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宣慰南洋

秦琅已经上了第三道辞呈。

皇帝依然不许。

政事堂上。

秦琅却已经按自己的节奏在做最后的安排了,此时政事堂连他在内,总共还有五位宰相。

中书令来济、侍中上官仪、左仆射裴行俭、右仆射贾润甫,三省的四位长官。

“以后政事笔还是按照旧例轮值,一日一换。”

“三郎在考虑下吧,就算你真无意久留朝堂,可起码也在朝中辅佐陛下三五年吧?你又还这么年轻,才五十出头,别总急着回封地享受嘛。”右仆射贾润甫笑着说道。

他也是快七十的年纪了,是秦琼元配贾氏的兄弟,虽说秦琅的母亲并非贾氏,但跟老贾关系还不错的,老贾贞观朝基本上都是在转运司系统做事,精于财赋税收这块,之前也是计相。

他头发半白,面色却也还很红润。

“要说老了,我这样的糟老头才真应当致仕请辞的。”

他明年就七十了,按惯例,大唐官员七十岁当致仕退休。不过如果身体条件好的高级官员,皇帝也是会留任的,比如大唐有好几个高寿的高官,比如李纲、裴矩比如萧德言等,都是活了八十多甚至快一百岁的老妖怪。

这官基本上就是当到死。

贾润甫由计相升右仆射,这才刚上任,自然不可能明年就致仕的。

“这个事情就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不会再更改的。”

秦琅提出要补选三位宰相入政事堂,让政事堂达到七相,保持单数也有利于避免争议不决。

老贾是几个宰相中年纪最大的,这个时候也不客气的道,“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吏部尚书来恒当拜相入政事堂。”

虽然说大唐中枢政治体制,已经由唐初的三省六部制,过渡中书门下为首,再到如今又向着东西两府加三司这种一种新格局发展。

但吏部尚书仍然以其职掌官吏选授这么个重要的职事,成为朝中极为实权重要的官员。

在贞观朝,经常由仆射兼任吏部尚书,以加强宰相的人事权。

人事权把控,是任何时代都非常重要的。

中书令来济咳嗽两声,倒是主动避嫌。

“吏部尚书来恒那是我亲兄弟,若是他入政事堂为相,那么我应当外出,总不能兄弟一堂为相。”

老贾道,“这有什么,举贤不避亲嘛,想当年你们兄弟俩个一科同考,不也凭本事夺了状元和榜眼?那可是多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事,如今你们兄弟若是同堂为相,这更是一桩美谈嘛。”

“这不适合。”来济摇头。

兄弟两个一起拜相,确实不好,毕竟这可是宰相啊,哪怕如今的相权被分割削弱,那也还是宰相。

秦琅想了想,“那要不然让来恒转任翰林院大学士兼知制诰?”

“那谁来当吏部尚书?崔敦礼吗?”

“崔敦礼老了,”秦琅实话实说。

老贾笑道,“崔敦礼跟我一样大,嘿嘿。”

秦琅没理他这话,“御史大夫刘祥道任吏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如何?”

“刘祥道父亲刘林甫武德时是中书舍人,贞观初做过吏部侍郎,以才干著称的。”老贾又道。

来济和裴行俭、上官仪都不反对。

因为刘祥道也是秦琅的人,刘祥道父亲刘林甫贞观初做到吏部侍郎,但贞观三年就病逝了,刘祥道少袭父爵,凭着广平刘氏的门第,起步不低,后来拜到秦琅门下,开元初,秦琅亲自将他提为中书舍人,帮他上了最关键的一步。

之后平步青云,中书侍郎、转运使、黄门侍郎、刑部尚书、御史大夫等职。

不论是资历还是才干,都足以拜相。

吏部尚书是要职,需要一个沉稳的官员,刘祥道各方面都合适。

几位宰相都表态同意刘祥道入政事堂,秦琅写下这个名字。

剩下两个宰相名额,秦琅认为中书和门下两省,各选一位侍郎拜相。

两省各有两位侍郎。

“刑部尚书许圉师任中书侍郎、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如何?”

“可以。”

几个宰相都点头。

许圉师是谯国公许绍的儿子,之前已经任过黄门侍郎。当然大家同意他入政事堂,最关键的是他跟上官仪来济裴行俭都是崇弘馆的同学,而且都是秦琅的学生。并且,后来还都是在秦琅做科举总裁官的时候,考中的进士。

当初也是秦琅把许圉师提拔为中书舍人的。

妥妥的自己人。

不过在之前太上皇要搞秦琅的时候,也被贬了,还是被同姓许的许敬宗搞的。不过对秦琅来说,许圉师这些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既有能力又是自己人,肯定优秀考虑。

这方面,秦琅也是有私心的。

就算是一般官员们退休前,也肯定会优秀提拔一下自己人的。

何况要想保证秦家的利益,甚至是秦家的安全,朝中有几个自己的门生故旧,当然很重要了。

来济当然也欢迎老同学许圉师入政事堂做搭档。

“赫处俊做黄门侍郎、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赫处俊是许圉师的外甥,不太合适吧?”刚才还说来济兄弟同堂为相是美谈的老贾,这会却站出来反对了,他知道来济他们跟许圉师是同学,所以自己来反对。

赫处俊的父亲娶的是许绍的长女,而许圉师是许绍的幼子,所以赫处俊这个外甥,跟亲舅舅许圉师其实是同龄人,之前同在中书做中书舍人,都是秦琅提拔的,也都是秦琅的学生。

“那让赫处俊做御史大夫?”

“吏部侍郎迁御史大夫,没问题。”来济表态,其它人都赞成。要不是跟许圉师是甥舅关系,其实赫处俊是完全有资格做中黄门侍郎的。

他十岁而孤,知礼好学,在秦琅门下读书的时候,就是个学霸,科举进士,但做起官来,却不是那种书呆子,他甚至还懂军事,当初李绩苏定方征朝鲜半岛,赫处俊就曾在朝鲜参赞军务、统筹粮草,并管理新征服地的行政,搞的井井有条。

几位宰相也各举荐了人选。

戴胄的儿子戴至德、贞观末年就任中书舍人的孙处约,来济赫处俊的同学高智周,以及马周之子马载等。

甚至还有工部尚书阎立本。

秦琅考虑再三。

“户部使马载迁黄门侍郎、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戴至德为户部使,高智周刑部尚书,孙处约为中书侍郎、张大安为黄门侍郎?”

辛茂将和任雅相两侍郎都已去世,而另两名太上皇亲信的侍郎,都被贬谪,所以现在中书门下四侍郎都是空缺的。

两侍郎拜相,两侍郎负责省内事务。

商议已定。

秦琅提笔写名单。

他辞归后,政事堂将由中书令来济领衔,侍中上官仪、左仆射裴行俭、右仆射贾润甫。

中书侍郎许圉师、黄门侍郎马载、吏部尚书刘祥道。

前四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后三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赫处俊任御史大夫、高智周为刑部尚书、孙处约为中书侍郎、张大安为黄门侍郎,戴至德为户部使。

基本上,这个政事堂为首的中枢,是一个看不见秦家人的中枢,但秦琅的影响力却充满各个角落。

张大安是凌烟阁功臣张公谨之子,马载是贞观宰相马周之子。

其它的要么就是自己学生,要么就是自己旧部。

秦琅甚至还把中书省的六位中书舍人和门下省的六位给事中,都跟来济他们商量后,重新调整,换掉了大部份人,基本上都是自己这一派系的人。

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号称储相,是非常重要的实权官职,虽只是五品官,但如许圉师来济等宰相,都曾经担任过这个重要的职务。

哪怕是五品官,都一样能在朝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也是为将来培养宰相,培养自己人做宰相,谋划更远的未来。

政事堂枢机郎李守真迅速的抄誊一遍,然后送给秦琅过目。

秦琅对这位堂后官阁老满意的点头,然后署上自己名字,盖上中书门下之印,“好了,可以进呈陛下批复了。”

“顺便把我这第四道辞呈,一起送上去。”

该安排的也都安排了,是时候告别了。

再留下去,留来留去又留成仇了。

皇帝见到呈上去的奏章后,很快召秦琅奏对,再次提出挽留,秦琅很认真的告诉皇帝,自己确实要回去了。

“太师想回吕宋也行,不过官职都仍留着。”

秦琅摇头。

“既然要退,就退的干净,没必要再留着这宰相头衔,我不在洛阳不做事,留着这宰相之衔做什么呢,岂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尸位素餐嘛。”

“不过臣倒是想向圣人讨要一个官衔。”

“太师请说,别说一个头衔,十个都行。”

“臣提议设立南海宣慰使司,以宣慰南洋,安抚海上诸国。”

皇帝连连点头,“太师这个建议好,便新设南海宣慰使司,衙门治所便设在吕宋旧金山,宣慰南洋,安抚海中诸中,以吕宋国王、吕宋大都督兼南洋宣慰使,如何?”皇帝非常痛快。

这个南洋宣慰司,基本上就是上次秦琅海上会盟的这十国了,整个南洋甚至是东海的倭国也包括在其中。

宣慰司衙门,本质上没太大权力,跟朝廷的都护府、都督府不同。

但毕竟是朝廷所设的官方正式衙门和官衔,所以秦琅若兼着这个头衔,以后跟南洋诸国打交道,自然也更方便。

而聪明的皇帝,不是直接给秦琅授南海宣慰使职,而是说由吕宋国王、吕宋大都督、南洋宣慰使,这里面实际是表示,这个南洋宣慰使头衔,以后就世代交给吕宋秦家了,相当于是一个世封之职。

南洋宣慰使司设在吕宋旧金山,这个宣慰使由吕宋大都督兼领。

“臣谢陛下!”秦琅有些意外,真心感谢,这虽只是个很野鸡的官衔,但秦琅却很重视。

以南洋的局面,朝廷不可能设一个南洋大都护府,更不可能设大都督府,所以这么一个宣慰使司比较适合。

本来吕宋跟南洋诸国,是没有上下统属关系的,大家都是平等的,秦琅拉着大家结盟,抱团合作。但有了这个宣慰使司,有了这个宣慰使头衔,以后就明显不一样了。

这个中区别,还是很有意思的。

皇帝未必不懂,但对年轻的皇帝来说,现在这些都不是重点,甚至就是秦琅一心想要经营吕宋,对皇帝来说都不是问题。

年轻皇帝面临的当务之前,就是要稳固自己的皇位,下一步是考虑如何增加手中的实权,所以遥远的海外之地吕宋,皇帝不在意。至于更遥远的什么南洋诸国,就更懒得理会了。

太师秦琅想要,那就给他好了,换秦琅高兴的离开洛阳,那是非常值得的。

第880章休妻让妻为哪般第827章 秦家军第873章 露水夫妻第1307章 清君侧?第663章 战争之王第847章 半路夫妻第262章 幕后黑手第926章 齐人之福第1294章 长安故人第931章 上兵伐谋第766章 惊长安第1109章 殖民地第769章 海中之国第22章 一丈青第894章 争风吃醋第991章 将军白头怕新甲第643章 永业第1037章 臣请封皇太孙第81章 暗蓄私兵第639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178章 夫唱妇随第1332章 亵渎皇恩第333章 皇帝的小算盘第1448章 秦孝忠第813章 莫名卷入的林邑公主第1024章 十万火急第1331章 程大牛二第447章 降服美人第981章 乌鬼第860章 待漏院里说秦琅第1107章 淘金潮第1337章 血洗洛阳第1046章 封王之诺第1171章 指点第1401章 皇权特许第848章 藩属第83章 李存孝第153章 太子第71章 逾礼第1348章 冷宫第1023章 十三道金牌第1265章 武才人第252章 暗桩第1048章 当国相公第833章 君臣较量第182章 红拂女的好奇第743章 老少狐狸的交易第611章 槊挑伏允第1267章 老师救我第59章 镇抚司第36章 借太子人头一用第1317章 赵王上洛第833章 君臣较量第604章 夺旗第435章 蛮王斗富第600章 神雕第120章 福利第1432章 天后的心思第318章 为往圣继绝学第110章 征召还朝第1194章 秦琅谋反第94章 幽州乱,名将陨第190章 疯子和首相第892章 北伐第711章 请缨第572章 王者之城,到此一游第928章 征召还朝第700章 刀快了第1320章 烝母报媳肆无忌第774章 秘密第408章 太子兵变?第414章 雄关如铁从头越第740章 书接上回第585章 鹰扬第988章 采茶少女第1199章 震惊朝野第704章 鸾凤第1397章 校长第486章 扛鼎逆行第1396章 乘人之危第1165章 公主节礼第1257章 秦倭二十一条第111章 小金库第404章 骑士采邑第761章 个人想法,打了再说第1229章 炫色则情私第1293章 封后立储更年号第1475章太上王第514章 心火第72章 投降第562章 屠城三日第1463章 秦联邦第750章 太子第288章 暴发户第195章 走私第1412章 天子病危第1346章 孽子第315章 再惊天子第63章 让你高攀不起第880章休妻让妻为哪般
第880章休妻让妻为哪般第827章 秦家军第873章 露水夫妻第1307章 清君侧?第663章 战争之王第847章 半路夫妻第262章 幕后黑手第926章 齐人之福第1294章 长安故人第931章 上兵伐谋第766章 惊长安第1109章 殖民地第769章 海中之国第22章 一丈青第894章 争风吃醋第991章 将军白头怕新甲第643章 永业第1037章 臣请封皇太孙第81章 暗蓄私兵第639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178章 夫唱妇随第1332章 亵渎皇恩第333章 皇帝的小算盘第1448章 秦孝忠第813章 莫名卷入的林邑公主第1024章 十万火急第1331章 程大牛二第447章 降服美人第981章 乌鬼第860章 待漏院里说秦琅第1107章 淘金潮第1337章 血洗洛阳第1046章 封王之诺第1171章 指点第1401章 皇权特许第848章 藩属第83章 李存孝第153章 太子第71章 逾礼第1348章 冷宫第1023章 十三道金牌第1265章 武才人第252章 暗桩第1048章 当国相公第833章 君臣较量第182章 红拂女的好奇第743章 老少狐狸的交易第611章 槊挑伏允第1267章 老师救我第59章 镇抚司第36章 借太子人头一用第1317章 赵王上洛第833章 君臣较量第604章 夺旗第435章 蛮王斗富第600章 神雕第120章 福利第1432章 天后的心思第318章 为往圣继绝学第110章 征召还朝第1194章 秦琅谋反第94章 幽州乱,名将陨第190章 疯子和首相第892章 北伐第711章 请缨第572章 王者之城,到此一游第928章 征召还朝第700章 刀快了第1320章 烝母报媳肆无忌第774章 秘密第408章 太子兵变?第414章 雄关如铁从头越第740章 书接上回第585章 鹰扬第988章 采茶少女第1199章 震惊朝野第704章 鸾凤第1397章 校长第486章 扛鼎逆行第1396章 乘人之危第1165章 公主节礼第1257章 秦倭二十一条第111章 小金库第404章 骑士采邑第761章 个人想法,打了再说第1229章 炫色则情私第1293章 封后立储更年号第1475章太上王第514章 心火第72章 投降第562章 屠城三日第1463章 秦联邦第750章 太子第288章 暴发户第195章 走私第1412章 天子病危第1346章 孽子第315章 再惊天子第63章 让你高攀不起第880章休妻让妻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