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调转方向

bookmark

四月三十,下午,大定河下游北岸,惠城东南方向三十里外。

晴空万里。湛蓝苍穹下,朵朵白云仿若荡漾湖水泛起的层层涟漪,绵绵不绝。骄阳似火,叠嶂山峦和蜿蜒河谷在阳光的烤炙下,汗流满面,空气似乎燃烧了,万物生灵饱受酷热之苦。

李风云身着单薄的黄色戎装,手执马鞭,站在河堤上远眺对岸,眼里露出焦灼之色。

深入高句丽腹地了,逼近对手防御要隘了,此刻全民皆战的高句丽人如果还不能发现敌踪并迅速做出反应,那此仗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所以镇戍青川的高句丽军队火速北上增援惠城,在李风云的预料当中,只是对手增援军队的数量多达上万人马,这让李风云有了不好预感。

以平壤对靺鞨人和铁骊等靺鞨强者的了解,靺鞨诸部背信弃义,转投中土乃在情理之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良禽择木而栖,这是基本的生存规则,可以理解,但不能理解的是,在战局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靺鞨人有什么理由倾巢而出直杀平壤?为中土冲锋陷阵亦可以理解,但靺鞨人的第一要务是生存,背叛高句丽转投中土正是为了生存,既然如此,靺鞨诸部又岂能冒着损兵折将的危险,行鹬蚌相争之蠢事,让中土渔翁得利?

然而事实是,靺鞨控弦正呼啸杀来,这背后必然隐藏着什么秘密。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平壤的立场去推测,靺鞨控弦呼啸杀来的唯一可能就是被逼无奈,而能够逼迫靺鞨人不得不倾巢而出的唯一可能,就是拥有强大实力的中土军队已经把刀架在了靺鞨人的脖子上,所以,靺鞨控弦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支中土军队,靺鞨控弦不过是是幌子,是烟雾而已,高句丽人一旦上当,后果严重。

平壤如果如此推测,必然陈重兵与大定河、萨水一线,固守青川,一方面给西面的鸭绿水防线以有力支撑,一方面给东面的平壤以有力保护,如此一来,高句丽人只要在雨季来临前守住鸭绿水防线,在鸭绿水防线没有失守前牢牢守住平壤城,则战局就对高句丽有利,就能在绝境中抓住那一线生机。

青川在斥候发现靺鞨人的踪迹后,马上派出万人规模的援军北上惠城,很明显就是一种试探性攻击,就是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靺鞨控弦数量有限,诸部之间又有矛盾和冲突,很难齐心协力,因此仅靠靺鞨人的力量,看到高句丽人万人规模的大军北上支援惠城,必然不敢正面攻击,亦不敢强攻惠城,而是避敌锋芒,以免与敌打个两败俱伤,但是,假如靺鞨人的背后还有中土军队,靺鞨人和中土人携手作战的目的是攻打青川,威胁平壤,与鸭绿水西岸主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则靺鞨人即便裹足不前,中土军队亦会义无反顾地杀出来,大打出手。

李风云现在就处在为难窘境。

面对上万人的高句丽支援军队,靺鞨控弦绝无可能冲上去拼死攻击,就算李风云强行命令也不行,毕竟靺鞨诸部要顾其本,站在旁边摇旗呐喊行,冲上去舍身赴死就不干了。如此就只能让安东马军攻上去,但奚族、契丹、突厥控弦只要一露面,平壤就算消息再闭塞,对安东现状一无所知,也能估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接下来平壤肯定会派出大量军队死守青川,死守萨水,甚至与鸭绿水防线守军协同作战,东西夹击安东军,则形势对安东不利了。

李风云长途奔袭的目的是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利益,如果为了攻陷平壤而付出惨重代价,他的谋划就失败了,他不但未能将计就计,利用东征壮大自己,反而葬送了安东,让圣主和中枢得偿所愿。

然而就目前局面来看,形势正向不利于安东的方向发展,安东军可能要受阻于青川,止步于萨水,为自己的行险一搏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

李风云努力争取最好结果,而铁骊等靺鞨诸部酋帅暂时亦没有消极怠战,毕竟形势尚不明朗,谁也不敢断言己方意图已完全暴露,所以靺鞨控弦还是坚守在大定河南岸,以游击之术阻击高句丽援军,迟滞高句丽人的推进速度。

李风云和铁骊等人的判断是,高句丽人看到靺鞨控弦从四面八方扑来,人多势众,继续渡河已极度危险,一旦遭到靺鞨人的半渡而击,则损失必然惨重,到那时不要说救援惠城了,自身都难以保全,所以必然会慢慢停下脚步,一边与靺鞨人周旋,寻找对策,一边急报青川寻求支援,而青川做出的反应,肯定会让局势迅速明朗。青川守敌数量有限,若平壤没有支援,为确保青川安全,这支援军极有可能撤回去,反之,若平壤援军已大量抵达青川,青川必然会再次派出援军,强势攻击,以探查来犯之敌除了靺鞨人外是否还有中土军队。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骄阳西移,战局并没有如李风云和铁骊等人所预料的那般发展,这支高句丽援军不但没有停下前进脚步,反而攻得更凶了,大有黄昏前杀至河畔,然后在夜色掩护下急速渡河之态势。

高句丽人坚决攻击,大踏步前进,使得靺鞨人的游击骚扰发挥不了作用,这时若想阻止高句丽的前进,只有冲上去真刀真枪的干,但靺鞨人担心自己伤亡过大,不愿意殊死一搏,于是战局就对安东军不利了。

铁骊已经三次征询李风云的意见,怎么办?是不是任由高句丽人杀到大定河边?

阿史那咄尔飞马而来,手指对岸河堤,焦急说道,“敌人距离河堤还有二十里,以目前攻击速度,黄昏前必定可以抵达河堤,到那时,被动的就是我们了。”

马军作战需要地利,而开阔平坦的河谷非常有利于马军冲锋,四面围攻更是有利于马军撕开敌阵,可以把马军优势发挥到极致,反之,若让高句丽军队冲到河边,借助大河之利坚固了战阵,虽背水一战,却也有了一战之力,如此一来,安东马军就算不惜代价猛烈攻击,歼敌时间也会大大延长。而此处距离青川不过一百余里,青川援军一天之内就能赶到,所以战局一旦打成了胶着之态,安东马军就十分被动了。

李风云神色冷峻,一言不发。

“不要心存侥幸了。”阿史那咄尔劝说道,“若青川没有防备,绝无可能在发现靺鞨人之后,派出上万军队支援惠城,相反,他们会放弃惠城,会把有限力量全部用在守城上,以确保青川安全,确保平壤和鸭绿水之间的畅通,这一点毋庸置疑。”

李风云微微颔首,“我担心的不是青川有防备,不是担心青川再派援军,而是担心青川宁愿舍弃这支上万人的军队,也不愿再派军队拯救他们,如此一来我们就更被动,就被阻挡在青川城下,就将陷入粮草武器迅速断绝之危,到那时我们就完了,不战而乱,不战而败。”

粮草武器是安东军的“要害”,长途奔袭,孤军深入,最怕的不是敌人强大,而是自己饥肠辘辘饿趴下了,所以李风云要速度,要速战速决,一路风驰电卷烧杀掳掠,根本不敢浪费时间攻城掠地,不敢与敌人争一城一地之失,更不敢被敌人牵制住了困在一个地方动弹不得。

阿史那咄尔一听就明白自己白担心了,李风云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关键时刻更不会瞻前顾后,之所以迟迟不下命令,是因为他看得远,看得准,他现在的目光根本不在前方战场上,不再已是大军云集的青川城,而是投向了其他地方。

阿史那咄尔迟疑少许,试探着问道,“直杀平壤?”

李风云点点头,“我们若想解决粮草危机,就不能停下前进脚步,不能停止烧杀掳掠,所以青川这条路过不去,我们就立即调转方向,另寻一条路杀过去。我的计策是,将计就计,兵分两路,一路留在大定河北岸与敌对峙、周旋,竭尽所能吸引平壤的注意力,一路则乘着战局尚不明朗,敌人尚未查清真相,尚没有做好正确应对之前,迅速渡过萨水,直杀平壤城下,先在平壤周边烧杀掳掠,混乱和恶化平壤局势,积极寻找破城歼敌之良机。”

阿史那咄尔眉头紧皱,稍事思考后说道,“平壤及其周边防守力量十分强大,若要东渡萨水,选锋马军就必须全部过河。”

“韩世谔所领的虎贲、风云和豹骑正日夜兼程而来,距离我们只有三天路程。”李风云不假思索地说道,“你立即率军寻找合适的渡河地点,从明天上午开始,诸军陆续渡河东进,三天后,靺鞨人将最后一批渡过萨水。”

阿史那咄尔一口答应,飞身上马,风驰电挚而去。

“传某命令。”李风云冲着传令兵大声说道,“命令靺鞨人立即撤到大定河北岸,任由敌人杀至河畔。”

第两百七十三章 计将何出?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五百一十九章 谣言太多第六百八十一章 辅车相依第一百六十一章 蝇头小利第五百一十一章 让人恐惧的猜测第两百四十三章 心绪乱了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八十四章 齐郡张须陀第四百零七章 主动跳坑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决策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谁第两百一十一章 绣衣直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个错误第三百三十六章 顽固的老军第三百三十二章 齐王还有希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见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们是否信任某?第六百三十八章 惊天炸雷第四百七十一章 仓城到手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劝谏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声痛哭第两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六章 大盗刀兄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惊的来护儿第八百四十五章 军情有变第两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义第一百三十八章 驰援宁阳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离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执一词第两百章 蒲山公别来无恙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杀人的刀第两百四十二章 忧郁的韦福嗣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灵感第五百七十三章 误会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四十三章 各怀心思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四百三十章 夺权第三百一十二章 舍身赴死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聋发聩第五百零七章 包围东都第两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后第两百五十章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达目的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过的就是你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个诱饵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让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岗困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起第三十四章 陈三先生第九百六十五章 师徒相见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惊喜第806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四百零六章 谁打谁的脸?第两百九十二章 各人自扫门前雪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应他第八百八十八章 质疑第两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发财第两百二十九章 辽东城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颜无耻第七百一十二章 郁闷的齐王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计?第六百九十章 鸦雀无声第八百一十四章 从善如流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头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饴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满第两百三十四章 为何不退?第两百五十八章 唱白脸的宇文述第一千零十一章 东进,东进!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视听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双簧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险第四百三十五章 还不连夜逃离?第三百八十章 与你何干?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龙堡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给自己退路第四百八十六章 没有信任的合作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进陷阱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药的告诫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袭第四百六十八章 强臣欺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脸了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来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无处不在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七百八十二章 结盟第五百四十二章 绝地反击
第两百七十三章 计将何出?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五百一十九章 谣言太多第六百八十一章 辅车相依第一百六十一章 蝇头小利第五百一十一章 让人恐惧的猜测第两百四十三章 心绪乱了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八十四章 齐郡张须陀第四百零七章 主动跳坑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决策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谁第两百一十一章 绣衣直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个错误第三百三十六章 顽固的老军第三百三十二章 齐王还有希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见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们是否信任某?第六百三十八章 惊天炸雷第四百七十一章 仓城到手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劝谏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声痛哭第两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六章 大盗刀兄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惊的来护儿第八百四十五章 军情有变第两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义第一百三十八章 驰援宁阳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离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执一词第两百章 蒲山公别来无恙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杀人的刀第两百四十二章 忧郁的韦福嗣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灵感第五百七十三章 误会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四十三章 各怀心思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四百三十章 夺权第三百一十二章 舍身赴死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聋发聩第五百零七章 包围东都第两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后第两百五十章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达目的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信不过的就是你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个诱饵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让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岗困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起第三十四章 陈三先生第九百六十五章 师徒相见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惊喜第806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四百零六章 谁打谁的脸?第两百九十二章 各人自扫门前雪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应他第八百八十八章 质疑第两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发财第两百二十九章 辽东城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颜无耻第七百一十二章 郁闷的齐王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计?第六百九十章 鸦雀无声第八百一十四章 从善如流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头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饴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满第两百三十四章 为何不退?第两百五十八章 唱白脸的宇文述第一千零十一章 东进,东进!第四百五十七章 混淆视听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双簧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险第四百三十五章 还不连夜逃离?第三百八十章 与你何干?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龙堡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给自己退路第四百八十六章 没有信任的合作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进陷阱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药的告诫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袭第四百六十八章 强臣欺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脸了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来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无处不在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七百八十二章 结盟第五百四十二章 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