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弗朗茨皇帝

1917年对于整个一战来说都非常的重要,首先要提的自然是协约国失去俄罗斯这个相当重要的国家。

英法两国在西线战场上能够稍微的占据一些优势完全凭借的就是俄罗斯在东线战场上的牵制,幸好这个时候奥匈帝国已经开始有全面溃败的迹象、德国也有些坚持不下去、美国有参战的意思,否则结果如何还真的不敢随意下定论。

这个时候还保持着实力甚至实力增强的只有捷克公国,两边是强大的德国和奥匈帝国,这让捷克公国的腹部和背部并没有什么需要防备的地方,东线战场属于捷克公国的阵线也不是太长集中全部兵力的捷克公国自然相当的好防守。并且因为军备实力的缘故,捷克公国在战场上一直处于优势状态,实力并没有太多的耗损。

革命让前线的俄罗斯士兵乱成一团,当一次夜袭让捷克公国端掉俄罗斯几个重要阵地之后,几位俄罗斯贵族将军在捷克公国的外交官说服下选择投降,整整30余万俄罗斯士兵由此成为捷克公国的俘虏。

这个时候没有人想着怎么处置这些投降的将军,来自圣彼得堡的外交官唯一提起的就是俄罗斯准备退出这次战争的事情。主要退出战争自然是需要付出的,尤其这个时候捷克公国可是一直占据优势。

欧洲战场的情况一目了然,俄罗斯临时政府也清楚同盟国同样希望他们能够快速的退出战争,但是他们不敢赌、没有办法之下只能接受恩斯特那比较让他们为难的条件。

1917年5月一份来自尼古拉二世的册封来到西伯利亚、同一时间到来的还有临时政府的任命,其实两份任命都是同样的事情,那就是西伯利亚成为玛利亚女大公的领土、她同时担任西伯利亚总督。

随后捷克公国宣布同俄罗斯前公主玛利亚女大公成婚,虽然玛利亚女大公并没有来到布拉格但是相隔两地的两人还是成婚,即便这在很多人看来这件事都十分的荒谬。

宣布退出一战的俄罗斯临时政府开始整顿内务,不过这些都同恩斯特或者说捷克公国没有关系,同一时间的恩斯特和玛利亚女大公都在忙碌自己的事情,一个是捷克公国一个则是西伯利亚。

30余万俄罗斯士兵中出身地为此时捷克公国掌控区域和掌控区域附近的被挑选出来,这些会被改编为捷克公国国防军前往西线战场帮助德国和奥匈帝国作战。剩下的恩斯特也不为难他们直接遣散他们回家,不过其中有多少捷克公国的间谍估计只有恩斯特和国土安全局的高层在知道。

随着俄罗斯因为内部革命的退出,捷克公国的战争算是临时结束,经过一番整顿捷克公国的陆军数量已经达到35万,其中15万为皇家陆军、20万为国防军。

经过几天的紧急磋商,布拉格卫戍军队组建,5万皇家陆军被授予皇家第一军团的称号,他们将成为布拉格和捷克大公恩斯特的安全保障。剩下的10万皇家陆军被授予皇家第二军团的称号,东线战场则是由他们负责。其余20万国防军则为第三军团、第四军团分别前往奥匈帝国和德国进行驰援。

四个军团当中虽然第一军团人数最少,但是挂名皇家二字且驻守布拉格就清楚他们的战斗力和军备如何,可以说整个第一军团几乎没有一位列兵和下士,即便是最普通的士兵肩上挂着的都是中士军衔。

经过一次简单的阅兵仪式,第三、第四军团开始奔赴两地,不过这个时候恩斯特已经清楚结果,同盟国败亡而且他那位叔爷爷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皇帝的身体也坚持不太长时间,如果按照历史去年年末他就应该因为肺炎而去世。虽然此时他因为摩拉维亚医药公司的新药物多支撑一段时间,但此时的治疗水平毕竟有限而且他年岁已高……这个时候已经神志不清的躺在病床上。

面对此时奥匈帝国的情况恩斯特自然想要为自己谋取一些利益,那一个念头他还是没有放弃,他希望迈西米利安成为奥匈帝国的新皇帝。恩斯特自己?如果没有捷克公国还有可能,可现在……不说没有机会,就是有恩斯特也会给予拒绝。

同盟国的战败已经是可以确定的事情,这个时候高调坐上奥匈帝国皇帝的宝座并不是什么好事,捷克公国能够在战后保留下来但并不代表奥匈帝国也可以,一个不小心也许连捷克公国都要在自己的手中丢掉。

但凡掌权者都喜欢赌博,但是这明知道得不偿失的结果还赌那就是傻瓜。恩斯特不是傻瓜因为让迈西米利安坐上奥匈帝国的宝座是最合适的,且再下一任的皇帝也不一定是迈西米利安的儿子,西方弟弟继承兄弟的皇位可也是常见的事情。

阻碍在恩斯特他们面前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们贵庶结合的身份,如果迈西米利安能够坐上奥匈帝国的皇位那么将来恩斯特想要坐下那么也不会被贵族们强烈的反对。相比较恩斯特自己,贵族们对于迈西米利安的反对程度要小很多。

一切想的都不错,但是事情往往都喜欢出乎人们的预料。就在玛利亚女大公开始组建西伯利亚军团的时候维也纳一则消息传递到布拉格——奥匈帝国弗朗茨·约瑟夫皇帝逝世。

如果不是自己情报人员的消息一同到来,恩斯特甚至怀疑是不是皇室故意隐瞒这个消息几日才告诉自己,否则怎么可能如此的突然让自己连准备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时候一件事摆在自己的面前,面对弗朗茨皇帝的葬礼他应不应该前往参加。完全可以不去?不要忘记恩斯特可还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族长的死亡自己这位嫡系出身外加重要成员不参加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参加?万一即将成为奥匈帝国皇帝的卡尔大公把自己软禁在维也纳怎么办?

这样的事情并非不可能发生,这无关国家的荣誉毕竟恩斯特和卡尔大公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因为一些“事情”耽误在维也纳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且捷克公国这里不能因此而发动什么战争。

有一点不可否认,奥匈帝国在捷克公国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如果恩斯特不在的情况下卡尔大公以奥匈帝国皇帝的命令外加伪造的恩斯特命令,捷克公国可是很有可能回到奥匈帝国的怀抱中。

那个时候即便恩斯特被放出来也只能认栽,他有几十万忠心耿耿的军队又怎么样?难道他还真的可以对奥匈帝国动手?

家族的荣誉高于生命,有这一句话可以明白家族的重要性,恩斯特无论如何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奥匈帝国是哈布斯堡的根恩斯特如果动用武力那么背叛的就不单单是国家还有家族。

恩斯特很纠结而玛利亚女大公同样非常的纠结,她此时已经是捷克公国的皇后,即便她并没有前往布拉格参加婚礼也根本去不了。

西伯利亚经过一番整顿此时大约还剩下20万陆军,大量的青年被裁撤下去回归农间。这样的结果也是玛利亚女大公迫不得已的做法,毕竟没有俄罗斯的支持仅仅凭借西伯利亚地区根本养不活多达30万的陆军。

新的军队由新任西伯利亚王国(例如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王国)元帅舍尔纳将军负责,参谋部设在西伯利亚城,玛利亚女大公也把自己的生活场所设置在那里。

因为不知道现在圣彼得堡的态度怎么样,舍尔纳将军在西伯利亚和俄罗斯的边境上设置20万军队,毕竟这个时候俄罗斯才是西伯利亚的主要大敌。

剩下的军队除去少部分留在西伯利亚城,其余都集中在东南角防备日本,随着北洋政府的解体、俄罗斯的革命,日本终于忍不住开始蠢蠢欲动。舍尔纳的本意是不在乎日本方面,但是出身捷克陆军学院华裔军官们却不敢轻视日本,正是他们的强烈要求才让舍尔纳在海参崴地区安置7万余陆军。

如果但是这7万余西伯利亚陆军自然是不太保险,毕竟精锐的外籍军团都被调派到西线防备俄罗斯,被安置在海参崴的都是有些散漫的俄罗斯军队。幸好还有东北的张作霖同他们互相呼应,否则西伯利亚的东南地区很有被日本攻陷的危险。

第330章 四面楚歌第164章 意大利王国第173章 圣彼得堡的突变第59章 贫困的摩拉维亚第183章 战争结束(一)第177章 战争结束前夕(二)第124章 圣彼得堡第277章 一日游第181章 战争结束前夕(六)第224章 改革进行中第137章 帝国的覆灭第161章 西伯利亚(六)第154章 克莱佩达(五)第17章 骑兵冲锋第356章 查理皇储第248章 欧元第110章 雇佣兵第221章 演唱会第125章 宴会前夕(一)第380章 访问东普鲁士第141章 捷克公国第97章 律师的惊叹第182章 战争结束前夕(七)第234章 英法的态度第170章 新城区第289章 激动的希特勒第186章 战争结束(四)第14章 女孩子不能随便亲人哦!第48章 马塞纳的自荐第152章 克莱佩达(四)第71章 价值万亿的木盒第317章 秦国的奇葩律法第331章 福布斯排行榜第313章 查理的特殊日子第154章 克莱佩达(五)第196章 交换第232章 东欧之王第46章 老格奥尔格第317章 秦国的奇葩律法第136章 巨变第264章 间谍的作用第144章 捷克公国(四)第174章 新的帝国第138章 一战前(一)第150章 德语第317章 秦国的奇葩律法第313章 查理的特殊日子第115章 狙击手第2章 前往梵蒂冈第191章 巴黎和谈第365章 美国的想法第324章 经济大萧条第134章 远东的来客(二)第165章 重启战端第300章 教育问题第339章 二战前(二)第334章 成人典礼第182章 战争结束前夕(七)第219章 加冕前(下)第251章 行动失败第340章 误会第347章 和平会议第119章 伏伊伏丁那(完)第245章 边境风云(七)第113章 围困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370章 海权第330章 第三帝国崛起第268章 王储第372章 日本的投降第260章 波兰的希望第264章 间谍的作用第320章 洛迦诺和平会议第127章 宴会(二)第331章 福布斯排行榜第34章 热情的大公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76章 弗洛伊德的选择第229章 银行国有化第51章 斯蒂芬·:茨威格第83章 第二次检阅第234章 英法的态度第125章 宴会前夕(一)第324章 经济大萧条第113章 围困第53章 来自东方的礼物第253章 骗局第79章 三大家族第358章 希特勒的犹豫第7章 博那罗蒂伯爵(上)第38章 囚犯第156章 西伯利亚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343章 俄日战争(一)第42章 杜海彬和雷奥第54章 摩拉维亚的局势第95章 请求第90章 初抵英国第91章 东方博物馆
第330章 四面楚歌第164章 意大利王国第173章 圣彼得堡的突变第59章 贫困的摩拉维亚第183章 战争结束(一)第177章 战争结束前夕(二)第124章 圣彼得堡第277章 一日游第181章 战争结束前夕(六)第224章 改革进行中第137章 帝国的覆灭第161章 西伯利亚(六)第154章 克莱佩达(五)第17章 骑兵冲锋第356章 查理皇储第248章 欧元第110章 雇佣兵第221章 演唱会第125章 宴会前夕(一)第380章 访问东普鲁士第141章 捷克公国第97章 律师的惊叹第182章 战争结束前夕(七)第234章 英法的态度第170章 新城区第289章 激动的希特勒第186章 战争结束(四)第14章 女孩子不能随便亲人哦!第48章 马塞纳的自荐第152章 克莱佩达(四)第71章 价值万亿的木盒第317章 秦国的奇葩律法第331章 福布斯排行榜第313章 查理的特殊日子第154章 克莱佩达(五)第196章 交换第232章 东欧之王第46章 老格奥尔格第317章 秦国的奇葩律法第136章 巨变第264章 间谍的作用第144章 捷克公国(四)第174章 新的帝国第138章 一战前(一)第150章 德语第317章 秦国的奇葩律法第313章 查理的特殊日子第115章 狙击手第2章 前往梵蒂冈第191章 巴黎和谈第365章 美国的想法第324章 经济大萧条第134章 远东的来客(二)第165章 重启战端第300章 教育问题第339章 二战前(二)第334章 成人典礼第182章 战争结束前夕(七)第219章 加冕前(下)第251章 行动失败第340章 误会第347章 和平会议第119章 伏伊伏丁那(完)第245章 边境风云(七)第113章 围困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370章 海权第330章 第三帝国崛起第268章 王储第372章 日本的投降第260章 波兰的希望第264章 间谍的作用第320章 洛迦诺和平会议第127章 宴会(二)第331章 福布斯排行榜第34章 热情的大公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76章 弗洛伊德的选择第229章 银行国有化第51章 斯蒂芬·:茨威格第83章 第二次检阅第234章 英法的态度第125章 宴会前夕(一)第324章 经济大萧条第113章 围困第53章 来自东方的礼物第253章 骗局第79章 三大家族第358章 希特勒的犹豫第7章 博那罗蒂伯爵(上)第38章 囚犯第156章 西伯利亚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343章 俄日战争(一)第42章 杜海彬和雷奥第54章 摩拉维亚的局势第95章 请求第90章 初抵英国第91章 东方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