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阴谋论者

bookmark

八月初四,深夜,泽伴小城外,涿郡援军大营。【起舞电子书】

卢君宪从安定驿飞驰而至,紧急拜见涿郡留守段达。段达和武贲郎将阴世师早就在营中等候多时了,原以为鹰扬郎将侯莫陈巍也就派个亲卫做信使而已,没想到充当信使的竟是范阳卢氏的卢君宪,这其中蕴含的讯息就复杂了。

卢君宪四十多岁,正当盛年,在范阳卢氏诸房系中也算是一个人物,做过地方官员,在中央也任过职,后来又到卫府出任鹰扬郎将,参加了东征,但正是东征葬送了他的仕途,因为在萨水大战中弃师而逃,只身而还,被下了大牢,有砍头的危险。好在范阳卢氏在中枢里有尚书右司郎卢楚,而吏部的司勋侍郎卢君业正是他的亲哥哥,有这些高层权贵的“庇护”,卢君宪侥幸保住了性命,除名为民,回家“种地”了。

卢君宪出身于中土五大级豪门,身份非常尊贵,而段达和阴世师都是以军功起家的西北武人,都是出自河西武威的官宦之家,段氏和阴氏在西北算是望族,但放到中土,与级豪门范阳卢氏一比,那就是乌鸦和凤凰的区别,贵族等级悬殊太大,所以段达和阴世师听说卢君宪在辕门外求见,毫不犹豫就迎了出去,在他们心中,“姓”远比“官”更为尊崇。

官职的高低和品秩的大小都无法冲击传承了四百余年的贵族等级制度的森严壁垒,虽然先帝时期就以改革的名义废弃了贵族等级制度的基础“九品中正制”,但门阀士族政治早已成为中土文明的一部分,融入到灵魂,流淌在血脉中,若想把它们彻底洗涤干净,不但需要漫长的时间,更需要血与火的淬炼。

进了帅帐,卢君宪递上以侯莫陈巍名义写就的书信。段达和阴世师匆忙看了一遍,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侯莫陈巍急报,今日下午叛军在巨马河、易水和涞水之间频繁调动,尤其易水河上,渡河叛军更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不过根据斥候打探而来的大量讯息分析,叛军不是集中兵力于巨马河南岸,而是把大量军?调到了涞水以西,似乎有抢在涿郡援军抵达巨马河之前撤至蒲阴陉的迹象。

如果没有八月初三燕北的军情奏报,段达和阴世师对这一讯息肯定不会联想太多,但此刻,他们不能不充分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都想到了一个可能,调虎离山,白贼可能在调虎离山。八零电子书/

白贼为何突然攻打高阳?为何在巨马河设阵阻击?就是要诱使涿郡对战局做出误判,让涿郡留守府做出重兵驰援高阳的错误决策,这样等到涿郡援军强渡巨马河,气势汹汹地杀奔高阳之时,白贼就能集中主力,从燕北和上谷两个方向夹击临朔宫。

当然,燕北方向的叛军主要是牵制燕北镇戍军,不让燕北镇戍军有增援临朔宫的机会,而段达和阴世师因为正在支援高阳,也是回援不及,即便匆忙回援,估计也会在巨马河一线遭到叛军的阻击,如此一来,临朔宫的防守力量就很单薄,有些岌岌可危,而圣主和行宫的安全也就无法保障了。虽然凭借叛军的力量,白贼未必就能杀到临朔宫外,圣主和中枢也未必就有性命之忧,但白贼摆出的这一“弑君”架势很可怕,打脸打得厉害,最后不论圣主和中枢是否撤离临朔宫,此事都将给圣主的威权以沉重打击,在政治上更是让中枢“雪上加霜”,狼狈不堪。

阴世师由此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他不能再南下了,也不能匆匆忙忙赶去支援高阳了,因为这里面玄机太大,即便他一个卫府的武贲郎将,也从中闻到了阴谋的味道。圣主和中枢的安全至关重要,而他的使命正是要确保圣主和中枢的安全,所以就算圣主诏令他救援高阳,此刻他也要阳奉阴违了。他害怕出事,害怕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一旦猜测变成了现实,他的头颅掉了也就掉了,不值钱,但圣主和中枢的安全无论如何也不能受到威胁。

段达知道的机密远比阴世师多,所以他对局势的推演也远比阴世师复杂。在段达看来,这个布局很可怕,做这个布局的人,其真正目标是圣主和中枢,而不是东都,所以杨玄感只是个诱饵,东都兵变也只是个假象,生在京师的那场风暴极有可能是为了掩护今日的“弑君”阴谋。

那么谁是布局者?谁是弑君者?答案其实一目了然。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论是圣主身边,还是行宫内部,乃至幽州境内,都遍布“政敌”的身影,而这些“身影”只待时机合适,便会露出狞狰面目,就像在东都风暴中,那些支持杨玄感的贵族官僚一样,一夜之间就露出了獠牙利齿,杀伤力十分惊人。

由此可知,白贼并不可怕,白贼所领的乌合之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隐藏在圣主身边的内奸,藏匿在中枢内部的“敌人”,潜伏在禁卫军、宿卫禁军和骁果军里的叛贼。

段达越想越是恐慌,但这终究是假象,没有证据,更没有事实,无法上奏,所以最现实最稳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有变,便可积极应对,不至于惊慌失措,更不至于酿成灾祸,毕竟高阳宫只是圣主诸多行宫中的一座,即便化作了废墟,其价值也十分有限,追究下来最多也就是救援不利,但圣主和中枢的安全就价值无限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损失,只要损失一点,那也是杀头的大罪,担当不起。

如何才能按兵不动?按兵不动需要充足理由,要把后路想好,要想尽一切办法推卸责任。

段达想到了齐王。圣主诏令齐王火驰援高阳。齐王现在在哪?在河北的清河郡、信都郡一带剿贼,在永济渠和漳水之间,距离高阳满打满算也就三四天的路程,但圣主的诏令需要传递时间,所以依照涿郡援军现在的行军度,等到齐王赶到高阳,已经没他的事了。

这明显就是抢齐王的功劳,公然得罪齐王,虽然齐王在他们这些高层的眼里价值不大,得罪也就得罪了,但问题是,段达正在帮助圣主积极创造第三次东征的条件,而齐王北上戍边正是创造这些条件的有效手之一,因此段达有必要把救援高阳的功劳送给齐王,而不是占为己有。

段达有了定计,情绪也就稳定下来,与神色凝重的阴世师交换了一下眼色,取得默契后,随即转目望向卢君宪,问道,“你对白贼可有了解?”

卢君宪不假思索地摇摇头,“一无所知。”

段达暗自鄙夷,知道这些幽燕豪门世家与河北豪门世家都是一个“鼻孔出气”,虽然有地域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但在对待关陇人的立场上却是出奇的一致,考虑到白贼祸乱太行两麓的背后可能藏有可怕的阴谋,而其中的参与者必定少不了山东人,所以段达非常谨慎,试探起来愈小心。

“某昨天接到燕北的消息,白贼的军队突然从祁夷水杀出,在桑干水两岸烧杀掳掠,燕北形势骤然紧张,如果持续恶化下去,必然会威胁到燕北镇戍的安全。”段达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由此推测,祁夷水一线的蔚城、平舒,飞狐陉南部的飞狐、灵丘,可能都已全部失陷。”说到这里,段达望着卢君宪问道,“不知你可有这方面的消息?”

卢君宪面露吃惊之色,连连摇头,“某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等惊人消息。没想到白贼如此猖狂,竟然杀进了燕北,危及到了燕北镇戍,匪夷所思。”接着他又换上了一副疑惑面孔,“一个小小的齐鲁贼,带着队伍渡河北上,千里迢迢,神不知鬼不觉就到了上谷,这是何等手段?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白贼如何翻越太行山杀进了燕北?若是走常山关,就必然途径博陵,但博陵为何一无所知?难道白贼和他手下十几万人马,都是黑夜里的幽灵?”

段达忍不住就想骂人了,你这什么意思?蓄意挑拨,公开拉仇恨啊?河北豪门世家不声不就把你们这些幽燕高门给“坑”了,要报复你们自己去啊,拉上我干什么?

“常山关?”段达的脸色顿时严肃,“你有证据?只要有证据,某这就报奏圣主,对那些与?贼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者,严惩不贷。”

“没有,某只是随口一说而已。”卢君宪矢口否决,接着低声叹息道,“白贼杀进燕北,燕北就乱了,而燕北一旦乱了,不但危及到燕北镇戍,还会影响到整个北疆的局势,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奇怪的是,襄垣公不倾尽全力支援燕北,剿杀叛贼,管好自己份内事,却亲自率军南下支援高阳,管起了河北的闲事,岂不是本末倒置?”

卢君宪的嘲讽之辞,听在段达的耳中,却是别有深意。很显然,幽燕的豪门世家更关注燕北,更在意燕北的稳定,这关系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段达意识到未来的燕北局势比自己想像的更复杂,幽燕豪门世家在南北关系上的保守立场必将给自己的“借刀杀人”计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你有高阳方面的消息?”段达立即问道。

卢君宪点点头,“据某得到的确切消息,白贼攻打高阳,目标是粮草辎重,而不是高阳宫,所以到目前为止,高阳宫还在许华的手上,安然无恙。”

段达大喜,断然决定屯兵泽伴,静观其变。

第八百六十一章 双刃刀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将之子第九十六章 化整为零第两百五十三章 又见忽悠第六十二章 围追第四百五十二章 风起云涌第八十九章 滥杀无辜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四章 东郡翟氏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掺合的梁德重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夺食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帅第五百零四章 乘传发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个诱饵第一百二十九章 萧郎高义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万变第五百九十一章 卫府主战派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给自己退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离间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四十章 夜袭夏亭第一百六十九章 赶走梁德重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离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这是讹诈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计第五百四十二章 绝地反击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马加鞭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雾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愿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园五结义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进陷阱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见不实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两百四十八章 危言耸听第七章 自曝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京恩怨第二十三章 长街袭杀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浑的人品第两百二十七章 齐王愤怒了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六十三章 谁可为帅第四百三十一章 杨恭仁的目标第735章 四大寇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扩张的恶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紧逼第两百二十九章 辽东城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六百四十二章 观望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来如此第八百九十七章 祸福相依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选择第六百三十八章 惊天炸雷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两百零五章 李密决定留下来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惨了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惊喜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骁卫将军李浑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计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点第六十一章 谁想捅破天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务本的小“算盘”第九十四章 骠悍罗士信第两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当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线第两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条件第六百八十五章 说服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报第两百二十二章 愤懑第九十七章 谁反对东征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双刃刀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七百四十章 难下的决断第两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义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与虎谋皮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决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齿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两百四十八章 危言耸听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马加鞭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九百零一章 问计第四百二十九章 语出惊人的观国公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四百九十三章 杨玄感的退路
第八百六十一章 双刃刀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将之子第九十六章 化整为零第两百五十三章 又见忽悠第六十二章 围追第四百五十二章 风起云涌第八十九章 滥杀无辜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四章 东郡翟氏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掺合的梁德重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夺食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帅第五百零四章 乘传发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个诱饵第一百二十九章 萧郎高义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万变第五百九十一章 卫府主战派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给自己退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离间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四十章 夜袭夏亭第一百六十九章 赶走梁德重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离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这是讹诈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计第五百四十二章 绝地反击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马加鞭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雾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愿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园五结义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进陷阱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见不实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两百四十八章 危言耸听第七章 自曝第四百四十九章 两京恩怨第二十三章 长街袭杀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浑的人品第两百二十七章 齐王愤怒了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六十三章 谁可为帅第四百三十一章 杨恭仁的目标第735章 四大寇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扩张的恶果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紧逼第两百二十九章 辽东城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六百四十二章 观望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来如此第八百九十七章 祸福相依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选择第六百三十八章 惊天炸雷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两百零五章 李密决定留下来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惨了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惊喜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骁卫将军李浑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计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点第六十一章 谁想捅破天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务本的小“算盘”第九十四章 骠悍罗士信第两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当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线第两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条件第六百八十五章 说服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报第两百二十二章 愤懑第九十七章 谁反对东征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双刃刀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顾后第七百四十章 难下的决断第两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义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与虎谋皮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决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齿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两百四十八章 危言耸听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马加鞭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九百零一章 问计第四百二十九章 语出惊人的观国公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四百九十三章 杨玄感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