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心意

赵昺在这边‘烙大饼’,那边应节严也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殿下的话掀起的风浪不亚于外边的暴风雨,首先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无论怎么做、怎么想都摆脱不了他是卫王师的事实,在世人的眼中他们师徒都是一体的,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考虑问题也要时刻站在卫王的角度上去想。

对朝廷入琼后将要面临的困境,应节严和殿下倒是想到了一起,那就是太后和陛下可以容忍个强大的外藩,却容不下一个强大的皇子。因为这个人拥有同自己一样的血统,都有继承这个国家的权力,想想一个可以合法的从自己手中拿走最高权力,他们也会睡不着觉的。同样在现今臣强君弱的时候,一个权臣可以操控皇帝,把持朝政,但是突然出现一个可以改变这种格局的皇子,他们想到的恐怕也是马上将其扼杀,以保住自己的权力。

而正所谓‘大河没水小河干’,应节严明白殿下一旦失势,自己也会跟着倒霉。他倒不在乎什么高官厚禄,自己几个月前不过是个致仕的散官,再说自己已过花甲之年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大不了依旧回乡讲学著书,含饴弄孙。但同样也有不甘,他也曾胸怀报国之心,想有番作为,可仕途坎坷恨不能一展平生之志,现在终有机会却又要因奸佞弄权面临半途而夭,如何能让他心安理得的面对。

再有应节严以为皇帝这个位置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适合的。倘若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物坐上了皇位,不务正业,干出一连串莫名其妙的荒唐事、份外事,这个时候国家就会遭殃,人民就会受苦。所以皇帝角色的是否到位,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历史发展的大事。如果在位的皇帝具备政治家的素养――睿智、务实、坚毅果断,懂得平衡大局,如果再能够稍稍关注一下民生,实施一些“薄赋宽刑”与民休息的政策措施,这个时期的百姓日子就会相对好过一些。

而当今这位儿皇帝显然不具备为君的条件,从传承上说其是在亡国之时,由遗臣故老推举上位的,不符合传统的继承规则。可就算他有谢老太后的遗命,可其表现让应节严看不出什么希望,他****听政不问政,根本就成了权臣们摆弄的傀儡,只能藏于太后的裙下受其庇护,当然这也是那些权臣们希望看到的,否则哪里轮到他们操纵朝政。

先帝的两个继承人,说心里话应节严更看好卫王,即便抛开自己为师的私谊同样如此。

首先殿下忠孝仁义,为国他不顾自己年幼召集义军抗击外敌,可谓忠;为了给太后和陛下寻找立足之地,他甘愿远赴琼州这荒芜之地,可谓孝;他在自己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收留老弱和遗孤,行事也会顾及百姓和部属的感受,可谓仁;他为了一个救护过自己的侍卫敢与当朝宰相作对,并甘冒风险上了疫船,对曾同生死的手下同样不离不弃,可谓义。可见殿下已然具备了为君者的基本素质。

其次,殿下曾连续多日在梦中与太祖及陈抟老祖对弈,并受其指点。可见太祖也是意属卫王殿下,否则怎么不去给皇帝托梦,这就是希望殿下能在国破之际恢复自己打下的江山。而对于皇位的传承,大家更相信‘皇权神授’,天人感应。只是现在这事却不能说,否则殿下便有性命之忧。

再有殿下年纪虽小,却有着常人难及的眼光,做事深谋远虑,心思缜密。起初殿下对于些事情,往往一言便中,他还以为是殿下得到了太祖的暗示。但交往日久,他发现殿下往往能从人们的只言片语和一些看似不相干的线索中找出真相,并勾画出事情的本来面目。而这些他出了相信殿下天生便有,实在找不出更好的理由解释。

当然殿下也非完人,他做事不喜欢拘于礼法,无视规矩,喜欢‘骗人’,可应节严以为这正是一个君王应有的气度,乱世之间也可以不那么重道德,循规蹈矩的人怎么可能开创基业,打下江山。而正因为他们藐视传统的礼法,敢于打破规矩,才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上之人。至于诈术这个东西,他认为作为君主一定要精通,但凡明君,在面上一定要做的很仁义道德的样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忠义的臣子为自己效忠。就像江璆被殿下骗了,至今还蒙在鼓里,可现在殿下让他向东绝不会向西……

因而无论于公于私,应节严都不希望殿下被那些奸佞整倒,夺了兵权,从此沉寂默默无闻。那又该如何做呢?他观今日殿下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他似乎已经为全忠孝,履行自己先前的诺言,已然打算放弃抗争。但其又心有不甘,不想毁了自己一手打下的天地,放弃复国之志,舍弃追随自己的那些兄弟,因此才郁郁寡欢。

而殿下这种矛盾的心理并没有逃过应节严的老花眼,否则便不会问谁来给他盖屋了。可这也说明殿下对于属下的一班人马,当然也包括自己缺乏信心,不知道众人能否在危难之机继续追随于他,会甘冒天下大不韪行非常之事。正因为如此殿下才举棋不定,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是应节严清楚如果自己或是部属中有人出事,殿下定不会袖手旁观。

可应节严很清楚,朝中那班人对于内斗都门清的很,他们不清楚帅府是殿下在主持大局,而会将一切都算在他们身上,因此行事定是先剪除羽翼,将帅府军调走或是充当炮灰,使他们丧失反抗能力,至于死多少人才不会有所顾忌,但殿下可以忍气吞声,放弃一切,却又怎会眼睁睁的看着大家去死呢!

“万斤重担当由老夫来扛了!”应节严知道犯上这种事情不能让殿下参与其中,否则事败殿下还能以不晓内情脱身,事成则可留清白之名。但要想能保住殿下,只凭自己是不行的,还需府中众人配合。至于如何促成还需细细谋划……

第679章 茅塞顿开第1214章 喜忧参半第243章 备战第1292章 完美方案第203章 勇士号(二)第901章 开启新时代第1395章 顺势借势第1344章 不太乐观第317章 入朝第529章 各有所愿第834章 情况不明第1396章 遗忘初心第444章 应急之物第262章 他有病第786章 反水第642章 无商不奸第302章 乱局第231章 以人度己第1231章 攻守相携第1074章 岂有此理第553章 分而治之第891章 玩过了第629章 点将第1189章 达成共识第1058章 危在旦夕第1231章 攻守相携第719章 破绽第289章 欢聚一堂第843章 能奈我何第1245章 险象环生第120章 奈何第1215章 速战速决第1466章 拉尔达姆第1436章 善恶有报第998章 ‘饭’难第780章 破骑第764章 能怎么样第1084章 依声而动第974章 余波第311章 龃龉第048章 乱斗第1455章 诸事速决第804章 弄巧成拙第847章 俢敕第341章 俩受气包第600章 慎言第259章 助力第224章 提个醒儿第980章 宽进严出第905章 先治军第833章 揭露第640章 腹案第1424章 以二换一第510章 好人难欺第550章 现象与本质第1352章 揭幕之战第404章 再等等第121章 投靠第1263章 亲征襄阳第1205章 情形不对第822章 百思难解第051章 疑虑第402章 泪满襟第314章 愤然第1425章 看看孩子第639章 各司其职第961章 不甘示弱第159章 偷听第389章 打动第1045章 诸事不顺第381章 想不透第748章 变局第1201章 一意孤行第1214章 喜忧参半第383章 火攻第135章 筹划第094章 机会第086章 人心难测第1416章 各有见解第574章 ‘意外’第1413章 宫中兽吼第769章 ‘死里求生’第335章 决战岛外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806章 难题第216章 另类第310章 抉择第786章 反水第1172章 必争之地第586章 力有不逮第433章 笼络第688章 布局第887章 如何善后第070章 烦恼第800章 暗流第1053章 尼站第515章 不能不死第1355章 末日降临第1064章 不无可能第565章 可有信心
第679章 茅塞顿开第1214章 喜忧参半第243章 备战第1292章 完美方案第203章 勇士号(二)第901章 开启新时代第1395章 顺势借势第1344章 不太乐观第317章 入朝第529章 各有所愿第834章 情况不明第1396章 遗忘初心第444章 应急之物第262章 他有病第786章 反水第642章 无商不奸第302章 乱局第231章 以人度己第1231章 攻守相携第1074章 岂有此理第553章 分而治之第891章 玩过了第629章 点将第1189章 达成共识第1058章 危在旦夕第1231章 攻守相携第719章 破绽第289章 欢聚一堂第843章 能奈我何第1245章 险象环生第120章 奈何第1215章 速战速决第1466章 拉尔达姆第1436章 善恶有报第998章 ‘饭’难第780章 破骑第764章 能怎么样第1084章 依声而动第974章 余波第311章 龃龉第048章 乱斗第1455章 诸事速决第804章 弄巧成拙第847章 俢敕第341章 俩受气包第600章 慎言第259章 助力第224章 提个醒儿第980章 宽进严出第905章 先治军第833章 揭露第640章 腹案第1424章 以二换一第510章 好人难欺第550章 现象与本质第1352章 揭幕之战第404章 再等等第121章 投靠第1263章 亲征襄阳第1205章 情形不对第822章 百思难解第051章 疑虑第402章 泪满襟第314章 愤然第1425章 看看孩子第639章 各司其职第961章 不甘示弱第159章 偷听第389章 打动第1045章 诸事不顺第381章 想不透第748章 变局第1201章 一意孤行第1214章 喜忧参半第383章 火攻第135章 筹划第094章 机会第086章 人心难测第1416章 各有见解第574章 ‘意外’第1413章 宫中兽吼第769章 ‘死里求生’第335章 决战岛外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806章 难题第216章 另类第310章 抉择第786章 反水第1172章 必争之地第586章 力有不逮第433章 笼络第688章 布局第887章 如何善后第070章 烦恼第800章 暗流第1053章 尼站第515章 不能不死第1355章 末日降临第1064章 不无可能第565章 可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