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矛盾难消

清议对于统治者来讲,可以用一句武侠风的话来概括:剑本无所谓正邪,执剑的人才分善恶。清谈的人里面有很多山涛、嵇绍、王导和谢安这样的国之股肱,也有像王衍、殷浩和大量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权贵子弟。但他们偏爱空泛的行政改革,依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格标准来评议朝政,裁量人物。而本身多是词垣台谏、翰林之流,长于奏疏,短于治民、治军,缺乏实际的治国才能,在外交和军事上既无实战经验,也无真知灼见。

因此历代统治者对于‘清议’多是持反感态度,甚至不惜大开杀戒。仅赵昺知道的就有东汉末年的汉桓帝、汉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李柷在位时,权臣朱温有一次下令大开杀戒,杀了大批当朝的“衣冠清流”名士,将他们的尸首扔进浑浊的黄河;明代甚至动用锦衣卫对付清流们,常常施以廷杖、酷刑;彪悍的满清入主中原以后,不买传统的账,把清流文人狠狠杀了一批。

但是结果却并却并没有使清议销声匿迹,刀斧酷刑依然无法堵住清流们的嘴。赵昺分析其中的原因其实与统治者有脱不开的干系,帝王们为了控制官僚,言官、御史颇受倚重,于是他们也成了清议影响国策的主要渠道。而本朝更甚,因为太祖誓约中有言‘不杀言官’,这使得他们更肆无忌惮,即使说错了也不能惩处,使得清议盛行,动不动就给皇帝提意见。

其次,统治者选择了‘士大夫治国’的国策,同时又以科举制度控制士人,使得教育的目的是传播儒家正统思想,捍卫封建礼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读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改变自身命运。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方面的权力绝大部分由清流派来掌握。

再者,历史上历朝都存在着‘权力寻租’现象,而用于寻租的权力一般都是政治和文化的权力,目的是获取政治利益。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小农自给经济,商业长期以来得不到充分发展,经济腐败对社会影响不大,对政府官员的冲击也很小。

此外,因为清流派成员大多数都是士大夫阶层,间接掌握着科举考试这个重要的工具,进而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所以各个朝代除了皇帝的治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道统’,而道统就掌握在士大夫阶层中,成为经常和皇帝争执的本钱,导致官员常常不以皇帝的标准看问题,敢于动辄在朝堂与皇帝发生争执而据理力争。

赵昺知道想要压制清流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千百年来儒学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秉承的理念成为每个阶层的共识,从而控制了舆论导向。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一个普通百姓终生难见龙颜,好与坏同其都十分遥远。而与他们接触最多的则是儒士出身的官员,或是身边能耐人——乡绅。

再加上信息的闭塞,对外界了解不多,这些身边的读书人的话就成百姓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评判对错、分别善恶的标准,往往他们的一句话就能够挑起官民之间的对立,甚至动乱。如此影响力让皇帝也是十分忌惮的,不得不容忍他们的挑衅。

更为重要的是士人阶层成为帝王依仗的统治工具,双方之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因而对于清流,皇帝也是又恨又爱,却更像一对相爱相杀的冤家。即便时有打压,却也不敢赶尽杀绝,毕竟还需要士人们维护自己的统治,平衡各个阶层间的利益,消除阶级矛盾。

当然士人之中既有心怀天下,济世救民的忠义之士,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能直面现实反对侵略,表现出爱国热忱,这个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也有只会呱呱奇谈,眼高手低,追逐所谓清名,哗众取宠之辈,一旦朝廷稍有不合自己心意,或仅是不满某位官员的做派,就能惹得他们一顿‘狂喷’,丝毫不顾大局和国家利益。

朱元璋立国初期杀的士人以万计,以致各级政权官员空缺,最终还得借助士人维持统治,而被皇帝处罚的同时,清流却获得了另一种荣誉--整个国家,整个文化界,都认为大臣是对的,而皇帝错了;满清大肆屠戮清流之后,不仅未能将其清除,反而当满族也出现了士大夫阶层以后,就更加不得了,清议的性质越来越走向了腐朽和反动,维新的失败,革命的艰难,到处可见它的影子,成为历史前进的思想阻力。

赵昺想着自己这些年来之所以能在数次弹劾风波中立于不败之地,既有有意的谋划布置,也有无意间的巧合从而得以挫败了数次针对自己的阴谋。当然牢牢的控制了军权是最为主要的,这使得他在争斗中首先立于了不败之地,毕竟有着‘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说法,只靠嘴是说不死人,也不能从宝座上将他掀下去。

其次赵昺任用了一批志同道合,忠于自己的文臣,从而使自己可以掌控朝政,做到政令通达,决策得以实施。其中既有应节严、江璆和邓光荐这几位师傅的鼎力支持,也有像文天祥和陆秀夫、刘黻、陈仲微、陈则翁等这样的心怀天下,誓死捍卫君王的先朝臣僚。还有不忘旧国,心向朝廷的谢枋得、谢翱、刘辰翁、胡三省、邓文原这些在野清流的归附。

与此同时,赵昺也培养了一批班底,将过去出身不高,名不见经传的蔡乔、蔡若水、林之武、庄氏兄弟安置到重要岗位,又通过重用吏员解决了基层问题;再举行科举选拔了一批士子,并进行再教育,使得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理念,成为他的拥趸者。然后逐步替换掉那些与自己貌合心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尸位素餐的官员,使官员体系中的反对声音式微。

另外赵昺通过改革进谕司办报纸,与清流们抢占舆论高地,将热点问题拿到明面上进行辩论,使得他们无法通过私下传播影响民间的舆论风向。同时在通过暴力手段进行打压,使得他们的声音日衰,难以左右国家政策的推行。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赵昺控制了国家财政,现代说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基础,但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其实对士人的影响并不大。可随着他大力发展工商业,许多失地的农民走进工坊,或是从商,使得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与传统的重农轻工商的传统冲突不断。而在冲突中,用脚丫子想这些人也会转而支持政策的制定者,因为他们从中获得了利益,士人们却阻碍了他们发财。

还有基于商业经济的经济权力相对独立于政治权力,根据经济决定政治的基本原则,钱的作用显然也是不容忽视的。朝廷依靠传统的田赋已经难以支付财政开支,维持国家的运转,更没有办法通过赈济灾荒、兴修水利、减免赋税来收买人心,这对士人为主体的官僚系统冲击力不小。而有钱的赵昺却能通过赏赐的方式做到,且通过向朝廷借贷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不过这套在琼州行之有效的方法,待赵昺进入中原后却不大灵光了,给了自己一个狠狠的下马威,他们因为对自己‘滥杀’士人深表不满,联络朝中一些权臣发难联名上书质疑自己正统的身份,要将他赶下台去。使得自己不得不暂且退居幕后,由太后监国,很是吃了瘪。

赵昺在退居观中也曾想过为何会出现如此问题,以为琼州毕竟是个弹丸之地,自己可以轻易的了解局势的变化,从而及时处置。且在国难当头之时,仍然能够追随行朝的人多数还是心怀忠义,以忠君为国为己任的。而江南沦陷后,诸多的士人或者当了带路党,或是被征辟仕元,或者退隐乡野,人员构成复杂。

而收复江南后,赵昺下旨镇压了诸多叛国者从而引发恐慌,担心被牵扯其中,又因为没有重新获得启用,有被抛弃之嫌,于是引发了动荡。但是在杨太后的支持及众臣的力保,自己动用军队平息了这场变乱。但也使得赵昺明白江南士人潜在势力的强大,迫使自己不得不在某些事情上做出妥协,以免引发更大的动荡,以致牺牲了自己的婚姻。

但赵昺明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的社会问题不同,可以凭借的政治资源可能不同。尤其是从旧的统一局面的解体到新的统一局面重建这段时间内,社会问题重心的变化也会引发新的矛盾,而他要建立新秩序就必然会使矛盾日益尖锐,引发新的对抗。可如何调整相应的政策,渡过危机,维护自己的统治,这个课题可以说让他伤透了脑筋……

第996章 拜访泰山第073章 童谣第1251章 两厢对比第999章 席间第1212章 拨开云雾第1089章 计议第046章 百感交集第506章 不地道第731章 恰逢其时第245章 意外之喜第604章 应急措施第1242章 不作考虑第677章 出手第1241章 人心散了第1083章 神兵再现第724章 顺服或抗争第716章 动荡第286章 由他去吧第1071章 不如意第242章 迎驾第017章 发掘第1258章 弦外之音第025章 来投第956章 借道而行第496章 人情味儿第615章 开始了第1339章 撇山攻城第453章 当然算了第110章 蒙吧第299章 打造堡垒第158章 过关第478章 形势已成第744章 算是赢了第1467章 除掉伯颜第416章 拉出来第1354章 三选一个第367章 抑郁症第428章 顾虑第1083章 神兵再现第938章 计划第1122章 烦恼事儿第849章 好为人师第826章 权衡第1276章 自找麻烦第418章 死个明白第1334章 谁敢去猜第261章 罪过第414章 对决(六)第1423章 口是心非第283章 奇兵第286章 由他去吧第1407章 近乡情怯第661章 办报第1094章 不伦不类第748章 变局第516章 进逼不止第140章 疑难第064章 管鲍分马第1039章 对怼第1335章 尽数封爵第1306章 一错再错第260章 风声鹤唳第1242章 不作考虑第339章 不能言第250章 首开记录第1142章 弊端横生第565章 可有信心第1028章 倒打一耙第327章 静观其变第1086章 炮火洗地第140章 疑难第1347章 炮震三关第1217章 摇摆不定第821章 一败涂地第686章 正视第599章 驱逐第1264章 兵分两路第784章 向前第801章 堂议第753章 夺城第358章 主流第707章 先走一步第1037章 还以颜色第1204章 心惊胆颤第1225章 轻重缓急第1189章 达成共识第302章 乱局第1012章 变通之法第022章 不妙第466章 难题第796章 真是白痴第1253章 匪盗来袭第1047章 假戏真做第1022章 猝不及防第433章 笼络第790章 一语双关第809章 动力第976章 观感各异第497章 偷回来了第947章 故布疑兵
第996章 拜访泰山第073章 童谣第1251章 两厢对比第999章 席间第1212章 拨开云雾第1089章 计议第046章 百感交集第506章 不地道第731章 恰逢其时第245章 意外之喜第604章 应急措施第1242章 不作考虑第677章 出手第1241章 人心散了第1083章 神兵再现第724章 顺服或抗争第716章 动荡第286章 由他去吧第1071章 不如意第242章 迎驾第017章 发掘第1258章 弦外之音第025章 来投第956章 借道而行第496章 人情味儿第615章 开始了第1339章 撇山攻城第453章 当然算了第110章 蒙吧第299章 打造堡垒第158章 过关第478章 形势已成第744章 算是赢了第1467章 除掉伯颜第416章 拉出来第1354章 三选一个第367章 抑郁症第428章 顾虑第1083章 神兵再现第938章 计划第1122章 烦恼事儿第849章 好为人师第826章 权衡第1276章 自找麻烦第418章 死个明白第1334章 谁敢去猜第261章 罪过第414章 对决(六)第1423章 口是心非第283章 奇兵第286章 由他去吧第1407章 近乡情怯第661章 办报第1094章 不伦不类第748章 变局第516章 进逼不止第140章 疑难第064章 管鲍分马第1039章 对怼第1335章 尽数封爵第1306章 一错再错第260章 风声鹤唳第1242章 不作考虑第339章 不能言第250章 首开记录第1142章 弊端横生第565章 可有信心第1028章 倒打一耙第327章 静观其变第1086章 炮火洗地第140章 疑难第1347章 炮震三关第1217章 摇摆不定第821章 一败涂地第686章 正视第599章 驱逐第1264章 兵分两路第784章 向前第801章 堂议第753章 夺城第358章 主流第707章 先走一步第1037章 还以颜色第1204章 心惊胆颤第1225章 轻重缓急第1189章 达成共识第302章 乱局第1012章 变通之法第022章 不妙第466章 难题第796章 真是白痴第1253章 匪盗来袭第1047章 假戏真做第1022章 猝不及防第433章 笼络第790章 一语双关第809章 动力第976章 观感各异第497章 偷回来了第947章 故布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