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杨福抵倭

第373章 杨福抵倭

霍惜找霍二淮和两个庄头,及庄上养蚕的妇人了解了一番,制定了一些措施。

两个庄子今年都是头一回养蚕,经验不足,蚕的病死率比较高,结的蚕茧量不理想。

在不增加桑田的情况下,若想桑田收益高,还是要努力提高蚕的成活率,再看看能不能多养一两回蚕。以量大来增加效益。

蚕的生长周期一般为四十天左右,按道理,只要保持蚕室的温度,在有蚕叶不断供应的情况下,一年是不止能养四回蚕的。

江南地区十一月才落雪,次年四月,天就回暖了,一年养个五六回蚕,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多得些蚕茧,多卖些钱,谁不乐意?

两个庄头听了霍惜的一番话,都表示会好好总结经验,明年努力提高产量。

此时已是秋末,想到杨福说要回来陪一家人过年的话,也不知他那边怎么样了,是否顺利。

在霍惜了解的历史里,此时的东洋各国都算是大明的藩属国。哪怕本朝叫卫朝,历史也高度重合。

明太祖时朝,对海外诸国,施行“羁縻”政策。

把朝鲜、倭国、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勃泥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

也告诫后世子孙不得随意征讨。

太祖的这个政策,是把周边的这些小国家当做藩属国,以子国来交好的。

这个政策也至使大明朝一度出现“四海咸服,万国来朝”的热闹局面。

但这其中倭国,是个特殊的民族。

历来狡猾多变,反复无常,喂他吃饱,他还想再多吃些,你退他就进。

太祖一朝,把它列为不征之国,但倭国浪人还是不断挑衅,频频犯边,不断滋扰江浙沿海居民,闹得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太祖怒了,直接关闭了与倭国的海上商路,对倭国实行海禁。

等永乐帝上位,为治理沿海倭寇,为长治久安计,也为表示友好,在派郑和出使西洋之前,先让他带着十万水师及上国圣旨去了倭国。

永乐二年,郑和代表永乐帝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宣读旨意。

“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那意思就是说,责成倭人自己“擦屁股”,把这些沿海浪人给收治了,并给大明一个痛快的答复。

我是上国,我断你一国的商路,与我并无多大损失,但你可能要伤筋动骨。我不治伱们,并不代表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十万水师都上你家门口去了。

我让你们自治,是表示我上国的友好。

永乐帝的旨意一颁,足利义满立刻闻风而动,随即就捉了二十多个江洋大盗。

人是有点少,但这个民族就是那个鸟样。

人家都带十万水师到门口了,怎么着都得拿出个态度出来啊。

而且为了做给大明看,这位将军还下令用“蒸杀”的方法把这些海盗处以了极刑。

就是将这些海盗放在一只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把他们蒸死。

足利义满之后便受到明朝封赏,与大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倭国也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

永乐帝赐足利义满“倭国国王”金印一枚,赠送了冠服、文绮、金银、瓷器、书画等贵重物品,允许倭国十年一贡,同时允诺倭国商人可在江浙沿海进行贸易。

足利义满也很是谦恭地回信,自称“倭国国王”,信中对上国蹭予礼物,还回信“臣……诚惶诚恐”。

并献上“金千两、马十匹、薄样千帖、扇百本、屏风三双、铠一领、铜丸一领、剑十腰、刀一柄、砚筥一合、同文台一个。”

但可惜的是,这个民族历来就狡猾多变,反复无常,与隔壁的朝鲜与大明维持近三百年的宗藩关系不同,东南沿海维持平静的局面,也不过十几年,到永乐十五年,也就结束了。

霍惜知道后世的这段历史,只要出海的船能抗风浪,杨福此行应是无虞的。

就算遇上小股的海盗,杨福他们的船大,海盗的小舟也不敢靠近,要是靠近,船上准备的东西,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而此时的杨福一行,已抵达倭国的平户县。

船还未靠港,倭国的商人就闻风而动。

也不止倭国,隔壁的朝鲜,大小琉球国,还有其他岛国来的商人,甚至西洋各国来的商人,早已蜂拥而至。

东方上国来的大船靠岸了,那运来的奇珍异货,都是供不应求的,谁都想分一杯羹。

杨福在海上飘了三个月,又遇上了风暴,这会终于看到了陆地,整个人像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带着逐风踏月听雷沐雨四个就上了岸。

在船上没事做,他跟着懂倭话的翻译日以继夜地学倭话,如今也算小有所成。还没来得及看一看平户的风景,就钻进一间酒屋,用对方能听懂的倭话叫吃的了。

倭国的东西虽然不甚合胃口,但总比在船上吃的那些东西强啊。

还有小酒喝。不错。

只是这酒壶这酒具怎么这么袖珍?这能喝几口?

等吃了两口饭,垫了下肚子,杨福也有闲情逸致观察这些异邦人了。

哎,娘勒,果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瞧倭人这穿着打扮,还有脚上穿的这个木屐,这不嫌冷?

再看看这屋子,不说他都忘了刚才怎么进来的了。

点头哈腰着进来,这没椅子不说,这桌子也这么矮,他才盘腿坐了一会,这两条腿就麻了。

看向逐风四人,也跟他一样,好像屁股底下有钉子一样,频繁换姿势。五人对视一眼,不由得苦笑。

五人吃饱喝足,跑到平户大街上闲逛看风景。

发现这边的房子,建得都不高,围墙也很矮,踮着脚就能看到院内的情景。邻里邻居房子都挨着,很紧凑,都是木制,地基建得高,屋子都建在木台子上。

难道是因为临海,地上太潮了?

门头上挂的灯笼,也与卫朝很不一样,多是方形的,或是长形的,像鱼尾状。

街上行人穿着木屐迈着小碎步,走得还很快。踩在石板路上,的的发出脆响。看呆了杨福几人。

(本章完)

第310章 重阳第204章 来信第531章 见面不相识第601章 冲突第69章 希望第762章 冤大头第749章 君家的报复第290章 路遇水贼第621章 小子心急了第781章 得报第275章 忠仆第519章 不易第542章 她恼了第490章 打算第582章 釜底抽薪第579章 获罪第880章 要钱第305章 谁来当第533章 以身相许第758章 有应对第582章 釜底抽薪第507章 各人心思第280章 我拿三成第849章 启动第762章 冤大头第866章 不孝不义第76章 溜个弯第266章 也想要第282章 跟你走第558章 立场不同第856章 目标客户第852章 筹备第172章 这一年第438章 明谋第90章 蠢货第545章 为何第386章 否极泰来第660章 余文英第170章 是否有意第322章 安顿第335章 到达越州第888章 生与死第209章 人各有志第284章 赚钱的手艺第65章 拦路第28章 想换大船第379章 换好处第551章 联手第774章 有你在就好第154章 路见不平第790章 亲戚第417章 笼络人心第122章 渔获喜人第184章 崛起第621章 小子心急了第751章 使计第654章 一举两得第664章 公报私仇第266章 也想要第125章 卖不出去第407章 一头青丝第695章 年年今日第40章 新的想法第440章 她有她的人生第649章 身逝第549章 霍念的转变第26章 进村买粮第299章 莫明的情愫第883章 带句话第330章 关到服第176章 偶遇第689章 还情第689章 还情第55章 买橘第769章 你是汉人吗第79章 要你好看第653章 消息第861章 有打算但不说第571章 认准是她第355章 我以前也这样吗第376章 搭把手第214章 久违的味道第464章 当妾都不够资格第341章 第二个丫头第196章 西施舌第926章 番外家和第291章 侥幸脱险第40章 新的想法第166章 求何人解围第167章 危机解除第639章 紧要关头第762章 冤大头第703章 小渔儿第177章 广丰水第713章 允了第579章 获罪第523章 他还活着第713章 允了第503章 霍念施恩第171章 变化
第310章 重阳第204章 来信第531章 见面不相识第601章 冲突第69章 希望第762章 冤大头第749章 君家的报复第290章 路遇水贼第621章 小子心急了第781章 得报第275章 忠仆第519章 不易第542章 她恼了第490章 打算第582章 釜底抽薪第579章 获罪第880章 要钱第305章 谁来当第533章 以身相许第758章 有应对第582章 釜底抽薪第507章 各人心思第280章 我拿三成第849章 启动第762章 冤大头第866章 不孝不义第76章 溜个弯第266章 也想要第282章 跟你走第558章 立场不同第856章 目标客户第852章 筹备第172章 这一年第438章 明谋第90章 蠢货第545章 为何第386章 否极泰来第660章 余文英第170章 是否有意第322章 安顿第335章 到达越州第888章 生与死第209章 人各有志第284章 赚钱的手艺第65章 拦路第28章 想换大船第379章 换好处第551章 联手第774章 有你在就好第154章 路见不平第790章 亲戚第417章 笼络人心第122章 渔获喜人第184章 崛起第621章 小子心急了第751章 使计第654章 一举两得第664章 公报私仇第266章 也想要第125章 卖不出去第407章 一头青丝第695章 年年今日第40章 新的想法第440章 她有她的人生第649章 身逝第549章 霍念的转变第26章 进村买粮第299章 莫明的情愫第883章 带句话第330章 关到服第176章 偶遇第689章 还情第689章 还情第55章 买橘第769章 你是汉人吗第79章 要你好看第653章 消息第861章 有打算但不说第571章 认准是她第355章 我以前也这样吗第376章 搭把手第214章 久违的味道第464章 当妾都不够资格第341章 第二个丫头第196章 西施舌第926章 番外家和第291章 侥幸脱险第40章 新的想法第166章 求何人解围第167章 危机解除第639章 紧要关头第762章 冤大头第703章 小渔儿第177章 广丰水第713章 允了第579章 获罪第523章 他还活着第713章 允了第503章 霍念施恩第171章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