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反击

英国和美国在南美本土潜在的竞争对手汉国勾搭在一起,是美国方面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因为1889年年初是美国新旧总统更替的过渡时期,尚未正式接任总统总统职务的哈里森,只能以私人的身份召集共和党内部的政治盟友以及属意的新政府成员,商讨应对策略。

“为了反击大英帝国对美洲事务的无理干涉,同时也是为了限制外国工业品打入本土市场,保护本土东部各州的国家利益。

我提议在3月6日,新政府各部官员正式履任之后,立刻召开政府会议,督促国会通过了《限制外来商品法案》,对英法等国商品征收百分之五十的进口关税,并且在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高额进口税时,美利坚政府也对其若干商品征收对等比率的进口税率。”

哈里森作为新政府总统,首先提议道。

“提高进口商品关税会引起欧洲诸国的反制,对于共和国资本对外发展不利,我反对以经济制裁的手段,反击英国人在美洲事务上的不正当干涉。”

一名共和党骨干不同意哈里森两败俱伤的做法,反对道:“英国人向来喜欢在美洲事务上指手画脚,这对于美利坚而言,并不算什么稀奇的大事,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英国人的举动,大幅度改变克利夫兰政府对外政策的方针。”

“那么阁下以为,什么才是新政府当前最紧要的事情?”

绰号政坛冰人的哈里森,以一贯冷冰冰的态度,反问道。

“美利坚共和国的真正敌人从来不是英国、法国等外部国家,而在美利坚内部。

当前共和国内部最大的危机和问题是垄断性企业在各个领域不受限制的野蛮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激烈社会矛盾,印第安纳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包括南北战争期间的退役士兵在内,数百万底层白人对前政府放任托拉斯企业垄断商品供应、随意提高商品价格的现象非常不满,前几年,政府批准执行的《限制华人移民法案》,仅仅是找了一个替罪羔羊,转移了底层白人的部分不满情绪,但是却没有最终解决问题。

所以,我认为,新政府成立后,最紧要的事情是出台一部限制托拉斯企业垄断市场的法案,提高对底层百姓的最低生活补贴标准,缓解本土经济自由发展,产生的社会矛盾。”

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本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每届美国总统都要面对的问题。

哈里森出身于政治世家。他的祖父威廉·亨利·哈里森是美国第九任总统。哈里森参政期间是个高高在上、吹毛求疵的人。他作为官员虽然讲究威严,但是在对经济和国家的治理方面,却是个二流政客。

而且在1888年的总统大选中,他是依靠党内大亨和一众工业家、银行家的支持,通过共和党所施的诡计和收买选票的办法击败了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而当选总统的。

因此在在国内政策上,他更偏向于维持大工业家、银行家等群体的利益,而对农民和工人中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却有意识的忽视。

对方的反对意见,不仅代表了大部分底层白人百姓的利益,也反应了一部分共和党内部大佬的政治主张,所以,哈里森不能装作听不到,对其不理不睬。

“商业自由政策是保障美利坚经济繁荣的基础,一味限制大型企业发展,不符合美利坚的建国理念。

当然,底层白人百姓面临的困境也是现实的难题,所以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暂时性社会问题,新政府可以对大型企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程度的引导,比如,可以提出这样一个法案,要求任何契约、任何企业的合并均不得以托拉斯或其他类似形式的组织出现,如果有任何限制各州之间贸易或商品流通的计划,均为非法行为。

同时,为了缓和第一次克利夫兰政府所实行的低补助政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安抚本土南北战争时期退伍军人的情绪,新政府可以申请实行《最低标准养恤金法案》,将养恤金的费用从1888年的8800万美元增加12900万美元,解决伤残、退役士兵的生活问题。”

应付完党内不同政见派别的刁难,哈里森重又将话题引到南美洲事务方面,不过汲取了刚才的教训,这次他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示意自己的政治盟友,新政府国务卿詹姆斯·吉莱斯皮·布莱恩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詹姆斯·吉莱斯皮·布莱恩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尊为美国的“泛美主义奠基人”。他曾两度担任美国国务卿、四次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在1881年,第一次担任国务卿期间,他便提出了挑战英国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尤其是抢夺西半球的市场的政策和建议;

同时促成现代泛美运动、举行美洲国际会议等建议,也是由他向哈里森提出的。

詹姆斯·吉莱斯皮·布莱恩意图全面改变美国在外交方面的孤立主义政策,实行更大激进的扩张性政策,所以面对新政府总统哈里森的招揽,他没有作过多的犹豫,便果断的答应了下来。

“共和国的核心利益区域在美洲,英国介入美洲事务是对共和国国家利益的严重侵犯,必须予以明确、有利的反击!”

理会了哈里森的意图后,詹姆斯·吉莱斯皮·布莱恩用手指敲击着桌面,语调激昂道:“我同意总统阁下的看法,颁布《限制外国商品法案》,限制欧洲商品对本土经济市场的侵蚀,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也是反击英国海上霸权的第一项应对举措!

作为反击英国海上霸权,维护和扩张共和国海外利益的整体战略方针,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控制,只有先树立和稳固共和国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主导地位,彻底将英法等欧洲国家的势力驱逐出两地,共和国才能将势力范围推进到巴拿马地峡、南美洲、北太平洋、中太平洋等地区。”

“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四国在加勒比海地区控制着许多岛屿,按照阁下的思路,共和国是不是需要派出海军,将四国占据的岛屿全部打下来?”

“如果共和国具备应对英法西荷四国联合作战的实力,占领欧洲诸国在加勒比海乃至北美洲的所有殖民地,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但是当前的共和并不具备与大多数欧洲国家为敌的实力。”

詹姆斯·吉莱斯皮·布莱恩饶过对方设置的陷阱,有条有理的陈述自己的观点。

“在当前欧洲诸国依旧在北美、加勒比海保有殖民地的情况下,发展海军,以共和国海军夺取加勒比海域的制海权才是唯一有效的应对途径。

制海权对共和国扩展海外势力最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以及足够的商船与港口来利用此一利益。

加勒比海海域的波多黎各、法国人正在开凿的巴拿马运河、以及中太平洋地区的夏威夷群岛都是对共和国至关重要的海上枢纽点,占领了以上三地,共和国便掌控了进出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道,能够增强本土力量在海外地区的辐射,避免与敌对国家在本土地区发生交战的危害。

所以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必须加大发展海军的力度。”

从英国人手中夺取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控制权,进而将美国资本势力范围推进到南美洲北部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一线,是哈里森最关心的的战略,但是大力发展海军,说动国内那班作为大企业家、大银行家代言人的国会议员,让他们答应把政府财政资金挪用到海军军费方面,可是件不大容易的事情。

南北战争过后,人口规模超过英法两国,国土面积将近法国二十倍的美国之所以大幅度削减陆海军数量,庞大的国土上面只维持聊聊数万人的正规军,和国内大资本家的立场有极大的关系。

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不是依靠一两个政治人物、一两届政府便能够彻底扭转过来的,进入十九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在美洲地区的经济扩张以及军备上的裁减军费开支、减少军队数量,便是两种力量相互僵持、斗争的最直观体现。

哈里森没有信心说服国会议员们同意大力发展海军的提案,对于詹姆斯·吉莱斯皮·布莱恩有关建立庞大海军、夺取制海权的建议,只能表示有限支持。

伴随着争吵和辩论,美国新政府的大佬们花费了两天的时间,最终在部分方面达成了妥协。

本土内政方面,大资本家的利益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底层百姓的利益诉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照顾,而海军方面,因为军工企业的实力远远无法与大企业家、大银行家相抗衡,所以只是得到了政府扩大远洋航线补贴数额、增加夏威夷白人移民数量聊聊数条好处,至于大建军舰、提高军费开支等方面,则暂时被搁置。

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三百章 被封锁弊端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门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骑兵之殇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门三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马尤 完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马尤四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务安排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国干涉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国终结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后发展二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一百零七章 大战开启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七十九章 俘虏逃跑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九,二章 破城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击炮和商谈购买工业机械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
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国反应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三百章 被封锁弊端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门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员选拔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路交通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旧部第二百九十章 战后发展第二百二十二章 军舰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一百一十章 大胜第九十七章 和谈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章与战功第三百九十章 显露实力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骑兵之殇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乱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门三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暇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奥斯易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应第四百零二章 大扩军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马尤 完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马尤四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务安排第三百七十一章 铁甲巨舰时代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九十三章 战后分配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备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况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国军官代表团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选择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四十三章 城门迎接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国干涉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纳西翁 完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国终结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四百一十五章 军中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后发展二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九十章 贷款博弈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发展规划第二十章 传递情报第四十二章 稳定人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发展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八十九章 接见信使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势突变,巴西求和!第一百零七章 大战开启第二百七十章 影响第四十八章 渗透战术教学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九章 实力扩增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后海军十年建设(书友北风著)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变动第三百四十五章 巴塔哥尼亚开发第十九章 买卖华工第七十九章 俘虏逃跑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总督第九,二章 破城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汇聚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游第六十七章 会见威斯特上校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击炮和商谈购买工业机械第一百八十四章 后续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四百三十一章 联合演习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国崩溃第二十六章 激战三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队第三百零八章 整顿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龙岛危局第四百六十九章 亚松森第三十一章 围堵秘鲁骑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军竞赛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战第四百二十章 社会保障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国公使 完第五十七章 明朝遗民第七十六章 冲突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一百二十四章 龟岛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岛屿第十五章 山谷伏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