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鲁郡太守

bookmark

ads_wz_txt;

鲁郡太守段文操在巨平城里接到了左骁卫将军董纯的告警书信。

鲁郡与齐郡毗邻,双方以泰山为界。齐郡有叛乱,必然会殃及到鲁郡,所以当齐郡郡丞张须陀倾力围剿叛贼之时,鲁郡局势也随之紧张起来。

齐郡、鲁郡是齐鲁地区的核心地带,不但人口多,经济富裕,而且因为历史悠久,又是儒家创始人孔老夫子的故乡,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使得齐鲁人与生俱来便有一种优越感,尤其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齐鲁人更是以中土文化正朔而自居。

中土一统,胜利者不是山东人,而是被山东人鄙视为蛮夷的关陇人,这严重伤害了山东人的自尊。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败了也就败了,城头变幻大王旗,王朝更替很正常,再说历史证明,不论谁坐江山,实际控制权柄的都是门阀士族,贵族始终是中土的统治阶层。然而,关陇人好不容易完成了中土的统一,岂肯与昔日的敌人、今日的手下败将共享中土的权力和财富?

关陇人是新兴贵族,大都是以军功起家,说白了就是一暴发户,而山东人都是历史悠久的老贵族,以经学传家,累世簪缨,是真正的贵族,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试想这种背景下,关陇人岂肯让山东人掌控权柄?那不等于拱手让位,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送给了山东人?所以关陇贵族集团,不论是汉姓贵族还是虏姓贵族,也不论是关中、陇西、河东乃至河洛贵族,都不遗余力的遏制和打击山东人,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但是,中土一统了,为了维护统一大业,就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必须实施中央集权制,唯有中央集权才能确保中土长期的和平和统一。如此一来,在中土分裂时期兴盛起来的门阀士族政治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基础,但门阀士族的存在,依靠的正是门阀士族政治这一基础,这一基础若被摧毁,门阀士族也就难以生存,必然要随之灭亡。

中土统一后进行政治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假若触及到了门阀士族的根本利益,甚至直接关系到了门阀士族的生死存亡,那改革还能继续下去吗?所以先帝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手段,循序渐进,尽可能缓和矛盾,减少冲突,但即便如此,政治风暴还是接连不断。今上登基后,锐意改革,在山东和江左贵族集团的支持下,他加快了改革步伐,加大了中央对权力和财富的占有,并不遗余力地遏制和打击各贵族集团尤其是关陇贵族集团的实力,结果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骤然激烈。

今上是中土统一的大功臣,他统率军队征服了江左,并镇戍江左达十年之久,稳定和发展了江左,巩固了统一大业,所以江左贵族集团也就成了今上的坚强后盾。在先帝朝,江左人和山东人的命运是一样的,都是关陇人遏制和打击的对象。现在江左人借助今上的登基,成功进入朝堂,直达权力核心,那么山东人自然就成了江左人抗衡关陇人的盟友,而进入权力核心是山东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于是江左人和山东人一拍即合,双方联手支持皇帝的激进改革策略,试图以改革来反制关陇人,遏制和削弱关陇人对权柄的掌控,实现自己东山再起的梦想。

改革进入了快车道,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矛盾随之激化,关陇人和山东人、江左人的冲突也随之剧烈。

齐鲁人做为山东人的组成部分,距离关陇最远,与关陇人的隔阂也太深,可以想像双方之间的矛盾有多激烈。王薄、孟让是齐鲁人,长白山义军也是齐鲁人,他们之所以成为中土大地上第一批举旗反隋者,有其必然性,这其中不但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着对现实政治状况的愤怒和仇恨。第一批反隋者,名义上是反东征,反徭役,反关陇人的统治,实际上是关陇人和山东人数代积怨的一次总爆发,某种意义上也是皇帝和中枢以中央集权制为目标的激进政治改革策略的失败。

对于齐郡发生的这场由齐人主导的叛乱,齐鲁地区乃至整个山东的贵族都很关注。段文操做为邻郡太守,尤其关心。

段文操是齐鲁人,世居北海,段氏亦是齐鲁豪门。拓跋氏北魏分裂时,段文操的父亲段威扈从孝武帝西行入关,自此效命于关陇,历西魏和北周两朝。段文操声名不显,但他的哥哥段文振却是中土名将,功勋显赫。段文振文武干略,在统一大战和对外战争中屡建功勋,曾官至太仆卿。关陇人尚书右仆射苏威与其有仇怨,曾设计陷害段文振,使其除名为民。好在山东贵族齐心协力,为其申冤。先帝旋即再次起用,授其为大将军。今上登基,重用山东人,首选便是段文振,授其以兵部尚书之高位,引为股肱。

当时段文操是卫府武贲郎将,兄弟两人同在军中为高官,这也算忌讳之事,遂遭到关陇人的“攻击”。皇帝于是把段文操调离了军队,让他去督秘书省学士。学士皆为儒雅之人,段文操一个粗鄙武夫,哪能胜任?结果矛盾激化,段文操愤怒之下鞭打学士,遭御史弹劾。皇帝无奈,只好将其外放地方,到鲁郡做了太守,其背后的意思是想利用他的齐鲁人身份和段氏在齐鲁的威望,缓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帮助中央在齐鲁地区推进改革,贯彻实施改革措施。

段文操到了鲁郡,理所当然得到了齐鲁贵族的欢迎,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本来这是好事,有助于中央改革措施的推进和落实,但事情的发展却偏离了预想的轨道。

齐鲁人自段文操主政鲁郡后,感觉有了依靠,有了领袖,有了主心骨,士气突然就高涨了,胆子也大了。试想段文操的哥哥段文振是兵部尚书,当朝宰执,深得皇帝的信任,有这样一层硬梆梆的关系,齐鲁人还怕啥?于是齐鲁贵族和关陇官僚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并愈演愈烈。而段文操性格刚严,为人刻板,对本集团利益和地域利益非常看重,对关陇人是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处处维护齐鲁人的利益,纵容齐鲁人对抗关陇官僚,结果自他入主鲁郡后,不但未能帮助中央在齐鲁地区推进改革,反而阻碍了改革政策的贯彻实施,大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斗”上,结果可想而知。

大河洪水泛滥,齐郡受灾。齐郡处于大河下游地段,灾情实际上并不非常严重,然而,因为齐鲁贵族和关陇官僚斗得“热火朝天”,官府当然“赈济不力”。灾民得不到赈济,齐鲁贵族怒气冲天,当然要从中挑唆,蓄意激化矛盾,于是王薄和孟让便聚集了大批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灾民,在长白山举旗造反了。

张须陀是何时开仓放粮的?在王薄和孟让率众举旗造反之后。

所以,段文操有理由认为,齐郡局势的急剧恶化,都是张须陀的阴谋,张须陀想逼迫齐人造反,然后混乱齐鲁局势,并借着剿贼的名义,大开杀戒,铲除异己,打击齐鲁贵族,如此一来,即便东都要整治齐鲁官场,也只能各打五十大板,但张须陀的阴谋却能得逞,齐鲁人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段文操为此非常愤怒,他在给哥哥段文振的书信中,把张须陀和他背后的河洛贵族集团骂得狗血淋头,并扬言要报复张须陀,要为齐鲁人铲除这个杀人屠夫。段文振知道弟弟的性格,当心弟弟失去理智做出违法之事,那便当真是中了对手的奸计,最终不但拯救不了齐鲁人,还把自己赔了进去。段文振当即让次子段纶日夜兼程赶赴鲁郡,待在段文操的身边,防备段文操做出“过火”举动。

偏偏张须陀这时候把王薄、孟让和长白山义军赶出了齐郡,赶进了鲁郡,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段文操,你剿不剿贼?你若不剿,任由贼人逃脱,那就让这伙贼人在你的地盘上烧杀掳掠吧,而且我还有理由上奏弹劾你,让你吃不了兜着走,退一步说,就算你哥哥段文振极力袒护你,我的弹劾没有发挥作用,但这伙贼人如果一直在你的地盘上逍遥法外,而你又一直屡剿不平,你如何向东都交待?

段文操勃然大怒,但急切间找不到应对之策,一筹莫展。

就在此刻,左骁卫将军董纯又来信了,说有伙徐州贼逃窜进了鲁郡境内,请他小心防范,全力围剿。

欺人太甚!段文操出离愤怒了,破口大骂,杀人的心都有了。好,你关陇人做得好,前后夹击,一定要置我于死地,好,你不仁,我不义,你们把贼逼到我的地盘上,要我剿贼,我偏偏就是不剿,你能奈我何?咬我啊?

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无处不在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对策?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药的告诫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标不治本第九百零一章 问计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布阵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势待发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险中的机会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惊的来护儿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计中计第四百七十一章 仓城到手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杨恭仁的目标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墙角的土狼第两百五十八章 唱白脸的宇文述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护秦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来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阳卢氏的“善意”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忧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九百三十章 一只黄雀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观的救火员第798章 又惊又喜第三十九章 谋划第五百一十六章 稳中求利第六百二十章 荒谬的臆想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起第九百七十六章 从未背叛中土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愿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顾后的郑元寿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计?第三百九十二章 与虎谋皮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选择第一百四十六章 瞒天过海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个错误第十四章 愤怒的崔九第六十一章 谁想捅破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运筹第九百十六章 凌乱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两百四十九章 给我自由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双簧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七百五十三章 给我武器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四百零六章 谁打谁的脸?第九百三十三章 搅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两难之处第一千零十二章 东渡第一百九十六章 转嫁危机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价第六十一章 谁想捅破天第七十四章 梁德重骂人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双刃刀第两百四十九章 给我自由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险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头一棒第两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个人情第两百七十二章 如此严重?第六百三十八章 惊天炸雷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讨价还价第五百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一千零八章 困扰第三百一十章 秦琼被围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谈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吗?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三百九十一章 杀人好难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两百九十一章 西风刮来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亏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条路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线第九十三章 梁父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药的告诫第两百三十三章 要杀一个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决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墙角的土狼第三百六十九章 联盟重组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三百八十三章 剑出鞘第一千零六章 岂能儿戏?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只蝴蝶第一百九十八章 悬念第两百四十三章 心绪乱了第二十五章 终于进了崔氏的门第一百零五章 又见十二娘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张须陀要一吃三
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无处不在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对策?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药的告诫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标不治本第九百零一章 问计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布阵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势待发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险中的机会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惊的来护儿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计中计第四百七十一章 仓城到手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杨恭仁的目标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墙角的土狼第两百五十八章 唱白脸的宇文述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护秦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来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阳卢氏的“善意”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忧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九百三十章 一只黄雀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观的救火员第798章 又惊又喜第三十九章 谋划第五百一十六章 稳中求利第六百二十章 荒谬的臆想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烟起第九百七十六章 从未背叛中土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愿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顾后的郑元寿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计?第三百九十二章 与虎谋皮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选择第一百四十六章 瞒天过海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个错误第十四章 愤怒的崔九第六十一章 谁想捅破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运筹第九百十六章 凌乱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两百四十九章 给我自由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双簧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七百五十三章 给我武器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四百零六章 谁打谁的脸?第九百三十三章 搅局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京的两难之处第一千零十二章 东渡第一百九十六章 转嫁危机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价第六十一章 谁想捅破天第七十四章 梁德重骂人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双刃刀第两百四十九章 给我自由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险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头一棒第两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个人情第两百七十二章 如此严重?第六百三十八章 惊天炸雷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六百七十三章 讨价还价第五百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第一千零八章 困扰第三百一十章 秦琼被围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谈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吗?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三百九十一章 杀人好难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两百九十一章 西风刮来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亏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条路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线第九十三章 梁父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药的告诫第两百三十三章 要杀一个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决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墙角的土狼第三百六十九章 联盟重组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三百八十三章 剑出鞘第一千零六章 岂能儿戏?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只蝴蝶第一百九十八章 悬念第两百四十三章 心绪乱了第二十五章 终于进了崔氏的门第一百零五章 又见十二娘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张须陀要一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