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崭露头角

“这块地有几分?”一个年长的官员,就捻着有些花白的胡须问道。

“刚刨开的这一块,大概有三分地。”连蔓儿就道。他们已经刨开的是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这整片的地瓜地,大约是有九分地。

“就三分地?”那官员似乎不信,又追问了一句。

“大人,没错的,就三分,只少不多。”连蔓儿就道。

“去丈量一下。”沈六就对身边的几个随从道。

也不知那随从怎地就随身带了尺,真的就进了地瓜地,开始丈量起来。

“回大人,是二分九厘挂零的地,整片地瓜地,是一亩二分。”那随从丈量完了之后,回到地头,叉手向沈六汇报。

立刻,地头上的惊叹声响成了一片。刚才站的略远的那些村民这时也不怕官了,都往前面拥挤了过来,多亏有随从的护卫挡着,要不然肯定就要“冲撞”了前面的官员们。

三分地,就能收三百二十七斤的地瓜,那一亩地的产量,岂不是要超过一千斤?一千斤,这是什么概念。在辽东府,最有经验的庄稼把式,一年辛苦的劳作,一亩地能收上三百斤的高粱、或者糜子,那就是丰收了。一亩地一千斤,相当于三亩多地的产量,这让人怎么能不激动!

“能把这片地都挖开吗?”那年老的官员有些颤巍巍地问道,似乎是亲眼看到刚才那些还不够,还要亲眼看到这一亩多地的整个收成,他才能相信这高产的事实。

地瓜的生长期是一百天到一百二十天的样子,连蔓儿家的地瓜已经长了一百一百一十天了,现在收获,也不算早。而且,她们本也打算就在今天,将全部的地瓜收了,并当场称重。制造一个轰动的效果。

众人亲眼所见,不用她们去说,肯定这地瓜就能推广开来。当然,向他家买地瓜做种的人也会更多。

连守信就又带着人。进了地瓜地里开始刨地瓜,等将所有的地瓜都刨了出来,上称称重,一亩二分地,地瓜的总产量是一千三百六十二斤挂零。

“大人,这地瓜人能吃,地瓜秧子能喂猪。现在空出来的地。还能再种上一茬大豆。”连蔓儿见那年老的官员颇懂农事,对此事的关切溢于言表,这句话就特意对着他说的。

那官员正有些手舞足蹈,听了连蔓儿的话更加兴奋。

“小姑娘,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兴奋过后,这老头终于意识到跟他说话的是个看样子才十来岁的小姑娘,就有些差异地问。

“大人,你别看我年纪小。我也是老庄稼把式了。我这都是跟着我爹学的。”连蔓儿就笑道。

听连蔓儿称自己为老庄稼把式,众人无不莞尔。

“你们这不是第一次种地瓜吗,就算是你爹。怎么就能知道的这么多?”这老头就又问道。

沈六在一旁,只任由他发问,也不阻止。连蔓儿就知道,这老头在沈六跟前,应该是受到信任的。她回话也就没有隐瞒。

“大人,这地瓜是我们家的叫法,这东西,在福州府叫做番薯。因为福州府有人种过,我们求来了,也学着种。所以才知道这些。”说到这,连蔓儿就将地瓜是从王家王幼恒那里得来的话,又说了一遍。

五郎这时也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托了一份书札给沈六。

“详细情形,已经写在书札中了,请六爷过目。”

沈六就让人将书札接了过去。他打开书札很快地看了一遍,就递给了身边花白胡须的官员。

“李老,你看看。”沈六道。

李大人赶忙将书札接过去,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一遍,连连地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好,太好了。”连说了几个好字,李大人就抬起头来,问五郎,“这书札,是谁写的?”

“大人,这书札就是我哥写的。”连蔓儿就指着五郎,对李大人道,“我哥在镇上的私塾念书,明年就要参加童子试了。”

“是的,是我写的,还请大人指教。”五郎又对着李大人行了一个礼。

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出了一个面对权贵不卑不亢,应付自如的小姑娘,已经不易,又有一个不到弱冠的小书生,还懂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是如何种植地瓜的方法写成书札上呈,这可实在令人惊叹了。

“孺子可教,……后生可畏……”李大人捻须笑道。

“大人,这件事依下官之见,还需速速上报朝廷。……虽说福建已有种植,但我等都没有耳闻,况且,这件事,在本府,还是首例……”李大人就向沈六施礼,进言道。

旁边的几个官员也都跟着附和。

“这是地方下辖的事情,我不便插手。便交给知府大人与李大人吧。”沈六道。

知府和李大人都忙推辞。

“这事是百姓禀告给六爷,也是六爷因玉米一事才发现的,理应由六爷上报。我等不敢居功。”

连蔓儿就没在旁边继续听下去,而是跑去帮着收拾地瓜。她不用听,也能猜到结果是什么。

自然是沈六牵头,其他官员沾光。

沈六要走,让人捧了一托盘的银子给连守信,又让人搬了两箩筐的地瓜,这才上车。沈六上了车坐下,不知想到什么,又让人掀起车帘,将连守信、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几个都叫到车前。

“六爷有什么吩咐?”连守信恭敬地问。

“嗯。”沈六的目光扫过来,在连蔓儿的脸上略作停留,抬起右手,轻轻地转了转左手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

“启程吧。”沈六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吩咐道。

连蔓儿几个忙向后退开,车帘落下,隐去了沈六略有些幽深的目光。

沈六的车队离开,连蔓儿一家赶忙往家里运送地瓜。地瓜还没完全运到家里,就有人带着银子上门了。

第一个上门的是王举人,没错,是王举人亲自来了,他要买地瓜。

这让连守信有些发愁,不卖给他不好,可是要卖,这地瓜能不能卖,应该卖多少钱合适,这都是个问题。

“举人老爷,我们是乡里乡亲,我爹娘常念举人老爷的仁义,对乡亲照顾。我家这地瓜,如果是能卖,举人老爷肯定是头一份,这没说的。”出来送茶的连蔓儿,就笑着说道,“只是,这地瓜能不能卖,该咋卖,你得容我们点工夫,让我们先制定出个章程来。”

王举人听侄子王幼恒,还有家里的管事、仆役们说起了连家的连蔓儿,他自己,却算得上是第一次看见连蔓儿。见这小姑娘果然如传闻中所说的聪慧、利落,这话说的入情入理,对他又极尊重,又亲切,让人听着舒坦。

“也好。”王举人就起身告辞,却将银子留了下来。

连守信自然不肯,退让了几番,王举人就是不肯将银子拿走,连蔓儿想了想,就做主收了下来。王举人这才满意地走了。

“蔓儿,六爷走的时候,也没留个话,这地瓜咱能卖吗?留下王举人的银子,这不太好。”连守信就道。他是老实人,留了王举人的银子,如果到时候又不能卖给人家地瓜,他会觉得非常不安。

“能。”连蔓儿点了点头,确定地道。沈六若是对他们收的地瓜有安排,走的时候必定有所示意。沈六什么都没说,那就代表,他们可以自己决定。

这地瓜在辽东府或许他们是独一份,但是在福州府,应该已经有大面积的种植了。要在辽东府推广地瓜,单靠他们一家这一亩多地的地瓜,那当然不行,势必要从别处调运。

他们能够自行决定如何安排这些地瓜,那首先,就不能忘了王家。因为王幼恒的关系,王举人家要买地瓜,那肯定是要优先照顾的。

至于这地瓜该怎么卖,连蔓儿心中一动,就看向沈六给的那几封银子。

“爹、娘,咱先看看这银子是多少?”

“银子就在那,跑不了,咱还是先商量地瓜的事吧。”连守信道。

“爹、不看这银子,咱没法决定地瓜的事啊。”连蔓儿就道。

“这银子里,它还有啥别的?”连守信诧异道。

张氏和连守信就将银子抱过来,放在炕上,让连蔓儿一封封地数了一遍。沈六给他们留下了六封银子,每一封是两个大银元宝,一个银元宝重十两。

“一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咱那两箩筐的地瓜,有多重?”

“一箩筐能有六十几斤,两箩筐加起来,也就一百三十四斤吧。”连守信估摸了一下,就说道。

“咱就按一百二十斤来算吧,”连蔓儿想了想,就道,“一百二十两银子,一百二十斤地瓜。”

“那地瓜就核一两银子一斤?”连守信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变了。

连蔓儿干咳了两声,在她前世,一开始地瓜并不值钱,后来随着粗粮的身价一直在上升,当然里面也有通、货、膨、胀的因素。不过,一两银子一斤地瓜,这价格是有些离谱。

沈六给的钱,不是买,里面有犒赏他们的功劳的意思。

那么地瓜的价格定在多少合适那?()

第995章 怒斥第331章 各有各的分法第278章 说理第376章 替罪羊第230章 入学第721章 矛盾第317章 节礼风波第728章 浪子回头?第48章 救命第368章 蠢蠢欲动第292章 抱怨第407章 结怨第479章 湖石第214章 过年第106章 劳力总动员第13章 鸡屁股第20章 下馆子第957章 驳斥第238章 赵秀娥的如意算盘第820章 饺子馅第237章 乱斗第905章 有所求第840章 泼辣第234章 连蔓儿的规划第571章 闹第711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205章 让人害怕的小姑子第672章 整治第606章 隐情第980章 连蔓儿的安排和张氏的震动第308章 小满第356章 出伏第744章 命第993章 证据确凿第203章 连蔓儿的劝告第694章 非礼第456章 攀亲戚第144章 家人与外人第646章 新雨第109章 卖不卖第452章 涮羊肉第588章 返家第246章 牛车第588章 返家第610章 有舍有得第130章 耢忙第904章 人物两非第494章 心照不宣第140章 连蔓儿的打算第351章 底线第921章 询问第879章 周氏的要求第129章 添箱第914章 点拨第968章 成长第176章 蒸蒸日上第546章 做好人第237章 乱斗第938章 暖棚第775章 内外有别番外四第276章 春耕第240章 鸡圈第724章 一意孤行第781章 人情第372章 再议分家第292章 抱怨第349章 蘸酱菜第219章 休媳第941章 喜好第788章 左右为难第五八十一章 礼多人不怪第283章 幺蛾子第691章 觉悟第381章 对症下药第714章 顺德坊第268章 同情心不能随便用第28章 箭如虹第664章 不要脸第589章 意想不到的揭疮疤第464章 责问第495章 求和第204章 冰车第734章 相媳妇第92章 斗法第734章 相媳妇第584章 宫灯第525章 多事之秋第110章 赚了银子要做啥第18章 王家药铺第383章 连蔓儿的劝说第316章 节礼第502章 雨过天晴第834章 妄想第499章 礼第1004章 回乡第241章 斗争的艺术第851章 担心第524章 心思第664章 不要脸
第995章 怒斥第331章 各有各的分法第278章 说理第376章 替罪羊第230章 入学第721章 矛盾第317章 节礼风波第728章 浪子回头?第48章 救命第368章 蠢蠢欲动第292章 抱怨第407章 结怨第479章 湖石第214章 过年第106章 劳力总动员第13章 鸡屁股第20章 下馆子第957章 驳斥第238章 赵秀娥的如意算盘第820章 饺子馅第237章 乱斗第905章 有所求第840章 泼辣第234章 连蔓儿的规划第571章 闹第711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205章 让人害怕的小姑子第672章 整治第606章 隐情第980章 连蔓儿的安排和张氏的震动第308章 小满第356章 出伏第744章 命第993章 证据确凿第203章 连蔓儿的劝告第694章 非礼第456章 攀亲戚第144章 家人与外人第646章 新雨第109章 卖不卖第452章 涮羊肉第588章 返家第246章 牛车第588章 返家第610章 有舍有得第130章 耢忙第904章 人物两非第494章 心照不宣第140章 连蔓儿的打算第351章 底线第921章 询问第879章 周氏的要求第129章 添箱第914章 点拨第968章 成长第176章 蒸蒸日上第546章 做好人第237章 乱斗第938章 暖棚第775章 内外有别番外四第276章 春耕第240章 鸡圈第724章 一意孤行第781章 人情第372章 再议分家第292章 抱怨第349章 蘸酱菜第219章 休媳第941章 喜好第788章 左右为难第五八十一章 礼多人不怪第283章 幺蛾子第691章 觉悟第381章 对症下药第714章 顺德坊第268章 同情心不能随便用第28章 箭如虹第664章 不要脸第589章 意想不到的揭疮疤第464章 责问第495章 求和第204章 冰车第734章 相媳妇第92章 斗法第734章 相媳妇第584章 宫灯第525章 多事之秋第110章 赚了银子要做啥第18章 王家药铺第383章 连蔓儿的劝说第316章 节礼第502章 雨过天晴第834章 妄想第499章 礼第1004章 回乡第241章 斗争的艺术第851章 担心第524章 心思第664章 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