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四 弃婴、丁口钱和慈善

东宫凭借香皂,一次敛财三百余万贯,轰动全城。

以前,人们只知道香皂高端大气上档次,对其敛财能力认识的并不透彻。

代理招商结束,人们都知道,东宫再无缺钱之忧虑。

对此,赵桓并不太过放在心里。

按照往常,了解了梁山对阵情况后,赵桓在亲卫们的护持下,往马场走去。

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紧要的事情,赵桓都会往马场走一趟。

早间去,与军兵共用午饭后回转,下午去,则用完晚饭方回。

因为存在感很强,军兵对东宫的归属感日益增强。

可以说,哪怕赵桓现在发动政变,其中一半人会立刻响应。

剩余的人,要么惯性服从,要么被挟裹,基本不可能脱离东宫这条船。

出了城门,天才蒙蒙亮。

啊啊啊~

一阵婴儿啼哭,从晨雾中传来。

赵桓四处观望时,声音已经消失。

继续前行两步,啼哭又传了过来。

“止步!”赵桓举手喝道。

“殿下,有何吩咐?”周云清说道。

赵桓道:“仔细听听,哪里来的婴儿啼哭声?”

“殿下,婴孩啼哭十分正常,并无可疑处啊。”周云清道。

“感觉不对,遣人查探一番。”赵桓道。

太子这样说了,周云清还能说什么?

侧耳倾听片刻,果然有时断时续的啼哭声传来。

“殿下,啼哭声好似是从护城河里传来。”周云清道。

“护城河里?”赵桓大惊,喝道:“速去查探明白。”

亲卫分出一半,顺着声音寻找了片刻。

果然,一个木盆浮在水面上,一个襁褓清晰可见。

里面,不时传来哭声。

“好狠的父母,居然把孩儿放进水里。”

“估计是养不活吧。”

“闲话休说,且去几个人把孩子救上来!”

“我会水。”

嘈杂中,几个军兵剥了衣甲,噗通跳进水里。

不一刻,木盆被递到岸上。

盆里铺了一块旧布,孩子同样裹着一块破布。

那孩子,脸上还是皱巴巴的,指甲泛白,显然是刚出生就被抛弃了。

“哎呀,居然是个男婴!”梁红玉惊讶地说道。

众人同样惊讶。

从古至今,传宗接代的观念都是根深蒂固的。

若是女婴,养不起或者不想养,扔了也便扔了,男婴,若非真是山穷水尽,谁都不会扔的。

“却不想,天下首善之地,居然也有弃婴。”刘罡感叹道。

“怎么,你家那边弃婴很多?”赵桓问道。

“我家在会州,可谓十年九旱,一户养一个孩子都吃力无比,因此多生的,只能送人。

大部分时候是送不出去的,好一些的遗弃荒野,是死是活看老天爷,狠一些的,直接就埋了。

想当年,我娘刚生下我时,我爹就要把我溺死在夜壶里,好在我爷说我面相富贵,才留了一命。”刘罡不胜感慨。

陈朕鹏笑道:“你跟了太子左右,大富大贵就在不远,岂非证明你爷的眼光?”

“是啊。”刘罡道:“只可惜我爷给我省了一口吃的,自己却饿死了。”

说的内容十分伤感,语气却不悲痛。

说明这样的情况,他在西北看的太多,已经习惯了。

前世今生,赵桓都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事情,心情很沉重,问道:“弃婴溺婴,只是因为养不起么?”

“若是单纯的养大,其实也能做到,大不了就吃草根树皮,总能凑合着活下来的,只是丁口钱,确实没办法。”刘罡说道。

闻言,赵桓陷入了沉思。

丁口钱,最早可追溯到商鞅变法时,中央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以补国家收入。

汉初,汉高祖刘邦下令,确定民年十五以上到五十六岁出赋钱,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是为口算,亦即丁口钱,从此成为定制。

到汉武帝时,丁口钱的年龄从三岁起算。

也就是说,家里养了一个孩子,就要每年交一笔钱。

到了本朝,光明正大的丁口钱是没有,然而和丁口相关的税钱也不少。

比如有一种将食盐按人口俵散的制度,只要家里有人要吃盐,则按人户计丁纳钱或米,称为身丁盐钱或身丁盐米。

另外劳役也是按照丁口征发的,不论出钱还是出人,家里丁口越多负担越重。

如此,谁敢多生孩子?

这也是唐宋两朝极其发达,人口却只有五六千万的原因。

养不起,不敢生,人口自然难以增长。

一直到清朝时,实行摊丁入亩,事实上免了丁口钱后,人口才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

就想刘罡说的,吃的总能找到的,特别是南方,树皮草根应有尽有,挣扎着能够活。

但是,税钱变不出来啊!官老爷又不收树皮草根,怎么办?

“殿下,这孩子也没什么标记,完全无法查明身份,如何处理?”周云清道。

“殿下,要不在开封日报发个广告,让他父母来领回去?”梁红玉建议道。

“不妥,其父母若有办法,定然不会丢弃,送回去怕是也养不活。”刘罡道。

“给些钱财便是,三五十贯总够了吧?”梁红玉说道。

“我看,还是送到福田院去罢。”周云清建议道。

福田院乃是朝廷设立的慈善机构,专门收容老幼残疾而无依靠之人,是官方福利院。

若是一般人捡到个孩子,送去福田院不失为较好的选择。

另外,朝廷还设有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等慈善机构。

其中居养院是是收容穷民并提供食宿和若干生活费用的地方,安济坊也被称为“病院”或者“病患院”,顾名思义,其乃是诊治疾病的地方,漏泽园是来收殓无人认领的无主尸体或者因家贫无力埋葬者的机构。

本朝慈善事业,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赵桓也要为其点赞。

沉思片刻,赵桓道:“先把孩子送入宫中安置,吾当择机入宫面圣,再建一个慈幼局,专门用来收养教导孤儿。”

“殿下仁慈。”众人道。

“怕只怕官家舍不得,又让东宫出钱。”梁红玉嘀咕道。

“无妨。”赵桓笑道:“孤儿看似累赘,其实大有可为,不信,只看看汉武帝的羽林卫。”

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属光禄勋。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

这样的部队,忠心毋庸置疑。

赵佶要是真的把慈幼局交给东宫主持,赵桓肯定是欣然笑纳的。

花钱买未来,这个买卖其实很不错。

二百二十 收心二百七十七 喜当爹二百九十一 直上江宁二百四十二 王庆据陈桥驿三百四十四 绑架案一百九十四 发狂的赵楷一百六十八 教训人的意外收获二十一 跳题一百六十五 校阅场的挑衅二百一十六 高俅之死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四十二 街头霸王一百一十四 水利专家二百九十 淮西平定一百六十二 偏爱太甚三百三十七 宋金第一战五十二 文斗三十二 密议二百三十二 辽国的落幕一百零一 酣战二百六十四二百七十 反击一百三十八 强军雏形三百五十六 时光荏苒一百三十九 限制三百四十七 兵出西夏三百五十七 天子作民父母三百一十八 西夏犯境六十五 高达上路六十七 二三事八 本宫说了算二百二十四 整编计划一百九十四 发狂的赵楷十四 医生二百四十三 东京变乱十九 朝会一百四十四 得手一百八十一 局势一百七十三 三百万贯一百九十六 赵楷死了一百四十九 三王子吃瘪二百三十 实在太难了二百四十七 主动出击二十 拖延二百八十五 攻守易势三百五十二 占城作死三百一十六 联姻政策二百四十 赵佶病危一百八十九 选兵二百八十七一百六十八 教训人的意外收获一百二十五 太湖四杰五十五 开封纸贵二百三十五 轻下马城六十二 重整一百零二 将为兵胆五十四 赏罚三百零九 天意一百二十一 明教的小动作二十二 憋屈二百一十四 要当爹了三百五十一 大理乱起二百五十六 遮掩的杀机三百一十四 淳化镇破三百三十四 兵发云中三百三十六 历史转变三百二十九 东南定一百六十五 校阅场的挑衅无题七十九 谋刺一百一十五 两浙路安抚使一百六十五 校阅场的挑衅八十九 杨再兴三十二 密议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变二百三十 接管幽州十七 小事几件无题二百零五 分化瓦解一百三十 太湖之上二百九十七二百三十三 谈判破裂一百零三 只是个开始二百一十二 救人三百二十 雪天议事一百九十七 暴怒的赵佶一百八十三 来啊,互相伤害啊十三 武备渐废二百二十九 道州变三十七 钱不够用三百零七 太原一百四十六 要京一百五十八 年底了二 政和八年九十四 又救一女二百三十 实在太难了二百九十三三十一 失之东隅一百四十七 狐媚子与女英雄六十一 船沉啦
二百二十 收心二百七十七 喜当爹二百九十一 直上江宁二百四十二 王庆据陈桥驿三百四十四 绑架案一百九十四 发狂的赵楷一百六十八 教训人的意外收获二十一 跳题一百六十五 校阅场的挑衅二百一十六 高俅之死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四十二 街头霸王一百一十四 水利专家二百九十 淮西平定一百六十二 偏爱太甚三百三十七 宋金第一战五十二 文斗三十二 密议二百三十二 辽国的落幕一百零一 酣战二百六十四二百七十 反击一百三十八 强军雏形三百五十六 时光荏苒一百三十九 限制三百四十七 兵出西夏三百五十七 天子作民父母三百一十八 西夏犯境六十五 高达上路六十七 二三事八 本宫说了算二百二十四 整编计划一百九十四 发狂的赵楷十四 医生二百四十三 东京变乱十九 朝会一百四十四 得手一百八十一 局势一百七十三 三百万贯一百九十六 赵楷死了一百四十九 三王子吃瘪二百三十 实在太难了二百四十七 主动出击二十 拖延二百八十五 攻守易势三百五十二 占城作死三百一十六 联姻政策二百四十 赵佶病危一百八十九 选兵二百八十七一百六十八 教训人的意外收获一百二十五 太湖四杰五十五 开封纸贵二百三十五 轻下马城六十二 重整一百零二 将为兵胆五十四 赏罚三百零九 天意一百二十一 明教的小动作二十二 憋屈二百一十四 要当爹了三百五十一 大理乱起二百五十六 遮掩的杀机三百一十四 淳化镇破三百三十四 兵发云中三百三十六 历史转变三百二十九 东南定一百六十五 校阅场的挑衅无题七十九 谋刺一百一十五 两浙路安抚使一百六十五 校阅场的挑衅八十九 杨再兴三十二 密议二百六十二 婺州之变二百三十 接管幽州十七 小事几件无题二百零五 分化瓦解一百三十 太湖之上二百九十七二百三十三 谈判破裂一百零三 只是个开始二百一十二 救人三百二十 雪天议事一百九十七 暴怒的赵佶一百八十三 来啊,互相伤害啊十三 武备渐废二百二十九 道州变三十七 钱不够用三百零七 太原一百四十六 要京一百五十八 年底了二 政和八年九十四 又救一女二百三十 实在太难了二百九十三三十一 失之东隅一百四十七 狐媚子与女英雄六十一 船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