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天下最苦数河东

“苦啊,这日子真是苦啊!”

周金义拖着疲惫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回了自己落脚的工房——就是用木板简单拼凑起来的简易房。

夏天热的要死,冬天冻得发抖。

这种简易房的木板厚度不会超过一指,冰天雪地之中顶个蛋用。

夏天时候不说,每到冬天里,不早早在四边垒上一圈土坯墙,都是要冻死人的节奏。

也就是在河堤工地上,别的不多,就水和泥多。

单薄的简易房四周现今已经多出了一层厚厚的土坯房,内中趁着帆布,塞着稻草,好保证木板的干燥。房顶上也遮盖着厚实的帆布,再在上面摊铺着厚厚的草席,这才让河堤的工房大冬天里没把人冻死。

这里是位于中原省开封府陈留境内的汴河工地。

对旧日赵宋天下的东京城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汴河的重要性,东京漕运四渠,汴河为最。全国最富庶的东南六路(淮南路,江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两浙路)的漕粮百货,均由该渠运往京师,所谓“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赵宋覆灭,陆谦根本没想过把国都定在开封,那最大的原因不是彼处无险可守,而是因为这地方的粮食物资之转运,就跟当年赵大面对赵二说的‘在德不在险’时说的一样: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但话是这么说,陆谦却也不会白白看着汴河被黄沙给淤积了。

开封虽然不再是国都京城,可漕运四渠却依旧是联系中原与四面八方的交通命脉。在如今这个时代,水运比之陆运可省时省力多了。

汴河以黄河为源,故与黄河一样,有着水流量不均,含沙量高的特性。往昔,赵宋朝廷为了保持汴河的畅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首先是分黄河水的汴口,河道因水流浑浊,含沙量增多,非经常疏浚难以通航。大中祥符年间,赵宋朝廷就有规定——三五年一浚,可河床仍不免年年淤高。待到真宗时候已初成地上悬河之态,等到仁宗朝时,就已经规定要年年浚通之。汴口冬闭春开,汴河每年通漕才二百余日。即使如此,至熙宁年间,开封以东雍丘、襄邑一带,汴河河底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陆谦也没甚好法子,似乎唯一可做的就是在黄河上游保持水土,禁止滥砍滥伐。但这些也不是短时间里可以见到成效的。

怎么办?把汴河白白废止了么?陆谦舍不得。所以,年年组织人力浚通,甚至一度让工部在彼处恢复赵宋捞浅军的设置。

古代河道清淤浚通也是有的么,还很是平凡。工具花样繁多。

比如用铁数斤为爪形,以绳系舟尾而沉至于水,篙工急擢,乘流相继而下,一再过,水已深数尺也。或是以巨木长八尺,齿长二尺,列于木下,如耙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绳,两端碇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滑车绞之,来去挠荡泥沙,己又移船浚……

但在陆谦眼中都有些治标不治本,因为这般被荡起的泥沙,终究会在下游的某段河道中重新沉下来。当时工部就领了一任务——想个法儿,把泥沙给捞出来。

这与先前的办法有着很大的差异,但还是应了那句话,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

一个水车加一个翻车解决了这一问题,虽然效率有些低。

大水车以生铁和硬木制成,质地坚固。放在船中心处,而船身也是中空船,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安放大水车。再以畜力驱动之,水车转动,底部的铁质刮板用来刮泥沙,水斗用来装泥沙。泥沙河水都进了沉淀池里沉淀,泥沙留下,河水则被小翻车引到了船外。

之所以说这一法子效率不高,是因为这种挖沙船还需要根据河流的深度来决定水车的高度,且水深过深的河流,这种挖沙船是没用的。水车够不到底儿,只能用效率更小的翻车,可深度同样有限制。

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周金义所在的这处工地不在汴口,而在陈留。

大冬天里,行船已经无有,可挖沙船和配套的运泥工们却更见忙碌了。这一段河道里,四艘挖沙船昼夜不停的在总长度五里的水面上来回开动。

水面上都很难接起厚厚的冰层。

于此同时,一堆堆的泥沙也被挖沙船送到了岸上,之后就有周金义这样的小工出苦力了。

河底里泥沙可不会白白废弃,主要是用以中原省临河地区的铺路。距离再远,运输沙子就不划算了。

但这些都不是周金义要考虑的,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挣钱,然后是省钱。让自家的总资产和储蓄金全都达标,省的被移民局那些不干人事的家伙给记上本本去了。

所以,他是吃不敢吃,喝不敢喝。每天最大的兴趣似乎就只剩下看存折了。

想着今天是他过生日,但他家在数百里外的河东。那地方是全中原十数省份中,移民局制度最严格的地方。一般小老百姓都不知道是甚个原因,让他们省里的移民局这般的可恨。但陆齐官场上的不少人物却知道此事出于陆皇帝的指示。

一个河东【加大同府】,人口过八百万人,比之后世的晋西自然是要少很多,但在如今这个时代里,这人口密度可半点不差。

如是,在陆齐建立的这些年里,超过二百万河东百姓被陆续迁移到了河套地区,或者说是西夏之地。包括黄河‘几’字头以北的地区,也陆续移民数十万众。

把整个河东之民的数量控制在五百万之内,这个计划与关中的减民计划一样,虽然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更方便‘移民实边’,可也不能否认内里有陆谦那主观感情因素在。

人口少了,土地林木才能得到‘恢复’。把黄土高原染绿,陆谦的这一愿望很简单,很‘愚公’啊。

但造成的后果就是如周金义这般的许多河东百姓,一个个都把眼睛紧紧盯着自家的总资产和储蓄金,唯恐一着不慎落得“榜上有名”的下场。

而河东行省的‘贫困标准’在整个中土,那也是首屈一指的,不,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近乎于是用行政的法子逼迫河东各界百姓去绞尽脑汁的挣钱。因为河东的‘贫困线’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向上增多的。

如周金义这般老在及格线上徘徊的人家,能做的就只有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的同时,同时也把河东老抠的传统给发扬光大。

明明是生日,周金义依旧舍不的吃,舍不得喝。把工地大小食堂都转个遍,画饼充饥一样,手中拿着一张油饼回工房去了。路上还不停地叹息着:“苦啊,苦啊……”

想他家里,银行存款多达三百元,家中粮米满囤,放在三十年前,村里的地主亦不见得有他家富裕,可怎就连个‘吃喝’都不敢了呢?

唉声叹气里周金义推开了房门。

第三百四十七章 摘宋江的果子【求收藏】第五百一十章 扬眉吐气!第八百二十五章 万万急不得!第五百三十六章 何以去栽培摩尼教?第三百四十二章 梁山泊的胡作非为第八百七十七章 驯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李广箭下暗留情【求订阅】第二十二章 天上降魔主,人间太岁神【求收藏,求推荐】第五百二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六百零五章 彻底泡汤第五十二章 老赵家的江山【求收藏】第九百九十七章 没火炮,老子的大军就不能打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精神胜利法第三百一十章 心思百转的俘虏,奋发努力的宗颖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相公,官府威仪何在?【求订阅】第四百九十三章 历史小白第三十九章 梁山泊畔【求收藏,求推荐】第七十八章 三六九等第二百零三章 一场惊喜无限的反转大剧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丽跌倒,陆谦吃饱【求订阅】第六百零二章 反了第九十七章 赞梁山,英雄小聚义【二】后记 8第二百九十四章 死高俅,活存保【求订阅】第四百一十章 以晁替宋【求订阅】第六百三十九章 靠谱!第三百零八章 十节度“前仆后继”第九百七十三章 无敌当世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二次反围剿(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海上霸权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一群可怜的笨蛋第九百九十四章 新对手与西迁第七百四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七十章 南天竺风云第五十三章 如敢违此誓,天诛地灭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此仇来生必报!【还是四千大章,求订阅】第八百六十八章 谍报战场不需要丰富的感情第九百四十二章 猫与狗的同盟第四百四十七章 张网以待多时第七百三十七章 落子南洋(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西军胜内侍升官,邬梨功国丈心妒第二百九十九章 陆虞候君临天下,众兄弟似锦前程第三百一十五章 宋江奇谋制契丹【求订阅】第八百二十七章 位卑不敢忘国忧第三百四十七章 摘宋江的果子【求收藏】第五百三十六章 何以去栽培摩尼教?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要脸的py交易第二百一十四章 做官的有讲义气的吗?第六百零八章 一击破城第九百九十章 人海战术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云(八)第六百一十五章 赵桓称帝第二百二十一章 走,给何太尉打声招呼去!第五百三十章 好主意,真智多星也第七百三十六章 条条大路通……第一百六十五章 割据一方,故唐藩镇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国靠山第九百二十八章 收获第八百八十六章 继续追查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战勇气也【求订】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垮墙塌人犹在第三十二章 沧州柴家庄【求收藏,求推荐】第九百七十三章 无敌当世第四十七章 说讲【求收藏,求推荐】第六百六十五章 南征,北战第四百一十章 以晁替宋【求订阅】第三百四十六章 千古留名李清照,走投无路黑宋江第四百三十七章 俏媳妇戴凤冠第六百章 向西,向西……,回到它的诞生之地去第九百八十二章 都是狠人第四十一章 一把交椅【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六十章 溃败【求订阅】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平不平第六百章 向西,向西……,回到它的诞生之地去第七百零八章 岭南都护府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国靠山第六百三十四章 勿要辜负了朕一片厚望第四十九章 破寨【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七章 燕云(二十)第二十六章 哪来的晦气妇人?【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同的追求第八百四十一章 毫厘必争第四百二十一章 陆大王的“滑铁卢”第九百六十二章 父亲,母亲第二百五十三章 肉食者鄙,肉食者真的鄙么?第一百零九章 陆头领高义第七百六十章 明国的建立(二)第一百八十章 柴家的命中之劫【求订】第六百零九章 进展神速第二百二十六章 陆谦在此恭候太尉多时也(求订阅)第九百三十七章 奴性第九百七十五章 吃钩容易,脱钩却难第九百零七章 大局已定也!第二百零三章 一场惊喜无限的反转大剧第四百七十八章 欺软怕硬赵官家【求订阅】第四百一十二章 军情汇总【求订阅】第一千零四章 碾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染黄了世界第四百一十七章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第六百一十六章 恰逢其时
第三百四十七章 摘宋江的果子【求收藏】第五百一十章 扬眉吐气!第八百二十五章 万万急不得!第五百三十六章 何以去栽培摩尼教?第三百四十二章 梁山泊的胡作非为第八百七十七章 驯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李广箭下暗留情【求订阅】第二十二章 天上降魔主,人间太岁神【求收藏,求推荐】第五百二十五章 所向披靡第六百零五章 彻底泡汤第五十二章 老赵家的江山【求收藏】第九百九十七章 没火炮,老子的大军就不能打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精神胜利法第三百一十章 心思百转的俘虏,奋发努力的宗颖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相公,官府威仪何在?【求订阅】第四百九十三章 历史小白第三十九章 梁山泊畔【求收藏,求推荐】第七十八章 三六九等第二百零三章 一场惊喜无限的反转大剧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丽跌倒,陆谦吃饱【求订阅】第六百零二章 反了第九十七章 赞梁山,英雄小聚义【二】后记 8第二百九十四章 死高俅,活存保【求订阅】第四百一十章 以晁替宋【求订阅】第六百三十九章 靠谱!第三百零八章 十节度“前仆后继”第九百七十三章 无敌当世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二次反围剿(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海上霸权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一群可怜的笨蛋第九百九十四章 新对手与西迁第七百四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七十章 南天竺风云第五十三章 如敢违此誓,天诛地灭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此仇来生必报!【还是四千大章,求订阅】第八百六十八章 谍报战场不需要丰富的感情第九百四十二章 猫与狗的同盟第四百四十七章 张网以待多时第七百三十七章 落子南洋(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西军胜内侍升官,邬梨功国丈心妒第二百九十九章 陆虞候君临天下,众兄弟似锦前程第三百一十五章 宋江奇谋制契丹【求订阅】第八百二十七章 位卑不敢忘国忧第三百四十七章 摘宋江的果子【求收藏】第五百三十六章 何以去栽培摩尼教?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要脸的py交易第二百一十四章 做官的有讲义气的吗?第六百零八章 一击破城第九百九十章 人海战术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云(八)第六百一十五章 赵桓称帝第二百二十一章 走,给何太尉打声招呼去!第五百三十章 好主意,真智多星也第七百三十六章 条条大路通……第一百六十五章 割据一方,故唐藩镇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国靠山第九百二十八章 收获第八百八十六章 继续追查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战勇气也【求订】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垮墙塌人犹在第三十二章 沧州柴家庄【求收藏,求推荐】第九百七十三章 无敌当世第四十七章 说讲【求收藏,求推荐】第六百六十五章 南征,北战第四百一十章 以晁替宋【求订阅】第三百四十六章 千古留名李清照,走投无路黑宋江第四百三十七章 俏媳妇戴凤冠第六百章 向西,向西……,回到它的诞生之地去第九百八十二章 都是狠人第四十一章 一把交椅【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六十章 溃败【求订阅】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平不平第六百章 向西,向西……,回到它的诞生之地去第七百零八章 岭南都护府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国靠山第六百三十四章 勿要辜负了朕一片厚望第四十九章 破寨【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七章 燕云(二十)第二十六章 哪来的晦气妇人?【求收藏,求推荐】第三百九十三章 不同的追求第八百四十一章 毫厘必争第四百二十一章 陆大王的“滑铁卢”第九百六十二章 父亲,母亲第二百五十三章 肉食者鄙,肉食者真的鄙么?第一百零九章 陆头领高义第七百六十章 明国的建立(二)第一百八十章 柴家的命中之劫【求订】第六百零九章 进展神速第二百二十六章 陆谦在此恭候太尉多时也(求订阅)第九百三十七章 奴性第九百七十五章 吃钩容易,脱钩却难第九百零七章 大局已定也!第二百零三章 一场惊喜无限的反转大剧第四百七十八章 欺软怕硬赵官家【求订阅】第四百一十二章 军情汇总【求订阅】第一千零四章 碾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染黄了世界第四百一十七章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第六百一十六章 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