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薛二郎

静了一会,阿妥终是低声道:“女郎,这样恐怕不妥,女郎终究还是秦氏女。”

秦氏一族虽已式微,却仍可在郡中名门里排得上号。阿妥自来忠直,此时见主人行事大胆,自是极力劝阻。

不过,秦素今日势在必行。

她将脸微微一沉,语声肃然:“阿妥,我是主,你是仆,你只听我的话便是。”不知不觉中,语气带出了前世的威与冷。

阿妥身子一震,呆住了。

这样的秦素,与以往实在大相径庭。

秦素才只十二岁,容貌已是格外艳丽,阿妥再不曾想过,这般娇艳明媚的女郎,眉梢眼角只那么略略一动,便能生出这般的气势,那眼神更是冷冽如冰,竟叫人心底一颤。

不由自主地,阿妥心中那点劝止的念头,竟然就被这几句话浇熄了,迟疑一会,她终是应了声“是”。

秦素心下微松,气势凝而不散,又低声吩咐阿妥几句,这才与她一同下了车,顺手将一顶帽裙长至脚踝的幂篱戴了起来。

留下福叔看车,秦素与阿妥在巷口分作了两路,阿妥去买成衣,而秦素则施施然走进了位于镇东的书墨铺,并在里头盘桓了好一会。

当她步出店门时,店老板亲到门口相送,态度十分客气,秦素亦是笑语怡然。

若有熟悉秦家的人经过此处,便会发觉,这与老板寒暄的女郎,其说话的口音竟有几分渔阳腔调,而再看其身高与步态,倒像是秦家那个年轻的使女。

阿豆便是渔阳人,体态纤秀,身量比秦素高出大半个头。

只要在鞋子里塞些棉布,踩上木屐,再改一改口音并戴上长幂篱,秦素认为,她与阿豆至少有七分相像。

这是最简单的易容术,亦是前世隐堂所授诸技中的一种,虽只浅涉皮毛,如今看来,却终非一无用处。

三卷珍本,三百两银,外加书铺赠送的整套笔墨纸砚,真是得其所哉。

秦素捧着书匣行至对街,复又回首张望。书铺高悬的匾额光可鉴人,秦素眸中亦有光影跃动。

鲜少有人知晓,那匾额的背后,刻着族徽。

这铺子是她特意选的,可巧便在连云镇上,也是她的运气。

秦素眸中光影纷涌,复又归于平淡。

今日真真是个好天。

她欢快地转过身去,穿过街巷,弯进了侧路。

那三百两银,秦素请老板分成了两百七十两的银票外加三十两碎银,一并收进了匣中。

手中有钱总是好的。

她记得很清楚,两年后,也就是中元十四年,陈国便将实行“废金改银”制,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日,皆是“金不如银、钱不如铁”,而陈国日渐衰微之势,亦是自彼时始。

所以,方才卖书时,秦素只要了银。

无论银票还是银锭,两年后都将成为陈、赵、唐三国通用的主要货币,她当然要多换一些。

秦素一路思忖着,很快便回到了停车处,阿妥此际已经买好了成衣,秦素便上车换去了女装。

当她再度跨下牛车时,已是身着男装、头戴帷帽,一身良民装束,独自一人转出了路口,逍逍遥遥往镇中最大的“醉仙楼”而去。

今日之事,阿妥不便与秦素同时露面,便留下看车,福叔则是拿着采买单子走了。秦素今天要买的东西不少,福叔只怕要多跑几趟。

醉仙楼位于连云镇中段,起了两层高的楼,很有几分富贵气象。虽有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名号,倒也有那么一样不俗的事物,便是这里的“青梅酒”。

此酒醇厚甘冽、绵柔清芬,堪称酒中佳品,便在郡中亦很著名,那些名士高人往来此地,便没有不尝的,甚而还有人为此留字题诗,青梅酒的名头便越发响亮。

有此上佳风物,醉仙楼自是客似云来,秦素去得还算早,一楼堂座却也没剩几个空位了,她便拣了个靠近门的位置坐下,随便要了两样点心,几个小菜。

那店伙见他一个小僮独自上酒楼,颇有些奇怪,待听到秦素说等人,又见她出手阔绰,便以为这定是哪家小厮来占座儿的,倒也不敢多问,点头哈腰地去了。

不知何时,一层薄薄的云絮铺散了半个天空,层层叠叠,像是汉白玉堆出的瓦棱。阳光滤过云层,有一种灿烂的洁净,若水洗一般。

秦素仰首看着,一时间竟有些痴了。

她已经有许久不曾仰望过天空了。

如此刻这般悠闲自在,望白云舒卷的日子,在她的记忆中几乎从没出现过。

她抬起头,悠悠然地看着天,心境是前所未有的放松,那种天空高阔、忘却一切的感觉,让她有种说不出的欢喜。

她望着天空出着神,渐渐地,唇角便带起了一痕浅笑。

她听到了马蹄声。

地处偏狭的连云镇,马车并不多见,更何况,她还看见了那车帘最下角隐蔽处绣着的族徽。

她等的人,终于来了。

不一时,马车便不出所料地在停在了醉仙楼的门口,车帘掀起,一位身材颀长的白衣男子,款步走下马车。

醉仙楼里,忽然变得格外安静。

所有人皆张大了双眼,望向这款步而来的男子。

这男子约莫十七、八岁,宽袍广袖、乌发如墨,狭长的双眸清幽如深潭,容颜竟是十分俊逸。

“好个俊俏的郎君!”人群中传来女孩子轻声的感叹。

秦素也在心底感叹:薛允衡这厮,年轻时便已这般**了。

虽有些不以为然,秦素也却不得不承认,薛家二郎,确是出众。

前世她曾在宫中听过传言,说大都城中有两位著名的美男子,一姓桓、一姓李,因二人一喜穿白,一喜衣玄,故有“白桓玄李”之称。

后来,她也有曾幸见过喜穿白袍的桓家长子桓子澄,果然俊美无俦,只是其人清冷高傲,十分难以接近。以秦素浅见,桓子澄还不如薛允衡,至少后者还像个活人,不似前者宛若冰雕而成,简直让人望而生畏。

此时,人群中开始有了窃窃私语。众人虽不知薛允衡的真实身份,却也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与众不同的世族郎君气派,此时自是悄声议论不止。

廪丘薛氏,乃是陈国顶尖士族,薛二郎又是这般风度秀朗、仪态出尘,在这穷乡僻壤自是如鹤立鸡群,引人注目亦是当然。

第139章 透雪瓶第701章 问寂明第976章 当堂辩第907章 渐秋声第749章 作羹汤第389章 分泾渭第906章 莲烛幽第025章 明符节第618章 杜容华第470章 郎君返第303章 妙觉庵第955章 端雅度第761章 波如镜第304章 唤阿乌第560章 郑良医第778章 忽有变第435章 东风软第045章 都胜亭第036章 左思旷第768章 出花窗第012章 连环计第541章 机关术第368章 添荣光第451章 暴脱症第887章 将落雨?第955章 端雅度第773章 谢赠言第353章 寿成殿第054章 释《孝经》第661章 东风楼第071章 几成空第903章 汝何能第599章 诽而行第565章 拔剑起第926章 为暗桩第097章 怅春草第二百二十章 空庭月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复言第366章 伤心处第739章 却轻嗔第995章 抚红裙第1039章 英雄冢第808章 思无解第516章 文昌殿第422章 灰衣女第895章 恨当初第586章 夜语时第033章 东萱阁第890章 避九川第862章 移别居第二百五十四章 剔烛泪第104章 暗香逐第1036章 皆虚妄第656章 耕樵客第888章 问梅簪第405章 码头边第166章 媚语侬第104章 暗香逐第574章 护不得第179章 玉兰院第815章 珍宝坊第1002章 勿姑息第069章 沉香屑第1016章 不可思第1006章 水波细第565章 拔剑起第569章 井中衣第167章 鸿雁来第447章 春/心动第661章 东风楼第433章 烟水阔第685章 问兰草第039章 暮色迟第1009章 罪应得第859章 顾家事第1014章 平湖雪第164章 盗图也第566章 人已逝第019章 别连云第500章 蜜之味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华绸第664章 兔儿灯第888章 问梅簪第850章 执花语第303章 妙觉庵第162章 小鬟娇第015章 黄柏纸第375章 梁前燕第513章 何所欢第801章 程仆射第494章 梦复醒第157章 纹枰宁第181章 林间语第497章 树下人第449章 忆颍川第460章 星盘动第515章 故人心第295章 传锦囊第913章 论孝义第060章 议家事
第139章 透雪瓶第701章 问寂明第976章 当堂辩第907章 渐秋声第749章 作羹汤第389章 分泾渭第906章 莲烛幽第025章 明符节第618章 杜容华第470章 郎君返第303章 妙觉庵第955章 端雅度第761章 波如镜第304章 唤阿乌第560章 郑良医第778章 忽有变第435章 东风软第045章 都胜亭第036章 左思旷第768章 出花窗第012章 连环计第541章 机关术第368章 添荣光第451章 暴脱症第887章 将落雨?第955章 端雅度第773章 谢赠言第353章 寿成殿第054章 释《孝经》第661章 东风楼第071章 几成空第903章 汝何能第599章 诽而行第565章 拔剑起第926章 为暗桩第097章 怅春草第二百二十章 空庭月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复言第366章 伤心处第739章 却轻嗔第995章 抚红裙第1039章 英雄冢第808章 思无解第516章 文昌殿第422章 灰衣女第895章 恨当初第586章 夜语时第033章 东萱阁第890章 避九川第862章 移别居第二百五十四章 剔烛泪第104章 暗香逐第1036章 皆虚妄第656章 耕樵客第888章 问梅簪第405章 码头边第166章 媚语侬第104章 暗香逐第574章 护不得第179章 玉兰院第815章 珍宝坊第1002章 勿姑息第069章 沉香屑第1016章 不可思第1006章 水波细第565章 拔剑起第569章 井中衣第167章 鸿雁来第447章 春/心动第661章 东风楼第433章 烟水阔第685章 问兰草第039章 暮色迟第1009章 罪应得第859章 顾家事第1014章 平湖雪第164章 盗图也第566章 人已逝第019章 别连云第500章 蜜之味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华绸第664章 兔儿灯第888章 问梅簪第850章 执花语第303章 妙觉庵第162章 小鬟娇第015章 黄柏纸第375章 梁前燕第513章 何所欢第801章 程仆射第494章 梦复醒第157章 纹枰宁第181章 林间语第497章 树下人第449章 忆颍川第460章 星盘动第515章 故人心第295章 传锦囊第913章 论孝义第060章 议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