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入室

『PS:有书友觉得主角说庄子“不树”的理由很牵强,认为庄子写下了不少著作,不能算“不树”,但是请仔细想一想,光留书有什么用?道家的经典本来就晦涩难懂,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懵逼了多少人?让多少人断章取义,曲解了其本意?因此,主角认为庄子‘藏其知’的做法,实是任由惑惑众生被惑所困扰,因此谈不上树立了至德。不过话说回来,道家的至德境界本来就达不到,太理想化了。』

————以下正文————

“当然,方才小子所讲述的故事,与今日之事又有不同。”

在逗得庄子亦忍不住微微一笑后,蒙仲见好就收,立刻话锋一转,改口道:“财帛乃是恒定的死物,此消彼长,定陶富人将家中财帛赠予魏人,则魏人殷富、富人变穷。但庄夫子若肯将其知识传授于小子,却是一份知识变为两份,于夫子无损,于小子却有大益。……小子曾听说,君子赠人芳草,手有余香,小子虽才智不足,但若能在夫子的教导下,诚心向善,岂非是让这世上少了一名心歹之人,却多了一名良善?小子认为,此事大有可为。”

说到这里,蒙仲深深朝庄子拱手行了一记大礼。

见此,庄伯亦不能自作主张,遂转头请示庄子道:“夫子,您看……”

庄子拄着拐杖注视着蒙仲,认真地思索着。

今日的辩论,当然是眼前这个叫做蒙仲的小子赢了,他庄周输在从一开始就掉到了这小子的陷阱中,失了先机,再加上庄伯嘴笨,反应也不如那小子,几次被那小子说得哑口无言——倘若换做他庄周亲自出马,保准将面前这个小子说得心服口服。

是的,他庄周就是这个自信!

想当初,被誉为「辩遍天下无敌手」的惠子,在跟他庄周辩论时,可没有赢过哪怕一回。

只不过,庄周自持身份,拉不下脸来,打破持续近二十年闭口不言斋戒,跟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子争论罢了。

今日姑且算他认栽好了,毕竟蒙仲这小子确实出类拔萃,才思敏捷,辩才非常了得,让庄周不禁联想到了他最亲密的挚友惠施。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叫做蒙仲的小子像惠施一样,功利心非常强,这样的心态,是不适合作为道家弟子的,哪怕他再聪明伶俐——一个满心只有功利的人,如何能做到「清静无为」,如何能感悟到天地间那些至大的道理呢?

但是,留在身边作为类似‘记名弟子’那样的半徒,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毕竟蒙仲这小子也算是读过不少书,兼之才思敏捷,尤其是胆气不小,胆敢冲撞于他庄周——虽然今日蒙仲顶撞了他,但在解释通顺之后,其实庄周还是感到蛮高兴的,毕竟自从惠子死后,就再也没有能与他辩论的对手了。

要不然,我自己培养一个?

庄周忽然心中一动。

培养什么呢?当然是培养一个有能力跟他抬扛的对手咯。

在这方面,至少身边的老人庄伯是不行的……

庄子不易察觉地瞥了一眼庄伯,回想起后者方才几次被蒙仲说得哑口无言,他暗自摇了摇头。

想到这里,庄周忽然失去了出游的兴趣,在深深看着蒙仲点了点头后,拄着拐杖迈步返回了正屋。

见此,庄伯紧跟其后。

目送着庄子与庄伯离去之后,院内忽然响起一片欢呼声,旋即,似向缭、华虎、穆武、乐进、蒙遂几人,除了诸子中年级最大的武婴尚在屋内睡午觉以外,其余子弟皆一脸激动地围在蒙仲身边,七嘴八舌地说话。

也难怪诸子感到激动,要知道近二十年来,从未有人胆敢这般冲撞庄子而不被驱逐。

蒙仲笑着回应着这些同伴,如实告诉他们其实他从始至终都满心忐忑的事实。

而期间,向缭羞愧地对蒙仲道歉道:“当日你蒙氏长老说你定然能成为庄子的弟子,那时我不信,还出言讥讽,今日一见,蒙氏长老果然所言不虚。”

听了他这话,华虎、穆武二人亦纷纷向蒙仲道歉。

对于向缭、华虎、穆武三人,蒙仲倒没有什么恶感,毕竟归根到底是因为长老蒙荐为他‘造势’有点过了而已,事实上这三人都是很好相与的善良之辈——这也是废话,若非良善之辈,又怎么会被允许留在庄子居内呢?

见此,蒙仲便表示,若没有向缭、华虎、穆武三人替他放哨,没有乐进、乐续为他找来诸多圣贤的竹简,仅他一人,又如何能打动庄子呢?

听了这话,众人都感到颇为受用。

而与此同时,庄周已回到了自己正屋的正堂,盘坐在一张矮桌后。

估摸大概十几息后,他伸手从矮桌上拿过一块竹牌,用笔在竹牌上写下几个字,悬示于庄伯面前,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字:彼子何人?

见此,庄伯便解释道:“彼子叫做蒙仲,是景亳子姓蒙氏的族子,具体我亦不知,但此前其家族的长老蒙荐送他到居内时,曾夸言此子定能成为夫子您的弟子。当时我亦不信,但今日所见……”他偷偷看了一眼庄子的面色,见庄子眼眸澄清、毫无愠怒,这才又继续说道:“观今日之事,此子确有几分聪姿。”

庄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旋即又在另外一块竹牌上写下几个字:唤来。

庄伯闻言一惊,旋即又是一喜,恭敬地说道:“我立刻就去。”

说罢,他转身离开了屋子,走到院内正好瞧见蒙仲仍被诸子围在当中叽叽喳喳地不知在说些什么,他遂喊道:“蒙仲,夫子召唤。”

一听这话,除了蒙仲仅仅只有几分意外,其余诸子皆面露羡慕之色。

期间乐进压低声音说道:“经过今日这件事,夫子想必对你形象深刻,或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收你为弟子,恭喜。”

他的话中,带着浓浓的羡慕。

“话不可说满。”

蒙仲赶紧打断了乐进的话,以防止被屋内的庄子听到,旋即压低声音宽慰道:“若夫子果真破例收我为弟子,收一人跟收几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诸子闻言一愣,旋即立刻明白过来,不由地纷纷露出狂喜之色。

不得不说,哪怕是在庄子居内仅仅只住了一年的华虎、穆武二人,其实也早已对此失去了希望,认为自己不足以打动庄子,成为庄子的弟子,没想到时来运转,事情竟然出现了这样的转机。

当即,院内诸子顾不得羡慕,纷纷提醒蒙仲一定要想办法打动庄子,使庄子破例收徒。

只可惜庄伯那边催得紧,一干小伙伴只来得及说几句话,便只能放由蒙仲单独面见庄子。

“须知过犹不及啊,千万别再顶撞夫子了……”

一干小伙伴在心中暗暗祈祷道。

在诸子的暗自祈祷中,蒙仲跟在庄伯身后,走入了庄子居住的正屋,再次瞧见了坐在矮桌后的庄子。

虽然蒙仲先前顶撞了庄子,但因为他有理有据,言辞婉转,且话中不乏有说中庄子心坎的赞美之词——比如那句「圣人不教则众生被惑所扰」,因此庄子倒也并不太在意蒙仲先前的顶撞。

是故,当看到蒙仲走进来后,他抬手招了招,又指指矮桌右侧,示意蒙仲坐到西侧的位子。

蒙仲当然不会违背,走过去正襟危坐。

没想到坐下之后,他发现庄子忽然稍稍皱了皱眉,心下有些不解,遂顺着庄子的视线看了一眼,这才发现庄子正看着他的坐姿。

『正襟危坐也不对?』

蒙仲有些不解,旋即忽然看到了庄子的坐姿,后者是盘腿而坐的。

他顿时明白过来,遂像庄子那般改为盘坐。

原来,「跪坐」的本质乃是「礼」,表示恭谨虔诚,是「礼数」的象征之一。

而庄子推崇的是道家的「道法自然」,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即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

在庄周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如此一来,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这也是庄周抨击儒学「虚伪」的一个原因。

而让庄子感到无奈的是,在孔子过世百余年后的当今,儒家已成为当世的显学——虽然在各国的决策层,目前仍是纵横家与法家的自留地,且并没有国家因为沿用儒家思想而成为强国,但在世俗间,儒家所奉行的礼,早已经深入人心。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并非都是儒家的功劳,而是周王朝,是周王朝奉行周礼,才使得天下万民逐渐接受了礼这个概念——儒家的礼,其实可视为是周礼的延续。

不过对于蒙仲而言,跪坐也好、盘坐也罢,差别都不是很大,甚至于,盘坐还要比跪坐更加轻松,更不会像跪坐那般,坐久了之后双腿发麻,连站都站不起来。

瞧见蒙仲改变了坐姿,庄子微微点了点头,旋即提笔在一块竹牌上写了几个字,旋即将竹牌推到蒙仲面前。

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字:我不会收你为弟子,你可知道原因?【PS:这是通俗的说法,庄子肯定不会这么写,但如果作者写汝非吾弟子人选云云什么的也没这必要,书友们明白就行,以后类似的场景都这样,不要问作者「庄子写那么多字跟主角辩论累不累」那样的话(笑)。】

看到这句话,蒙仲的心情不禁一沉。

第112章:渡河之战【上架第二更求首订】第68章:入冬(二)第277章:巧说屈原【二合一】第160章:窥营【二合一】第121章:犒军庆功第97章:鹖冠子第381章:隐秘的僻径【二合一】第395章:不利第404章:诱说李兑第352章:追击战【二合一】第25章:王欲兴兵伐国(二)第353章:尔虞我诈【二合一】第444章:出使韩国第395章:不利第249章:“先手反制”vs“后发反制”【二合一】第25章:王欲兴兵伐国(二)第374章:函谷关首战【二合一】第78章:七月第50章:人心第69章:回归第242章:对攻之战【二合一】第173章:九月(二)【二合一】第352章:追击战【二合一】第127章:风起邯郸第398章:秦军势危第115章:夜袭【上架第五更求首订】第379章:夜袭【二合一】第122章:匡章第69章:回归第60章:战后第439章:五国伐齐(二)第281章:愉快合作第291章:方城初战(二)第181章:负隅顽抗【二合一】第10章:辩论第274章:诱拐楚民【二合一】第9章:筹谋第390章:相互算计(四)【二合一】第145章:事后第151章:惊变之始【二合一】第112章:渡河之战【上架第二更求首订】第104章:攻高唐第47章:抵达滕国第344章:齐燕联军现状【二合一】第37章:再次征兵第113章:赵军迫退【上架第三更求首订】第355章:返回魏国【二合一】第59章:猛士(二)第448章:赵王回都第242章:对攻之战【二合一】第136章:蒙仲与赵王何(四)第45章:宫筵(二)第122章:匡章第351章:齐军思撤【二合一】第47章:抵达滕国第120章:回营第412章:魏冉之退敌策第438章:五国伐齐第374章:函谷关首战【二合一】第31章:噩耗第117章:夜袭(三)第390章:相互算计(四)【二合一】第351章:齐军思撤【二合一】第31章:噩耗第84章:决定(二)第363章:三晋抱团?【二合一】第443章:魏宋大司马第219章:转机【二合一】第424章:抉择(二)第440章:五国伐齐(三)第325章:阳关攻防之战【二合一】第45章:宫筵(二)第204章:安抚伤兵【二合一】第417章:边境摩擦第163章:虚虚实实第347章:抽暇故里【二合一】第361章:筵席【二合一】第173章:九月(二)【二合一】第179章:夜间的说说【二合一】第271章:安排诸事【二合一】第69章:回归第448章:赵王回都第294章:六月第194章:沙场相见【二合一】第415章:各有谋划第454章:新时代!(大结局)第362章:同时展开的游说【二合一】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计时两日】第346章:李兑撤兵【二合一】第336章:陶邑之战【二合一】第370章:战前准备【二合一】第18章:第二堂课第58章:猛士第227章:针对【二合一】第90章:机会第121章:犒军庆功第36章:想守护的温馨第91章:阳文君赵豹第16章:出游(二)第429章:回国
第112章:渡河之战【上架第二更求首订】第68章:入冬(二)第277章:巧说屈原【二合一】第160章:窥营【二合一】第121章:犒军庆功第97章:鹖冠子第381章:隐秘的僻径【二合一】第395章:不利第404章:诱说李兑第352章:追击战【二合一】第25章:王欲兴兵伐国(二)第353章:尔虞我诈【二合一】第444章:出使韩国第395章:不利第249章:“先手反制”vs“后发反制”【二合一】第25章:王欲兴兵伐国(二)第374章:函谷关首战【二合一】第78章:七月第50章:人心第69章:回归第242章:对攻之战【二合一】第173章:九月(二)【二合一】第352章:追击战【二合一】第127章:风起邯郸第398章:秦军势危第115章:夜袭【上架第五更求首订】第379章:夜袭【二合一】第122章:匡章第69章:回归第60章:战后第439章:五国伐齐(二)第281章:愉快合作第291章:方城初战(二)第181章:负隅顽抗【二合一】第10章:辩论第274章:诱拐楚民【二合一】第9章:筹谋第390章:相互算计(四)【二合一】第145章:事后第151章:惊变之始【二合一】第112章:渡河之战【上架第二更求首订】第104章:攻高唐第47章:抵达滕国第344章:齐燕联军现状【二合一】第37章:再次征兵第113章:赵军迫退【上架第三更求首订】第355章:返回魏国【二合一】第59章:猛士(二)第448章:赵王回都第242章:对攻之战【二合一】第136章:蒙仲与赵王何(四)第45章:宫筵(二)第122章:匡章第351章:齐军思撤【二合一】第47章:抵达滕国第120章:回营第412章:魏冉之退敌策第438章:五国伐齐第374章:函谷关首战【二合一】第31章:噩耗第117章:夜袭(三)第390章:相互算计(四)【二合一】第351章:齐军思撤【二合一】第31章:噩耗第84章:决定(二)第363章:三晋抱团?【二合一】第443章:魏宋大司马第219章:转机【二合一】第424章:抉择(二)第440章:五国伐齐(三)第325章:阳关攻防之战【二合一】第45章:宫筵(二)第204章:安抚伤兵【二合一】第417章:边境摩擦第163章:虚虚实实第347章:抽暇故里【二合一】第361章:筵席【二合一】第173章:九月(二)【二合一】第179章:夜间的说说【二合一】第271章:安排诸事【二合一】第69章:回归第448章:赵王回都第294章:六月第194章:沙场相见【二合一】第415章:各有谋划第454章:新时代!(大结局)第362章:同时展开的游说【二合一】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计时两日】第346章:李兑撤兵【二合一】第336章:陶邑之战【二合一】第370章:战前准备【二合一】第18章:第二堂课第58章:猛士第227章:针对【二合一】第90章:机会第121章:犒军庆功第36章:想守护的温馨第91章:阳文君赵豹第16章:出游(二)第429章: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