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见信如面

五郎说着话,就把信放炕上了。

连蔓儿就瞄了一眼,见那封信颇有些厚度,算算日子,应该是在周氏回到太仓之后,还写了找人捎过来的。五郎的前面写了两封信,太仓那边都没有回音,不知道这封信里面,会写些什么。

“五郎,小七,去洗洗手。”连守信并没有急于要看信,现在他更关心两个儿子是不是饿了。“洗完手赶紧吃饭。你爷那信,咱吃晚饭再看。”

“哎。”五郎和小七就都答应着去洗手。

将饭菜都摆上桌,一家人坐下吃饭,连守信和张氏只是向五郎和小七询问了两句在私塾的事,谁也没有提连老爷子的信。

吃过了饭,收拾的停停当当的了,还是五郎先将信拿了起来。

“爹,你自己试着看看不?”五郎就把信递给连守信。

连守信也跟着小七学了些字,不过说到看信,还是有难度的。

虽是如此,连守信听五郎这么说,还是将信接了过去,撕开信封,拿出信纸展开,皱眉看了一会,连守信就又将信递还给五郎。

“我就能看明白,你奶到太仓了。五郎,还是你念,我和你娘我们听听就行了。”连守信道。

五郎就接了信,开始念。

信的开头,连老爷子首先告诉连守信和连守礼,周氏已经于某日顺利地回到太仓,一切安好,让他们两家人放心。

连老爷子每次来信,在信封上写明的收信人都是连守信,而在信里面抬头都是“吾儿守礼、守信”。

所以,每次接到连老爷子的信。连守信都会通知连守礼一家,现在连守礼不在,有赵氏和连叶儿在,到时候也会将信的内容转达给连守礼。

接下来,连老爷子又在信里说,他自去年年底,身子就不大好,为了不让在三十里营子的两个儿子担心,所以一直没有写信告诉他们。

连蔓儿听到这,心里暗想,这应该是连老爷子在委婉地解释,他为什么没有及时回复那两封信吧。老人病了,那所有的事情自然都要靠后,而不给他们写信,更是为了他们考虑,不让他们担心。这样,他们不仅没有理由责怪老人,反而要感念老人为儿孙们着想。

连老爷子一贯有这个“巧”,连蔓儿早有准备,她更感兴趣的是,对于英子和平嫂事件。连老爷子会怎样解释。或许,他会避而不谈?

事实证明,连老爷子并没有回避这两个话题,接下来的信里,他做出了解释。

首先是英子的事。连老爷子承认,连守仁纳英子为妾,确有其事。并且说,这件事,是一个重大的失误。而造成这个失误的,有许多客观的原因。

一是连花儿和宋家将英子巴巴地送到太仓,这本身就莫名其妙。英子在太仓客不客、奴不奴,地位尴尬。连老爷子因为这是女眷的事,侧面嘱咐周氏和古氏处理好。结果是英子蒙蔽了周氏,并上了连守仁的床。

周氏发现后,英子苦口央求,要跟连守仁,连守仁也默认了,因此周氏就做主,给了英子一个名分。

当然,信里连老爷子的用词要委婉许多,不过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此。

连老爷子没提连花儿还留下话,想将英子嫁给三郎这件事。或许是何氏大嘴胡说?连蔓儿表示存疑。

然后,连老爷子在信中说,这件事,连守仁自然有错,然后就是周氏的“妇人之仁”、妇人家的“小性儿”促成了英子这件事。

连老爷子说周氏因为妇人的“小性儿”,而让英子做了连守仁的妾。那么是不是说,连老爷子对于周氏和古氏婆媳之间的争斗、矛盾是心知肚明的那?

其实,原来在三十里营子的时候,周氏对待几个儿媳妇是怎样的,连老爷子也都是看在眼里,只不过他一贯的态度,都是听之任之,只有在事情无法收场的时候,他才会出面说上一两句话。

连老爷子还自我检讨,说英子这件事,他没有成功地拦下来,也是因为“妇人之仁”。说是失了贞洁的女子,只有死路一条,英子还是家乡的女子,而且连守仁确实和英子不清白了,只有连守仁收了英子,才能给英子一条出路。

连蔓儿托腮。

其实就是连守仁睡了英子,人家英子赖上了连守仁,又有周氏发话表示承认,那么英子是不收也得收。连蔓儿心想,英子已经经历和王幼怀和宋海龙,结果都被人家给扔垃圾似的扔了。两处都落空了,到了连守仁这,她自然要死命抱着不放。

像王家和宋家那样的人家,在打发英子这样的人方面,是有着丰富的经验的。而太仓连家,刚从简单的庄户人家迈进小官吏的门槛,在这方面还是白纸。

结果就是宋海龙和王幼怀无事,而连守仁却被抓包了。

连蔓儿叹气。

信里,连老爷子也长叹,事情已经这样了,无可奈何。“我连家男儿从未做过失德之事,此事以后定要慎之、戒之,不要赴汝兄之后辙。”

说完了英子的事,接着连老爷子又解释了平嫂的事。与解释英子的事时的语气不同,说到平嫂这件事,即便是通过书信,大家也能感受到连老爷子的恼怒和无奈。

连老爷子很愤怒。

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是你们的娘,硬是将屎盆子扣到了我的头上。连老爷子开宗明义。

事情在连老爷子的笔下,十分的简单。平嫂到上房屋里送炭盆,之后离开。连老爷子觉得裤子里痒,就解开裤子抓虱子。然后,周氏就风风火火地进屋,大骂他和平嫂有首尾,怎么解释都不行,最后弄得平嫂寻死,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连老爷子在信里承认,他一气之下,对周氏说了要收平嫂的话。

你们娘的脾气,这些年,你们也是知道的。连老爷子在信里道,周氏的脾气,到了太仓,连秀儿出嫁之后,变得更加多疑、火爆,一点小事就能点着周氏的火,而且说话、骂人不留任何的余地。

连蔓儿听得连连点头,周氏的脾气历来如此,只是以前都冲着儿子、儿媳妇,尤其是连守礼一家和连守信一家发泄了,没发作到连老爷子身上而已。

以前也没见连老爷子对她们怎样同情,现在连老爷子身受其害,就转过头来向她们寻求同情了。

连蔓儿心里暗暗表示,即便连老爷子是无辜的,她一点也不同情连老爷子,真的。

信里面,连老爷子又继续叙述事情的经过,说是周氏太过任性,回三十里营子,给你们添麻烦了。并说明在周氏走后,他就已经将平嫂给打发了。

因为周氏的多疑和任性,害得平嫂一个寡妇声名受损,连老爷子不收下她,只能将她远远地打发到别的地方去生活,而这,是需要钱财的。

具体花了多少钱,连老爷子并没有说,不过看他信中的语气,应该是花了不少。

“这事,你爷办的还不算糊涂。”连守信听到这,就点头道。

连蔓儿点了点头,连老爷子毕竟不是连守仁。

即便打发了平嫂,连老爷子的语气依旧郁郁,并说,他这辈子一直小心维护的声名,这一下子就算毁了。

毁在了周氏的手里。

整封信的笔调,都非常的阴郁。解释完了这两件事,连老爷子又连篇累牍地写了很多,东一句西一句,几乎没有条理,用词也相当的晦涩。

听着五郎念这一大段,连蔓儿只听出了担心和灰心。

平嫂这件事,对连老爷子的打击相当大。

手持平嫂这把锋利的斧头砍他的,正是他的老妻周氏。而在这一片斧光背后,还影影绰绰地有些别的身影、别的东西。连老爷子感觉到了,正因为感觉到了,才会加倍地受到打击。

其实,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连老爷子没有因此吐血、一病不起,已经算是身体好,意志坚强了。

信的最后,连老爷子询问五郎备考的情况,鼓励五郎为连家光宗耀祖。还说到了五郎的婚事,说五郎年纪尚小,婚事并不着急。娶妻一定要娶贤,别的都是小事。

虽然只有简单的两行字,却是字字血、声声泪。

连蔓儿觉得,连老爷子写了这么多,只有最后这两句话,才是他最想说的。

看看吧,我老头子娶了这么个不贤良的老婆,弄得晚节不保,你们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娶媳妇要娶性格好的贤良媳妇,其他比如长相什么的,那都是浮云。

连老爷子不像周氏,可以口无遮拦,将自家老头子骂的畜生不如,连老爷子要含蓄、有修养的多。

“我爷的精神头,不如以前了。”念完了信,五郎若有所思地道。

第五百七十四章 寒冬第一百八十章 北风吹、雪花飘第五百八十二章 灯会第五百零七章 麦收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连朵儿第二百七十章 两代婆媳第二百六十九章 连蔓儿的反击第四百二十七章 逆袭第八章 不眠之夜第三十六章 家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纠缠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满第二百六十八章 同情心不能随便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五香驴肉第六百二十一章 樱桃红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送亲第四百二十四章 加急信第五百九十三章 惩罚第四百三十二章 秀儿出嫁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别第四百章 御赐第一百五十五章 丧事第五百三十章 对策(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秋第五百四十章 二进宋府第三十一章 谁管钱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难第七百四十六章 冬寒第四百零九章 说亲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货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四十七章 妇科圣手第六十五章 拾谷穗第六百零七章 抽丝剥茧第五十五章 连蔓儿做工作第一百八十二章 债务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饭馆第六百五十五章 烦恼第六百四十六章 新雨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货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责第四百四十四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一百零八章 烘干第一百二十八章 连家办事情第四百八十二章 节节高第八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八十三章 幺蛾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连叶儿问计第六百八十五章 恶对恶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年初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置产第三百三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价第六百七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四百零一章 内部消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和睦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礼第十三章 鸡屁股第六百三十章 飞来横祸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财路第四十章 甜杆第三十五章 打脸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伤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战成名第六百四十一章 余香袅袅第五百二十八章 探望第五百五十九章 休还是不休第五百五十六章 贼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房也要分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撵还是不撵第三百零七章 决定第六百七十八章 连蔓儿妙手医病第四百五十三章 拜祭的问题第三百六十六章 古氏回来了第九十五章 闺女和儿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骂槐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么巧第七百六十二章 吵闹不休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择第十三章 鸡屁股第七百六十六章 席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战第五百七十二章 乱第九十章 一碗酱的风波第三百三十七章 父子第四百零二章 大兴土木第三十三章 茶摊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过与难过第二百六十一章 沾亲带故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五百二十七章 隐情第三百九十七章 赏月说古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五百三十三章 醒悟第三百四十三章 财源滚滚第四百四十五章 霜花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前身后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还是房产第三百五十八章 丰收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仓县衙
第五百七十四章 寒冬第一百八十章 北风吹、雪花飘第五百八十二章 灯会第五百零七章 麦收第九十八章 我不是连朵儿第二百七十章 两代婆媳第二百六十九章 连蔓儿的反击第四百二十七章 逆袭第八章 不眠之夜第三十六章 家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纠缠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满第二百六十八章 同情心不能随便用第四百三十四章 五香驴肉第六百二十一章 樱桃红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送亲第四百二十四章 加急信第五百九十三章 惩罚第四百三十二章 秀儿出嫁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别第四百章 御赐第一百五十五章 丧事第五百三十章 对策(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秋第五百四十章 二进宋府第三十一章 谁管钱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难第七百四十六章 冬寒第四百零九章 说亲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货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四十七章 妇科圣手第六十五章 拾谷穗第六百零七章 抽丝剥茧第五十五章 连蔓儿做工作第一百八十二章 债务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饭馆第六百五十五章 烦恼第六百四十六章 新雨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货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责第四百四十四章 地主就是要多多的地第一百零八章 烘干第一百二十八章 连家办事情第四百八十二章 节节高第八章 不眠之夜第二百八十三章 幺蛾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连叶儿问计第六百八十五章 恶对恶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年初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再置产第三百三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价第六百七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四百零一章 内部消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和睦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礼第十三章 鸡屁股第六百三十章 飞来横祸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财路第四十章 甜杆第三十五章 打脸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伤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战成名第六百四十一章 余香袅袅第五百二十八章 探望第五百五十九章 休还是不休第五百五十六章 贼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房也要分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撵还是不撵第三百零七章 决定第六百七十八章 连蔓儿妙手医病第四百五十三章 拜祭的问题第三百六十六章 古氏回来了第九十五章 闺女和儿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骂槐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么巧第七百六十二章 吵闹不休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择第十三章 鸡屁股第七百六十六章 席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战第五百七十二章 乱第九十章 一碗酱的风波第三百三十七章 父子第四百零二章 大兴土木第三十三章 茶摊第六百九十二章 好过与难过第二百六十一章 沾亲带故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五百二十七章 隐情第三百九十七章 赏月说古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五百三十三章 醒悟第三百四十三章 财源滚滚第四百四十五章 霜花第六百六十三章 身前身后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还是房产第三百五十八章 丰收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仓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