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

九月二十七,下午,安州,松子岭。

阿会长盛和冯鸿带着一些王府幕僚以及近千契个部控弦,日夜奔逃,翻山越岭,横渡武列、五渡两水,终于在距东南重镇三会城百余里外的松子岭下,与奚王阿会正会合。

阿会正为了加快撤离速度,在落马城下丢弃了大量辎重,到了室得部首府七金山后,又把伤病员全部留下,轻车简从,日夜兼程,于昨日抵达三会城,此刻距离奚王府只剩下四百余里路程,快马加鞭也就是两三天时间,全军上下虽然疲惫不堪,但士气还算旺盛。

然而,形势的恶化速度远远超过了阿会正的预估。

昨日三会城守将阿会萨林迎出城外,见到阿会正后,不待阿会正询问,就急切禀报,中土人展开了全面攻击,九月二十二西南重镇白檀城失陷,估计燕山要隘蟠龙堡已于更早时间失陷,而九月二十三北部重镇鬼方城亦告失陷,在这之前松山要隘也应该已经失陷,如此一来奚王府陷入了中土大军的南北夹击之中,岌岌可危

。阿会长盛于九月二十四夜向三会城求援,并急报阿会正,请阿会正加快支援速度。

阿会正骇然变色。中土人?不是说敌人是突厥人吗?怎么突然变成了中土人?白檀城失陷,鬼方亦失陷,中土大军南北夹击,那之前包围鬼方城的中土军队又从何而来?神兵天降?旋即阿会正豁然顿悟,那支军队就是之前从燕北出塞的所谓的中土叛军,奚族上当中计了,被中土人欺骗了。只是,突厥人干什么去了?碛东南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的帐下有数万大军,为何没有阻挡住“中土叛军”的攻击?

但这已不是重点,重点是大漠牙帐的俟利发史蜀胡悉的警告是正确的,中土人的确要攻打安州,而且还是南北夹击,力求一战而定。阿会正懊悔莫及,当初自己对南北形势做出了误判,对史蜀胡悉的警告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结果有了今天的亡族灭种之祸。

这个消息若是传开,必然严重打击士气,军心涣散倒是其次,怕就怕奚族诸部为了各自生存,纷纷投降,到那时阿会氏联盟必然分崩离析,阿会正和阿会氏将有灭顶之灾。

好在阿会萨林行事稳重,知道噩耗传开的严重后果,蓄意隐瞒,与几个知情者一起封锁了消息,但奚王府距离三会城很近,奚王府与三会城之间的讯息往来也不仅仅只有官方一个渠道,如此重要的消息必定会通过各种渠道陆续传进三会城,然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地区,所以给阿会正及时应对的时间非常少,这大大增加了逆转危局的难度。

面对中土这个庞然大物,面对目前一边倒的形势,仅凭奚族本身力量,若想反败为胜、力挽狂澜十分困难,除非上苍眷顾奚族,发生以弱胜强的奇迹,但指望中土人重蹈在高句丽战场上大败于萨水的覆辙,基本上不可能,同样的错误中土人不可能一犯再犯,那么如何逆转危机拯救奚族?最现实的对策就是在内坚守,拖住中土人,在外求援突厥,与突厥人夹击中土军队,虽然安州可能因此变成废墟,奚族因此遭受重创,但只要土地还在,部落还在,奚族只要休养生息、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究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阿会正随即召集司马李屹等几个亲信商讨对策,仔细分析和推演之后,结论很不乐观。

在内坚守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奚族五部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只要有一个部落投降了中土,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大家有样学样,联盟必然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崩溃;其二要有充足的粮草武器,但奚族本身储备有限,之前与契丹人打了两个月耗费太多,撤退时又丢弃了一大批辎重,如果奚王府再失陷,而冬天又到了,只有消耗没有产出,那仅靠东南贫瘠之地根本供养不起数万大军,更不要说支撑旷日持久的战争了;其三契丹人不能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如果契丹人目光短浅,不顾大局,为了报复而对奚族展开攻击,与中土人形成夹击之势,那奚族的坚守就愈发困难了。

在外求援先不要说付出多大代价,从突厥人之前的一系列举动来看,突厥人居心叵测,别有图谋。

突厥人明明知道中土人要攻打安州了,却让那支所谓的“中土叛军”突破了他们的阻击,顺利杀进平地松林,给了奚族致命一击,导致安州局势全面失控,接着他们也没有展开追杀,也没有积极救援奚族,而是按兵不动,冷眼旁观,任由那支“中土叛军”攻陷了松山要隘,攻陷了鬼方,这显然是置奚族于死地,是要奚族与中土人鹬蚌相争,打个两败俱伤,或者干脆牺牲整个奚族来消耗中土人,继而给突厥人渔翁得利。

突厥人到底图谋什么?从目前南北局势来看,南北大战越来越近,但南强北弱是不争的事实,即便中土人在远征高句丽的战场上连番失利,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土统一后的国力太强盛了,高句丽战场上的失利实际上对中土伤害有限,最多也就是受点伤流点血,休养一阵子也就恢复了,所以未来南北大战肯定是中土人主动进攻,越过长城深入大漠,步步紧逼,而突厥人肯定是被动防守,步步后退,因此对突厥人来说,为了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一个最好的结果,当务之急是需要更多的战争准备时间,是竭尽所能遏制和削弱中土的力量,是想方设法延缓战争爆发

。而若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第二个“高句丽战场”,就需要一个能够继续牵制和消耗中土人的“战争泥潭”,恰好这时中土人向安州发动了攻击,于是东北和东胡诸种立即就成为突厥人的“棋子”。

如果这一分析是正确的,指望突厥人倾尽全力救援奚族,就是一厢情愿,就是奢望了。

接下来安州形势如何发展?乐观一点,突厥人展开救援,碛东南牙旗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突破平地松林,开始攻打鬼方,而弱洛水的步利设阿史那咄尔说服霫族和契丹人联手,开始攻打松山要隘,同时给坚守东南一隅的阿会正和奚族军队以有限的物资支持,保证阿会正和奚族军队还能生存下去。然后交战双方进入对峙僵持阶段,突厥人联手东胡诸种与中土人反复厮杀,东北就此成为战争泥潭,最后东胡诸种成为突厥和中土两大强者争霸天下的牺牲品。

如果悲观一些,突厥人为防止激怒中土人提前引爆南北战争,表面上势弱,忍气吞声,暗地里则支持东胡诸种联合反击中土,利用东胡诸种把中土人拖在东北战场上,继而达到遏制和削弱中土之目的,那么可以预见,奚族就算还能存活,但阿会正和阿会氏联盟必将成为历史,而奚族诸部只能以投降中土来苟延残喘。

虽然结论很不乐观,但阿会正和李屹等亲信只能以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于是最后议定,立即派出使者去契丹议和,去弱洛水北岸向霫族求援,向东胡诸种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步利设阿史那咄尔求援,毕竟双方有盟约,奚族是突厥藩属,是突厥的有力别部,遵从突厥的号令为他们冲锋陷阵,而突厥则有保护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突厥人对奚族的危机置若罔闻,不予求援,背信弃义,则东胡诸种感同身受,必然离心离德,这肯定不符合突厥人的利益。

另外派出使者赶赴闪电原,向碛东南牙旗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求援。之前阿史那咄捺已经“坑”了奚族,已经把奚族推向了败亡深渊,如果他一意孤行,还是见死不救,使者就马上远赴碛北,到牙帐向始毕可汗求援,并状告阿史那咄捺里通外国,背叛牙帐,联合中土一起攻杀奚族。

天亮后,阿会正率领大军继续向奚王府进发,为防止噩耗传开军心动摇,阿会正下达了封口令,甚至连诸部将领都隐瞒不说。

此刻能否守住奚王府已经成了奚族存亡的关键,阿会正忧心如焚,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奚王府,然而他越是害怕奚王府失守,噩耗就来得越快。

阿会长盛和冯鸿都知道奚王府失守的严重性,都知道这个消息一旦传来奚族联盟必然一夜崩溃,所以两人在撤退途中也下达了封口令,甚至阿会长盛和冯鸿都刻意隐藏,唯恐被有心人看见。得知阿会正带着主力大军正在翻越松子岭,两人商量了一下,随即决定由阿会长盛带着军队找个僻静山谷藏匿起来,而冯鸿则带着一队卫士迎头赶上,对外就宣称是为求援而来。

阿会正看到冯鸿飞马而至,当即就有不详之感,张嘴就问,“奚王府被围?”

冯鸿羞愧难当,闭上眼睛,痛苦摇头。

瞬息间,阿会正几乎窒息,头晕目眩,绝望情绪弥漫身心,完了,彻底完了,一失足成千古恨,悔之莫及。

本书来自/book/htl

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龙堡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制第六百九十三章 韩世谔的猜测第二十三章 长街袭杀第九百零八章 杳无音讯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异类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会赵王陵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势待发第两百六十三章 你还要不要脸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韦福嗣来访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浑的反击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点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阳卢氏的“善意”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头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嘱第两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为?第一百九十八章 悬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动出击第八百八十章 敌人是谁?第一百五十五章 结束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国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七百零一章 阴世师的“阴”第一百一十四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第四百三十四章 杨玄感的讳莫如深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进陷阱了第两百三十三章 要杀一个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八百五十四章 离间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胁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愿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六十三章 静观其变第八百六十一章 双刃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园五结义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盖的以退为进第六百七十三章 讨价还价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动的齐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们行吗?第六百九十章 鸦雀无声第三十四章 陈三先生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来玄妙在这里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树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选择第一百六十七章 艰难的改革第两百八十章 杜伏威来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袭第四百四十三章 实力至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极怠战第一千零十一章 东进,东进!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两百九十四章 低调第三百九十二章 与虎谋皮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夺食第七百零二章 这算什么秘密?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为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险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情不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联盟的最高机密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费心机第四百五十八章 长史很生气第八百一十七章 舍本求末第三百一十六章 与杜伏威结拜第九百九十章 两个老帅第801章 错乱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线救急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八十五章 历城秦叔宝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个条件第五百七十九章 实不相瞒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澜已起第八百二十一章 风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怀心思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吗?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为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四百三十章 夺权第两百六十章 政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动出击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零九章 给齐王挖坑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杀人第两百二十九章 辽东城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两百八十八章 圣主的报复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失控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一百七十章 现实很骨感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澜已起第两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760章 大事不好
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龙堡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制第六百九十三章 韩世谔的猜测第二十三章 长街袭杀第九百零八章 杳无音讯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异类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会赵王陵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势待发第两百六十三章 你还要不要脸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韦福嗣来访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浑的反击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点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阳卢氏的“善意”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头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嘱第两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为?第一百九十八章 悬念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动出击第八百八十章 敌人是谁?第一百五十五章 结束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国公第一百七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七百零一章 阴世师的“阴”第一百一十四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第四百三十四章 杨玄感的讳莫如深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进陷阱了第两百三十三章 要杀一个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八百五十四章 离间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胁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愿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六十三章 静观其变第八百六十一章 双刃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园五结义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盖的以退为进第六百七十三章 讨价还价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动的齐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们行吗?第六百九十章 鸦雀无声第三十四章 陈三先生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来玄妙在这里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树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选择第一百六十七章 艰难的改革第两百八十章 杜伏威来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袭第四百四十三章 实力至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极怠战第一千零十一章 东进,东进!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两百九十四章 低调第三百九十二章 与虎谋皮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夺食第七百零二章 这算什么秘密?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为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险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情不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联盟的最高机密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费心机第四百五十八章 长史很生气第八百一十七章 舍本求末第三百一十六章 与杜伏威结拜第九百九十章 两个老帅第801章 错乱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线救急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八十五章 历城秦叔宝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个条件第五百七十九章 实不相瞒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澜已起第八百二十一章 风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怀心思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吗?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为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四百三十章 夺权第两百六十章 政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动出击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零九章 给齐王挖坑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杀人第两百二十九章 辽东城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两百八十八章 圣主的报复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失控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一百七十章 现实很骨感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澜已起第两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760章 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