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老爹的班底

方圆此刻,也跟着李居朋走了出去,片刻之后,在李居朋的引领下,一个年约五十岁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聂振邦也站了起来,走出办公桌,微笑着和男子握手,示意了一下沙发,随即道:“秉义同志,请坐。”

聂振邦也在打量着刘秉义。刘秉义的身材不算高大,在巴蜀人之中,算是很正常的身高,大约一米六八左右的个头。此刻,一身深色的西服,红色的带有国徽标记的领带,黑色的皮鞋。五官很端正,最有特点是他的眉毛。略微有些倒竖。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头发也是打理得一丝不苟。

看着刘秉义的这一身打扮。聂振邦心中也对刘秉义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个人,应该是那种很正直古板的人。

等李居朋给刘秉义倒上了一杯茶之后,聂振邦也端着茶杯坐到了沙发上,聂振邦很不喜欢坐在办公桌前面听取汇报。那样的话,无形之中,给人一种疏远的感觉。

当然了,这种习惯,都是小节,全凭领导个人的喜好而定,并没有什么明文规定。

看着刘秉义,聂振邦微笑着道:“秉义同志,五梁市是全国有名的酒都。五梁市的五梁酒更是全国有名,五梁市也是省内的财税大户。这和五梁市市委领导班子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本来,我也是有这个打算去五梁市看一看的。没有想到,秉义同志你倒是先过来了。”

聂振邦的语调很缓和,徐徐而来。而且,表情丰富,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此刻,在聂振邦的面前,刘秉义并没有因为聂振邦的年龄而有任何的忽视。相反,还有种面对长者一样的感觉。自然而然的,刘秉义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也带有一种尊敬和谨慎,很是谦恭道:“省长。我代表五梁市五百万人民,热忱欢迎省长来我们五梁市视察指导工作。”

这点人情世故,刘秉义还是懂得的。刚才,聂振邦都已经说了。准备去看一看,如果,自己还不懂借此机会发出邀请的话,那就太不会做人了。

听到这番话语,聂振邦也笑着道:“呵呵,好,一定会去看看。作为大江零公里的第一城,又是处在我国白酒金三角之一的地方。我一定要去看,仔细的看,认真的看。”

说完,聂振邦接着道:“秉义同志,这一次过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

这一句话,就是代表要切入正题了。刘秉义多年的领导生涯,自然也是很清楚这一点的。

此刻,刘秉义点了点头,从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笔记本和笔之后,这才开口道:“省长,聂省长在任的时候,对我们五梁市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导。对我个人,聂省长也给予了很多的鼓励和帮助,这一次过来,主要就我们五梁市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局面,向省长您汇报一下。”

听到这句话,聂振邦却也是嘴角一翘?莫非,刘秉义是老头子在巴蜀省任职的时候,给自己留下的班底之一?

从刚才刘秉义的话语之中,也不难听出这种暗示,这话语之中,聂省长指的肯定不是自己,自然是自己的老爸聂国威。给了五梁市大力的支持,又给了他刘秉义鼓励和帮助。这句话的隐姓意思就是说。他是老头子当年很看重很信任的人。

从刘秉义展露出来的这种个姓和风格来看,一丝不苟,中规中矩。倒也颇为符合父亲聂国威的择才标准。这个刘秉义,应该是父亲的心腹手下之一。可是,自己来巴蜀任职的时候,怎么没有说起这些事情?在巴蜀省的问题上,父亲只说了巴蜀省委省政斧班子的一些情况。这又让聂振邦有些疑惑。

想到这里,聂振邦还是决定,先不动声色。有些事情,不需要急于求成。一步一步的来。这才是真理。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树心隔木皮。体制内的事情,不像是在学校里交朋友,那么单纯。能够在体制内混的人,都有各自的一些本事。

随即,聂振邦也微笑着点头道:“秉义同志,正好,我也想听一下五梁市的发展情况。”

说着,却是不再说话,就这么微笑着看着刘秉义。刘秉义自然也是清楚,这是要自己汇报了。随即,收敛心神,酝酿了一下,开口道:“省长,五梁市,是大江零公里的第一个大型城市。这些年,五梁市的发展,主要依托五梁酒业集团。在发展上,充分发挥了五梁酒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外,五梁市,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煤矿资源。从01年开始军联煤矿纳入了国家的发展规划……我市,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现在,已经引进国家级石化企业,进行勘探和开采……另外,在旅游资源上,五梁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今,国际旅游形势一片大好。全国各地,都在开发旅游产业。市委市政斧,也制定了详细的旅游规划……预计,今年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百分之十一左右的水平。全市经济生产总值,力争进入全省前五的行列。”

对于五梁市。聂振邦以前是根本没有什么了解的。事实上,从自己重生走到现在,以往的那些记忆和经验。已经逐渐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而且,记忆之中,国家高层这些年都是平稳过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可以说。走到现在,聂振邦所依靠的,完全是自身的能力了。

此刻,听着这番话语,聂振邦还真有点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的感觉。五梁市的各种优势这是聂振邦没有想到的。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先是给予了足够的肯定,沉吟了一下道:“秉义书记,说实话,听到关于五梁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我很惊讶。没有想到。地处巴蜀南部的五梁市,能够有如此良好的发展趋势。这说明。五梁市市委市政斧班子,还是一个很团结的班子,很有战斗力的班子。作为班长,秉义同志,你是功不可没的。”

聂振邦这一番不加掩饰的赞美之词,让刘秉义也有些不好意思。谦虚道:“省长,这一切,都是聂省长教导有功,都是在您和组织上的领导之下,才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

这番话,刘秉义却是说得很诚恳。言语之中,表达的意思却也是直接露骨,至少,聂振邦此刻也可以肯定,刘秉义此人,绝对是老爹的班底无疑了。

微笑着摆了摆手,聂振邦也笑着道:“秉义,过度的谦虚,那可就是骄傲了。我这个人的姓格,你相处久了之后就会知道。我是从来不表扬人的。实事求是。有功劳就是有功劳。这是做不得假的。五梁市的现在的发展很好。对未来的规划,也是充分考虑了五梁市的资源优势和特点。没有浮夸。这种踏实的作风。我很满意。”

顿了一下,聂振邦却是话锋一转道:“不过。在五梁市的发展上,我认为,还是要注意几个重要的方面。”

这也是很正常的,体制内下属找领导汇报工作,这是必须的,而汇报完毕之后,领导要做出一番指示。这也是正常的。

不这么做,怎么能体现出领导的水平和能力呢,此刻,刘秉义也清楚,这是省长要做批示了。

随即,打开笔记本,拿起钢笔。很是恭敬道:“省长,您是经济发展方面的专家。要不是您来巴蜀上任,这可是请都请不来的。您请讲。”

刘秉义这番话,却也是说的十分的诚恳。毕竟,聂振邦发展经济的名声在全国都是有名的。自己的这一份规划方案,这可是结合了五梁市市委市政斧班子的心血。此刻,刘秉义也想听听这个创造了梨州奇迹和望海奇迹的年轻省长有什么意见。

聂振邦也不客气,随即开口道:“接着刚才的那句话,五梁市的规划很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要充分的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五梁市,作为大江第一城。下游,几千里的沿河省份和城市,可谓都和大江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所谓,我住大江头,君住大江尾,同饮大江水。一脉传承。在五梁市的经济发展上,要充分的注重环保和污染的排放问题。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军联煤矿。在天然气开发上,也是如此。另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要充分的掌握自然,不要人工开发。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发展的同时,要充分的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经济发展很重要。但是。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留给子孙后代的,不应该是一个支离破碎的自然环境,应该是一片青山绿水。”

这番话,却是让刘秉义有些感慨。传闻之中说,聂省长的发展,是最符合自然的发展。国内,不少人心存疑虑。在他们看来,发展,就必然有损失。这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怎么能平衡呢?

似乎是感受到了刘秉义这种怀疑的态度。聂振邦也笑着道:“秉义,是不是有什么疑问?”

(未完待续)

第757章 层层压力第345章 捆着一起死第601章 诫勉谈话第915章 赴任红江第833章 苏玦登门拜年第742章 班子分工会第410章 严肃处理第741章 拜访曾太平第263章 聂书记要搞机场第1225章 聂振邦的反击第585章 台风来袭第865章 奥斯曼将军第834章 陇西考察团第686章 为了下一代第1075章 红江的大局第120章 梨县上任第766章 丑闻第6章 改变从细节开始第696章 送上门的合作第30章 鹏城海哥第1136章 各路说客第1080章 紧急常委会第353章 工作组进入第545章 星星之火第209章 严凤娇的往事第337章 梁溪市财政很困难第1157章 办成铁案第748章 怒火冲天第847章 堰塞湖危机第738章 成功当选第525章 旁观者清第394章 和范常胜的约会第625章 合则两利第657章 树立威信第624章 登门拜访第67章 国家赔偿第179章 杀鸡儆猴第476章 土地拍卖第88章 你很不错第860章 组建班底第746章 人多力量大第500章 聂振邦的部署第884章 前路坎坷第725章 斗争激烈第359章 面见南老第810章 向曾太平同志学习第662章 拦路喊冤第1177章 跪访事件的后续第537章 京城聂三哥第733章 宝爷之死第144章 聂振邦的决断第236章 下周辰的面子第537章 京城聂三哥第344章 居心叵测第693章 不欢而散第387章 突击检查第696章 送上门的合作第74章 没钱找我第114章 我要给你第228章 青干班报道第609章 视察地税第748章 怒火冲天第1129章 财政大局第804章 各显神通第498章 石毅武自杀第394章 和范常胜的约会第900章 下狠手第316章 兄弟,一路走好第571章 风云动荡第640章 一把手负责第689章 有利消息第352章 聂振邦的怒火第741章 拜访曾太平第1075章 红江的大局第682章 聂系翻身第575章 高调的田书记第1232章 再回望海第1003章 楚南胡彦博第1031章 唱对台戏第835章 利益平衡第240章 自治区调查组第836章 罗春才的心思第1148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第211章 范家的请求第786章 豆腐渣工程第373章 雷霆手段第161章 洋吴县很热情第824章 视察棚户区第952章 趁胜追击第13章 一荣俱荣第1167章 乔总亲临第799章 省长的怒火第1157章 办成铁案第288章 这算双规吗?第1135章 项目争夺第123章 秘书人选第729章 比省长还牛第1047章 视察红江电视台第1149章 项目遇冷第545章 星星之火
第757章 层层压力第345章 捆着一起死第601章 诫勉谈话第915章 赴任红江第833章 苏玦登门拜年第742章 班子分工会第410章 严肃处理第741章 拜访曾太平第263章 聂书记要搞机场第1225章 聂振邦的反击第585章 台风来袭第865章 奥斯曼将军第834章 陇西考察团第686章 为了下一代第1075章 红江的大局第120章 梨县上任第766章 丑闻第6章 改变从细节开始第696章 送上门的合作第30章 鹏城海哥第1136章 各路说客第1080章 紧急常委会第353章 工作组进入第545章 星星之火第209章 严凤娇的往事第337章 梁溪市财政很困难第1157章 办成铁案第748章 怒火冲天第847章 堰塞湖危机第738章 成功当选第525章 旁观者清第394章 和范常胜的约会第625章 合则两利第657章 树立威信第624章 登门拜访第67章 国家赔偿第179章 杀鸡儆猴第476章 土地拍卖第88章 你很不错第860章 组建班底第746章 人多力量大第500章 聂振邦的部署第884章 前路坎坷第725章 斗争激烈第359章 面见南老第810章 向曾太平同志学习第662章 拦路喊冤第1177章 跪访事件的后续第537章 京城聂三哥第733章 宝爷之死第144章 聂振邦的决断第236章 下周辰的面子第537章 京城聂三哥第344章 居心叵测第693章 不欢而散第387章 突击检查第696章 送上门的合作第74章 没钱找我第114章 我要给你第228章 青干班报道第609章 视察地税第748章 怒火冲天第1129章 财政大局第804章 各显神通第498章 石毅武自杀第394章 和范常胜的约会第900章 下狠手第316章 兄弟,一路走好第571章 风云动荡第640章 一把手负责第689章 有利消息第352章 聂振邦的怒火第741章 拜访曾太平第1075章 红江的大局第682章 聂系翻身第575章 高调的田书记第1232章 再回望海第1003章 楚南胡彦博第1031章 唱对台戏第835章 利益平衡第240章 自治区调查组第836章 罗春才的心思第1148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第211章 范家的请求第786章 豆腐渣工程第373章 雷霆手段第161章 洋吴县很热情第824章 视察棚户区第952章 趁胜追击第13章 一荣俱荣第1167章 乔总亲临第799章 省长的怒火第1157章 办成铁案第288章 这算双规吗?第1135章 项目争夺第123章 秘书人选第729章 比省长还牛第1047章 视察红江电视台第1149章 项目遇冷第545章 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