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大条了

豫章县,驿站。

县令谭晋等人的援兵到了。

县令谭晋和县尉严解自是喜不自胜。

羽林卫一方是气势难免一落。还好作战的是羽林卫而不是别的什么杂牌军,不然在对手援兵到的那一刻,早早就溃散了。

冷兵器的战斗其实也很残酷,不比热武器沾染的血腥少多少。

割喉,断手断脚或是开肠破肚,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就是暴力的艺术。

士兵们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因为拼杀的瞬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古代打仗到底打的。或许是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其实有的时候战败的一方往往还有一战之力。若是背水一战的话,未必没有转败为胜的可能。

但是很可惜,颓势让他们失去了再战一回的勇气。这就是战场上气势的妙用。

对于县令谭晋一方出现的援兵岳锋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意外。

县令谭晋若是没有底气又岂敢围杀他们呢?

他们是圣上派遣的使者团,他们要是被一网打尽的话,就算是为了面子上面也不可能不追查。

这一点岳锋相信县令谭晋是心知肚明的。

那么他到底为何要。对他们斩尽杀绝,这就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难道仅仅是为了死之前拉一个垫背的?

不,不可能。

这一边,岳锋带领着羽林卫已经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思去决一死战了。

而另一边属于京都的援兵还在骑马赶来的路上。

救人如救火,鉴于文官骑马疾行的速度相较于武人来说实在是太慢了,所以佑宁卫的大部分森马都抛弃了文官,先行一步,只留下了必要的护卫,用来保护一众文官在后面慢行。

统领佑宁卫的校尉名叫尹良山,是兵部尚书某名弟子的兄长,也算是沾亲带故。

“兄长,现在豫章那边的情形都没有摸透,万一那边的情况并没有那么危险,我们有必要这么着急地赶过去吗?”说话的是尹良山的从弟尹良海。

“军中叫校尉。你也说是万一了,万一若是豫章那边的情况危急呢?贻误了战机,谁来担责?是我,还是你?”

“兄……”尹良海的长字还没有说出口,就被尹良山一眼瞪了回去,“校尉,可是我们若是按照如今这样的速度继续进行下去的话,便是到了豫章,那战斗力怎么也下降了好几成吧。如此救援的意义又何在?”

“你以为什么是救援?救援从速,我们给友军们带过去的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战斗力,而是告诉我们的友军,朝廷记着他们,告诉他们,他们有援军,让他们的心落到实处,至少能够正常的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尹良山教育道。

尹良海还是有些不懂,他们疲惫的赶过去不就是送菜吗?但是他没有继续问下去,他从从兄的表情中已经看到了不耐烦的情绪,像是在表示孺子不可教也1。

尹良山狠狠的挥舞了一下马鞭,马在尹良山的驾驭下开始加速。

“所有人,加速,目标豫章!”

“诺!”所有人齐声应道,他们挥起马鞭,狠狠地打在马身上,马在疼痛下开始又一轮的加速。

豫章县,驿站内。

林延贤哪怕是再目不忍视,也要忍着悲痛去关注着变幻莫测的战场。

当他看到豫章官吏一方的援兵赶到时,是面黑如墨,他知道,这场战斗的天平又重新的向豫章官吏的一方倾斜。

林延贤紧紧的盯着支援豫章官吏的那群不速之客,他好像要将一张面孔都印在脑海中。

叛逆,当诛!

林延贤盯着那群不速之客的身影久了,竟也觉得这群不速之客的穿着格外地眼熟。

他是不是在哪里见过这群不速之客的穿着打扮?

蒋思明见林延贤一直盯着支援豫章官吏的那群人看并且露出了有些迷茫疑惑的目光,遂问道:“侍郎,那群乱臣贼子可是有什么不对之处?”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这群人的穿着有些莫名的眼熟。”

蒋思明跟着林延贤也算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无论是低谷还是重返高处,他都一直跟在林延贤身边。林延贤若是觉得眼熟的话,那么他也应该有印象才是。

蒋思明盯着那群人看啊看,那群人的打扮是越看越熟悉:“眼熟,实在是莫名眼熟。”

林延贤和蒋思明一直死死盯着那群人看的模样引起了一群人的注意力。

薛潜就是注意到的其中之一:“侍郎,支援的那群人有何不对?”

“也没什么不对就是,我觉得这群人的穿着莫名眼熟了些。”

“穿着……”薛潜也成了紧紧盯着那群人中的一员,同时她也在脑海中检索资料,找找这穿着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穿的战甲是普普通通的大周制式战甲,只不过好像根据地域因素有所改良。

那群人穿的战甲也太轻薄了些,如此防御力只怕是大大下降。

这样的战甲一半出自于南边,大周南边的气温很高,若是不知变通,那么训练时,被闷死的士兵就得有好一批。而且大周南多山丘,作战时需爬上爬下,战甲过沉也不利于作战。所以相对轻薄灵活的战甲,算是大周南边的特色。

邓锦也听到了林延贤的话,她对这穿着实在是没什么研究。但是她注意到了每一名来源之人的脖子上都挂了一个类似于香囊的东西。

那是用来做什么的?总不能是用来熏香的吧?大头兵,每天训练累死累活,一身臭汗,还熏香?没意义呀。

那香囊还能用来做什么呢?或许还可以驱虫?南边蚊虫之类的多,有些地方的毒虫尤其多,所以驱虫香囊也算是有用武之地,所以有条件的人都会佩戴一个。

“我想起来了,那好像是桂闽那边的穿着。”林延贤突然灵光乍现。

他曾走过不少偏远地区,他曾经到过桂闽的临郡,他隔着河曾见过类似的穿着。

提起桂闽,他就不得不想起了魏王。

他对桂闽的穿着有着如此深的印象,其实也是因为桂闽是魏王的领地,他不免就多了几分关注。

魏王,铁矿……

林延贤觉得事情大条了!这事儿圣上她知道吗?

1《史记·留侯世家》

第129章:赐墨宝第22章:谁为会元第7章:朕已病入膏肓第347章:是何居心第354章:厚颜无耻第169章:共进退第112章:尬与匠气第408章:求见第231章:待遇不同第428章:踏勘第97章:行万里路第264章:暗流涌动第170章:补短板第315章:尚有不足第456章:自燃第160章:水太凉第99章:体悟颇深第151章:奴无用第373章:请赐教第474章:捣乱第31章:畅销文第436章:远见第303章:改名换姓第192章:第三列第220章:大胆设想第219章:英主风范第210章:没资格第395章:不守信第422章:她熟第382章:大买卖第48章:期盼第9章:朕的三观超正第307章:大棒甜枣第78章:天平第326章:太医张华第403章:一字中第187章:很失望第452章:遗惠第294章:日月可鉴第144章:故事会第257章:滔滔不绝第258章:父女二人第96章:各方心思第302章:证人何在第223章:渔翁得利第465章:画饼第147章:找麻烦第93章:千层饼第180章:请留步第132章:牧羊人第348章:她的政绩第465章:画饼第215章:误会啊第62章:膨胀第298章:干劲满满第53章:使者自北来第425章:明理第319章:某也一样第458章:可悲第298章:干劲满满第90章:工具人第435章:得意第192章:第三列第14章:风起云涌第60章:会见第369章:不丢人第141章:族兄弟第183章:搞事情第318章:一无所知第484章:耐心第449章:海商第109章:一呼百应第421章:挣扎第19章:路走宽了第69章:敬酒第302章:证人何在第329章:理直气壮第375章:小笔记第435章:得意第261章:相敬如宾第151章:奴无用第477章:和平第477章:和平第412章:生气第454章:承情第436章:远见第324章:金字太俗上架感言(求首订)+加更规则第119章:底层智慧第441章:组织第66章:双面第404章:五年第315章:尚有不足第459章:方圆第287章:斯人已逝第275章:尘埃落定第7章:朕已病入膏肓第175章:没消息第390章:快放开
第129章:赐墨宝第22章:谁为会元第7章:朕已病入膏肓第347章:是何居心第354章:厚颜无耻第169章:共进退第112章:尬与匠气第408章:求见第231章:待遇不同第428章:踏勘第97章:行万里路第264章:暗流涌动第170章:补短板第315章:尚有不足第456章:自燃第160章:水太凉第99章:体悟颇深第151章:奴无用第373章:请赐教第474章:捣乱第31章:畅销文第436章:远见第303章:改名换姓第192章:第三列第220章:大胆设想第219章:英主风范第210章:没资格第395章:不守信第422章:她熟第382章:大买卖第48章:期盼第9章:朕的三观超正第307章:大棒甜枣第78章:天平第326章:太医张华第403章:一字中第187章:很失望第452章:遗惠第294章:日月可鉴第144章:故事会第257章:滔滔不绝第258章:父女二人第96章:各方心思第302章:证人何在第223章:渔翁得利第465章:画饼第147章:找麻烦第93章:千层饼第180章:请留步第132章:牧羊人第348章:她的政绩第465章:画饼第215章:误会啊第62章:膨胀第298章:干劲满满第53章:使者自北来第425章:明理第319章:某也一样第458章:可悲第298章:干劲满满第90章:工具人第435章:得意第192章:第三列第14章:风起云涌第60章:会见第369章:不丢人第141章:族兄弟第183章:搞事情第318章:一无所知第484章:耐心第449章:海商第109章:一呼百应第421章:挣扎第19章:路走宽了第69章:敬酒第302章:证人何在第329章:理直气壮第375章:小笔记第435章:得意第261章:相敬如宾第151章:奴无用第477章:和平第477章:和平第412章:生气第454章:承情第436章:远见第324章:金字太俗上架感言(求首订)+加更规则第119章:底层智慧第441章:组织第66章:双面第404章:五年第315章:尚有不足第459章:方圆第287章:斯人已逝第275章:尘埃落定第7章:朕已病入膏肓第175章:没消息第390章:快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