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讲义堂扩招

“不要如此惊慌。”朱祁钰示意缇骑稳住身形。

他拿过那封军报,看了许久。

四川镇雄府发生了民变,这次的民变是一个叫做黄龙和韦保的人牵头。

黄龙是汉人,韦保是苗人,总计十多万的苗民,七千兵士,攻占了遵义府的两座营堡,一个叫西坪寨,一个叫黄滩寨。

这次民变的发生的基础,自然是那一钱八分银的戥头,这戥头一年要收五钱的银子,蜀中少银,这五钱银子就是索命钱。

爆发民变的直接原因是四川镇雄府的一些收税队,捞过界了。

播州杨氏的海龙屯关堡被夷为平地后,设立了遵义府,遵义府归了四川管辖,在刚刚划界之后,遵义府按制免税赋一年,让百姓安定下来,是当时朝廷的当务之急。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四川镇雄府的书吏们,纠集了上百人的“收税队”,如同下乡扫荡一样,跑到遵义府收税去了。

往常这些收税队,可不敢捞过界,因为别人的地界上也有地头蛇,但是遵义府新设,还没有形成收税队,所以这些收税队就大摇大摆的捞过界了。

这就出事了。

百姓们人都傻了,他们拿着皇帝的俗字圣旨,开始武装抗税,这一轮的抗税收税队赢了,但是百姓们活不下去了,最终攻陷了遵义府的西坪寨和黄滩寨。

这两座营堡被攻破之后,四川地方的民意汹汹,一时间反抗戥头,反对摊派的风力,开始遍及四川各地。

根本原因,还是吏治昏暗,贪腐成风,百姓不堪重负,为了活命。

今年夏秋两税要是依旧搞戥头那种把戏,怕是一场遍布整个四川的捅破天的大祸,就会出现。

吏治昏暗、贪腐成风、上下勾结袒护,沆瀣一气,这能怪到朱祁钰的头上吗?

朱祁钰自登基以来,对吏治二字,从最开始申斥都察院开始,官邸法、京察、九十五条的《宪纲事类》、大计、考成法甚至酿成了遍布数省的造反。

朱祁钰对吏治还不够上心吗?手段齐出,多管齐下,可这吏治依旧未有清明之相。

这是沉疴旧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日昭昭融化寒冰,也不是一日之功。

吏治在稳步的推进之中,可是在这推动的过程中,还是出了一些朱祁钰不愿意看到的事儿。

朱祁钰看着手中的军报有些眩晕。

地方的处置还算得当,两座被攻占的营堡已经被层层包围,正在有序平定之中。

可能朱祁钰收到这封军报的时候,民变已经彻底平定了,毕竟路途遥远,即使办了加急,也要九十天的时间。

可是平定之后呢?

不妥善处置,四川那如同炸药桶的局势,将会被彻底点燃。

这戥头实在是太狠了,一钱八分,最后累加到五钱!

朱祁钰握着手中的军报思考了良久说道:“下旨安抚下地方百姓,首恶械押京师查补。”

“这十万附逆苗民,劝其安业,若有复叛,严惩不贷。”

对于四川民变,朱祁钰的处理方式和福建的处理方式是相同的。

首恶肯定要处置,而且这些首恶之人,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人,多数都是蛊惑乡里百姓的野心家。

这样的人,可不是少数。

福建民变,分为了叶宗留和邓茂七。

叶宗留是为了福建的银矿和官军起了冲突,而邓茂七则是官逼民反,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兴安俯首说道:“臣领旨。”

朱祁钰回到了讲武堂,又拿出了那份军报,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

「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

「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

「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不仅是东方这片土地的悲剧,似乎同样是世界的悲剧。

芸芸众生,求的不过是等于牛马,坐稳奴隶的时代。

牛马饿肚子的时候,主人家还知道喂点草料给牛马,不让他们饿着肚子干活,因为牛马真的会撂蹄子。

现在做牛做马的百姓,皇帝下旨蠲免一年两税,安抚百姓,可是有些人,就是不肯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吃点草,补补身子。

非要榨干他们最后一滴民脂民膏,才肯罢休。

贵州等地这些百姓,在原来各种土司手中遭罪,在王骥等人为了自己的野心叛乱之时,又在叛军手中遭了罪,日盼月盼,终于派来了王师,该是自家人了吧?

京军的确是自家人,不烧杀抢掠,堪称王师。

可是遵义府的百姓们,这安稳日子没过几天,来自四川镇雄府的收税队便来了。

百姓们仍然要被劫掠,仍然要遭罪,仅有的口粮也被抢走了。

哪怕到了这一步,百姓们扔希望有一个主子,拿他们去做牛马、财物一样的看待,他们勤奋、他们可以自己寻草吃,只求这主子决定他们怎样跑。

百姓要的太少了。

譬如福建百姓,他们只希望朝廷能把福建布政使,搞出冬牲,榨干百姓最后一口口粮的宋彰等一众斩首。

百万人之众的起义,朱祁钰只是一纸诏书,蠲免一年的税赋,他们就已经感恩戴德了。

朱祁钰靠在椅背上,将鲁迅先生的《灯下笔谈》,按照记忆力的模样,写了出来,递给了兴安,让他送给胡濙,以笔名发到邸报上。

“陛下,其实农庄法可以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试着全面铺开了。”兴安给朱祁钰泡了杯茶,低声说道。

他是司礼监的提督太监,自然有议政之权,虽然平日里更像是个大秘书。

他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扩大农庄法。

朱祁钰敲了敲桌子说道:“农庄法不是一抓就灵,又不是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兴安赶忙回道:“但是农庄法有义勇团练,乡部私求私自加派,终归有个忌惮。”

“再遇到这种强征强纳之事,也不至于闹到民变的地步。”

“陛下,这农庄法的确不是灵丹妙药,可是这掌令官下乡,里正、甲首有什么话,都可以找掌令官絮叨絮叨,最后报到通政司来。”

“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了不是?”

朱祁钰看着身后这座讲武堂,叹息的说道:“你说的有理。”

“掌令官还是不够多啊,朕本来希望举人们能够帮朕做这件事,可是举人们丝毫看不上这等吏目,他们更想做官。”

讲武堂已经有了五期的庶弁将和掌令官,满打满算不过两千五百掌令官,刚好够北直隶、山西行都司、靖安、福建使用。

哪里有多的人手?

朱祁钰本来希望这些个举人能出点力,但是襄王府长史罗炳忠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把这些举人派下乡,他们反而挑唆百姓,把水彻底搅浑,把事情变得更糟。

官和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哪怕当个九品官,那也是官,不是吏目,吏目是不入流的,秀才就可以充当吏目。

乡官,说到底,只是个吏目,是不入流的,举人们看不上,甚至连秀才们都看不上。

缺少掌令官也是眼下农庄法的困难之一。

“扩招一下?”兴安试探的说道:“其实卫所儒学堂的军生们,长期参与农庄法,代替过去的耆老,教百姓读书识字,他们其实也可以充当乡官一职位。”

掌令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在京营里是有差事的,所以掌令官总是不够用。

但是军生就不同了。

朱祁钰摸了摸下巴犹豫了下说道:“军生吗?”

景泰二年的状元柯潜,就是军生,在卫所儒学堂就学,考中了举人,又中了状元。

军生本身就有出路。

兴安可是观摩了这么久的政事,很多时候,他都只是在看,很少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次,他是有备而来。

他俯首说道:“陛下,也不是哪个军生都能考中秀才的,毕竟只是卫所的儒学堂,教习也不是什么大儒,科举八股取士,他们能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的屈指可数。”

朱祁钰兴趣盎然的说道:“你继续说。”

兴安认真的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军生入了讲义堂学一年,去做三年的乡官,再回京,给军生们一个增生的身份,入国子监,这不就有名师了吗?”

秀才分为三等,最好的叫禀生,朝廷月给米六斗维持生计,参加举人考试。

第二等增生,就是增广生员,既无禀米,也无职责。增生也可以入国子监,也可以参加秋闱乡试,考取举人。

兴安的意思是,给肯去乡里做官的军生们一个秀才的身份,入国子监就学。

“增生好,但是得给银给米,居京师大不易啊。”朱祁钰想了想,补充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兴安认真的思忖了下说道:“就按掌令官待遇给银给米即是,营造官舍,乡官赠生可住官舍,也解决部分的生计问题,安心参加秋闱春闱。”

“陛下,兴文匽武可要不得了。”

“臣琢磨了几年的时间,琢磨出点味道了来,这二十四年来的兴文匽武,固然有大势所趋,但何尝不是因军生能考中举人、进士的数量太少了吗?”

“卫所儒学堂并无大儒,能考中举人的都寥寥无几,更别提进士了。”

“这可不就是文盛武衰了吗?”

军事始终是政治的延伸,这一点上,自从五代十国的军头黑道政治结束,赵宋建立之后,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

但是在政治博弈之中,军队出身的军人,始终没有多少参政议政的渠道,就连兵部尚书总是文进士担任。

勋臣们又受限于自己的身份,最终导致兴文匽武总是在发生。

就像是没有通往剑桥大学的高速公路,是因为交通部很久没有剑桥出身的常任秘书那般。

没有卫所儒学堂出身的进士,朝中兴文匽武自然没有反对的风力。

即便是皇帝想要阻止,也是没有人帮助皇帝做事。

赵宋时候,很多皇帝不是不知道军队的重要性,但是谁去做?

无人可用。

兴安提出的谏言,大约相当于一种制衡手段,保持一定数量军籍出身的进士,不说修建新的通往军营的高速公路,至少在拆路的时候,会有人激烈的反对。

“大珰啊,平日里你这不吭不喘,出这主意,不错,很好。”朱祁钰高度赞同了兴安的想法,点头继续说道:“可以和礼部沟通一下,看看给乡官们增生,会不会很困难。”

兴安俯首说道:“臣和胡尚书通过气,胡尚书提出了几条补充的建议,他并不反对。”

“让礼部上个奏疏吧。你这条谏言不错,至少写实录的时候史官会为你勾勒一笔。”朱祁钰十分欣慰。

他的确是有办法,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朱祁钰还是明白的。

兴安继续为陛下研墨,笑着说道:“为陛下分忧,乃臣之本分。”

胡濙很快就把早就准备好的奏疏,递到了文渊阁,朱祁钰朱批之后,在廷议中,终于开始推行。

讲义堂正式从讲武堂之内拆分,招生的范围从军卒之间的掌令官,扩张到了卫所的儒学堂军生。

掌令官本身的五百生员不变,再增加五百军生生员。

在讲义堂毕业之后,可以下到乡里之间为乡官三年期满,归京做增生,入国子监考取功名。也可以到军队中充任掌令官,征战四方。

这次的扩招,解决了部分的卫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也解决了合适乡官绝对数量过少的问题,更是部分解决了朝堂文武失衡的格局。

这件事朝中议论纷纷,但是讲武堂、讲义堂设立之初,就是陛下为了掌控军权所设,这是不能伸手的地方。

不能向泰安宫伸手,也不能向军队伸手,这是两条陛下登基之后的铁律,错非找死,否则是不会胡乱伸手的。

十日后,朱祁钰收到了襄王的奏疏,黄龙和韦保被劝降了,毕竟八万京军还在贵州。

百姓们被安抚下来,但是有七千附逆作乱的军士,襄王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暂时把这七千军士扔到了六枝厂、滇铜厂、桐油厂、桐园里内做苦役。

“襄王在奏疏中为这些军士陈情,希望朕可以如同宽宥南衙叛军那般,苦役五年抵罪。”朱祁钰拿着襄王的那封奏疏,思考了片刻,朱批了襄王的奏疏。

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686章 记账货币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发威,就会有人把老虎当病猫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国之策、亡国之臣、亡国之君第698章 靠骗,可以把人骗到当牛做马!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还是朕罪天下!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战前会议第672章 文人曲笔,是非黑白颠倒说第904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壳丹书、庆功宴喋血第四百三十章 乌鲁格别克天文表、六分仪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于民易,用之于民难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卖多少钱?第三百五十二章 让那皇爷爷见识下咱们的厉害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没有大明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党?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贺“打磨z”成为本书盟主!)第659章 一骑绝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仅要军事胜利,还要政治胜利!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统性的欺负皇帝第993章 坐着火车去宣府第二十六章 逼朕杀人第884章 第一站,岘港第824章 官船官贸,再下西洋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头上动土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为公(均订加更)第756章 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还是的公平!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样的造反第834章 虽然没有军事天赋,但仍是优秀统帅第764章 达则混吃混喝,衰则反咬一口第943章 魏景阳什么东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785章 大道至简 光明正大第一百一十一章 萤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鞑靼才是主场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权力的工具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随时增补第四百零二章 贰臣贼子的一般下场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后第873章 瓦剌人没有武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788章 机器一转,人心不古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议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尽人间烟火气第二十六章 逼朕杀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艺复兴第五十八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三百六十三章 彻底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参谋部第二十五章 登基后的一道考题第三百零三章 再赏一块奇功牌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声君父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话要说!第三百八十章 养猪,到底是集中养殖还是散养?第950章 尤其擅长见缝插针第四百七十九章 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钱第九十三章 冠军旗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怀德第二百五十章 内廷外廷 必有一战第二百八十三章 总是和奸细有不解之缘的袁彬第892章 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号恶人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机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觉得羞愧吗?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只能苦一苦势要豪右之家第908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两位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丧办第693章 穷生恶计 富生良心第五十八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945章 太阳照常升起的安心第913章 金山银山手头过,一厘钱也不敢沾第一百二十七章 为医学研究持续做出贡献第876章 贡院大火,九十贡生俱成灰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与为民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台看了想拥抱,严监生听闻要落泪第877章 快刀斩乱麻,办个加急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发现,自漂流鸭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们就跑不掉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无事第七十五章 于谦,你比王莽还要王莽!第六百零八章 小农经济蜕变的必要条件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们去哪儿?应天府吗?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亚优秀的匹配机制第五百八十七章 异姓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缓急,物有轻重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875章 大明军该赢!第五百二十三章 势与罗马同生同死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第798章 错把鲁莽当勇敢第650章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杀、美人计、金钱收买
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686章 记账货币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发威,就会有人把老虎当病猫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国之策、亡国之臣、亡国之君第698章 靠骗,可以把人骗到当牛做马!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还是朕罪天下!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战前会议第672章 文人曲笔,是非黑白颠倒说第904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壳丹书、庆功宴喋血第四百三十章 乌鲁格别克天文表、六分仪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于民易,用之于民难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卖多少钱?第三百五十二章 让那皇爷爷见识下咱们的厉害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没有大明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党?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贺“打磨z”成为本书盟主!)第659章 一骑绝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仅要军事胜利,还要政治胜利!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统性的欺负皇帝第993章 坐着火车去宣府第二十六章 逼朕杀人第884章 第一站,岘港第824章 官船官贸,再下西洋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头上动土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为公(均订加更)第756章 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还是的公平!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样的造反第834章 虽然没有军事天赋,但仍是优秀统帅第764章 达则混吃混喝,衰则反咬一口第943章 魏景阳什么东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785章 大道至简 光明正大第一百一十一章 萤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鞑靼才是主场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权力的工具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随时增补第四百零二章 贰臣贼子的一般下场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后第873章 瓦剌人没有武德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788章 机器一转,人心不古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议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尽人间烟火气第二十六章 逼朕杀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艺复兴第五十八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三百六十三章 彻底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参谋部第二十五章 登基后的一道考题第三百零三章 再赏一块奇功牌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声君父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话要说!第三百八十章 养猪,到底是集中养殖还是散养?第950章 尤其擅长见缝插针第四百七十九章 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钱第九十三章 冠军旗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怀德第二百五十章 内廷外廷 必有一战第二百八十三章 总是和奸细有不解之缘的袁彬第892章 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号恶人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机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觉得羞愧吗?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只能苦一苦势要豪右之家第908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两位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丧办第693章 穷生恶计 富生良心第五十八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945章 太阳照常升起的安心第913章 金山银山手头过,一厘钱也不敢沾第一百二十七章 为医学研究持续做出贡献第876章 贡院大火,九十贡生俱成灰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与为民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台看了想拥抱,严监生听闻要落泪第877章 快刀斩乱麻,办个加急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发现,自漂流鸭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们就跑不掉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无事第七十五章 于谦,你比王莽还要王莽!第六百零八章 小农经济蜕变的必要条件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们去哪儿?应天府吗?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亚优秀的匹配机制第五百八十七章 异姓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缓急,物有轻重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875章 大明军该赢!第五百二十三章 势与罗马同生同死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第798章 错把鲁莽当勇敢第650章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杀、美人计、金钱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