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忠奴(一)

第317章 忠奴(一)

此次举国出征,大魏朝所有能动用的兵力都出动了。

一共四路军队。第一路是六万的荥阳军,以荥阳王为主将。郑重陆非皆是荥阳王麾下年轻勇武的武将。

第二路的主将是濮阳侯,统领四万士兵。

第三路军队是原来的孟家军。广平侯孟晖连降几级,没资格独领一军。只能做副将。永嘉帝便令大皇子做了主将。

其中的私心,一望可知。

大皇子在众皇子里确实有些善战的声名,不过,和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广平侯一比,就差得远了。永嘉帝让大皇子做主将,其实就是占个名声,真正领兵打仗的人还是广平侯。立了战功,大半都能归在大皇子名下。

天子这点用意,众人都能看得出来。除了濮阳侯在私下酸过几句,其余人都没吭声。就连陆临也没多言。

反正,自己的女婿已经做了太子之位。君臣名分已定,大皇子翻不出大风浪来。

永嘉帝在后宫里偏心糊涂些,在朝政国事上却英明果决,不会轻易行废立之事。

退一步说,就算大皇子广平侯有这份心,也得看太子一派答不答应。

最后一路军队,则是禁卫军。

大魏的禁卫军,共有八万。原本是永嘉帝起兵时的私兵,说是李家兵也不为过。后来永嘉帝建立大魏,便以李家兵为班底,组建了禁卫军。

禁卫军统领是梁大将军,对永嘉帝忠心不二。此次出征,永嘉帝点了五万禁卫军,留下三万护卫京城,梁大将军积极请战,却被永嘉帝留了下来。

“梁战,”永嘉帝沉声道:“朕亲自领兵出征,快则一年,慢则两三载,才能归京。护卫京城的重任,朕便交托于你。”

梁战正是梁大将军的名讳。

这个名字,还是永嘉帝亲自取的。

如今风光显赫的天子重臣,当年只是李家少主的亲兵。因为自小一起长大,一同习武,主仆间情分深厚。

永嘉帝有意逐鹿中原,领兵自立。打天下不是易事,一开始也吃过败仗。梁战奋不顾身,为出生入死,还为天子挡过箭。

永嘉帝对梁战的信任,更胜过一众武将。

打个比方来说,永嘉帝看陆临,是看大魏肱骨重臣。看梁战,便是家臣了。

梁大将军跪下,磕了三个头,神色坚毅:“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辜负皇上信任。”

梁大将军既高又壮,比寻常男子高一个头,便是跪着,也像一座铁塔一般。说话时声若洪钟,在耳边嗡嗡直响。

和他一比,广平侯像个小白脸,濮阳侯还没长开。便是修长挺拔威武的陆临,比之梁大将军也少了这份纯武人的彪悍。

永嘉帝神色一缓:“你也是禁卫大将军了,动辄下跪像什么话,快些起身说话。”

梁大将军起身,一脸理所当然地应道:“皇上抬举臣,让臣做了禁卫大将军。可在臣心里,皇上永远是主子,臣永远是皇上最忠心的奴才。”

永嘉帝失笑:“罢了罢了,不说你了。”

反正,不管他怎么说,梁大将军还是固执地以为自己是李家奴才,要为主子肝脑涂地。

也正是因为梁大将军这份忠心,永嘉帝待他很是亲近,抬举他不说,还令长子娶了梁氏为长媳。

大皇子妃三年无孕,永嘉帝都没为大皇子选侧妃。

这些,都是天子对梁家的信任和眷顾。

永嘉帝略一思忖,又叮嘱梁大将军:“朝中之事,有乔阁老等一众文臣,你不必操心。只管做好你分内的事。如果出了意外,你便进宫求见皇后,听皇后的吩咐。”

这当然不合规矩。

不过,永嘉帝心里,也是将梁大将军做家臣来看的。反正,昔日梁战也常随他这个主子出入内宅。

梁大将军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是,臣记下了。”

此次四皇子五皇子都留在宫中,后宫里还有赵太后。

不过,永嘉帝半个字都没提亲娘和两个儿子,也可见,永嘉帝心里有数,知道关键时候谁靠谱谁能信任。

梁大将军主动进言:“臣那两个不中用的儿子,头脑不灵光,胜在忠心可靠,也有些蛮力。皇上将他们两个带上,让他们随行左右吧!”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还能为皇上挡一挡刀剑。

最后这一句,梁大将军虽未说出口,未竞之意却表露无遗。

永嘉帝心里一阵感动,想了想说道:“大郎有了儿子,让他随我出征。二郎成亲才一年,还没子嗣,就别去了。”

梁大将军却道:“二郎媳妇也有身孕了,请大夫诊脉,说这一胎是男婴。二郎就是有个好歹也不怕。”

永嘉帝哑然片刻,点点头允了。

梁大将军黝黑略显粗糙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拱手谢了天子恩典。

……

当日傍晚,梁大将军回府,先将两个儿子叫来叮嘱了一番:“你们两个随皇上出征,别的事不用你们管,只要牢牢守在皇上身边就行了。”

梁大郎今年二十有四,生得和亲爹一般模样,又高又黑又壮,声音也比常人响亮:“这些不用爹叮嘱,我们都知道。”

梁二郎年纪小,今年才十八岁,比兄长矮了小半个头,说话声量也不小:“爹放心,要是到了兵败或是危险的时候,我豁出自己的命,也要护着皇上的安危。”

梁大将军听到这等话,连眉头都没动一下,沉声道:“忠心不是放在嘴上随口说说而已。我们梁家,得皇上信任爱重,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光景。”

“陆家孟家赵家,凭借的是赫赫战功。我是皇上家奴,你们是我的儿子,也一样是皇上的奴才。”

“皇上如此青睐厚待,我们就得豁出命来为皇上尽忠。”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替皇上去死也是理所应该。”

梁大郎梁二郎自小就听着这些话长大,兄弟两个脸色都没变一下,齐声应下了。

梁大将军这才满意。

此时,有家丁来禀报:“大皇子殿下和大皇子妃娘娘来了。”

(本章完)

第312章 抚平第397章 歹毒(一)第118章 观礼(二)第595章 相聚第602章 昏迷(二)第389章 兄妹第173章 母子(一)第264章 妯娌第268章 归来第29章 问询第638章 云涌(二)第142章 花灯第274章 早产(二)第534章 兄弟第533章 宫宴第5章 姐妹第319章 离别(一)第173章 母子(一)第45章 碰壁第563章 惊闻(一)第77章 决绝第176章 婆媳(二)第481章 较量(一)第269章 新宠(一)第404章 主谋(一)第74章 筹备第74章 筹备第336章 家书(二)第18章 母女第286章 进退第334章 主将(二)第138章 上元(一)第240章 激流第13章 惊人第74章 筹备第129章 小产第328章 风起第516章 血脉(二)第500章 结亲第131章 新妇(一)第284章 临盆第446章 天威(二)第72章 下马(三)第395章 定计第657章 惊变(三)第152章 出嫁(三)第396章 出宫第64章 偶遇(二)第89章 夜会第573章 斗法第566章 隐瞒(一)第182章 升位第417章 波澜(一)第211章 恼羞(一)第631章 香消(二)第86章 姐弟(一)第273章 早产(一)第314章 兄弟(二)第681章 相聚第267章 捷报第394章 毒计(二)第486章 拒婚(二)第143章 护食第641章 意外(一)第525章 有孕(一)第622章 鹤唳(二)第526章 有孕(二)第93章 赐婚(四)第604章 乱局(二)第196章 小住第237章 心冷(一)第206章 纷争(二)第146章 情敌(一)第290章 册立(一)第161章 过招(一)第272章 归京第70章 下马(一)第320章 离别(二)第680章 寻死第332章 乱局第488章 有喜第241章 香消(一)第306章 秘密(三)第57章 李昌第524章 兄弟第64章 偶遇(二)第552章 散心(二)第614章 狠辣第476章 阳谋(二)第343章 口角第464章 手段(二)第214章 安胎(二)第316章 反目(二)第224章 遇险(二)第556章 护短(二)第93章 赐婚(四)第26章 父子第525章 有孕(一)第62章 散心第286章 进退
第312章 抚平第397章 歹毒(一)第118章 观礼(二)第595章 相聚第602章 昏迷(二)第389章 兄妹第173章 母子(一)第264章 妯娌第268章 归来第29章 问询第638章 云涌(二)第142章 花灯第274章 早产(二)第534章 兄弟第533章 宫宴第5章 姐妹第319章 离别(一)第173章 母子(一)第45章 碰壁第563章 惊闻(一)第77章 决绝第176章 婆媳(二)第481章 较量(一)第269章 新宠(一)第404章 主谋(一)第74章 筹备第74章 筹备第336章 家书(二)第18章 母女第286章 进退第334章 主将(二)第138章 上元(一)第240章 激流第13章 惊人第74章 筹备第129章 小产第328章 风起第516章 血脉(二)第500章 结亲第131章 新妇(一)第284章 临盆第446章 天威(二)第72章 下马(三)第395章 定计第657章 惊变(三)第152章 出嫁(三)第396章 出宫第64章 偶遇(二)第89章 夜会第573章 斗法第566章 隐瞒(一)第182章 升位第417章 波澜(一)第211章 恼羞(一)第631章 香消(二)第86章 姐弟(一)第273章 早产(一)第314章 兄弟(二)第681章 相聚第267章 捷报第394章 毒计(二)第486章 拒婚(二)第143章 护食第641章 意外(一)第525章 有孕(一)第622章 鹤唳(二)第526章 有孕(二)第93章 赐婚(四)第604章 乱局(二)第196章 小住第237章 心冷(一)第206章 纷争(二)第146章 情敌(一)第290章 册立(一)第161章 过招(一)第272章 归京第70章 下马(一)第320章 离别(二)第680章 寻死第332章 乱局第488章 有喜第241章 香消(一)第306章 秘密(三)第57章 李昌第524章 兄弟第64章 偶遇(二)第552章 散心(二)第614章 狠辣第476章 阳谋(二)第343章 口角第464章 手段(二)第214章 安胎(二)第316章 反目(二)第224章 遇险(二)第556章 护短(二)第93章 赐婚(四)第26章 父子第525章 有孕(一)第62章 散心第286章 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