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春耕

钟管事来了,连蔓儿心中就是一喜,也忙接了出来。钟管事手里提了一个袋子,正在和连守信寒暄。看见钟管事手里的袋子,连蔓儿不由得眼睛发亮,她更加笃定了钟管事这次来的目的。

将钟管事让到屋里坐下,连蔓儿就忙着沏茶,又用攒盒装了家里最好的点心和果子,端了上来。

“连姑娘不必气。”钟管事欠了欠身,向连蔓儿气地道谢。

“钟管事,到了这,你可不要跟我们气。”连守信笑着道。

“六爷和九爷可都还好?”连蔓儿将茶和果子都摆好,就笑着问询道。

“两位爷都好,让我捎话,也问姑娘一家的好那。”钟管事也是笑容满面,说着话就将手里的袋子递了过来。“九爷临走的时候,答应了送姑娘一些玉米,特意打发我给送过来。”

“这我们可生受了。”连守信忙道,“我这闺女年纪小,不大懂事。小孩子家说过的话,六爷和九爷那边就认了真。这还让钟管事你特意跑一趟给送过来,这、这可让我们心里面这么过意的去那!”

连守信这边和钟管事气,连蔓儿已经伸手将袋子接了过去。袋子颇有些压手,连蔓儿打开袋子口,里面是剥好了的玉米粒。沈小胖显然是挑好的给她送来的,一颗颗玉米金黄饱满。这一袋子的玉米,估计着至少又三四十斤的样子。

这可能种不少亩的地啊!

连蔓儿忍不住笑的眉眼弯弯。连蔓儿手里抓起一把玉米粒,小胖的形象在她心目中高大了起来。当时她跟沈小胖说想要更多一些的玉米,其实心里并不能确定,沈家会不会同意,她也不能确定,沈小胖回到沈家之后,是否会真的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这些天,连蔓儿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每多过去一天,她心里的希望就少一分。今天。钟管事将玉米送了来。连蔓儿是喜出望外的。

沈小胖很够朋友,虽说是小小的年纪,却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这让连蔓儿不得不再次刷新对沈谦的印象,就算年纪幼小。身材太过圆润,又很有吃货的倾向,但只要有够朋友和说话算话这两种品质,沈小胖就是个合格的小男子汉。

“钟管事,小……九爷让你送玉米来,这事六爷肯定是知道的吧?”连蔓儿终于舍得将玉米袋子放了下来,抬头问钟管事道。“六爷可有什么话?九爷有没有捎话给我们?”

在心里面叫惯了沈小胖,改叫九爷什么的,还真有些别扭、不适应那,连蔓儿暗笑道。

“……这事九爷跟六爷说了。这些玉米,还是六爷让手下人帮着准备的。知道连姑娘是要在地里种,六爷和九爷都吩咐要挑最好的。……来之前,我去给六爷和九爷请安。六爷倒没什么特别的吩咐。……只是说,让连姑娘有什么事。尽管捎信过去。……九爷嘱咐了很多话……”

钟管事说到这,自己也笑了。

“九爷问连姑娘,还有五少爷和小七少爷都好不好。有什么好玩的别忘了他,还问连姑娘什么时候有空,到府城去,可要记得去找他。”

钟管事这次说话,又比以前还气了许多。就是对五郎和小七,都称呼起少爷来了。

“九爷回到家,时常说起连姑娘、五少爷和小七少爷,恨不得能天天玩在一起才好。”钟管事又道,“打发人来送玉米,怕人不妥当。耽误了连姑娘的事。……看我这些年办事还稳妥,又与连掌柜相熟,这才特意打发了我来。我这一得了吩咐,一刻都没敢耽误,就怕误了农时。”

送个东西,确实可以随便打发一个小厮就可以。钟管事在沈家应该是很得脸、办事很有能力的。而且还与连家打过交道,打发他来,由此可见,沈六和沈小胖对这件事的重视。

“这是六爷和九爷对咱们的恩典。”连守信怀着满心的感激道。

钟管事是个大忙人,交代完了玉米的事,就告辞要走。连守信自然苦苦相留,最后连蔓儿从镇上订了一桌上等的酒席,就在早点铺子里,连守信陪着钟管事吃了。

趁着钟管事吃饭的工夫,连蔓儿还写了一封信。信是写给沈谦的,首先是感谢他让人送了玉米来。然后就是聊些家常,什么小黄牛又长力气了,小猪的食量又增加了,小母鸡变成了小公鸡,什么昨天摘了一篮子的槐花,和面烙饼特别香甜等等,当然,还说了一下五郎和小七的功课。

“鲁先生说我哥照这样好好学,明年就能下场参加童生试了。小七年纪还小,还得再等一年。小胖,你不是说你已经念念了好几年吗?你啥时候下场考试?”

“鲁先生也夸我了,说我要是个男的,也能和我哥一起下场。”连蔓儿想了想,又添了一句。

就这么家长里短地,整整写了两页信纸。

连蔓儿写完之后,又看了一遍,觉得比较满意,就将信纸折好,装进信封里封了起来。送钟管事离开的时候,连蔓儿就将信舀出来,请钟管事捎给沈谦。

至于对沈六的问候,就请钟管事代为表达了。一来,连蔓儿不觉得沈六会有时间看她的信。二来,沈六和沈谦不同,她不觉得她能给沈六写信。而且她总是觉得跟沈谦更亲近些。

沈谦年纪还小,写写信没什么,等他长大了,怕是就要避嫌了那。

钟管事小心地收起连蔓儿的信,说是必定送到。

连蔓儿又另外准备了红包,跟随钟管事来的车夫、随从每人一份。钟管事那一份,自然是额外加厚的。

这次,钟管事略微推辞,便笑着收了。

…………

放在炕上催芽的玉米,已经长出了半个小指长度的芽,连蔓儿特意开了一小块菜地出来,粪肥、翻地、耕种,精耕细作,将玉米芽播种了下去。

好好侍弄,今年伏天,她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煮嫩玉米了!连蔓儿心里想。

转眼就到了谷雨时节,就像诗中描述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如“谷雨”两个字所体现的,接连下了两场透雨,三十里营子的春耕开始了。

连蔓儿一家,比别的人家更忙碌。她们要一边顾着早点铺子的生意,一边赶着在这最适宜的时节,将地种完。

在种地之前,一家人坐下来,仔细地规划了一番。

今年,她们家有五十一亩地要种。南山下的六亩地,是分家所得,打算都用来种花生。花生是价值比较高的经济作物,庄户人家种花生很少为了自家吃,都是为了卖钱。

这六亩地的花生,到秋收的时候,差不多能卖三十几两银子。这只是大致的收入,去掉种子钱,纯收入也就是三十两出头。

然后就是北面,她们分家之后置买的土地,一块二十五亩,一块二十亩,两块地没有连在一起,中间隔了一片地。前两天,连守信找到相关的主人家,商量了将地换了过来。因为同在一片地上,土质什么的都是一样的,因此并没费什么口舌,事情就谈妥了。

连蔓儿家这四十五亩地,连成了一片,更方便耕种了。

“高粱和糜子,这两样都不能少种。”连守信说道,高粱米是庄户人家的主食,而到了冬天,糜子磨成面包的粘豆包,也是必不可少的主食。所以,这两样都要种够。“咱六口人,我看高粱咱最少得种十亩地,糜子的话,种五六亩就够了。……够咱家一年的口粮,还有税粮也差不多够了。”

“嗯,这样行。”张氏点头赞同。

先确定了口粮和税粮的种植面积,接下来就是连蔓儿最重视的玉米和地瓜。

“咱现在有差不多四十斤的玉米种子,那天咱不是先种了一块吗,按我爹算的,一亩地差不多得用两斤种子,那咱今年就能种二十亩的玉米。”连蔓儿道,“地瓜秧子还没长好,咱就先留出来一亩地,充裕点,到时候要是秧子不够,咱再补种点豆子啥的,也不误事。”

这二十一亩地种好了,收益暂时无法估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会是个让人惊喜的数字。

“这么打算我看行,咱家今年的地够种的了,除了口粮地,就先可着玉米和地瓜,剩下的再种别的。”连守信道。

“糜子就按六亩地算,这是三十七亩了,还有八亩地。”小七道。他现在还跟着鲁先生学算经,账算的更快了,一般的小数目,他根本就不需要算盘。

“糜子种六亩地,那小豆也不能少种了。要不到时候包饽饽,咱还得另外买小豆去。”张氏就道。

“还有大豆,”五郎道,因为商量种地大事,他今天手里少见地没有抱着卷。“咱发豆芽、换油、换豆腐啥的,一年得不老少大豆。”

“嗯,大豆得多种。”张氏就道。

一家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种五亩地的大豆,一亩半地的小豆,剩下的一亩半地,就留着种些鸀豆、芝麻之类的杂粮。

“咱明天就先可南边那六亩地开始种。”连守信道。

“孩子他爹,咱种地还找帮工的不?”张氏就问。

“……老爷子跟我说,今年,他打算…

“…佃几亩地种。”连守信突然道。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价第二百七十章 两代婆媳第三百四十二章 金玉米第一百二十六章 连叶儿问计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栈道第七十二章 连花儿受伤第二十六章 人上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财源滚滚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铁第二百二十五章 连老爷子的条件第三百八十章 苦尽甘来第四百二十一章 来信第六百九十四章 非礼第七百六十三章 隐情第二百九十章 被逼出来的法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难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碍第三百八十七章 秋凉第七百一十八章 婚期第五百六十五章 冲突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石磨第六百三十九章 生变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三百五十八章 丰收第三百四十章 谁家小儿女第七十五章 赚钱的点子第六百六十二章 寿材第二百一十三章 买年货(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翻小肠第六百一十九章 心凉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风波第十三章 鸡屁股第四十章 甜杆第三十三章 茶摊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二百零二章 拆骨肉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坏人”第八十八章 礼尚往来第一百六十四章 包饽饽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四百十一五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十四章 大脚和小脚第五十章 黎明第三十八章 锅碗瓢盆第一百三十四章 开导第一百一十七章 将计就计第七百三十九章 乱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沈老夫人的要求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别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战第二百一十三章 买年货(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添妆第五百七十六章 雪夜第六百四十六章 新雨第四百四十章 拿捏第四百一十章 上眼药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六百九十六章 求助第四百零八章 亲戚第四百四十五章 霜花第七十四章 祸不单行第七百零七章 嫁妆风波(三)第四百零九章 说亲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子的练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惊吓第六百七十章 余地第九十一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第二百九十五章 缘由第三百二十八章 挑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红第十八章 王家药铺第八十四章 借势第六百四十八章 本性难移第三百八十八章 劝学第二章 卖还是不卖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闹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五百七十章  抓子儿第六百四十三章 灵机一动第五百三十二章 劳役第一百八十一章 腊月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门来第六百二十一章 樱桃红了第九十四章 闺女不能打第七十章 焦头烂额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三百五十一章 底线第二百一十五章 团年饭第十章 包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旧衣第四百五十一章 钱赚来就是花用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生变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赖第六百一十四章 仲春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价第二百七十章 两代婆媳第三百四十二章 金玉米第一百二十六章 连叶儿问计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栈道第七十二章 连花儿受伤第二十六章 人上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财源滚滚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铁第二百二十五章 连老爷子的条件第三百八十章 苦尽甘来第四百二十一章 来信第六百九十四章 非礼第七百六十三章 隐情第二百九十章 被逼出来的法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难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碍第三百八十七章 秋凉第七百一十八章 婚期第五百六十五章 冲突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石磨第六百三十九章 生变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三百五十八章 丰收第三百四十章 谁家小儿女第七十五章 赚钱的点子第六百六十二章 寿材第二百一十三章 买年货(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翻小肠第六百一十九章 心凉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风波第十三章 鸡屁股第四十章 甜杆第三十三章 茶摊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二百零二章 拆骨肉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坏人”第八十八章 礼尚往来第一百六十四章 包饽饽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四百十一五章 杀鸡儆猴第一百九十章 沈老夫人第十四章 大脚和小脚第五十章 黎明第三十八章 锅碗瓢盆第一百三十四章 开导第一百一十七章 将计就计第七百三十九章 乱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沈老夫人的要求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别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战第二百一十三章 买年货(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添妆第五百七十六章 雪夜第六百四十六章 新雨第四百四十章 拿捏第四百一十章 上眼药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六百九十六章 求助第四百零八章 亲戚第四百四十五章 霜花第七十四章 祸不单行第七百零七章 嫁妆风波(三)第四百零九章 说亲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子的练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惊吓第六百七十章 余地第九十一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第二百九十五章 缘由第三百二十八章 挑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眼红第十八章 王家药铺第八十四章 借势第六百四十八章 本性难移第三百八十八章 劝学第二章 卖还是不卖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闹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五百七十章  抓子儿第六百四十三章 灵机一动第五百三十二章 劳役第一百八十一章 腊月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门来第六百二十一章 樱桃红了第九十四章 闺女不能打第七十章 焦头烂额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三百五十一章 底线第二百一十五章 团年饭第十章 包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旧衣第四百五十一章 钱赚来就是花用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生变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五百五十六章 抵赖第六百一十四章 仲春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