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所请

第511章 所请

场中众人不由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待看清其人时,人群之中不由咋舌一片。

能坐于永安公主之侧的西蕃僧人,除了那传说中的西蕃国师陀持大师,还能有谁?

听闻陀持大师在西蕃地位超然,不仅是那传说中的生根活佛,更是密宗的第十七代传法者。这样的人,对佛法的感悟定然不同寻常僧人,提出的疑惑,也定然能非常人所能解。

而惠明法师则是禅宗传法者,传承了达摩禅的正统。他从小便慧根极深,至性淳一,为人更是博闻多识,能得众妙会于心。

听经的众人眼中迸出强烈的好奇之色,若能听两人辩上一辩,当真是人生至幸。

惠明法师见提问之人乃是陀持,倒也不惊讶,而是起身合掌朝他回了一礼:“解惑倒不敢当。大师与贫僧同是追寻佛家无上妙意,虽不同宗,然而终究殊途同归。大师若是有问,尽可指教便是。”

陀持站起身:“既然如此,我便至高台于法师辩上一辩,可否?”

“自是求之不得。”

陀持在众人的注视下登上高台,与惠明相对一礼,而后盘膝坐下,问道:“法师方才言,修行成佛是靠顿悟?”

“确实。”惠明微微颔首,“贫僧以为,修行不在外循,而靠内心顿悟。若是固守次第,这是心外求法。”

陀持略微摇头:“我却以为成佛悟道要依次第逐步修行。就如世人登山一般,需得一步一个台阶方能到达山顶。倘若不依靠次第,而是仅凭突然之间成佛悟道,又该往什么方向去修?”

面对他的质疑,惠明神色平静:“没有方向才有顿悟,如若坚持固定方向,那是以有为法求有为法,永远没有出离的尽头。”

“若不依次第修行,僧人平时干些什么呢,岂不是什么也不用干了?”

“听从自己内心,过常人生活即可。吃饭、挑水、劈柴,处处皆是修行,不必着相,更不必刻意去修。”

“那出家人和在家人还有什么区别?”

“本就没有区别。”

……

两人一来一往,尽显高僧大师风范,然而问题却愈发深入起来。

萧令姜虽修道但对佛家却也不是丝毫不通,这两人辩的,说白了是在问修行成佛是靠“渐悟”还是“顿悟”。

陀持大师乃密宗传法者,认为当以严密复杂的仪轨按照次第逐级修炼,最终达到即身成佛的成就。而作为禅宗翘楚的惠能法师,则追求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强调顿悟,这是非常难成就的。

她慢悠悠地饮了一杯茶,这个问题无所谓对错,他们双方各有其理,听者也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只是……

萧令姜抬头瞧了瞧天色,两人短时间内怕是得不出结论来。

果然,陀持与惠明这一问一答,便是连辩了三日,甚而又由此论到了善恶。

惠能法师道:“一个人应当做到“无念”,既要排除恶念,亦要排除善念。因为恶念固然会将人导向恶道,但善念也会让人生出牵挂,构成尘障。”

陀持大师却又道:“如若完全排除善恶之念,却又想认识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不可能的。自认“无念”,实则念头已起。而没有善恶之念,却又能分出是非善恶那就更荒唐了!”

“不生善恶念头,不是不分是非善恶,而是不要执着善恶之念,因为有“念”即有漏,有漏则不得解脱。”

“若如此,修行又怎能有下手处?”

……

相较于往年的讲经,这举世难遇的禅宗与密宗两位传法者同台论辩,才是更叫人神往激动。

皇帝听闻陀持大师登台与惠明法师辨法后,亦亲临至大兴善寺,旁的世族权贵拥到此处听两人论辩者,更是数不胜数。

这几日,二人身侧的茶盏续了无数道,依旧没有得出结论。

两人皆是佛法精湛、无人能及之辈,又怎会被人轻易驳倒?同样地,如今棋逢对手,自也无法去驳倒对方。

等到七日佛教法会结束时,论辩还是没有定论,陀持欲要继续,却被贡吉笑着出言阻拦:“两位大师对佛家教理各有深刻见解,这顿渐之争若是继续下去,怕是一年半载都未必可结。”

“既如此,不妨暂且放下如何?大周与西蕃修好,往后两国互通往来,如何愁不能再辩?”

陀持见他暗中使的眼色,心中叹息了一声“可惜”,只好就此作罢。

确实,这题辩下去也未能辩的出结果来。

不过,大周的惠明法师果然不负其名,一来一回之间,两人虽然谁都无法说服谁,却也各自颇多受益。

他双掌于胸前合十,朝着惠明一礼:“禅宗与密宗虽是同根同源,然其义理却已不尽相同。这几日与法师一辩,于修行一道亦颇多益处。多谢法师了。”

惠明亦跟着回礼:“贫僧也谢过大师不吝赐教了。”

皇帝见状哈哈一笑:“两位大师如此相惜,倒叫朕心中动容。两国能得此机会,在佛法上交流互通,乃是无上妙事呀!”

陀持点头认同,贡吉又避开众人暗中朝他眨了眨眼睛。

他心中无奈,然西蕃王与贡吉所托之事却不能忘,只好合掌向皇帝道:“大周陛下,陀持还有一不情之请,恳请您应允。”

“哦?”皇帝不由疑道,“不知大师有何请?”

陀持道:“这几日与惠明法师论辩,陀持倒是见识了中原佛教之精深处。然而我听闻,佛教却并非大周国教,如今能得大周上下皆奉的,乃是道教玄门。七十二宫观,术法高妙精深,其中更以太清观为尊。”

“陀持自幼修行,通晓佛理亦略知术法。如今不远千里到大周来,便是想一睹中原佛教与玄门盛况,从而能在修行上有所精进。”

“如今,我参加佛教法会得以与惠明法师一辩,也算了结了部分心愿。可对道教玄门,却甚是好奇。”说着,他合掌躬身一礼:“还请大周陛下能设下试台,允我西蕃与玄门的高手们切磋一二。”

一旁的萧令姜闻言眼中微深,这是终于要露出狐狸尾巴了?

陀持此行,乃是剑指玄门?

(本章完)

第103章 相斗第601章 成算第14章 不急第449章 青衣第566章 重逢第351章 勾结第117章 好奇第374章 第一百一十八 理由第250章 奏报第564章 可待第365章 回禀第557章 血仇第120章 商谈第445章 相求第140章 尺廓第66章 奇怪第566章 重逢第29章 灯谜第584章 挟制第67章 密道第99章 截杀第207章 珍宝第439章 镜中第109章 出事第2章 有鬼第30章 邪祟第589章 婚仪第487章 阵眼第337章 荒人第587章 风寒第102章 松手第115章 改命第452章 担当第442章 再问第359章 念叨第159章 祈雨第305章 推翻第64章 翼宿第75章 辛夷第239章 萧姮第163章 雨落第216章 战由第140章 尺廓第192章 祭拜第195章 尸蛾第26章 上元第65章 女宿第205章 巨蟒第316章 逃遁第180章 缚魂第469章 挑战第67章 密道第268章 母女第6章 不治第439章 镜中第103章 相斗第2章 有鬼第61章 回魂613.第612章 豆兵第151章 学艺第284章 不愿第129章 诈尸第285章 婢女第441章 相询第439章 镜中第331章 匪报第190章 中蛊第121章 夜探第300章 灭亲第455章 有变第418章 比试第413章 意外第60章 猜疑第7章 所缝第201章 山魈第563章 打趣第595章 盛绽第336章 相帮第589章 婚仪第433章 围住第417章 少年第318章 私园第588章 面见第278章 落水第377章 交换第63章 为主第177章 动手第326章 归元第563章 打趣第88章 不见第161章 取信第152章 傀儡第504章 来了第52章 动手第361章 劝解第119章 乔装第546章 侠士第367章 同聚第361章 劝解第340章 吐血
第103章 相斗第601章 成算第14章 不急第449章 青衣第566章 重逢第351章 勾结第117章 好奇第374章 第一百一十八 理由第250章 奏报第564章 可待第365章 回禀第557章 血仇第120章 商谈第445章 相求第140章 尺廓第66章 奇怪第566章 重逢第29章 灯谜第584章 挟制第67章 密道第99章 截杀第207章 珍宝第439章 镜中第109章 出事第2章 有鬼第30章 邪祟第589章 婚仪第487章 阵眼第337章 荒人第587章 风寒第102章 松手第115章 改命第452章 担当第442章 再问第359章 念叨第159章 祈雨第305章 推翻第64章 翼宿第75章 辛夷第239章 萧姮第163章 雨落第216章 战由第140章 尺廓第192章 祭拜第195章 尸蛾第26章 上元第65章 女宿第205章 巨蟒第316章 逃遁第180章 缚魂第469章 挑战第67章 密道第268章 母女第6章 不治第439章 镜中第103章 相斗第2章 有鬼第61章 回魂613.第612章 豆兵第151章 学艺第284章 不愿第129章 诈尸第285章 婢女第441章 相询第439章 镜中第331章 匪报第190章 中蛊第121章 夜探第300章 灭亲第455章 有变第418章 比试第413章 意外第60章 猜疑第7章 所缝第201章 山魈第563章 打趣第595章 盛绽第336章 相帮第589章 婚仪第433章 围住第417章 少年第318章 私园第588章 面见第278章 落水第377章 交换第63章 为主第177章 动手第326章 归元第563章 打趣第88章 不见第161章 取信第152章 傀儡第504章 来了第52章 动手第361章 劝解第119章 乔装第546章 侠士第367章 同聚第361章 劝解第340章 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