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回 法天命

修行者从有到无、到无无,如何才能臻达修行的大境界?

概括道门思想,可归结于一个字“无”。

道门讲究化繁为简,最简单的就是“无”。通过太上老君之口,人们熟知了道家“无为”的思想,并倡导在日常生活中要少私寡欲、绝圣弃智。

想要达到这一层“无为”的意境,终归要通过“有”的思想去修炼,道门称之为借假修真。

道门的核心思想源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其中心要旨在于“道法自然”。

因此,太上老君强调众人在生活中要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具体可做到“去甚,去奢,去泰”。

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效法天地之道,从自然万物的运行法则中参悟为人处事的道理。

太上老君又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因此,太上老君讲无为和自然,其具体的应用法则便是“不争”。以更加平和且宽容的态度去处事,不与人争、也不与己争,能够把生活中所有的际遇都看成是一场历炼,对所有的不如意都可以安之若素,那么此人便可谓得道之人。

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最自然的生活状态,不为了世事而扭曲自我的意志,也不会因为自身的执念而对世界充满了怨恨。

真正有道的人,一定是一个平和的人。

为了准确描述有道之人的状态,太上老君用水为之做了比喻。其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之所以能够“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于它能够处下且不争。

面对一路上纷繁复杂的遭遇,水从不因高山的阻隔而改变了最终的方向,也不会因为沿途的染着而改变了内心的颜色。

在道门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之物。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

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而人生之道,也莫过于此。

太上老君认为,至高的品性应该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保持这一份胸襟的前提,在于“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便是臻达自然之道。

人们惯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来形容圣人面对世间荣华富贵而不动摇的姿态,其何以能至此者?答案唯“清静”二字。

太上老君讲“虚其心,实其腹”,是在告诫人们不断地去清空内心中对他人、对世界保持的成见,以清白的心底去返照自我,从而实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大境界。

如果能够按照以上顺序去修行自我,便可帮助人们从红尘之中超越出来,实现了从有到无的过程。

但道门讲的“无为”又不仅仅是无,更是无无。

因为澄心去欲以达无,这本身也是有,是一种欲望的体现。

只有实现了无无,即不再需要主动地息心涤虑,而是所有的不争、清静等德行是一种本性自然的情志表达。

当剥除了太多的人为与刻意,最后留下的便是复归于朴的纯真。

太上老君一次次告诉人们要去学习婴儿的状态,因为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发于本然,没有名和利的交锋,更不存在使心用心的机巧。

能做到这一步,也才能明白水德的含义。其之所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于万物莫能与之争,在于与万物无事可争。

心本淡然,一切皆是过往烟云。

在巍峨的道观大殿中,一位少年龙禾正对着祖师敬香祷告。

他把三炷香插入香炉,低声祈祷道:“愿祖师保佑我入职科举成功,加官进爵,报国还乡。”说完又跪拜几次,这才起身离开。

祖师看着下面的少年笑而不语,身旁的侍者问道:“祖师,这个少年十分虔敬,发的又是善愿,你为何不应?”

祖师却是一笑,缓缓道:“还差了一炷香。”

“差了一炷?”侍者看看香炉中兀自袅袅的三炷檀香,百思不解。

转眼过了十年,青涩的少年龙禾已成长为俊朗青年,英姿勃发。

当年的入职他虽然并未得中,但是转而投笔从戎,成为了一员武将,在军中立下赫赫战功。

这次回乡,乃是特地回来办喜事的。

青年人像从前一样,燃起三炷檀香,恭敬跪拜道:“愿祖师保佑下官结善姻缘,妻子贤惠,夫妇和睦。”说着又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侍者见到这一幕感慨良多,扭头却看到祖师依然是笑而不语,不由说道:“祖师,你为何又不应他?”

祖师笑道:“还是差一炷香。”

转眼又过十年,青年人龙禾已步入中年,他再次走进道观大殿的时候,额头上已经隐约现出几道皱纹。

ωωω_ T Tκan_ ¢○

由于受到妻子家族的牵连,昔日威风凛凛的将军,此时已经被贬黜为地方小吏,郁郁而不得志。

人到中年的他敬香磕头,低声祷告,祈祷自己的儿女能够发奋读书,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

侍者看看他,又看看笑而不语的祖师,心中叹道:“到底还是差了一炷香。”

又过了十年,曾经的中年人龙禾已是渐生华发步入老年。

此时的他早已解甲归田,安居乡野,再也没有从前的宏愿。

老年人像从前一样燃起三炷檀香,叩拜道:“祖师,之前来许愿您从来没有满足过我,但是这一次却请您务必能够成全我的孝心。想当年我父亲早亡,是家中老母辛苦抚养我长大成人。如今高堂年事已高,唯愿她老人家身安无事,舍此则再无所求了。”

侍者最是善良随喜,听到这话已经不忍。

他扭头去看祖师,却发现祖师已经面露笑容,微微点头道:“那就如你所愿。”

老年人龙禾走出院门,还未到家,喜讯已经远远传来,他的两个儿子竟然同时入职成功,并且君王还颁下诏书,洗刷了他的冤屈,让他官复原位,再升一级。

然而这一次,老年人龙禾却终于没有奉召。

他已经决定从此留在家中,照顾年迈的母亲。至于道观大殿中为母亲祈祷的那一炷香,当然再也没有间断过。

小镇里有这样一个非常厉害的出马仙,看事颇为灵验,来找他的人可谓是多如牛毛。

听说这个男孩很特殊,他一岁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流利的说很多话,到两岁就开始缠着父母听故事而且听过一遍的故事就能复述出来,大家都觉得他长大后一定是一个神童。

直到他七岁那年的夏天,忽然生了一场重病,水米不进,连大夫看了都直摇头,可是就在第三天,他居然奇迹般的醒了。

不过醒来以后性格就和原来不同了,原来整天缠着父母听故事的他开始自己去看书简了,且看的都是一些晦涩难懂的书卷,以致连说话也完全不像一个孩子的口气。:

他的父母当时也没有在意,以为是那场病造成的,慢慢的大家也就习惯了。

因为他除了看书卷,或者偶尔一个人发呆之外却是没有其他异常了。

过了大概三个月,他的父亲要去外面办事,早晨要走的时候,这孩子突然从屋里跑出来很认真的道:“父亲,你不要去!。”

父亲以为是孩子舍不得自己,就摸摸他的头说;“没事!,我明天就回来了,等我回来给你带一个小玩具。”说完就要出门。

可是这孩子上去就抱住了父亲的大腿,一边哭一边说:“不要去!不要去!去了就回不来了。”

更骇人的是,他说话的语调非常浑厚完全不像他平时的声音。

夫妻俩被孩子突如其来的举动弄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倒是孩子的奶奶说:“还是先别去了,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没准这孩子是看到了什么。”

就这样,他父亲到底没有出去,晚上吃饭的时候,却听邻人说因为山石崩塌把几辆马车砸下悬崖,十几人都没能活下来。

听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一家被吓得目瞪口呆,要不是今天孩子拦着那……

过了几天,孩子母亲和奶奶带着他来到附近一个出马仙那里,当时那位出马仙已经六十三岁了。看到这个男孩子,忽然从炕上跳了起来,快走两步,“噗通”一声跪在孩子面前恭敬的说:“三爷您怎么来了?”

小男孩很老练的把他扶起来,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在这个出马仙的帮助下开了香堂看事,临行前那个出马仙交代孩子的母亲:“这孩子能来到你们家是你们多少年修来的福气,一定要好好对他。”

这个小男孩从那天开始就成为一个出马仙,因为才七岁需要学习,所以他只在中午上午看事,其他时间一概不看。

有人玩笑似得问他:“你这样不是会耽误那些来看事的人吗?”

男孩玩味十足的说了一句:“一个馒头能救活一万个人吗?得失都是命数。”

别看这男孩年龄不大,但看事从来没有出过错,关于他的故事也越来越神奇,在当地流传非常广的几件事到现在还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传颂着。

第四百零七回 雷王第五百七十二回 修道歌(三)第二百五十八回 辨伪第六百六十七回 百鬼录(三)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九百六十二回 玉俱焚第五百二十回 学道第三百零二回 天之气第三百零八回 行于道第七百二十回 坠仙第八百九十八回 幸活第一百七十三回 诀窍第五百九十五回 意念修道第三百三十一回 镜里第八百三十七回 灵虚子第二百一十回 金麟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四百八十一回 丧门第三百二十四回 天意第一百七十二回 拼术第一百三十九回 死斗第九百五十九回 盂仙第四百二十一回 风泰来的道第九十七回 商之叹息第九百二十五回 心境第九百五十一回 思量第八百零六回 来客第十二回 那颗守望的心第六百零二回 兴衰第二十一回 拼命尚中戏第七百一十四回 高山老道第七百九十二回 养小鬼第二百四十九回 蛊惑第三百六十二回 简单的心第四百三十八回 再败第三百七十九回 天关第二百九十六回 罗睺的智慧第二百八十九回 命门第二百八十一回 生肖第五百五十六回 善莫大焉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九百零四回 祸端第二百五十三回 道不同第七百二十三回 红川 不长的命运(三)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七百三十八回 双王斗第五百三十八回 狐面第六百三十七回 招邪第三百九十九回 道化之生第三百六十八回 五术第八百五十八回 龙凤手(一)第一百六十四回 内乾坤第九百六十六回 融仙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四百六十四回 得报第六百八十一回 飞升梦第一百三十六回 伏击第一百五十四 火并第五十四回 轩辕丘第五百一十四回 风水术(三)第六百二十二回 遇仙记第八百七十回 清关第五百二十四回 投胎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第九百五十二回 八方风第一百二十七回 人长寿第一百七十六回 绝杀第八百八十七回 灭龙术第五十二回 东皇引第五百四十一回 狐怨第五百六十一回 爱恩第六百三十六回 寻光第七百七十八回 欲罢难第七百八十二回 世之道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第七百一十七回 生事者第六百二十八回 心识(二)第三百零八回 行于道第四百二十回 命中注定第三百九十三回 驻颜术(二)第一百零三回 神秘的仙客第二百二十四回 彼与此第一百三十三回 众仙怒第八百二十七回 死搏斗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道第七百一十四回 高山老道第三百六十九回 心灵深处第九百三十七回 魔动力第三百八十四回 世间术第五百九十六回 善人得第二百四十七回 心之道第四百二十五回 洞天福地()第一百四十七回 圣化天第五百六十回 续寿第五百五十二回 兆头第七百四十回 殊死斗第一百五十回 混元书第七百一十六回 仙迹第七百七十二回 王之光
第四百零七回 雷王第五百七十二回 修道歌(三)第二百五十八回 辨伪第六百六十七回 百鬼录(三)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九百六十二回 玉俱焚第五百二十回 学道第三百零二回 天之气第三百零八回 行于道第七百二十回 坠仙第八百九十八回 幸活第一百七十三回 诀窍第五百九十五回 意念修道第三百三十一回 镜里第八百三十七回 灵虚子第二百一十回 金麟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四百八十一回 丧门第三百二十四回 天意第一百七十二回 拼术第一百三十九回 死斗第九百五十九回 盂仙第四百二十一回 风泰来的道第九十七回 商之叹息第九百二十五回 心境第九百五十一回 思量第八百零六回 来客第十二回 那颗守望的心第六百零二回 兴衰第二十一回 拼命尚中戏第七百一十四回 高山老道第七百九十二回 养小鬼第二百四十九回 蛊惑第三百六十二回 简单的心第四百三十八回 再败第三百七十九回 天关第二百九十六回 罗睺的智慧第二百八十九回 命门第二百八十一回 生肖第五百五十六回 善莫大焉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九百零四回 祸端第二百五十三回 道不同第七百二十三回 红川 不长的命运(三)第七百八十七回 黑王(三)第七百三十八回 双王斗第五百三十八回 狐面第六百三十七回 招邪第三百九十九回 道化之生第三百六十八回 五术第八百五十八回 龙凤手(一)第一百六十四回 内乾坤第九百六十六回 融仙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四百六十四回 得报第六百八十一回 飞升梦第一百三十六回 伏击第一百五十四 火并第五十四回 轩辕丘第五百一十四回 风水术(三)第六百二十二回 遇仙记第八百七十回 清关第五百二十四回 投胎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第九百五十二回 八方风第一百二十七回 人长寿第一百七十六回 绝杀第八百八十七回 灭龙术第五十二回 东皇引第五百四十一回 狐怨第五百六十一回 爱恩第六百三十六回 寻光第七百七十八回 欲罢难第七百八十二回 世之道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第七百一十七回 生事者第六百二十八回 心识(二)第三百零八回 行于道第四百二十回 命中注定第三百九十三回 驻颜术(二)第一百零三回 神秘的仙客第二百二十四回 彼与此第一百三十三回 众仙怒第八百二十七回 死搏斗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道第七百一十四回 高山老道第三百六十九回 心灵深处第九百三十七回 魔动力第三百八十四回 世间术第五百九十六回 善人得第二百四十七回 心之道第四百二十五回 洞天福地()第一百四十七回 圣化天第五百六十回 续寿第五百五十二回 兆头第七百四十回 殊死斗第一百五十回 混元书第七百一十六回 仙迹第七百七十二回 王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