兵第588章 审问(一)第501章 怀相第480章 心思(二)第135章 出嫁第678章 丧钟(一)第197章 长弓第534章 兄弟第408章 受伤(三)第16章 好戏第686章 兄弟第278章 静好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
第372章 兄妹第148章 嫁妆第412章 喜讯(一)第128章 有喜第483章 较量(三)第183章 闹剧第494章 风波(二)第570章 “请罪”第414章 母子第458章 中宫(一)第512章 聚麀(二)第645章 翁婿(一)第596章 卷宗第110章 折腾第41章 心意第466章 规矩(二)第321章 离别(三)第677章 归来第338章 翁婿(二)第636章 风起(二)第506章 新宠(二)第561章 帝后第628章 问审(一)第42章 提亲第120章 大戏(一)第648章 浮动(一)第498章 定亲第547章 三年(一)第96章 家宴第312章 抚平第467章 规矩(三)第559章 雷霆第403章 大胜第410章 添丁第4章 家人第343章 口角第535章 父子(一)第11章 故人第261章 嫉恨第343章 口角第374章 惊变(二)第456章 忠心(一)第78章 秘密第616章 弥天(二)第722章 番外之李珝(二)第102章 风波(一)第356章 闹剧第53章 孽债(二)第425章 相聚(三)第667章 动乱(三)第688章 出征第201章 余波(一)第692章 番外之皇后(一)第61章 噩梦第403章 大胜第76章 再遇(二)第343章 口角第88章 难平第271章 新宠(三)第255章 伤痛第633章 下葬第262章 撑腰第707章 番外之翁婿(三)第162章 过招(二)第25章 兄弟第344章 交心第172章 立威第706章 番外之翁婿(二)第712章 番外之李显(二)第347章 女儿第439章 厚赏(一)第38章 春猎(二)第307章 异样第355章 平安(二)第672章 重伤(一)第642章 意外(二)第44章 事成第268章 归来第332章 乱局第611章 怜悯(一)第283章 请安(二)第145章 添妆(二)第607章 卒中(三)第26章 父子第163章 难缠(一)第528章 落胎(二)第620章 盛怒(二)第709章 番外之亲兵第588章 审问(一)第501章 怀相第480章 心思(二)第135章 出嫁第678章 丧钟(一)第197章 长弓第534章 兄弟第408章 受伤(三)第16章 好戏第686章 兄弟第278章 静好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