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战歌一曲

妖孽实在无语,茶叶,陶瓷,丝绸,啥时候出现的都不知道吗?可以去摆渡下嘛!

懒的解释,毫无意义!这些东西,别说战国,春秋时就已是有了的。。。

印刷条件的成熟期,书里已是介绍了,这不是妖孽杜撰的,是史实!

实在……

看过书再来发表意见吧,妖孽无语了——

妖孽兄弟建的读者群,群号:22138025

————————————————————————————————————————

从两个多月前,秦军开始大举进攻上党到现在,六十多天过去了。阏于城外的地形,已经被秦军挖得面目全非。听城中的韩国守军说,在以前西门外是一大片茂密的松树里,还有一片绵延数里的坟山。

秦军攻来的时候,阏于君命人将所有的松树都砍回城中,免得给敌人留下制造器械的材料。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抉择,到现在,秦军要想制造冲车和投石机等设备,都得渡过漳水,去到太行山上砍树。

城墙之上,斑斑点点,都是黑色的血迹。据说为了守住阏于城,城中三万多青壮都被编进了军队,而妇女也都被组织起来,担任救护、修葺等工作。可以说,现在的阏于城已是全民皆兵。但即便如此,长达二个月的围城战,也让阏于人付出了惨重代价,超过一万人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莫援当初带进来地近万韩国正规军,到现在只剩不足四千之数。阏于城中百姓,阵亡的总人口达到七千,这里还包括一千多妇女和老人。

再往旁边看,城墙的垛口后,坐着一群浑身血污,满面黑灰的士兵。蓬乱的头发,绝望地眼神,褴缕的衣衫。

李牧拍了拍头上的泥土,摇晃着身体站起来。刚一起身,所有的听觉,都回来了——

羽箭地咻咻声、炮石击中城墙的轰隆声、受伤士兵的惨叫声……无不在提醒他,这是一个酷烈到极致地修罗杀场。

身体还在发飘,脚像是踩在棉花上,每走出去一步,他都想就此倒下去,再也不起来了。

阏于虽然是韩国北部重镇,但面积并不太大,周长不到十里,单面城长度也就两里多地样子,城中街道也短,就是一横一纵几条条街。此城地建设主要是为了防备北方南下入侵,已变成了韩国北方防线地第一道屏障。

因此,阏于新城在建立地那一天起,就作为一个军事要塞而存在。城中地商业并不发达,自然也没有什么存粮。

围城已经二个多月,粮食已快要怠尽。城中牛马羊猪等牲畜,早就被公孙路下令统一控制起来。

连续二个多月的高强度战争,让韩军士兵都几乎要累倒下去,身上的胸甲,也早就贡献出去锻造羽箭和弩矢。到现在,所有的韩军士兵,都已经破烂得像一群乞丐。

可就这样,他们依旧在咬牙坚持。没有退路了,一旦被俘,秦人必定要全部屠尽,他们这些青壮的抵抗者。

";都尉大人,你怎么了?";大概是发觉李牧身形有些飘忽,身边的卒长严明伸手过来,扶在他的手上。

";没事,被震了一下!";李牧推了他一把,这一用力,两个人都同时摔倒在地上。再看看四周,已经没有人能够站起来,所有的人都有气无力地瘫软在地。

";敌人进攻了,敌人进攻了!";韩军哨兵沙哑着嗓子喊。

";这秦军攻城还真有一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牧也只能苦笑,转头想找寻吕不韦,却早已没有了影子。想来是跟着公孙路,去其他的地方组织防御去了吧。

";呜呜!咚咚!";秦军的角号凄厉地吹响,战鼓声声催促士兵进攻。

严明身边的一个赵军士兵,哑哑地叹息一声,";李都尉,能不能和韩人商量下,让咱们兄弟休息一晚,弟兄们这傍晚厮杀的太凶了,几乎都要脱了力气。";

严明也叹息道:";是啊,哪怕是休整一个时辰,兄弟们就都能恢复些力气,杀秦兵啊!";

";我也想啊!";李牧喃喃地说,";但可惜,现在不是你我和韩人能作得了主的,要看人家西秦的意思!他们现在又有了新的攻城器械,我们一撤下去,不知韩人还能不能顶的住一次进攻啊!";

";娘的,死也要多杀几个秦人,让他们知道,我们赵军士兵,不比他们秦军差!";严明听了李牧的话,再望了望身边,落魄得一塌糊涂的韩军士兵,咒骂道。

";卒长,咱们一卒兄弟,剩下不到三十人了啊!";那个赵军士兵张开嘴想哭,却只能干嚎一声,也看不到有眼泪落下。

";嚎你娘个X!就是都死光了,也要一人拉上两个秦人陪葬!";严明歪斜着身体站起来。

秦军的攻击部队,还在向前推进,冲车的轮子,在地面上磨出两道长长的轨迹。

所谓冲车,形状像是一个小的木头房间。下面装上几个轱辘,上蒙数层厚实的皮革,寻常弓箭和石块对它毫无办法。起初,这东西是用来保护步兵地。但等它一开到壕沟前,里面的士兵就拥而出,将手上装满泥土的口袋往壕沟里填。

仗打到现在,阏于城外的壕沟早已被填平。于是,秦军就将洞屋的顶上,装了一具云梯,用来攻城。等这东西开到城墙下面,屋中地士兵,就可顺着云梯爬上城头。

很显然这种攻城器械,给阏于城中的韩军,曾经制造了巨大麻烦。

因此,一看到城下那辆步履蹒跚的冲车,韩军都有些慌乱起来。

冲车旁边,还跟着密密麻麻的秦军士兵。

";来了,来了。动手呀!";李牧提起全身的力气,大声的怒喝道。

随着他这一声呐喊,城墙上半死不活的韩军,好象从梦中被惊醒一样,猛地站了起来,拣起堆在身边的巨石就往下扔去。一时之间,石如雨下。

不断有秦军士兵被石头砸中,惨烈的叫声和肢体断裂地声音传来,却不能让韩军士兵,有任何的一丝怜悯。在阏于城这么久了,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这样的战斗,他们的神经已经彻底麻木了。

在被暴风雨一样滚石的袭击之后,超过三千的秦军士兵扑到阏于城墙下面。他们在经过短暂的混乱后,突然散开,人与人地间隔很开,这无形中减少了不少伤亡。秦军地攻城部队,大部分是由辅兵组成,战斗力比起精锐的秦军常规军来,差了一大截,尽管如此,对付阏于的韩军,也是绰绰有余。

秦国的辅兵,都是以正兵的奴隶俘虏为主,虽然战斗力不行,但兵种之间的配合却也十分妥帖。绝大多数人躲开了城墙上的攻击,平安地冲到阏于城,韩人的眼皮子底下。

突然之间,松散的秦军,同时往中间一聚,一面面盾牌举到半空,在李牧等人所在的城墙脚下,连成一片。从城墙上扔下去的石头和射出的箭矢,在上面留下一连串沉闷的声响。

";碰!";一声,冲车上地云梯,终于搭上了垛口,从里面冲出来一群秦军正兵的精锐。他们口中咬着铜剑,手脚麻利地朝上面爬来。

同时,秦军地撞车,也推到城门口,巨大的轰隆声,笼罩了喧嚣地战场。

";他姥姥!";身边的韩人都已是面色苍白。

而就在这一个呼吸之间,秦军的精锐正兵,已经爬上雉堞,一颗黑糊糊的头颅,从剁口处探了出来。

";死!";李牧一剑刺出去,那个秦兵一惊,头一缩,铜剑剑尖把他头上的发髻挑破。

李牧暗叫可惜,若是能休息片刻的话,凭他的力气和速度,这一剑定能将这秦兵刺死。这一剑费尽了李牧身体残余之力,还待要刺出第二剑,却觉得眼前一黑,手有些不听使唤了。

";难道要战死在这里?";这个念头从李牧的脑海里闪过。

还好,醒过神来的韩军士兵,抬起一根巨大的原木,顺着云梯放了下去,将那一串附着在云梯上的秦军士兵,像拍苍蝇一样拍了下去。到处都是秦军士兵的惨叫声,几条人影如秋天的落叶一样,从梯子上飘落。

";把下面的车都搞掉啊,你们这些笨蛋!";深吸一口气,李牧沙哑着喉咙大骂。

";来了,来了!";有人在大叫,";都尉大人,低头!";

李牧下意识地将身体埋下去,只感觉一道狂风从背上刮过。须臾,传来一声沉闷的轰击声。

李牧直起身子,将脑袋从垛口出探出去,下面那辆可恶的冲车,如喝醉了酒一样,摇晃几下,轰隆一声倒在人群当中。一口气砸死了三个秦军士兵,鲜血和着破碎的盾牌,弹上空中。

原来,为了对付敌人的冲车,城中墨家弟子设计出一种巧妙的机械,先在绳网装满巨石,等到敌人的冲车靠上城墙之后,用吊臂钩起绳网往冲车上一套,使其重心上升,如此一来,失去平衡的冲车,立即就倒在一边。

见一辆辆冲车倒下,秦军的那些辅兵,也失去了进攻的勇气,呼啸一声,都快捷地撤了回去。

但很快,他们又在远处被秦军正军聚拢在一起,准备着下一轮的攻势。

";哈哈,哈哈!";李牧大笑起来,周围的赵军士兵,也都跟着他一起欢呼起来。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城上的韩军士兵们,却没有一人欢呼,皆满面泪光地看着天空。

";我没站起来的力气……看来,真要死在这里了。";有人突然悄悄地说。他是莫援带进阏于的韩国正规军士兵,当初被分配到这面城墙时,有着二千多的袍泽兄弟,但现在……一眼望去,所以活着的人,可以尽收眼底。已是三百不足!

一个阏于城周边村子里的民夫,挣扎着站起身来,面对阏于城外,西北的方向深深地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面无表情地说:";爹娘,儿子今天被派上第一线,与西秦凶人作战,儿已经杀了两个秦人,已经替你们报完仇了。爹娘,儿子马上就要战死在这里……儿子没有给你们丢人。等着我,我马上就来服侍你们。";

不断有人跟着跪下。

李牧和几百个赵军士兵,呆呆地站在人群中,望着眼前的这一切。

一个疑问在他们心里升起,对啊!他们韩人在此作战,是为了国恨家仇,我们是赵人啊!我们在这里拼死拼活的,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

正在赵军士兵们疑惑之时,耳边响起了嘹亮的歌声: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这一曲由吕不韦在惠文王寿宴所作之曲,最得赵国高层人士喜爱。更是在短短数月间,流传于赵军之中,隐隐已成为赵国的军歌。无论是李牧这种军官,还是普通的赵军士兵,对此歌曲,都能朗朗上口。现在听闻此曲,众人纷纷和之。

李牧好奇的向歌声来处望去,却见吕不韦衣衫褴褛,混身血污地持刀,从西侧城墙方向而来,他那秦军衣甲内的铠甲,却散发着明亮耀眼的光芒……

韩人显然是头一次听到这么好听,而且又与自己的心境,如此搭调之曲,听了两遍,都能跟着歌之。

片刻儿,先前还死气沉沉的阏于城上,数万之人,一起唱起了这《精忠报国》。越唱,众人心中的意念也越是坚决,意念越是坚决,身体的疲劳就越少,人的精神和体力纷纷亢奋起来。

秦军统帅,中更胡阳听着阏于城上,那荡气回肠的战歌,摇头苦笑道:";完了,今夜就算把全部精锐派上去,除非杀光阏于城所有之人,不然别想拿下此城!";

身边的几名军官,都相互望来望去,最后不得不点头,同意了胡阳之言。

民心可用!军心可用!

在这首战歌唱起的时候,就已是把阏于城中,所有之人团结到一起,再也不分彼此,共御外敌!

";收兵回营!";胡阳很不甘心的下令道。他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武安君白起。当年伊阙之战时,年不足二十的白起,只是一个左庶长而已,比起现在的胡阳,还要低了三级的爵位。但伊阙之战,却使白起迅速的从左庶长,被提升为左更,而且在战后被封为国尉。九年前攻楚,更是所向披靡,如今已是大秦威风无二的武安君。

为什么武安君的运气就如此之好,而我却怎么倒霉,一个阏于,竟然屡攻不下,还招来了赵军,当先锋的还是这声名动诸国的吕不韦!

看来,人的运气比能力还要重要,可能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有武安君那样好的运气吧!

……

二个月的鏖战,让韩国总共付出了二万多条人命,但秦国却也不太好受,也死伤了近万人,虽然多是辅兵,但损失也已很是巨大。

秦军士兵死后,还可以就地掩埋,但阏于城里却为了死去之人,烦恼得不行。

死了这么多人,总得要掩埋。可整个阏于城,已经被秦军围得水泄不通,根本就出不去。于是,城中的百姓就到处挖坑,屋子里,花园中,街道上。但凡有空位,就见缝隙插针地往下埋。

刚开始时,入葬仪式还挺正规,严格按照葬礼来进行,但到得后来,死得人实在太多,多得让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大家就心照不宣地开始马虎起来。

大量的尸体往墙角一放,往上面撒一层土就算了事,一场大雨过后,腐烂的人体就被冲了出来。

虽然已是深秋,但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却还是散发出了恶臭之气,这恶心的气味弥漫在整个阏于城中。

打退完当晚的进攻,所有的士兵,无论是赵军还是韩军,都实在太过疲惫,当秦军一撤退,所有的人就都倒在城墙的战场上,开始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日天一亮,正在打坐恢复元气的吕不韦,就被满城的尸臭,熏得眼泪直流。忙向阏于君的府邸赶去,昨夜可以守下阏于城,吕不韦和他的赵军功不可末,阏于君对吕不韦的态度分外的亲热和睦。但当吕不韦提到街上臭得厉害时,阏于君只能无奈的苦笑。

最后,还是公孙路说出了阏于君的难处,";吕都尉不知道,我阏于城在两月之中,死去了多少人!两万四千人,这还不算昨夜死去的士兵人数。我们也不想让这些韩国的勇士和百姓,暴尸荒野,但……我们实在没有可以抽调的人手啊!所有能作战的都被调上了城头,城内剩下的只是儿童和花甲老人,就连妇女都被调配起来,负责救护和辅助之事!";

听到这里,吕不韦无奈的一笑,想了半天,才道:";这样下去很容易发生瘟疫,我建议把所有尸首都烧掉,然后归拢起来,建立一个忠烈祀进行供奉!";

其实吕不韦也是无奈之举,他本是打算直接焚烧尸体,然后丢弃了事。但却怕被城中之人责备自己不尊重死者,所以才想了这建祀祭奠的法子。

听了吕不韦的建议,阏于君和公孙路都眼睛一亮,这实在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主意了。阏于君笑了笑,";盛名之下无虚士啊!吕先生大才,实在让人敬佩,可惜……为何你去了赵国,而没有来我大韩。你要是肯来我大韩,本君之位,甘愿让给吕先生来坐!";

吕不韦无语一笑,继续说道:";阏于还要坚守二十余日,当然我们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死守。我的意见是把全城之人都组织起来,无分老幼男女,轮流上城作战。留下生力之军,成为机动部队,一旦城危,马上上城救助。";

";我同意!就以赵军为机动部队的核心,我再挑选些人手补充,凑够两千之数!";公孙路马上接口说道。

吕不韦很明白公孙路的意思,自己的赵军,只是来援的友军部队,要是把这些人都拼死,那是对韩军和阏于人的侮辱。所以吕不韦并没有反对公孙路的建议,只是半建议半命令的道:";四面城墙,南面是秦军主攻之地,就由我负责了!西面让李牧去守,北、东两面,就要劳烦君侯和二位公孙兄了!";

听了吕不韦的话,公孙路竟凝起了目光,眼睛通红的道:";吕先生可是看不起我韩人,瞧不上我公孙家的子孙!";

————————————————————————————————————————

推荐《我们的中华》,一本不错的二战小说!

第105章 杀布第334章 月氏之恋第302章 传说事第296章 万骑灭第382章 西秦杀神第96章 问责第172章 匈奴犯境第243章 敌第51章 荒山借宿第380章 咸阳的夜_第360章 攻燕第247章 追影第250章 灭影第126章 召见第151章 阏于决战第193章 公子丹的心事第192章 齐国伐燕第373章 烽烟滚滚第167章 亚神器?第136章 秦谋第203章 喋血城下第23章 巳蛇使者第74章 诡异屠杀第305章 战无双..第207章 为我而来第78章 屠杀手段第378章 秦都咸阳第295章 马上将第223章 春意第93章 射技无双第357章 缠绵第156章 突破第370章 秦敌第329章 破敌虏第18章 对匈作战计划第167章 亚神器?第17章 武安谈兵第4章 谁是扁鹊?第48章 水中恶蛟第50章 机缘巧合第351章 重围..第81章 水火无情第38章 公子卫娇第157章 风沙折翼六诀第27章 破齐三策第156章 突破第297章 双寇患第164章 异域风情第234章 逃逸第242章 好人坏人第355章 苦战第191章 三件大事第247章 追影第123章 寿宴第26章 三晋君侯第217章 神人..第187章 雪袭第381章 坚冰破城第187章 雪袭第59章 嚣张亲家第159章 归途第71章 桃色陷阱第274章 燕军退兵第233章 境界第161章 望月第250章 灭影第127章 南北之争第360章 攻燕第286章 贤醪氏第148章 鏖战第28章 身边之患第118章 恒力第147章 秦攻第139章 内宫第382章 西秦杀神第275章 骑袭第202章 匈奴来袭第374章 门户之难第380章 咸阳的夜_第357章 缠绵第318章 匈奴祸第143章 夜袭第152章 阏于决战二第191章 三件大事第364章 时不我待第109章 听笑傲江湖的李牧第144章 城下血战第325章 交战始第254章 禁宫不禁欲第313章 奔袭第68章 熔铁之术第215章 烧石为泥第138章 召见第87章 郭氏铸造第381章 坚冰破城第316章 谋划第338章 惠文毙第132章 公孙第269章 溃敌第209章 万军擒首0
第105章 杀布第334章 月氏之恋第302章 传说事第296章 万骑灭第382章 西秦杀神第96章 问责第172章 匈奴犯境第243章 敌第51章 荒山借宿第380章 咸阳的夜_第360章 攻燕第247章 追影第250章 灭影第126章 召见第151章 阏于决战第193章 公子丹的心事第192章 齐国伐燕第373章 烽烟滚滚第167章 亚神器?第136章 秦谋第203章 喋血城下第23章 巳蛇使者第74章 诡异屠杀第305章 战无双..第207章 为我而来第78章 屠杀手段第378章 秦都咸阳第295章 马上将第223章 春意第93章 射技无双第357章 缠绵第156章 突破第370章 秦敌第329章 破敌虏第18章 对匈作战计划第167章 亚神器?第17章 武安谈兵第4章 谁是扁鹊?第48章 水中恶蛟第50章 机缘巧合第351章 重围..第81章 水火无情第38章 公子卫娇第157章 风沙折翼六诀第27章 破齐三策第156章 突破第297章 双寇患第164章 异域风情第234章 逃逸第242章 好人坏人第355章 苦战第191章 三件大事第247章 追影第123章 寿宴第26章 三晋君侯第217章 神人..第187章 雪袭第381章 坚冰破城第187章 雪袭第59章 嚣张亲家第159章 归途第71章 桃色陷阱第274章 燕军退兵第233章 境界第161章 望月第250章 灭影第127章 南北之争第360章 攻燕第286章 贤醪氏第148章 鏖战第28章 身边之患第118章 恒力第147章 秦攻第139章 内宫第382章 西秦杀神第275章 骑袭第202章 匈奴来袭第374章 门户之难第380章 咸阳的夜_第357章 缠绵第318章 匈奴祸第143章 夜袭第152章 阏于决战二第191章 三件大事第364章 时不我待第109章 听笑傲江湖的李牧第144章 城下血战第325章 交战始第254章 禁宫不禁欲第313章 奔袭第68章 熔铁之术第215章 烧石为泥第138章 召见第87章 郭氏铸造第381章 坚冰破城第316章 谋划第338章 惠文毙第132章 公孙第269章 溃敌第209章 万军擒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