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今非昔比

伴随着马邑-河套双向战役基本尘埃落定,时间,也终于来到了天子荣新元二年。

按照往常惯例,新君即立后的新元元年初,会举行新君一朝的首次大计。

就好比八年前,即太宗孝文皇帝后元七年夏六月,太宗皇帝驾崩;

短短四个月后的孝景皇帝元年,长安朝堂便举行了孝景皇帝一朝的首次大计。

而在此之前的太宗皇帝后元七年初——即太宗皇帝驾崩之日的八个月前,长安朝堂才刚进行太宗皇帝一朝的第十次大计。

换而言之,孝景皇帝天子启元年的大计,是汉家那两年内的接连第二次大计。

到了刘荣即位,情况却有所不同。

——在孝景皇帝元年的第一次大计之后,孝景皇帝一朝的第二次大计,便是到了孝景四年。

第三次,便该是孝景七年。

但在这个位面,汉孝景皇帝刘启,驾崩于孝景六年秋。

所以,原本应该在孝景皇帝七年初,举行的孝景一朝第三次大计,便理应被替换成同一时间,即天子荣新元元年初的新君首次大计。

可当时的状况,稍微有些特殊。

——孝景皇帝尸骨未寒,匈奴人就跑来讹诈,并被刘荣强硬回绝!

而后,便是一场朝那之战,让整个长安朝堂都心系北墙,刘荣也就没了大计的心思;

专注于北墙战事的长安朝堂,更没了主持大计的精力。

本该在去年进行的大计被延迟,今年,也就是刘荣新元二年初,总该是补上了?

无奈今年和去年一样——北墙战事未休,长安朝堂,无暇他顾。

对于自己这一朝的首次大计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刘荣其实是有些无奈的。

大计,是这个时代,长安朝堂中央针对地方郡县——尤其是山高皇帝远的关东地方郡县,少有的审查、监督手段。

每三年一次的大计,以乌纱帽,乃至于项上人头为标的物,来警醒着每一位郡县主官:无论做什么丧尽天良的事,都千万别过火!

若不然,你就算是有上苍庇佑,也最多最多只能蹦跶三年。

等到了下一次大计,你那些丑事儿在长安一扬,那你可就是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死)了。

当然了,大计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敦促地方郡县:不要做出太过分的坏事;

甚至哪怕一点坏事都不做,仅仅只是好事做少了、政绩不达标,官员依旧有可能在大计中,迎来不利于自己的政治生涯转折。

准确的说,大计,是长安朝堂唯一一个能根据事实、根据政绩,来对地方郡县做出奖惩平叛,以及职务调用的渠道。

没有大计,长安朝堂就无法得到地方郡县第一手的状况,更无法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而汉家上一次大计,是在先孝景皇帝四年;

掰着指头算,今年,即天子荣新元二年年初,已经是上次大计之后的第四年了。

再拖,等到了明年,那就是时隔五年的大计……

“皇帝,还是再同朝中公卿商议商议,实在不行,就在开春之时,补上这一年的大计吧。”

“——本该去年就举行的大计,拖到今年,已然是有所不妥。”

“再拖一年,真要是让关东闹出什么乱子……”

冬十月初四,长安城,长乐宫长信殿。

听刘荣说起大计再度拖延的计划,窦老太后面色淡然依旧,只嘴上,依旧不忘提醒刘荣:大计很重要,能不拖,就尽量不要再拖。

对此,刘荣有心辩解,确实没有直接开口,说些‘战事所累’之类;

而是委婉转移话题道:“昨日,太尉郦寄传回战报:匈奴右贤王伊稚斜撤军,程不识率军北上,得以重驻马邑。”

“河南地朔方郡,博望城北墙也已大致建成,至晚不超明岁开春,便可以矮墙围出博望城出行、至晚明岁秋,博望城可彻底建成!”

“——近几日,朝中百官正在商议,朔方郡当设几城、以何为治;”

“又郡县官员任用、将帅派驻等事宜……”

嘴上含笑说着,刘荣的眼睛却是有意无意瞥向身旁,佯做垂眸饮茶之态,实则,却是小心观察起祖母窦老太后的神情变化。

也果然不出刘荣所料:听刘荣以战事——尤其是战果来委婉解释大计推迟的原因,老太后原本还算云淡风轻的脸上,顿时就涌现出一抹肉眼可见的僵硬。

——无论是古今、中外,战争,永远都是政治的延伸。

而这场河套-马邑战役,对于汉家的政治意义,显然是不同凡响的。

汉家完胜!

战前的所有既定战略——即河套战场牟取河套,马邑战场确保马邑不失两项,除去程不识主动弃守马邑,使汉家短暂失去马邑控制权不算,均得以圆满达成!

而既定战略的圆满达成、河套地区的成功获取,意味着这一场战争,让汉家得以顺利开疆拓土。

——新开疆域尤其还是河套!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一项,就足以让汉家自上而下,无论参战将帅,还是后勤辅兵、民夫;

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底层农户;

乃至于天子刘荣本人,都受益匪浅!

参战将士、后勤部队自不用说,实打实的军功,将让每一个与此战有关的人,都大幅改善生活水平。

就算无法达到‘人均阶级跃迁’的程度,也起码是人均发一笔财。

达官显贵也很好理解——彻侯贵族、外戚基本悉数参战,各分得一杯羹;

便是最底层的农户黔首,也同样能得到很直观的好处。

——就算我家没有子侄参战,那些参战的有功将士得了赏赐,也总得买点东西吧?

成千上万,甚至十以数万计的‘有功将士’,挥舞着大把大把的铜钱涌入市场,但凡是手里有东西可卖的人,都可以从中牟利。

而此战,若要说谁得利最大,那无疑,便是天子刘荣了。

——开疆拓土之功!

对于将官而言,这是武勋;

而对刘荣而言,这,却是实打实的‘武功’!

文治武功文治武功,虽然不分先后,但含金量孰轻孰重,却是一目了然。

就说刘荣的祖父,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花费了足足二十七年时间,才让后世华夏子孙竖起一个大拇指,认可了这位汉天子在‘文治’范畴的成就。

而原历史时间线上的汉武大帝刘彻,却在内部治理一塌糊涂,甚至险些让汉家江山社稷崩塌的前提下,仅仅凭借‘武功’二字,便得以名垂青史。——汉文帝刘恒,在位二十七年,兢兢业业一生;

花费足足二十七年的时间,达成了在‘文治’范畴的天花板级成就,却唯独缺个‘武功’。

——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放浪形骸一生;

用足足两倍的在位时长,霍霍了汉家足足五十多年,将文景之治的积累败坏了个一干二净,百姓民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却唯独只有‘武功’。

但在后世,世人皆知汉武刘彻北逐胡虏,卫霍闪耀草原;

却鲜有人知汉文励精图治,更为天下人赞为‘在世圣人’。

这,就是文治、武功二者之间的差别。

说不上二者哪个难度更大;

前者需要花费极为漫长的时间,需要极强的耐心,以及一定的政治能力;

后者需要极大的魄力,以及足够稳固的威严。

但含金量一目了然——励精图治数十年,不如一战所得之武功!

如秦奋六世之余烈,励精图治百十年,终也抵不过始皇一扫六合,为华夏之祖龙。

如汉历经文景之治,委曲求全数十年,终也还是抵不过汉武马踏胡虏,铸诸夏之脊梁。

作为汉太宗孝文皇帝的发妻,窦老太后至今都还忘不了丈夫临终前,依旧在耿耿于怀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老太后更不可能不知道: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武功二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果是,在这场战争前,刘荣只是一个勉强成人,手腕勉强合格,政治水平勉强达标的菜鸟皇帝;

那此战过后,有‘武功’二字傍身的刘荣,就彻底成为了真正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汉天子!

过去的刘荣制定政策,需要以现存律法为依据;

但从今往后,刘荣想要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会有新的法律跟进,来补充政策的合法性。

这,就叫‘言出法随’!

这样的状况,显然不是老太后希望见到的。

准确的说,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老太后的心情很复杂。

作为汉家的掌舵人——至少是理论掌舵人之一,老太后当然希望汉家在每一场战争中,都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但作为一个个体、一个有权力欲望的政治人物,老太后显然也不希望刘荣如此顺利的获取‘武功’,并以此为根基,过早的从手中夺走太多权利。

只是眼下,米已成炊;

就算再怎么无法接受,老太后也只能强迫自己接受,并尽快适应自己的身份变化。

——从过去,代替先孝景皇帝,为新君刘荣‘撑场面’的决策者,转变为日后,为天子荣提供建议,并适时提醒、告诫的参谋者……

“皇帝的陵、邑,可都有章程了?”

别了老半天,窦老太后才终于憋出来一句没头没尾的警醒之语。

倒也不是老太后不习惯如今的角色;

——在孝景皇帝年间,面对着羽翼丰满,还未即位便已壮年的孝景皇帝,窦老太后便基本都是这么个参谋者的角色。

不时提醒一下皇帝这事儿别忘了、那事儿别拖了,然后就当甩手掌柜便是。

但毕竟是从那个角色,先转变为了吕太后、故薄太皇太后那样的掌权者,如今又再度变回参谋者;

这突如其来的落差,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

“定下了。”

对于老太后的心理活动,刘荣有大致的推断。

知道老太后不是不愿意接受现实,而是需要一点时间习惯,刘荣自也明白这个时候,不能刺激到老太后脆弱、敏感的神经;

于是,便一如往常般,恭敬应答道:“朝中百官共议,论定孙儿的陵、邑,为茂陵。”

“本当于明岁开春,籍田大典后,正式开启茂陵的筑建事宜,但孙儿盘算着战事方案,朝中事务繁杂,便将此事,也暂且延后了……”

刘荣可以卖了个破绽,老太后不出意外的皱起了眉头。

“这也拖,那也拖;”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明年有明年的事,后年有后年的事!”

“什么事都往后拖,堆积在一起,又要拖到什么时候才算完?”

···

“更何况前岁有战事、去岁有战事,今岁、明岁、后岁,也未必风平浪静。”

“若再有战事,皇帝难不成,还要继续拖着大计、陵邑,乃至于日后的桩桩件件?”

便见老太后揪住刘荣的‘小辫子’,就是突突突突一阵牢骚;

宣泄过心中窝火,才绷着脸交代道:“大计,拖便拖了,只是无论如何,都决不能再三拖延。”

“——明岁,即皇帝三年初,必须举大计!”

···

“至于陵邑,事关宗庙、社稷安稳,更关乎国本,万万拖不得。”

“左右也不是什么需要朝堂内外倾力协作下的事,至少也要让少府开始着手,把陵邑先建起来。”

“——先孝景皇帝在位六年,陵邑才成,还没来得及广迁关东豪强入陵邑,先帝便大行。”

“今岁,皇帝便迁一批关东豪强,实先帝阳陵邑;”

“往后每三年,便要再迁一批,分批次实茂陵邑。”

如是一番话说出口,见刘荣也没有梗着脖子,更没有因为身具‘武功’而翘尾巴,而是一如往常的恭谨姿态,老太后心中无源之火,也总算是消了下去。

却也没忘摆出一副大家长的姿态,苦口婆心的说教起来。

“陵邑因何关乎国本,皇帝心里明白。”

“治国,是门学问;”

“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皇帝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72章 天赋异禀的中山靖王第18章 刘荣的抉择第108章 誓师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220章 蝴蝶效应?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244章 边墙有变?!第171章 老刘家的男人啊第276章 嫁为天子妇,为汉椒房主第234章 进退两难呐第82章 屠龙勇士第178章 为子孙后世计第162章 记住了?第55章 老娘长进了?第145章 儿臣刘彭祖,昧死百拜!第74章 怪不得皇长子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订)第227章 开战!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16章 私人订制版陷阱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够格吧?第257章 梁内史,别来无恙否?第10章 请陛下三思!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识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128章 盖棺定论调的一手好作息第55章 老娘长进了?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80章 有母刚落脚第236章 为什么不列装?第74章 怪不得皇长子第181章 劳烦临江王!第255章 绝不和亲!第80章 有母第106章 天子启的怒火第32章 埠(b)响丸辣第8章 命可真好第292章 蒙王?第161章 变天了吧?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2章 埠(b)响丸辣调整一下状态第234章 进退两难呐第84章 上架感言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07章 梁王,也是藩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调整一下状态第218章 天子启的异常第264章 活着,才是最大的胜利第326章 文明进程的落后第43章 丞相失势第319章 得陇望蜀?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178章 为子孙后世计第3章 左膀右臂第311章 幽冥第136章 儿行千里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盘算第95章 盛名之下,断无虚士第292章 蒙王?第223章 请太子主持大局!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111章 寡人已为东帝,尚何谁拜?第23章 好剧本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83章 你不卖?我还不吃了呢!第80章 有母第263章 人心啊第130章 太尉周亚夫之祸?第152章 博望苑告假第328章 王朝周期律?第221章 老兵第234章 进退两难呐第199章 学着点儿,混小子第225章 母后来了啊第295章 女人心第8章 命可真好第182章 你的葬礼,孤亲自操办第311章 幽冥第266章 言于朝,则斩于阙!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199章 学着点儿,混小子第26章 皇长子手眼通天?第257章 梁内史,别来无恙否?第205章 羽林第35章 汉少府第259章 宽宏大量韩安国第30章 真闭门谢客第84章 上架感言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194章 必须找到梁王叔!
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72章 天赋异禀的中山靖王第18章 刘荣的抉择第108章 誓师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220章 蝴蝶效应?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244章 边墙有变?!第171章 老刘家的男人啊第276章 嫁为天子妇,为汉椒房主第234章 进退两难呐第82章 屠龙勇士第178章 为子孙后世计第162章 记住了?第55章 老娘长进了?第145章 儿臣刘彭祖,昧死百拜!第74章 怪不得皇长子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订)第227章 开战!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16章 私人订制版陷阱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够格吧?第257章 梁内史,别来无恙否?第10章 请陛下三思!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识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128章 盖棺定论调的一手好作息第55章 老娘长进了?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80章 有母刚落脚第236章 为什么不列装?第74章 怪不得皇长子第181章 劳烦临江王!第255章 绝不和亲!第80章 有母第106章 天子启的怒火第32章 埠(b)响丸辣第8章 命可真好第292章 蒙王?第161章 变天了吧?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2章 埠(b)响丸辣调整一下状态第234章 进退两难呐第84章 上架感言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07章 梁王,也是藩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调整一下状态第218章 天子启的异常第264章 活着,才是最大的胜利第326章 文明进程的落后第43章 丞相失势第319章 得陇望蜀?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178章 为子孙后世计第3章 左膀右臂第311章 幽冥第136章 儿行千里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盘算第95章 盛名之下,断无虚士第292章 蒙王?第223章 请太子主持大局!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111章 寡人已为东帝,尚何谁拜?第23章 好剧本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83章 你不卖?我还不吃了呢!第80章 有母第263章 人心啊第130章 太尉周亚夫之祸?第152章 博望苑告假第328章 王朝周期律?第221章 老兵第234章 进退两难呐第199章 学着点儿,混小子第225章 母后来了啊第295章 女人心第8章 命可真好第182章 你的葬礼,孤亲自操办第311章 幽冥第266章 言于朝,则斩于阙!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199章 学着点儿,混小子第26章 皇长子手眼通天?第257章 梁内史,别来无恙否?第205章 羽林第35章 汉少府第259章 宽宏大量韩安国第30章 真闭门谢客第84章 上架感言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194章 必须找到梁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