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情况不一

有些事穆俨并不想霍惜跟着操心,遂并未向她开口。

“我听说你让人做了昆明城驻军眷属的花名册?”

霍惜点头,让人拿给穆俨看。

穆俨细看,眉目认真。上面每个人名资料均详细记载,包括什么来历,家中人口结构,收入来源,品性,长处劣处,交际往来……

穆俨细细看完,抬头看霍惜。他就知道有些事,她所虑所为比他还要出色。

“这份花名册,我让人抄录一份。”

霍惜点头,让他拿去让人抄录。又问:“昆明城驻军好像多是汉人?”

“嗯。昆明城的驻军多是当年祖父自京师所带来,昆明城开建,后又从各地吸收了一部分,也多是汉人。对穆府忠心耿耿。所以,云南各卫所军费不足,穆府也一直没有拖欠过昆明城驻军军费。只是后来他接任,府内又由着君氏掌家……加上外头卫所说穆府区别对待,也就渐渐与往日不同。”

“穆府开府在昆明城,城里城外的驻军也有护卫穆府之责,区别对待也情有可缘。”

“都像你这般想,也就没有之前眷属把你堵门口一事了。”

“哪就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不过,昆江乌氏,是不是势力挺大的?我看乌氏在府里还有陪嫁来的兵丁,女兵也不少。”

穆俨就笑:“对,是为夫傻。”伸长臂在霍惜脸上轻轻刮了刮,一如既往,软软滑滑的,令他爱不释手,日夜常思念。

“这么弱?”霍惜表示不信。

“你这么说也没错。云南百夷杂居,发展很不平衡。若有流官和土官兼治的州县,经济情况就好一些。像大理的民家(白族),坝子多盆地多,土流兼治,百姓生活水平高。生活在闭塞山区的罗罗(彝族),还是原始的刀耕火种,那生活水平能好?那边也多是土官自治。”

“土司之间虽为了巩固地位,互相联姻,但大小土司间因势力不平衡矛盾重重,常因争地,仇杀等原因纷争不断。大土司常欺压小土司,兼并他们的土地,穆展常被他打发去调和这些矛盾。”

“她一个掌家的夫人,何必对你亲自下手,有的是听令的下人,你又没拿住她证据。她笑眯眯,我当然也笑脸相迎。我也不是不会假面奉承的。”

霍惜看他,“你很开心不用去处理这些?”

“君氏那里,若你有不决之事,只管打发干三去喊我留在昆明城的人手。府里的府兵虽多,也不及我的人手。即便加上昆江乌氏土司衙署的兵丁,也不怕。”

穆俨并不想提。

“放心,为夫说他们不及就不及。”笑着捏了捏霍惜的鼻子,“不过,昆江乌氏的确是滇西南众多土司中势力较大的一支。”

“我要留在云南,就得换穆展一家赴京为质,他只怕舍不得。”穆俨嘴角讥讽。

随即就跟霍惜说了一下云南各州土司的情况。

但为了稳固西南边陲,太祖仍保留了各夷族首领的地位,仍把他们的领地做为他们的治理范围。设各土司衙署,由夷治夷。各土司即各土官为世袭制,三年一朝贡。

“穆展一心渴望得到各土司的支持,只会在中间和稀泥。要是你夫君我,就不会是这样温和的手段。穆展那人还颇有些势力眼,常偏帮大土司,至小土司们怨声载道,跟他告了不少状。这次,他跟我说,想向皇上恳请,允我留在云南帮他。”

霍惜接下来将有一番大动作,急需了解各州的势力范围,万一无知无觉撞上去,反倒不好。

这样积极融入汉文化的土司自治州,穆府所费心力就小得多。

穆俨挑眉,很明显?

而卫灭兀后,铲除了段氏及夷族对云南的影响,大力培植中原文化,又迁来大量汉人,至今,昆明城的汉人已远多于土著居民。

穆俨看着她略得意的样子,嘴角勾了勾。是,你从不让我操心,但我就是忍不住想你。

大理国被兀朝所灭之后,对大理段氏,及各夷族首领还是一种合作的方式,以收服安定为主。

“那些人,都不够你身边逐风一个人砍的。”

“那乌氏呢?”

“乌氏……”

“不若你让逐风夜里去试探试探他们?”

“你拒绝了?”

霍惜抚了抚他的胳膊,无声安慰,“小渔儿怕是又要天天坐在门槛上等爹了。”

穆俨紧盯着她。

“也不全是。比如丽江的么些(纳西族),由木府治理,首领木森知诗书好礼守义,积极学汉人文化,对朝廷忠义,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太祖除了赐他家姓“木”还赐字‘诚心报国’。去年皇上又赐了他家一幅‘诚心报国’。”

再是亲生,也比不过穆展从小呆在身边的情分。

“你也觉得是君姨娘鼓动的?”

“君氏那里你不必理会她。我和她是不死不休的关系。只要我活着,就挡了她儿子的路,她和我们连面上的友善都不会有。但她往日又满脸带笑,说她少时常对我下手,都没人信。你莫要着了她的道。”

穆俨也知她有安排,遂详细向她解释了一番。

“土司自治的州县,情况就差?”

“我又不傻。”霍惜瞪他。

“还用我觉得?这不明摆着的吧?是不是傻了?”伸手去戳霍惜额头。

“你跟我说说各土司都是什么情况,听说有流官制理的土司州情况要好一些?”

“那孩子。”穆俨嘴角勾了勾,心上的阴霾散去。

霍惜偏头去躲,瞪他:“你才傻!”

他觉得这个乌氏有点墙头草,但又怕霍惜着了乌氏的道。

遂细细说道:“昆江乌氏,在诸州中势力排名靠前,原是有流官的,但因乌氏嫁女至穆府,流官就裁撤了。这些年仗着有穆府这个亲家,没少兼并小土司的土地。因有穆展包庇,以至小土司们投告无门。”

穆俨眉头紧拧。

“这个乌氏还挺棘手?是百夷(傣族)的一支?”

穆俨点头,“百夷族人生活在山间平原地区,耕地多,生活尚算富足。但昆江这个百夷首领,就是穆展的岳父,好兼并其他土司的土地,我对他家并无好感。”

第92章 书中有黄金屋第477章 缘灭第338章 寻找机会第82章 启程第138章 想要孩子吗第820章 稳住第189章 万幸第207章 请托第232章 胳膊拧不过大腿第281章 送信第176章 偶遇第395章 初到北平第871章 使计第909章 父子第541章 见日第410章 一头青丝第356章 金铃铛是给谁的第451章 改变第408章 当家作主第425章 狠赚一波第358章 还了吧第749章 君家的报复第540章 拨云第403章 就喜欢这样的第883章 带句话第457章 及笄第93章 上岸第754章 去哪了第839章 欲言又止第863章 合作第192章 看不到了第219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638章 为臣妾做主第724章 归宁第199章 都不一样了第219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203章 打听第498章 进村第621章 小子心急了第581章 你毁了我第702章 回门第808章 再解石(前一章加了内容,可回看)第915章 平定第779章 不参和第515章 想把他收了第891章 一计第821章 明升暗降第404章 她最可爱第172章 这一年第849章 启动第347章 世间难得第421章 怎么把胡椒卖上价第254章 凭什么第677章 朕之忧第809章 卖或不卖第471章 想不到第85章 心思第51章 想要你活第7章 卖鱼第848章 是否凑手第473章 已是定局第250章 不能专心第375章 祸福难料第38章 进村买布第740章 孤家第408章 当家作主第566章 针对而来第714章 脱罪第60章 征调第98章 要粮食满仓第490章 打算第511章 不传之秘第69章 希望第308章 传家的手艺第194章 第一在百九十四章 优势是什么第304章 人心第794章 切涨第705章 永康十四年第493章 买回来第756章 各干各的第402章 上哪找工匠第552章 蝶恋花第889章 惊闻第605章 失了西瓜第745章 要做什么第615章 念儿摔马第168章 缺人第572章 有本启奏第528章 夜访第763章 不知其意第818章 谋划第502章 要争第558章 立场不同第467章 诸事第910章 问罪第803章 为何第517章 坦白第157章 什么挣钱第539章 多吃了两碗第430章 一公一母
第92章 书中有黄金屋第477章 缘灭第338章 寻找机会第82章 启程第138章 想要孩子吗第820章 稳住第189章 万幸第207章 请托第232章 胳膊拧不过大腿第281章 送信第176章 偶遇第395章 初到北平第871章 使计第909章 父子第541章 见日第410章 一头青丝第356章 金铃铛是给谁的第451章 改变第408章 当家作主第425章 狠赚一波第358章 还了吧第749章 君家的报复第540章 拨云第403章 就喜欢这样的第883章 带句话第457章 及笄第93章 上岸第754章 去哪了第839章 欲言又止第863章 合作第192章 看不到了第219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638章 为臣妾做主第724章 归宁第199章 都不一样了第219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第203章 打听第498章 进村第621章 小子心急了第581章 你毁了我第702章 回门第808章 再解石(前一章加了内容,可回看)第915章 平定第779章 不参和第515章 想把他收了第891章 一计第821章 明升暗降第404章 她最可爱第172章 这一年第849章 启动第347章 世间难得第421章 怎么把胡椒卖上价第254章 凭什么第677章 朕之忧第809章 卖或不卖第471章 想不到第85章 心思第51章 想要你活第7章 卖鱼第848章 是否凑手第473章 已是定局第250章 不能专心第375章 祸福难料第38章 进村买布第740章 孤家第408章 当家作主第566章 针对而来第714章 脱罪第60章 征调第98章 要粮食满仓第490章 打算第511章 不传之秘第69章 希望第308章 传家的手艺第194章 第一在百九十四章 优势是什么第304章 人心第794章 切涨第705章 永康十四年第493章 买回来第756章 各干各的第402章 上哪找工匠第552章 蝶恋花第889章 惊闻第605章 失了西瓜第745章 要做什么第615章 念儿摔马第168章 缺人第572章 有本启奏第528章 夜访第763章 不知其意第818章 谋划第502章 要争第558章 立场不同第467章 诸事第910章 问罪第803章 为何第517章 坦白第157章 什么挣钱第539章 多吃了两碗第430章 一公一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