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赵秦首战(二)

但眼前的局面,也不容王剪多想,因为秦军是主要挑战的一方,而且投入的兵力也远远多于赵军,因此按照常规,首先应该由秦军发动进攻才对。当然秦军也可以不进攻,等着赵军先发动进攻,但如果赵军也不动,双方就这么干耗着,显然就是秦军在面孑上挂不住,对秦军的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王剪可并不是那种犹豫不决的统帅,他当然知道赵军绝不会主动发动进攻,而自己拖得越久,对秦军也就越不利。因此王剪也立刻下令,左右两军的二百辆战车,首先向赵军发动进攻。

这时蒙武道:“大将军,一下孑就把左右两军的战车全部都派出去,会不会太冒险了一点,李牧这样布阵,一定另有诡计,我们不能不防,不如先派五十辆战车,向赵军发动一次试探性的进攻,看一看赵军的反应再说。”

王剪摇了摇头,道:“不用了,如果李牧真的有什么诡计,我们只派少量战车出战,李牧根本就不会使出来,他们左右两军也有一百辆战车,要打败五十辆战车,非常容易。因此我们只能出动左右两军的主力,全力进攻,才能**得李牧把所有的应手都使出来。而且这算这一战失败了,也没什么,并不会影响大局,至少我们可以清楚,李牧到底有什么手段,老实说,我也很想看一看,李牧到底有什么应手。”

蒙武也点了点头,对王剪也十分佩服,虽然王剪以用兵稳建而著称,但到了真该动手的时候,王剪也绝不会优柔寡断,否则也就不可能成为秦国白起之后,最好的名将。

随着秦军阵中的号角响起,秦军左右两翼的战车开行动,向赵军**进过来。

这时双方相离的距离大约有五六百米左右,超过了这个时代任何远程武器的射程,也有利于战车的纵横驰骋。不过由于距离较远,因此战车在一开始并不会全速急驰,而是慢慢行驶,逐步加速,以节省马力。尽管一辆战车配有四匹战马,但战车本身极为沉重,战马的负担并不比骑军少。如果一开始就全力急驰,等到双方接战的时候,战马的体力就会消耗近半了。

战车配置的士兵也都紧紧随在战车的左右,随战车一起前进。赵军的阵中,士兵都稳立不动,看着秦军向自己**近过来。双方一静一动,也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随着双方距离的接近,秦军的战车也开始逐渐加速,而士兵也开始小跑着随着战车前进,同时战车的队型也开始逐渐的拉开,扩大战车与战车之间的距离。而赵军依旧巍然不动。

而这时在赵军的阵列中,高原也站在战车上,紧密的观察着秦军的**近距离,因为赵军今天出战的布阵和计划,是李牧和高原一起商议的结果,同时李牧还决定,让高原来指挥这一场战斗,自己只是壁上观,当然在有必要的时候,李牧也会给高原一些建议,不过这一战的指挥,还是以高原为主。而且为了让高原能放开手脚,李牧也告诉高原,尽管放手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怕是这一战失败了,也没有关系。

高原也确实没有想到,李牧一开始就把指挥全军作战的重任交给自己,他估计自己怎么样也要跟着李牧打完几仗之后,才会有独立指挥作战的机会。不过既然李牧这样说了,高原也没有推辞,反而有些跃跃欲试,因为在平时的时候,高原到也没有少思考,如果自己有独立指挥作战的机会,应该怎么样打,也可以说是早有预案了,而且李牧就在自己的身边,在需要的时候,李牧也会出言相助。有这样好的机会,自己还怕什么呢?

就在这时,秦军的左右两军推进到了距离赵军的阵列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而战马也开始大步的奔步,战车的行驰速度也在逐渐的加快,很快就会达到最高速度。而跟随战车跑步前进的士兵也都跟不上战车的速度,开始被战车渐渐甩下。这也是车战中常见的战术,在与敌军接近时,战车可以甩开步兵,独立作战,而步兵随后跟上。

高原虽然是在中军阵中,但对秦军左右两军的推进十分关注,而且在开战之前,赵军也在战场上做好距离标志,因此高原也对秦军的推进距离十分清楚,于是也立刻发下了自己在这一战中的第一道命令。

随着赵军阵中的号角吹响,赵军左右两军排在前列的弓弩手纷纷开弓放箭,向秦军的战车发动第一轮打击。

赵军在左右两军各有一千名弓弩手,再加上战车配备的士兵中,也还有六七百弓弩手,因此全部发动起来,威势也不小,一时间箭似飞煌一般,向秦军的战车激射而去。

战车上的秦兵当然可以举盾遮挡,而且又有战车作掩护,弓箭对他们的杀伤并不大,但战马就只能听天甴命了。尽管秦军战马的关建部位都有皮甲保护,但还是有不少地方露在外面,而且皮甲本身的防御力要比青铜甲要差得多,而赵军的箭雨也过于的密集,因此在弓箭的打击下,冲在最前面的二十余辆战车的拉车战马被弓箭射中,纷纷倒地,结果人仰车翻。

不过由于秦军的战车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开,因此虽然前面的战车倾覆,但后面的战车也还有足够的时间变向躲避,然后前进,当然前进的速度也放慢了一些。

直到这时,进展也都在王剪的预料当中,因为赵军把步兵放到战车前面,又等着秦军首先发动进攻,显然就是要用弓箭首先对秦军的战车发动攻击,而这些损失也是主动进攻一方必须付出的代价。当然这些代价也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內。毕竞赵军不可能只靠弓箭就能够挡住秦军的战车突进,因此赵军接下来的选择是要么迎战,要么等着秦军的战车冲进赵军的阵列中。

就在秦军突进到距离赵军只有五十米的距离的时候,在赵军的中军里,号角再度吹响,而在左右两军中,骑军杀出阵列,向秦军的战车冲杀而去。

在秦军的后阵中,王剪、蒙武等人这时也都明白,看来赵军是打算用骑军来对付战车。不过他们心里的疑惑仍然沒有解除。因为这个时代的马俱不完善,骑兵的格斗能力并不强,因此骑兵一般只是用来突袭,而且使用的武器也是以弓箭为主,真正用于近身作战的时候并不多。和战车的战斗力相比,更是相差甚远,一般来说,在正面作战中,一辆战车可以十分轻易的击败五名以上,甚致是十名骑兵。

这时左右两路秦军的损失都在二十辆左右,对秦军的战斗力影响并不大,因此在一般人的印像中,骑军是不可能对抗得了战车的。

不过王剪和蒙武到是没有忘记,就在十几天前,赵军派出一支骑军,突袭仇由,而且曾经完胜了一支秦军的骑兵,据说这一支赵军骑军的战斗力极强,远胜过秦军。王剪当时也推断,这应该是李牧专门训练出来的一支精锐骑兵。那么现在赵军派出来迎战战车的,应该就是这支骑兵了。也就是说李牧是认为,这支骑军可以对抗战车,或者他训练这支骑军就是用来对付秦军的战车。

王剪和蒙武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想法,那么现在到是可以亲眼看一看,这样一支骑军到底有多强,能不能和战车相抗衡。

在赵军的骑军出击时,和秦军的战车相距己不足五十米的距离,因此赵军杀出之后,也迅速和秦军的战车相遇,双方立刻展开了激战。但双方一接战,秦军的战车竟接二连三的倾覆翻车,似乎完全不敌赵军的骑兵。

这也让王剪和蒙武大为意外,不过因为现在的战场是发生在靠近赵军的一侧,离秦军的主阵大约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再加上战车驰骋,战马奔驰,扬起的尘土也遮挡了一部份的视线,因此俱体的战场情况,王剪和蒙武都看得并不算很清楚。

但在战场上的秦军却十分清楚,赵军是在怎样作战的。

其实在赵军的左右两军中,各有三个骑军的五百骑队,包括一个新骑军五百骑队,标准人员是一千五百人,但因为新骑军现在并不是满额,因此实际只有一千四百多人。

在进入战场之后,无论是新老骑军,都立刻展开,按最小的五人为一队,分头进攻秦军的战车。而且五名骑兵也都进行分工,有二人持长枪,负责掩护,而另三人使用弓箭,主要是对拉车的战马下手。

因为双方的距离太近,几乎就是十多米的距离,而且每一个小队又都有三名弓箭手,不仅命中率极高,而且射出的箭矢的力道极大,对皮甲的穿透力也得强。因此双方一接上战,秦军拉车的战马立刻纷纷中箭倒地。

四匹战马,只要有一匹中箭倒地,就算其他三匹都完好无损,但也很难再移动,运气好的战车还能停下来,慢慢的拖着走,而运气不好的就直接马倒车翻。随后赵军的骑兵才赶上来,刺杀因为翻车倒地的秦兵。

翻车之后的秦兵当然都摔得七昏八素,只能等死,而有的战车虽然停下来了,但失去了战车的冲击力之后,战车上的秦兵的战斗力也大减,而且在人数上明显劣势,五名赵军的骑兵对上三名在停止战车上的秦兵,胜率当然要大得多了。

第137章 恐惧的感觉第456章 主动出击(下)第四章 第851章 局势突变(一)第363章 率军入魏(一)第149章 捕马(上)第568章 犹豫(上)第851章 局势突变(一)第760章 议取辽东第464章 再见白灵族(一)第644章 匈奴来袭(上)第900章 长街之战(九)第57章 善后第86章 撤离邯郸(四)第739章 切断供应(上)第256章 突袭阴山(八)第462章 剿灭马贼(上)第907章 长街之战(十六)第294章 布置第630章 三国合纵第138章 护身符第214章 燕军惨败(下)第371章 错宗复杂第342章 二美入怀第775章 制度(下)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115章 胜利的希望第311章 秦国使臣(下)第556章 蓟京之乱(下)第550章 说服(下)第258章 突袭阴山(十)第684章 意外的结局第776章 家宴(一)第639章 郊游(下)第480章 秦军回军第945章 重返咸阳(下)第821章 行刺(三)第577章 大营失守(下)第302章 齐国异士上第90章 秦国廷议(上)第510章 接头第5章 ,日月谷之战第587章 攻与防(六)第564章 会战(六)第75章 扣压粮食第22章 ,收度宇第851章 局势突变(一)第831章 秦军来袭(五)第141章 心眼第12章 ,釜底抽薪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112章 袭击战术(一)第139章 一个人的战斗第771 章 求亲(下)第250章 突袭阴山二第840章 合纵出击(三)第138章 护身符第886章 进军咸阳第640章 安排就绪第674章 白灵族的变故(一)第14章 ,招降(上)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动第541章 商人(下)第468章 撤离大梁(二)第318章 商铺开业(二)第585章 攻与防(四)第904章 长街之战(十三)第852章 局势突变(二)第769章 灵寿(三)第939章 九黎族的变故第709章 再次出击第849章 进驻邯郸第184章 开通商路第932章 投效(一)第671章 局势逆转(下)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三)第363章 率军入魏(一)第55章 梦境第112章 袭击战术(一)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二)第679章 初战白灵族(二)第443章 蕃勇军突围(下)第814章 微服私访第662章 入城风波(四)第411章 有意无意第76章 李牧的行动第457章 颖川叛乱第331章 稷下学宫(五)第920章 趁胜进击(三)第815章 误打误撞第279章 蕃勇军第429章 测查水情第404章 果断放手(下)第50章 意外第20章 ,遥山(下)第24章 ,并城第889章 邯郸战局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390章 荥口攻防战(五)
第137章 恐惧的感觉第456章 主动出击(下)第四章 第851章 局势突变(一)第363章 率军入魏(一)第149章 捕马(上)第568章 犹豫(上)第851章 局势突变(一)第760章 议取辽东第464章 再见白灵族(一)第644章 匈奴来袭(上)第900章 长街之战(九)第57章 善后第86章 撤离邯郸(四)第739章 切断供应(上)第256章 突袭阴山(八)第462章 剿灭马贼(上)第907章 长街之战(十六)第294章 布置第630章 三国合纵第138章 护身符第214章 燕军惨败(下)第371章 错宗复杂第342章 二美入怀第775章 制度(下)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115章 胜利的希望第311章 秦国使臣(下)第556章 蓟京之乱(下)第550章 说服(下)第258章 突袭阴山(十)第684章 意外的结局第776章 家宴(一)第639章 郊游(下)第480章 秦军回军第945章 重返咸阳(下)第821章 行刺(三)第577章 大营失守(下)第302章 齐国异士上第90章 秦国廷议(上)第510章 接头第5章 ,日月谷之战第587章 攻与防(六)第564章 会战(六)第75章 扣压粮食第22章 ,收度宇第851章 局势突变(一)第831章 秦军来袭(五)第141章 心眼第12章 ,釜底抽薪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112章 袭击战术(一)第139章 一个人的战斗第771 章 求亲(下)第250章 突袭阴山二第840章 合纵出击(三)第138章 护身符第886章 进军咸阳第640章 安排就绪第674章 白灵族的变故(一)第14章 ,招降(上)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动第541章 商人(下)第468章 撤离大梁(二)第318章 商铺开业(二)第585章 攻与防(四)第904章 长街之战(十三)第852章 局势突变(二)第769章 灵寿(三)第939章 九黎族的变故第709章 再次出击第849章 进驻邯郸第184章 开通商路第932章 投效(一)第671章 局势逆转(下)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三)第363章 率军入魏(一)第55章 梦境第112章 袭击战术(一)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进攻(二)第679章 初战白灵族(二)第443章 蕃勇军突围(下)第814章 微服私访第662章 入城风波(四)第411章 有意无意第76章 李牧的行动第457章 颖川叛乱第331章 稷下学宫(五)第920章 趁胜进击(三)第815章 误打误撞第279章 蕃勇军第429章 测查水情第404章 果断放手(下)第50章 意外第20章 ,遥山(下)第24章 ,并城第889章 邯郸战局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390章 荥口攻防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