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聊谈(三)

『PS:求订阅~推荐票~月票~』

————以下正文————

曾经,蒙仲对于“李悝变法”、“胡服骑射”的了解,仅限于它们字面上所述的那些改变,并不了解它背后的一些影响。

就比如赵国以安平君赵成为首的那些旧贵族势力,他们在胡服骑射之前,在赵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使是继位整整十九年的赵主父,也要客客气气对待他们。

可是胡服骑射之后呢,虽然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手中的兵权并未削减,但是他们对于赵国朝政的影响力,却大大降低了。

首先战马的资源被王室“名正言顺”地掌控,其次是兵源——赵国为了建立足以对抗林胡、匈奴等异族的骑兵,在全国筛选最优秀的士卒充入骑兵军队,在保证了赵国骑兵强大实力的同时,亦削弱了卿大夫家族。

然后是武器装备。

总而言之,赵国王室借壮大骑兵的名义,将国家的资源重心转移到了骑兵军队这方面。

而这,只是军队方面的影响。

至于在朝堂上,赵主父重用匈奴出身的仇赫、娄烦(楼烦)出身的楼缓、白狄出身的肥义,以重用“戎狄臣子”来遏制赵国本土贵族子弟,使得安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旧贵族不得不一点点地退让,默许将权利交还给王室。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因为此时的他们——干脆说赵国的卿家族势力,已经斗不过王室了。

尽管赵成、李兑、赵豹等人手中都保留有一支军队,可架不住赵王室那边的军队更多,更要紧的是,作为战场上最新锐兵种的骑兵,亦被王室牢牢捏在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叛乱?

用一支战车、步卒混编的军队,对抗王室那边的精锐骑兵?

早些年赵国屡屡败给林胡、匈奴等异族,就是因为战车打不过骑兵——这是赵国人人皆知的事实。

叛乱?不敢!

被肃清?又不甘心。

是故,赵国国内的卿大夫势力,只有暂时老老实实听命于王室,甚至于当赵主父册立赵王何为太子时,就争先恐后般到赵王何身边先“占个位置”,竭尽全力与这位未来的新君打好关系,免得赵王何上位后,他们这帮人因为与王室不亲近而被王室肃清。

起初,彼此关系还算融洽,以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为首的旧贵族势力,簇拥在赵王何身边,摇身一变或也成为了新王的臣子,接下来,他们只需与担任国相的肥义斗斗法,尽可能地让己方得到更多的权益。

但无论如何,这还在“游戏规则”内,可忽然间,种种迹象表明赵主父似乎要废赵王何而立安阳君赵章——这相当于是要掀桌子了,将名为“赵王何”的这张桌子彻底掀翻,连带着已摆在台面上的赵成、李兑等许多赵国臣子。

这还怎么忍?!

所以说,也难怪当初赵主父提出「一国二王」提议时,当时殿内几乎所有臣子的坚决反对。

就像肥义、赵豹等人评价的,赵主父虽然是一位雄主,但在立嗣这件事上,却接二连三地犯错,而且还是犯下大错,足以危及赵国的大错。

“让我理一理……”

给肥义倒了一碗热酒,蒙仲思忖着说道:“换而言之,眼下赵国充斥着三股……不,四股势力,其一是赵主父,其二是安阳君赵章,其三是君上……就姑且称作‘新君派’吧,其四,即以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甚至是包括阳文君(赵豹)在内的‘旧贵族’……”

“很贴切。”

肥义捋着髯须笑了笑。

“那么这四方中,以哪股势力最强盛呢?”蒙仲好奇问道。

肥义闻言笑着反问道:“小兄弟久在赵主父身边,难道对此却不了解么?”

蒙仲摇摇头说道:“说来惭愧,虽然在下在赵主父身边呆了许久,但这事,还真是不清楚。”

“这样……”

肥义捋着髯须思忖了片刻,旋即点点头说道:“是小兄弟的话,老夫直言亦无妨……既然小兄弟将赵国分为‘主父派’、‘新君派’、‘公子章派’与那个……呵呵,‘旧贵族派’,唔,那老夫就照着这个为你讲解一番。”

说到这里,他脸上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正色说道:“在这四股势力中,最强的,应该是‘主父派’与‘旧贵族派’,小兄弟要知道,主父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国内,比如在秦国担任国相的「楼缓」,在你宋国担任国相的「仇赫」,这些皆是赵主父的心腹臣子,皆可以被视为‘主父派’。除此之外,赵主父在榆中、雁门、云中、代这几个北方郡,皆有着非同寻常的威望,当地的戎狄之民,不管是狄族、匈奴、林胡、娄烦,皆对赵主父又敬又畏。……君上继位二年,赵主父率骑兵巡视刚刚占领的云中、雁门两郡,在西河一带遇到楼烦的王,楼烦王起初欲进攻赵主父,赵主父亲自出面,约楼烦王阵前商谈。事后,楼烦臣服于我赵国,且期间有大量楼烦骑兵脱离楼烦王,加入到我赵国骑兵当中。……由此可见赵主父在北方戎狄心中的威望。”

据肥义讲述,楼烦王最初是打算联合林胡王攻击赵国的,但林胡王不敢,于是楼烦王就自己带着兵追上了赵主父,结果两军对峙时,楼烦王手底下的人纷纷劝阻,以至于楼烦王没有办法,只好臣服于赵国,以换取在河套地区继续放牧居住的权利。

听到这些,蒙仲感到十分意外,因为他原以为赵主父已经“失势”了——或者说是他自己将权力让渡给了赵王何,没想到,赵主父还是有着如此惊人的威慑力。

相比之下,赵主父在赵国国内的助力,反而不值一提。

当然,这个“不值一提”的前提,还是因为他自己将王位传给了赵王何,否则,无论是赵相肥义,还是像许钧等“逐渐拥护赵王何”的赵将,都得算到「主父派」的范畴内。

“至于在国内,支持赵主父的应该不多了……”

见蒙仲提到国内,肥义皱着眉头说道:“赵主父麾下的军将,老夫此前也曾与他们闲聊过,诸如李疵、许钧等人,皆愿意拥护君上……牛翦此人,最初也是愿意效忠君上,但近两年态度暧昧,疑似受到赵主父的影响……至于其他,大概就是你的五百信卫,以及庞煖正在训练的五千兵卒了。”

『赵主父在赵国国内的势力,的确是不如在赵国以外……看来传位一事,影响真的很大。』

蒙仲恍然地点点头。

此后,肥义又讲述了「新君派」、「公子章派」与「旧贵族派」。

其中,「新君派」与「旧贵族派」其实不容易区分,就像阳文君赵豹,他自身是属于旧贵族势力的,但他又不像赵成、李兑那样执着于权力——是故肥义才会推荐赵豹守卫邯郸城。

类似的,还有赵袑、赵希、李疵等赵将,虽然都是赵氏、李氏子弟,但也是肥义希望招揽到赵王何这边的。

倘若彻底排除掉赵氏、李氏等旧贵族势力的臣子与将领,新君派这边的实力反而是最弱的,而其中有兵权的,也仅仅只有「信期」的千余人。

щщщ ¸тт kān ¸¢〇

再说「公子章派」,公子章派,大多都是公子章这些年跟随赵主父出征中山国时招揽的将领,在朝中的影响力几乎没有,但胜在手中有兵权,今年年初又被赵主父封在代郡,因此至少在军队方面,与「旧贵族派」相差不多。

听了肥义的话,蒙仲思忖了片刻,这才弄懂这四个派系的复杂关系:

新君派,主要集中在邯郸,看似势力最强,但在刨除掉「旧贵族派」后,它反而是最弱的;

公子章派,背后的鼎力是宋国,拥有远超一军数量的军队,最起码有三四万军队,在军队方面逐渐可以与「旧贵族派」相抗衡。

旧贵族派,在军队与朝政两边都有着不俗的实力,但是,它在庙堂上被肥义压制着,在军队方面又被赵主父压制着,更关键的是它不具备“名分”,只能借赵王何的名义来对抗赵主父或安阳君赵章。

至于最后的主父派,由于赵主父将君主的位子传给了赵王何,以至于从曾经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一下子跌落,跌落到在赵国内部实际上连旧贵族派都不如的地步。

但是,赵主父积威犹在。

简单来说,主父派与新君派有“名分”,而公子章与旧贵族派则有实力,并且,这边赵主父给公子章“名分”,而那边,赵王何与肥义不得不给予旧贵族派“名分”,让公子章派与旧贵族派相抗衡。

总而言之,其中关系非常复杂。

而在这复杂关系中,肥义的这个相位最难做,首先他要防着公子章,又要防着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艰难地维系着赵王何与赵主父之间的平衡,维系着公子章派与旧贵族派之间的平衡。

毕竟公子章若胜了,赵王何必将失去王位;反之,假如赵成、李兑等旧贵族派系取胜,肥义也要担心这些人趁机把持国政——这正是肥义竭力想要避免这场内乱的原因。

而如今,蒙仲这名“以五百兵击破齐国数万军队”的少年,让肥义看到了转机。

在肥义看来,只要蒙仲这名少年愿意竭力辅助赵王何,为赵王何执掌一支军队,纵使公子章与赵成、李兑等人打地天翻地覆,他肥义也无需担心赵成、李兑事后借机把持国政。

更关键的是,蒙仲非但又才能,而且还年轻,他才十六岁,别说辅佐赵王何,这位少年足以辅佐到赵王何的儿子,甚至是孙子。

就像他辅佐了赵肃侯、赵主父、赵王何三代君主的肥义一样。

但前提是,蒙仲这位少年愿意辅佐赵王何。

想到这里,肥义神色严肃地询问蒙仲道:“你受赵主父与公子章信任,只要老夫这边暗中助你一把,你纵使执掌更多兵权亦不在话下,且老夫也相信你有这个能力……那么,你愿意辅佐君上么?”

“……”

看着肥义期待的目光,蒙仲久久没有回话。

毕竟,效忠赵王何,就意味着他要背叛赵主父与公子章的信任。

第297章:大战前夕【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257章:骑兵vs步卒【二合一】第307章:追击【二合一】第240章:反击的开端【二合一】第131章:聊谈(二)第415章:各有谋划第291章:方城初战第318章:骑兵与骑兵的捉杀(二)【二合一】第341章:突围【二合一】第46章:宫筵(三)第196章:蒙仲与田章(二)【二合一】第302章:各自筹划【二合一】第193章:抵达逼阳【二合一】第13章:入室(二)第44章:宫筵第168章:蒙仲与廉颇(六)【补更2/4】第68章:入冬(二)第275章:屈原【二合一】第106章:燕王职第200章:僵持的六月【二合一】第335章:奔赴宋国【二合一】第326章:阳关攻防之战(二)【二合一】第291章:方城初战(二)第375章:函谷关首战(二)【二合一】第76章:赵王雍第431章:宋国现状第397章:明修暗度第378章:白起的考量【二合一】第69章:回归第138章:六月中旬第16章:出游(二)第295章:七月第216章:宴请宾客【二合一】第65章:孟子(二)第2章:蒙仲第324章:宛城遭袭【二合一】第39章:启程第417章:边境摩擦第161章:蒙仲与廉颇【二合一】第450章:诸国纷争第428章:蒙仲与乐毅与白起第239章:转折点(二)【二合一】第43章:宋王偃(二)第58章:猛士第159章:来临的决战【二合一】第79章:公子赵章第120章:回营第55章:墨者与井阑(四)第10章:辩论第284章:楚郢派兵【二合一】第282章:逐渐形成的默契【二合一】第1章:宋国蒙氏第427章:伐齐之倡议第195章:蒙仲与田章【二合一】第50章:人心第306章:火烧方城【二合一】第181章:负隅顽抗【二合一】第172章:九月【二合一】第333章:不可思议的转折【二合一】第294章:六月第134章:蒙仲与赵王何(二)第265章:言和停战【二合一】第84章:决定(二)第64章:激辩诸儒【二合一】第302章:各自筹划【二合一】第236章:无形的交锋【二合一】第23章:教导第41章:惠盎(二)第257章:骑兵vs步卒【二合一】第6章:庄子居第421章:序幕第14章:授业第153章:沙丘事变【二合一】第36章:想守护的温馨第220章:奔赴魏国【二合一】第347章:抽暇故里【二合一】第278章:暴鸢来访【二合一】第330章:深夜追击【二合一】第402章:大梁反应第210章:第一次齐宋之战结束【二合一】第297章:大战前夕【二合一】第437章:九月下旬第429章:回国第251章:新郑的反应【二合一】第128章:风起邯郸(二)第55章:墨者与井阑(四)第208章:约见【二合一】第38章:拜别庄子第280章:再会【二合一】第63章:孟子第318章:骑兵与骑兵的捉杀(二)【二合一】第50章:人心第25章:王欲兴兵伐国(二)第14章:授业第126章:返回邯郸第190章:返回宋国【二合一】第302章:各自筹划【二合一】第96章:点兵(四)第111章:缓兵之计【上架求订阅】
第297章:大战前夕【二合一】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257章:骑兵vs步卒【二合一】第307章:追击【二合一】第240章:反击的开端【二合一】第131章:聊谈(二)第415章:各有谋划第291章:方城初战第318章:骑兵与骑兵的捉杀(二)【二合一】第341章:突围【二合一】第46章:宫筵(三)第196章:蒙仲与田章(二)【二合一】第302章:各自筹划【二合一】第193章:抵达逼阳【二合一】第13章:入室(二)第44章:宫筵第168章:蒙仲与廉颇(六)【补更2/4】第68章:入冬(二)第275章:屈原【二合一】第106章:燕王职第200章:僵持的六月【二合一】第335章:奔赴宋国【二合一】第326章:阳关攻防之战(二)【二合一】第291章:方城初战(二)第375章:函谷关首战(二)【二合一】第76章:赵王雍第431章:宋国现状第397章:明修暗度第378章:白起的考量【二合一】第69章:回归第138章:六月中旬第16章:出游(二)第295章:七月第216章:宴请宾客【二合一】第65章:孟子(二)第2章:蒙仲第324章:宛城遭袭【二合一】第39章:启程第417章:边境摩擦第161章:蒙仲与廉颇【二合一】第450章:诸国纷争第428章:蒙仲与乐毅与白起第239章:转折点(二)【二合一】第43章:宋王偃(二)第58章:猛士第159章:来临的决战【二合一】第79章:公子赵章第120章:回营第55章:墨者与井阑(四)第10章:辩论第284章:楚郢派兵【二合一】第282章:逐渐形成的默契【二合一】第1章:宋国蒙氏第427章:伐齐之倡议第195章:蒙仲与田章【二合一】第50章:人心第306章:火烧方城【二合一】第181章:负隅顽抗【二合一】第172章:九月【二合一】第333章:不可思议的转折【二合一】第294章:六月第134章:蒙仲与赵王何(二)第265章:言和停战【二合一】第84章:决定(二)第64章:激辩诸儒【二合一】第302章:各自筹划【二合一】第236章:无形的交锋【二合一】第23章:教导第41章:惠盎(二)第257章:骑兵vs步卒【二合一】第6章:庄子居第421章:序幕第14章:授业第153章:沙丘事变【二合一】第36章:想守护的温馨第220章:奔赴魏国【二合一】第347章:抽暇故里【二合一】第278章:暴鸢来访【二合一】第330章:深夜追击【二合一】第402章:大梁反应第210章:第一次齐宋之战结束【二合一】第297章:大战前夕【二合一】第437章:九月下旬第429章:回国第251章:新郑的反应【二合一】第128章:风起邯郸(二)第55章:墨者与井阑(四)第208章:约见【二合一】第38章:拜别庄子第280章:再会【二合一】第63章:孟子第318章:骑兵与骑兵的捉杀(二)【二合一】第50章:人心第25章:王欲兴兵伐国(二)第14章:授业第126章:返回邯郸第190章:返回宋国【二合一】第302章:各自筹划【二合一】第96章:点兵(四)第111章:缓兵之计【上架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