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和平会议(四)

街道上的人仿佛并没有察觉到战争即将来临,他们依然过着往日的生活,购买、娱乐、上学、工作、约会……

人世匆匆,到20世纪30年代末,东欧联盟的公民算是真正的忙碌起来,各种各样的行业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和薪水的提高也让人们越来越贪图享受畏惧死亡,恩斯特非常担心,也许有一天东欧联盟的陆军再也不是当年的捷克陆军。

其实他也非常清楚,这一天迟早要到来,因为未来不是单体素质的未来而是科技的未来,一位将军具备再好的军事能力、士兵们再是凶狠不要命可是这终究还是敌不过一颗核弹的威力。

当然即便很清楚这些,恩斯特依然期望着陆军的败退迟一些到来,毕竟现在还不是科技的时代、毕竟现在还有一场大战摆在他的面前。

东欧联盟的陆军一直都仿佛生活在独立的世界中,他们完全同外面的世界脱节,这也是恩斯特为保证军队战斗力才不得不做出来的选择,可这也造成大量退役军人根本无法适应这个社会。

对这件事恩斯特只能表示很抱歉并用经济上的手段补偿他们,至少在他们适应社会的这一段时间里能够不愁吃喝,有经济能力享受社会的一切。

东欧联盟的军方有一项社会保障金,它们的成立就是为那些无法适应社会的军人们准备的,这份保障金实际上也并不是现金而是为期两年的社会各行业享受金券,其中包括娱乐行业、饮食行业等等。

并且,很多的军人在退役之后他们并不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地方政府会率先安排他们在各行业都工作为期一周至三周的时间,更换超过5个工作岗位之后。根据他们的意愿政府才会做出安置的选择。

东欧联盟军人的地位非常高,这一点是国际共知的,对于这些退役军人的待遇地方政府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更不用说什么不公平。要知道对待军人不公平,那最高刑罚可是20年的重度劳役处罚。

东欧联盟没有死刑。可实际上这些刑罚真的比死刑还要残酷,因为很少有囚犯能够坚持5年而还没有累死,这是真正的生不如死政府还榨取干净他们最后的用处。

十余万的罪犯换来整个东欧联盟的铁路畅通、几十万的战俘换来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恩斯特一直都对自己的政策非常满意,即便在很多人的眼中,恩斯特就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暴君,因为他这就是在重复奴隶制社会。

囚犯和战俘几乎就是奴隶,当然相比较而言战俘的待遇要好一些。同样的20年最高刑罚,战俘几乎多半部分都能够活下来,而20年的重度劳役处罚能够坚持5年都是一个奇迹。

对于暴君之类的称呼恩斯特只是轻轻一笑不予理会,实际上恩斯特还是非常喜欢这个称呼的,因为他觉得能够成为暴君的人一般都非常的有能力。美国的华盛顿、东方的秦始皇、纣王,这些外界称呼为暴君的家伙们,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华沙最大的变化也许就是华沙国际机场,空客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例如华沙国际和平会议。大部分的元首总统乘坐的就是航空交通工具而非火车、轮船,因为相比较而言它们的安全性比较低。

华沙航空公司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各大国际都市建立自己的航线。超过80架大型客机都在为华沙航空公司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华沙航空公司并非是国企,而是公私合股企业。

其实不单单是华沙航空公司,东欧联盟的很多公司都已经公私合股,这是时代必然需要经过的一个关隘,恩斯特也不亏,甚至因为大部分公司都上市的缘故,皇室的财富猛然增长五倍有余。

恩斯特这个身份地位自然不会因为拥有巨额的财富而担忧什么。可他同样很头痛,只因为大量的财富都聚集在一个人、一个家族的身上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只有花出去的才是欧元,留在手里的那是废纸。黄金?黄金也一样。花出去叫黄金,花不出去那叫贵重金属。

没有办法,恩斯特只能购买大量的奢侈品和贵重金属以及古董等东西,就是恩斯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几年来购买的古董已经支撑起十三个大型国际博物馆,而且这十三个国际博物馆在世界前百的博物馆中直接包揽前十五名。

因为皇室的一番动作,世界的奢侈品和古董行业猛然兴盛起来,大量的古董和奢侈品都有溢价的倾向,这是恩斯特没有想到的。

全球都因为经济萧条而过的非常困难,唯独东欧联盟依然很是富裕甚至朝着越来越富裕的方向而去,如果经济走向能够用肉眼看到,那么很明显,现在全球的财富都开始朝东欧联盟汇集过来。

有钱的富商们对于国内的经济条件很是不满和担忧,唯独东欧联盟……这也导致大量东欧联盟的上市公司一直都在涨涨涨的状态中,股民们疯狂的在股市里捞取那本不属于自己的财富。

这是一种畸形股市经济,恩斯特对此很是担忧,不过那些金融大佬们仿佛并不担心,他们也有理由不担心,因为现在东欧联盟的金融爆发并非是偶然也非意外,纯粹是东欧联盟的实业积攒而来的,是厚积薄发而非什么金融陷阱。

金融的威力偏远一些的城市也许感受不到,但是华沙却非常的清楚,其他的小物件不多说,便利的交通让物价提高不到那里去,而例如房子这类的固定物品,华沙已经涨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水平上。

恩斯特很担心出现什么地产危机因此一直都调控房价,可即便如此华沙的一套公寓价格也让国外的富商们咋舌。各国总统闲逛街道的时候自然也知道这件事,他们内心暗笑,认为这是华沙经济的一个致命漏洞。

这几年因为房价上涨的缘故,华沙猛然出现很多的富翁,他们都是房价上涨的获益者。拿着这部分钱他们在股市上兜一圈,再出来的时候有一些甚至直接成为百万富翁,随后买地建公寓卖房成为一个循环。

少部分明眼人能够看出这里面的漏洞,可是大家都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报应不会来的如此快,干完这一个项目就不再继续。第一次这样想、第二次这样想那么自然还有第三次、第四次,也许直到危机到来他们才能够真正的清醒过来。

当然,不管怎样说华沙的公民很富裕是真的,这一点国外的元首总统们看的非常清楚,他们感慨的同时自然也很是羡慕和嫉妒。

逛一圈华沙,他们仿佛在这里就没有发现什么穷人,整条街全是奢侈品商店、高档餐厅、四五星级酒店,中档餐厅在这里几乎都是稀罕的东西,只因为随着这几年富豪们的增多,中档餐厅实在是没有什么客人。

坐在一家高档餐厅里,几个小国的高官有些胆颤的看着菜单上的菜价,周围的普通华沙市民们仿佛很随意的点着一道道昂贵的菜和咖啡,这些小国高官们很是咋舌,这一道菜几乎就已经是他们一个月的薪水。

此时他们的内心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想法,自己要不要移民东欧联盟,不为其他,只为这里的富裕和生活。自己心惊胆战的收取一些礼物和现金在这里还消费的胆战心惊,而人家这里的市民……

这几位高官不知道的是,整个华沙并非不是没有穷人,当然这个穷人指的是和那些富人们相比,实际上华沙的穷人也比其他地方的富人还要有钱一些。华沙没有中档餐厅只是因为那些穷人们要不不出门、出门必然已经准备好大出血的准备,这才让那些中档餐厅活不下去。

生活在华沙的公民也有自己的骄傲,他们不希望别人看不起自己,一种畸形的财富理念充斥他们的心底,他们要对外宣扬自己的财富、自己的高人一等,这是多半华沙公民普遍的想法。

因此你在华沙才很难看到穷人,看到的都是一水的富贵,不过有一点说的倒是事实,华沙的薪水的确比其他的地方要高很多很多,唯一能够相提并论的也许只有布拉格等少数几个国际化大都市。

在华沙逛一圈回来,和平会议几乎召开的时候总统元首们的态度明显改变很多,当然这些只是小国的元首总统们,对于英法美这样的大国,华沙的情况他们早已经清楚,只是没有如今亲身体会那么细致而已。

中午的时候英国首相参观过华沙股市交易所,那里的一水飘红让英国首相都忍不住有些害怕,只是一会的时间,隐藏身份的英国首相就发现旁边的一位普通市民已经从股市中赚取到超过2000欧元。

说起东欧联盟的股市,说实话现在公私合营的股份制公私恩斯特并不担心会被其他人掌控,主要原因就是皇室和政府联合起来的股份一般都超过百分之六十,少部分不足百分之六十的也都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公司。

法国总统去的地方和英国首相不同,他是一位文艺爱好者,他来到整个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华沙皇室博物馆里。这里百分之八十的物品都是皇室的珍藏,玲琅满目的物品直接照瞎法国总统的双目。(。)

第250章 热闹的圣诞节第67章 伯兰子爵第250章 热闹的圣诞节第281章 中学第80章 市长的诧异第154章 克莱佩达(五)第133章 远东的来客第190章 奥地利的变动第214章 立陶宛国王第122章 英王葬礼第186章 战争结束(四)第222章 珍妮·:德雷勒斯第323章 皇储们第236章 选择第321章 进军的日本第36章 十万英镑和音乐会第270章 公主的妥协第246章 安妮的变化第342章 二战前(四)第21章 空间里的发现第29章 伯勒尔的阴谋第85章 维多利亚女王第281章 中学第192章 捷克内部的暗流第374章 德国投降第317章 秦国的奇葩律法第371章 慌乱的日本高官们第39章 击剑第262章 斐迪南大公第21章 空间里的发现第184章 战争结束(二)第364章 新首相第96章 杰西卡的承诺第116章 伏伊伏丁那(三)第185章 战争结束(三)第210章 加冕仪式第61章 古堡第374章 德国投降第149章 克莱佩达第180章 刺杀的影响第56章 恩斯特的误会第2章 前往梵蒂冈第156章 西伯利亚第253章 骗局第347章 和平会议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153章 克莱佩达(五)第24章 回到维也纳第218章 加冕前(中)第338章 二战前(一)第128章 宴会(三)第138章 一战前(一)第370章 日本海军的覆灭第298章 贿选总统的下台第155章 克莱佩达(完)第226章 800英镑第60章 郁闷的镇长第172章 远东风云第344章 俄日战争(二)第98章 沙皇的要求第58章 来自摩拉维亚的挑衅第243章 边境风云(五)第165章 重启战端第226章 800英镑第191章 巴黎和谈第344章 俄日战争(二)第33章 海因茨第89章 红酒订单第357章 军方两系第370章 日本海军的覆灭第244章 边境风云(六)第171章 “先知”苏菲第274章 15集团军第316章 访问秦国前奏第221章 演唱会第147章 刺杀之后第83章 第二次检阅第200章 电影提议第276章 于占山的为难第272章 第一首相第121章 坦克第147章 刺杀之后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12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委托第293章 四大勋章第344章 俄日战争(二)第68章 摩拉维亚机械公司第173章 圣彼得堡的突变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151章 克莱佩达(三)第65章 贫困的领主第90章 初抵英国第85章 维多利亚女王第320章 沈阳城第66章 一分为二第357章 军方两系第5章 摩拉维亚伯爵第44章 斐迪南大公的教导第360章 东普鲁士和“秦国”第25章 霍夫堡皇宫
第250章 热闹的圣诞节第67章 伯兰子爵第250章 热闹的圣诞节第281章 中学第80章 市长的诧异第154章 克莱佩达(五)第133章 远东的来客第190章 奥地利的变动第214章 立陶宛国王第122章 英王葬礼第186章 战争结束(四)第222章 珍妮·:德雷勒斯第323章 皇储们第236章 选择第321章 进军的日本第36章 十万英镑和音乐会第270章 公主的妥协第246章 安妮的变化第342章 二战前(四)第21章 空间里的发现第29章 伯勒尔的阴谋第85章 维多利亚女王第281章 中学第192章 捷克内部的暗流第374章 德国投降第317章 秦国的奇葩律法第371章 慌乱的日本高官们第39章 击剑第262章 斐迪南大公第21章 空间里的发现第184章 战争结束(二)第364章 新首相第96章 杰西卡的承诺第116章 伏伊伏丁那(三)第185章 战争结束(三)第210章 加冕仪式第61章 古堡第374章 德国投降第149章 克莱佩达第180章 刺杀的影响第56章 恩斯特的误会第2章 前往梵蒂冈第156章 西伯利亚第253章 骗局第347章 和平会议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153章 克莱佩达(五)第24章 回到维也纳第218章 加冕前(中)第338章 二战前(一)第128章 宴会(三)第138章 一战前(一)第370章 日本海军的覆灭第298章 贿选总统的下台第155章 克莱佩达(完)第226章 800英镑第60章 郁闷的镇长第172章 远东风云第344章 俄日战争(二)第98章 沙皇的要求第58章 来自摩拉维亚的挑衅第243章 边境风云(五)第165章 重启战端第226章 800英镑第191章 巴黎和谈第344章 俄日战争(二)第33章 海因茨第89章 红酒订单第357章 军方两系第370章 日本海军的覆灭第244章 边境风云(六)第171章 “先知”苏菲第274章 15集团军第316章 访问秦国前奏第221章 演唱会第147章 刺杀之后第83章 第二次检阅第200章 电影提议第276章 于占山的为难第272章 第一首相第121章 坦克第147章 刺杀之后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12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委托第293章 四大勋章第344章 俄日战争(二)第68章 摩拉维亚机械公司第173章 圣彼得堡的突变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151章 克莱佩达(三)第65章 贫困的领主第90章 初抵英国第85章 维多利亚女王第320章 沈阳城第66章 一分为二第357章 军方两系第5章 摩拉维亚伯爵第44章 斐迪南大公的教导第360章 东普鲁士和“秦国”第25章 霍夫堡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