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

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

杨伟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是中国的新规划,是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新规划的内容很多,其中的五大理念是十三五规划的灵魂,是中国发展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使中国的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而且,《建议》的主体内容是按照五大理念来谋篇布局的,也就是说,中国将按照五大理念决定的路径来推动发展,五大理念及其五大路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我把它分为两个部分来论述:一是树立五大理念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二是五大理念和发展路径的具体内涵和重点。

//五大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建议》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关系着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把五大理念作为一场深刻变革,赋予了其极高的位置。就词义看,变革仅次于“革命”,我们党把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转变发展方式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可见,这次把理念问题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建议》起草如此重视理念先行呢?

第一,这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既定的、不能改变的、必须完成的、没有退路的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必须围绕实现这个既定目标来制定。目标是既定的,但形势是变化的。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有许多新变化,这又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未来5年,我国的发展环境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六大时相比,甚至同三年前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相比,都有了不小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但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种情况下,如期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轻松。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但现实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变的既定目标碰上变化了的环境,怎么办?最主要的就是解放思想、变革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路径,路径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路径、行动和结果。只有树立符合实际、适应形势的发展理念,才能找到正确的思路,按照正确的逻辑推动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第二,树立新的理念,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窗口期。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经济运行情形不断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旧常态下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已经走不下去了,甚至既定的政策止不住经济的下行。它还告诉我们,我们的经济已经到了必须调结构,必须做减法调结构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退路了,调整结构也没有退路了。结构调整不仅关系着今后5年中国能不能健康发展,更关系着后小康时代能不能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推动发展的思想、思路、政策、工作必须适应新常态。为什么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进展迟缓呢?主要是因为思想还停留在旧常态,没有认识到新常态,对那些产能达到峰值的产业而言,发展的含义已经变了,不再是增产了,而是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排放了。再如,我们在协调某些正在拟订的改革方案时,发现有关部门开始提出的方案质量不高,看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改、为谁改,根本原因恐怕还是惯性思维的束缚。如

果改革方案缺乏思想上的高度、理念上的深度,就很难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总之,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在理念上破题,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才能确定新的发展路径。

//关于五大理念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路径

第一,关于创新发展。就是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主要是针对要素驱动发展的动力明显减弱、新的增长动力还不强、改革作为最大动力还有待充分发挥等问题提出的。新常态的一个特征是新旧增长动力青黄不接。新的增长动力十分重要,是未来的大方向,但是,在可见的时间内还难以弥补传统增长点收缩带来的影响。

创新包括的含义很广,就经济增长的动力而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形成新的增长点。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形成更多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创新既要注意培育新动力,还要激活老动力,注意推进传统产业再创新,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要支持既有企业瞄准国际同行标杆企业,通过创新和设备更新,实现产品、技术、工艺、管理、能耗、排放、品牌价值的全面创新提升。

特别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建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全篇贯彻了改革精神。

第二,协调发展。就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这主要是针对发展不协调、不全面的问题,重点是补齐“短板”。

发展的协调问题,不是新问题,但是,在新常态下有新的表现和新的要求,如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要正确理解、正确看待,不是各地区、城乡之间的GDP都一个样,增长速度、收入水平都一个样才是协调,也不是不管经济发展和财力水平,一味地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免费午餐就是经济和社会协调了。促进区域协调,要在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同时,重点实施区域发展新的三大战略,促进新的大城市群崛起,引导形成若干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我国有13亿多人口,只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是不够的,要在优化开发上述城市群的同时,推动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其中,东北地区、中原地区、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各自都有1亿左右人口的大市场,有条件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新城市群。这样,既可避免经济和人口过度集中于原有的三大城市群,又将有力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重点是城镇化。《建议》在总结十二五时期时,用的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而在目标中,用的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这有很深的含义,就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因为这个问题,不仅在供给侧,关系着未来“谁来务工”和工资成本等问题,还在需求侧,关系着消费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等。而且,这个问题,既有利于稳定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

第三,绿色发展。就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绿色发展本质上是处理发展与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新常态下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无节制单向索取自然,转向有度有序利用自然。绿色发展,近期可以培育新的增长动力,远期则决定中国发展是否可持续、中华民族发展是否能永续的大问题。

三五规划是党的十八大确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以,绿色发展的内容是历次五年规划中内容最多、涉及领域最多的一个规划。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经济学是比较明确的,发展内容总体上也是清晰的,但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经济学还在探索中,生态文明的发展是什么、如何发展,没有现成的教科书。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直至五中全会,进行了积极探索,这次形成六大领域的绿色发展体系,有很多首次提出的新亮点、新措施、新制度。如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建立空间治理体系,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等。

第四,开放发展。就是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新常态下,对外开放也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我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增大,旧常态下那种单纯扩大出口、招商引资的扩大开放的策略,已经不适应新常态了。要以全球视野和更加开放的胸怀,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

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完善对外投资战略布局,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引导全球经济议程,扩大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推动建立合作共赢世界经济体系。

共享发展。就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共享,反映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针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部分群体民生改善面临特殊难题,发展成果共享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的。《建议》提出的“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16字方针,是十分重要的。

坚守底线,就是坚守“两个基本”,即基本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这是政府要承担的责任。这次定义了基本公共服务,即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

突出重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领域上,如教育医疗就业和收入分配是重点。二是人群方面,重中之重是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因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就是要处理好普遍提高民生和对不同群体实行针对性措施的关系,在加强扶贫的同时,对城市低保人口、老年人口、农民工、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其他常住人口、残疾人口要实施针对性的帮扶。三是区域方面,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是重点。

完善制度,主要是讲要注重建立民生保障和改善方面的制度,要花钱买制度,仅仅是撒钱而没有制度,最终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要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引导预期,就是要人人参与小康社会建设,人人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尽力,最后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成果人人享有,所以,共享不是坐等享受发展成果。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同时,民生改善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否则会过度抬高经济成本,最终民生保障也是不可持续的。

(本章完)

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创新、医改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第二篇 改革攻坚_我们对简政放权的认识加深了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中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解放人才有创新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告别镀金时代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国有企业的浮沉逻辑和结构位置第二篇 改革攻坚_经济困境与改革取向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解放人才有创新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用大规模投资拉动增长不可再行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用大规模投资拉动增长不可再行第二篇 改革攻坚_国企改革的新范式及政策挑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新供给”新在哪里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五篇 走向世界_中国、G20与全球经济治理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新供给”新在哪里第五篇 走向世界_亚投行对世界意味着什么?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告别镀金时代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为什么不谈“三驾马车”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劳动关系调整面临中国式难题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国有企业的浮沉逻辑和结构位置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强调金融的服务定位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前瞻第二篇 改革攻坚_法治中国的具体设计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放开二孩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的“为”与“不为”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从“失衡”走向“再平衡”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社保目标为保基本而非高福利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前瞻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劳动关系调整面临中国式难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社保目标为保基本而非高福利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社保目标为保基本而非高福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前瞻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放开二孩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国有企业的浮沉逻辑和结构位置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老式“发动机”熄火后的城镇化新路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二篇 改革攻坚_法治中国的具体设计第二篇 改革攻坚_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的“为”与“不为”第二篇 改革攻坚_法治中国的具体设计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放开二孩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第五篇 走向世界_TPP改变全球价值链,中国如何应对?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五篇 走向世界_TPP改变全球价值链,中国如何应对?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中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更大的危险在于往后退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放开二孩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强调金融的服务定位第二篇 改革攻坚_国企改革的新范式及政策挑战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二篇 改革攻坚_当汇率的潘多拉盒子打开后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二篇 改革攻坚_当汇率的潘多拉盒子打开后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中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创新、医改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为什么不谈“三驾马车”第二篇 改革攻坚_当汇率的潘多拉盒子打开后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二篇 改革攻坚_国企改革的新范式及政策挑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第二篇 改革攻坚_法治中国的具体设计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新供给”新在哪里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老式“发动机”熄火后的城镇化新路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更大的危险在于往后退第五篇 走向世界_TPP改变全球价值链,中国如何应对?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新供给”新在哪里
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创新、医改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第二篇 改革攻坚_我们对简政放权的认识加深了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中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解放人才有创新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告别镀金时代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国有企业的浮沉逻辑和结构位置第二篇 改革攻坚_经济困境与改革取向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解放人才有创新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用大规模投资拉动增长不可再行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用大规模投资拉动增长不可再行第二篇 改革攻坚_国企改革的新范式及政策挑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新供给”新在哪里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五篇 走向世界_中国、G20与全球经济治理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新供给”新在哪里第五篇 走向世界_亚投行对世界意味着什么?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告别镀金时代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为什么不谈“三驾马车”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劳动关系调整面临中国式难题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国有企业的浮沉逻辑和结构位置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强调金融的服务定位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前瞻第二篇 改革攻坚_法治中国的具体设计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放开二孩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的“为”与“不为”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从“失衡”走向“再平衡”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社保目标为保基本而非高福利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前瞻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劳动关系调整面临中国式难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社保目标为保基本而非高福利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社保目标为保基本而非高福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前瞻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放开二孩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国有企业的浮沉逻辑和结构位置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老式“发动机”熄火后的城镇化新路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第二篇 改革攻坚_以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二篇 改革攻坚_法治中国的具体设计第二篇 改革攻坚_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的“为”与“不为”第二篇 改革攻坚_法治中国的具体设计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放开二孩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第五篇 走向世界_TPP改变全球价值链,中国如何应对?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五篇 走向世界_TPP改变全球价值链,中国如何应对?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中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更大的危险在于往后退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制度变革令“三大发动机”释放发展新红利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放开二孩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强调金融的服务定位第二篇 改革攻坚_国企改革的新范式及政策挑战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二篇 改革攻坚_当汇率的潘多拉盒子打开后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二篇 改革攻坚_当汇率的潘多拉盒子打开后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中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创新、医改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为什么不谈“三驾马车”第二篇 改革攻坚_当汇率的潘多拉盒子打开后第二篇 改革攻坚_深化农地改革需要杜绝“四方步”第二篇 改革攻坚_国企改革的新范式及政策挑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五大理念第二篇 改革攻坚_法治中国的具体设计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新供给”新在哪里第四篇 新动力何在_老式“发动机”熄火后的城镇化新路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更大的危险在于往后退第五篇 走向世界_TPP改变全球价值链,中国如何应对?第三篇 问题与挑战_区域发展改革待变第一篇 把脉十三五_“新供给”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