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贾玮宅院。三进宝琴院子。

卧室之中,月光透入窗棂,贾玮同宝琴在床帐内做着夫妻之事,好半响,云散雨歇,俩人相互依偎,交颈而眠。

如今,贾玮一家子已从园内的怡红院搬到这外头修茸一新的五进宅院里来。

其中宝钗住二进,宝琴住三进,黛玉住四进,五进两处小院落则住着袭人和麝月。

由于宝钗、黛玉眼下皆已显怀,不宜房事,而宝琴肚子尚未有何动静,因此近来贾玮隔三岔五地便歇在三进,努力在宝琴身上耕耘。

“姑爷……姑爷……醒醒……”

不知睡到几时,迷迷糊糊中,听到小螺、小鹂的叫声,贾玮和宝琴同时醒来。

平日里,俩人皆由在外头屋子当值的小螺、小鹂进来唤他们早起,因此也不在意,谁知此时往外头一张,并未天亮,还是夜里的光景,不待贾玮开口,宝琴便用略带责备的语气对俩个贴身丫鬟道,“什么事儿,深更半夜地唤爷起来?爷今儿在衙门累了一日了,明儿还有公务呢。”

小螺、小鹂忙回道,“刚刚的林大娘她们过来传话,说是跟随二爷的茗烟有急事求见,务必唤醒二爷……婢子也是没有办法……”

宝琴听了,便侧过脸来,望向贾玮。

贾玮已披上了衣裳,道,“应该是报社的事儿,你接着睡,我去去就来。”说着,下了炕床,往屋外而去。

宝琴在后面唤道,“爷簪了发再去。”

贾玮笑道,“不用。”

宝琴又唤,“那好歹漱口茶再去。”

贾玮仍笑道,“不用。”脚步不停,出了屋子。

听着贾玮的脚步声沿着长廊渐然消失,宝琴主仆三人相互望望,随即宝琴挥手让小螺、小鹂退下,自己也重新躺下。

听贾玮说是报社的事儿,她早就放下心来。

报社的事儿,无非就是生意上的事儿,再大能有多大?若是公务上的事儿,这样深夜里过来,倒是不由得不让人耽忧了。

……

外头通往二门外的甬道上,贾玮匆匆疾行。

走到一处拐角处,迎面撞上了一群人,却是林之孝家的以及她手下几个管事的媳妇正提着灯笼巡夜,贾玮只得站了站,向众人笑着招呼。

众人纷纷还礼,林之孝家的笑道,“二爷这是要到二门外见茗烟罢?这个时辰,我们几个原是不肯替他通传的,又怕当真误了二爷什么急事,少不得就传进去了。二爷不会怪罪我们罢?”

贾玮笑道,“大娘说笑了,多谢才是呢!”

短短说着,贾玮同林之孝家的等人擦身而过。

……

前院书房。

廊上静悄悄的,空无一人,书房灯盏的光晕中,贾玮同叶明诚相向而坐。

“二爷,今夜陈统领的心腹管家突然造访,但只略坐片刻就走了,说的话也不多,不过其中一段话说得莫名其妙,他是这样说的:‘我家老爷对贾公子的诗作一向赞不绝口,以为有唐诗之气韵,只不知贾公子都看过哪些唐人诗集,许浑的《丁卯集》可曾看过?若是未曾,倒是不妨翻翻,有几首名作很值得一看。’”叶明诚说着,说到此处,顿顿口气,道,“小人觉得这里头有些名堂,不敢耽误,便连夜赶来,向二爷禀报。”

“你做得很好。”

贾玮赞许地点点头。

他曾吩咐过叶明诚,若有特殊情况,可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前来面禀,如今叶明诚倒是毫不含糊地做到了。

叶明诚的直觉是靠得住的,陈赫管家深夜造访,说出这番古怪的话来,肯定不是无的放矢。

许浑?

《丁卯集》?

他当然晓得,许浑是晚唐大诗人,《丁卯集》是其自编的诗集。

但这其中有何深意呢?

以手叩桌,沉吟不决,时间静静走过,一刻钟、二刻钟……忽地一个念头跳出脑海,霎时间贾玮如遭电击,浑身一震,整张面容也陡然变得凝重。

坐在对面的叶明诚一惊之下,脱口叫道,“二爷……”

贾玮醒过神来,视线投过去,随即摆摆手,“没甚么。你先去罢。”

叶明诚不敢多问,应了一声,起身离去。

他走后,贾玮身子向后重重一靠,靠在椅背上,神情由凝重渐渐转为苦涩。屋内空气闷热,外头虫鸣阵阵,这盛夏六月的夜晚,说不出的恼人。

“这一劫终究还是逃不过啊……”好半响,贾玮喃喃自语道。

许浑、丁卯集……许浑收录到《丁卯集》最为知名的诗作无疑就是《咸阳城东楼》。此诗又以其颔联最是脍炙人口——“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陈赫所指的应该就是这首诗作。这两句颔联。

做为隐晦的暗示,对方不可能直接点出这首诗作,更不可能直接点出这两句颔联,能说到“有几首名作很值得一看”这个地步,已是极限了。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是陈赫在向他透露——贾家将有变故!

结合红楼记载和脂批中的各种线索,这个变故,不用说就是抄家。

推开房门,在廊上静静伫立,思绪万千,心情沉重。

他不禁回顾发生在四月的宫廷政变,此刻想来,若是没有这场政变,或许贾家未必会被抄家罢?

三月,暮春,建元帝继去年九月之后,再次病重卧榻,且毫无起色迹象。

担心太子高元乾即位,对已不利,四月中旬,昭王高元吉在高婕协助下,联手龙禁尉统领陈赫,上演宫廷政变,拥立软禁中的太上皇回归帝位。

太上皇复位后,改建元十六年为景隆元年,同时废建元帝为邺王,五月底,迁出大内的邺王不治身亡。

在这期间,景隆帝对有拥戴之功的功臣们大加封赏,高婕被加封为镇国圣昌长公主,并赐河北封地三千里,食邑三万,对一位公主而言,圣眷之隆,历朝历代,前所未有;高元吉取代高元乾成为太子;陈赫封忠勇伯,荣升同知枢密院事,仍兼原有的龙禁尉统领职位。

高元吉一系人物在此次政变中,也皆有大大小小的功劳,其中以三月初刚从南疆凯旋而归的京营节度副使彭玉为最,当时建元帝为彰其卫疆之功,已封为定远伯,升任金吾卫上将军,此番加封武靖侯,调任京营节度使。而原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则调任兵部尚书。

……

佚失的红楼后半部记载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一场政变?

是否也是在这样的一场政变之后,贾家遭到了抄家的命运?

抑或另有秘辛?

答案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样,在他重生过来的这个景隆元年,由于太上皇的复位,培植亲信,清算异已,建元帝时期风光无限的世家大族陆续失势,其中便包括了贾、王、史、薛四家。

贾家的失势以元春的失势为标志,建元帝被废,她这个皇贵妃自然也随之被废。建元帝死后,她更是处境堪忧。

大树底下好乘凉,没了元春在宫中照拂,贾家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若非他依旧备受高婕眷顾,府内早已人心惶惶。

王家的失势以王子腾的失势为标志,从手握重兵、守卫京畿的京营节度使调任到并无多少实权的兵部尚书,其中的意味,已是不言而喻。

至于史、薛两家,自然也是随着贾、王两家一损俱损,倍受朝廷冷落。

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镇日里闭门谢客;薛蟠、薛蝌俩兄弟的皇商职差岌岌可危。

而如今,抄家之祸已然到来!

哪怕他背靠着高婕这位景隆帝最宠爱的长公主,曹家也一样摆脱不了如此下场,更遑论王、史、薛三家了。

说起来,在先前的谋虑中,他丝毫没有打算求助高婕,让景隆帝收回抄家的旨意,也正是考虑到了这点。

可以预料,在抄家这件事上,就算高婕出面,景隆帝也不可能动摇。

换言之,抄家是抄定了。

只是有高婕居中发力,抄家的结局,应该不至太糟。

回到眼前。

提前获知这个消息,无疑重要得很。

这正是他当初极力结交陈赫的缘故。

早先出于未雨绸缪,他查阅了大量大夏朝抄家案例,得出结论,像贾家这样的勋贵世家一旦抄没,查抄的官员中,其他官员或许很难确定,这次委任这几个,下次委任那几个,但龙禁尉统领几乎皆在其列。

既在其列,自会事先得到旨意。

今夜陈赫暗中通风报信,不枉了他在近两年前布下这一步闲棋,源源不断地往对方身上使银子。

只是另一个他极力结交的对象——大明宫掌宫太监戴权,在四月的一场剧变中身陷囹圄,如今是生是死,犹未可知,算是白扔了银子。

……

情形如此,接下来如何安排?

今非昔比,有高婕站在身后,重生之初计划中的潜逃,已是不必。

但有三件事不能不做。

一是央请高婕,设法在抄家后将贾、王、史、薛四家一同发回原籍。如今京城已是是非之地,就算被抄,也很可能再次被卷入风暴之中,因此远离此地为好。

二是应当让贾母、贾政夫妇以及妻妾们有所准备,以免事发突然,难以承受;

三是立即转移部分财产,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思虑良久,贾玮最终敲定了这些想法。

返回四进,但这下半夜,他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躺在炕床上,许许多多的事儿浮上心头。

迎春、探春皆还未定亲呢……迎春今年十九,算是有些耽误了;探春年纪小,没什么可着急的,二月之时,朝廷拟将她列为和亲的人选,远嫁到南洋一个小国,最终他央请高婕拦下了此事……此番抄家之后,门庭败落,她们将来能有个好姻缘么?

元春,这个他重生以来从未见面的长姐,原本在今年三年一次的省亲中,将见上一面……说起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已依着早前的承诺,介入公中财计,今年更是预备拿出大笔银钱,贴补此次接驾所费。

谁知先是老太妃病薨,依仪一年内不能省亲,再就是接下来的宫廷政变,建元帝被废,她也被废,省亲一事从此无从提起。如此,或许他今生都未必能见到这个长姐了。

湘云,今年十有八九又回不了京城了,以四月中旬以来的京城局势,自顾不暇的俩位叔父,哪里理会得了她?

就在这个月月初,收到她又一封极其幽怨的来信,他在感慨之余,实是忍俊不禁,忍不住提笔戏谑:“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将原本这句史家的谚语口碑改成了问句,意思也完全变了个样,里头隐藏着的意思是:金陵那么大,妹妹住不下?非得念着想着回京城住不可?他能想像到湘云看到回信后,咬牙切齿的样子。

当然,戏谑归戏谑,他始终盼着她早日回到京。

但现下不同了,得知了抄家的消息,他希望她能留在金陵,别回京城这个是非之地。话说回来,他还要央请高婕在抄家后,设法将他们四家一同发回原籍金陵呢。

戏班子的芳官、龄官等女孩和十番上的几个女孩,由于老太妃病薨,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王夫人等本想将她们或遣散或留下做丫鬟。他便趁此机会,邀这些个女孩到杏花楼唱戏、演奏,取代原先所请艺人。

这些个女孩个个情愿,其中龄官最是乐意,宁可离了贾蔷,也要随他出府,用她的话说,“唱戏的,戏比天大,只要能接着唱戏,去哪儿都成。”

她们原以为外头日子艰苦,比不上府上,只是为了唱戏、演奏,也不在意,真到了杏花楼,她们才晓得想岔了,挣得银钱又多,人又自在自由,无不喜出望外。

但她们这样快活自在的日子,刚刚开始,很快就要结束了。抄家之后,他的产业显然不保,她们自然也没了栖身之所。离开他的庇护,在京城各酒楼献艺,恐怕度日维艰,甚至有不测之事。

她们本都是江南人氏,那末,若是发回原籍,是否带上她们一同前往金陵?

唐小青,在今年的来信中,她已明确提及,年底前将被梳拢。此时此刻,他懊悔之前不曾差人将她赎出,如今面临抄家,短时间内已办不成此事,只有等着发回原籍,踏上金陵之后,再行赎人了。但时间上来得及么?

……

一切人事的纠缠,记忆的碎片,在这个无眠的夜晚,格外清晰。

次日上午,贾玮没去镇国圣昌长公主府应卯,而是留在家中,同贾母、贾政夫妇、凤姐、李纨、以及妻妾们秘谈。

他向这些至亲之人透露了抄家的消息,各人的反应,震惊、悲伤,自不用说,除了贾政强抑悲痛外,贾母、王夫人、黛玉、宝钗、宝琴、袭人、麝月、凤姐、李纨皆泪流不止。

这都在他预料之中。庆幸的是,没有一人被此消息击倒,哪怕是年事已高的贾母。

想像过去,原因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景隆帝复位以来,随着元春被废,贾家景况日下,大家早已心生忧患。

二是他透露消息时足够小心翼翼。

三是他再四提及高婕会居中发力,结局不会太糟。

彻底松了口气,随后面对老太太、太太、薛家姐妹提出的让他央请高婕在抄家之事上对她们各自娘家进行帮助,连连点头,他原本就打算这么做的。

与此同时,也不禁感慨,贾、王、史、薛这四家渊源实在太深了,他娶了薛家姐妹后,渊源就更深了。

祖母是史家的,母亲是王家的,妻子是薛家的。

当真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

下午贾玮乘车出府,分别同紫玉、卫若兰见了一面。

这次见面,实则是转移部分财物。

这些财物包括他自个的二十来万两银票、宝钗、宝琴、黛玉合计三十来万两银票、贾母的三十多万两银票、贾政夫妇的二十多万两银票、凤姐的十多万两银票、李纨的二万多两银票、薛姨妈婆媳俩的六十多万两银票、薛蝌夫妇的四十多万两银票,总共合计二百五十万两出头的银票。

除此之外,还包括他送给妻妾们的五款项链、贾母、王夫人、凤姐、李纨、薛姨妈、陈晓青珍爱的几件首饰、以及他一直以来记录的上辈子各种资料。

其他财产,金锭银锭也好、古玩字画也好、田庄铺面也好、他自个外头的产业也好,统统不动。

这样做,除了时间仓促,来不及大量转移外,最重要的是担心一旦为朝廷获知,必然严查到底,罪加一等,到头来反倒弄巧成拙。

在这种担心下,他同老太太他们商定,不再将消息扩散。

哪怕是对贾赦一房以及东府也是一样,更别说史家、王家,唯一例外的是薛家。

在这其中,贾赦一房以及东府,横竖没什么银子,又难说能守得住消息,因此倒不如不告之的好,所有财物抄了就抄了,大不了往后由老太太出面,接济他们一些便是。当然,邢夫人、迎春、惜春,他会格外照应。

史家、王家人口复杂,贸然告之,传来递去,难保不出纰漏。

薛家倒可以放心,在京的只有两房五人,薛姨妈、薛蟠夫妇、薛蝌夫妇,如今瞒着薛蟠,不过四人知晓消息,且都是靠得住的,告之无妨。最终由薛家姐妹分别同薛姨妈婆媳、薛蝌夫妇去说。

……

贾玮将这些财物分成两份,请紫玉、卫若兰替他暂时保管。

这俩个人都是他信得过的、也是最适合替他保管财物的人。

叶明诚、李贵、李云、林永福这些人不行,他们都算是府中的下人,本身也是要被抄家的;

贾芸、孔立他们也不行,一个是城南玉京大酒楼的大柜、一个是燕京晨报的副社长,算是他生意上的主要助手,贾家抄家之时,他们要接受必要的问讯,甚至可能要接受必要的搜查,因此还是罢了。

其他一些值得信赖的人,如冯紫英、张诚等等,他出于这样那样的考虑,也皆排除在外。

……

傍晚回来,一夜无话。

次日照常去镇国圣昌长公主府应卯。第三日也是。

抄家的圣旨是在第三日上午下来的,宝钗的一个陪房匆匆过来报讯,他让此人先回去,自己放下手中公务,出了长史司,前往高婕院子。

高婕显然不知此事,显得很是震惊,随后立即进宫面见父皇。

贾玮留在花厅等她,紫玉在一旁陪着,此时她才明白贾玮为何将那些财物交她保管。

一个多时辰后,高婕返回。

在她的斡旋下,景隆帝开恩,贾家以及王、史、薛三家只籍没财产,人口不必入官,更不必获刑、充军、发卖等等。

此外,依贾玮的所请,她还让景隆帝下旨,将贾、王、史、薛四家发回原籍金陵,并保留金陵老宅,以供居住。景隆帝也答应了。

这些完全达到了贾玮预期。

再四向高婕谢恩后,他礼辞而去。

……

五日后,李纨母子同几个下人,先行在京郊登船前往金陵。

贾兰还在求学应试中,早日离开京城,才好清清静静地读书。

近一个月后,处置好一切抄家事宜的贾玮,也先行踏上了江南的行程。

如今做为家中真正的顶梁柱,他先行一步,是为了修茸老宅以及提前备好各种什物,好让后面到来的合府人等顺顺当当地住进来。

随同他前行的有晴雯、秋纹、碧痕、金钏、玉钏、四儿、春燕、翠儿、云儿这些屋中大丫鬟。

有叶明诚一家子、李贵一家子、李云一家子、林永福一家子、司棋一家子、贾芸一家子、茜雪一家子、花自芳一家子。

有原先的亲随们以及后来的亲随们,这些人皆尚未成家。

有李云训练出来的三十名护院,这些人也皆未成家。

有十番上的女孩和戏班的女孩。

有妙玉、智能儿、惜春三位妙尼以及她们身边的一些小姑子。抄家后,惜春顿悟之下,矢志出家,谁也拦不住,由智能儿剃度,赐法号慧净。

有香菱这个暗室,陈禄、臻儿夫妇。陈禄是原先从荣府拨到报社的下人,二十出头,为人忠厚,贾玮在考虑臻儿的亲事后,替俩人指了婚。

有紫玉这个公主侍女,如今她已是贾玮的第三房妾室,这是高婕指下来的。高婕对他有大恩,彼此的情形又极微妙,她指下紫玉,他无论如何不好婉拒,何况他对紫玉也颇有好感,便没怎么犹豫地纳了。

还有一部分下人,包括健仆、仆妇、婆子、小厮、小丫头子、粗使丫鬟等等,虽算不得身边得力之人,但也自愿跟来,贾玮也都带上,其余不愿去的,一律销了奴籍、放回家中。

又过了两个来月,十月上旬,宁荣两府之人一道南下。

原本是不用等到这个时候的,但贾母、王夫人在八月底先后病倒了,折腾了近一月才好,因此耽误了些时日。

在此番两府一道南下的人口中,贾玮的妻室们以及她们的下人们都留在了镇国圣昌长公主府。

这是贾玮事先同高婕说好的。

宝钗、黛玉有着孕身,不宜千里劳顿,留在公主府生下孩子一年半载后,再动身不迟。届时高婕会派人专程护卫南下。

宝琴虽未怀孕,但要留下照料宝钗、黛玉。

袭人、麝月俩个妾室就更不用说了,岂有丢下主母随贾玮南下的道理?因此更得留下。

只有紫玉是个例外,虽说已成了贾玮第三房妾室,需待在主母身边照料,但高婕命她随贾玮南下,谁能违背公主旨意?

……

九月下旬,贾玮一行人抵达金陵。

十一月中旬,宁荣两府之人抵达金陵。

在这六朝古都、江南烟雨之地,宁国公、荣国公的老宅在相隔经年之后,再次喧闹起来。

PS:感谢书友异中人、子弹星星、书城Akoasm的打赏!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7第十二章 妙玉第四百二十九章 又是一年春第六十七章 缴费现场第一百三十五章 喜事2第一百四十四章 宴饮2第二百八十章 弘法之外4第二百四十九章 创刊第一百一十一章 难题第一百一十章 兄妹2第一百零七章 锦香院第三百五十三章 元夕5第三十二章 国子监论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六十三章 发行记事6第一百七十八章 义学第一章 怡红公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集3第九十九章 帖子风波第三十六章 书铺交易第三百七十章 翻手为云第二百一十四章 薛家家事3第三百零五章 我心匪石2第一百八十五章 茜雪2第三百二十章 手段2第三百九十一章 劝解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行记事7第四十四章 商谈第三百零六章 我心匪石3第二百五十三章 创刊5第三百二十三章 年关2第一百九十章 茜雪7第二百一十四章 薛家家事3第一百零四章 如花美眷2第三百七十七章 翻手为云8第二十二章 新鲜玩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才子与佳人6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6第四百一十二章 纠结第三百三十二章 守岁2第七章 牡丹芙蓉第二百八十三章 读报风波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料之外2第五十九章 放人第四百零五章 戏第四百二十三章 声名狼藉 红楼败类3第三十二章 国子监论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薛家姐妹2第一百二十五章 阑珊第三百一十七章 薛家姐妹6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算第三百五十一章 元夕3第七十四章 收官第三百三十一章 守岁第二百四十一章 解决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弊第二百六十二章 发行记事5第七十四章 收官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七章 创刊9第一百四十一章 影响第一百七十四章 烟花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4第二百零七章 赏花第三百七十八章 翻手为云9第三百五十四章 早春第四十三章 一场风波第二百五十八章 发行记事(新年好!)第六章 大家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紧锣密鼓2第四百二十五章 声名狼藉 红楼败类5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山狼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应第二百五十六章 创刊8第五章 小鹊第一百二十四章 涌动4第一百四十六章 烟波轻拍英雄梦第五十五章 刺!第一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八十八章 茜雪5第四百二十五章 声名狼藉 红楼败类5第九十三章 一天第五十章 招生事宜3第五十章 招生事宜3第二百五十章 创刊2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应第七十七章 晓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料之外2第一百五十五章 消息第三百七十六章 翻手为云7第九十四章 一天2第二百五十八章 发行记事(新年好!)第二百九十七章 尤氏双姝6第九章 出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复刊2第二百五十章 创刊2第二百三十四章 紧锣密鼓2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响2第三十章 小娇娘第四十五章 商谈2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7第十二章 妙玉第四百二十九章 又是一年春第六十七章 缴费现场第一百三十五章 喜事2第一百四十四章 宴饮2第二百八十章 弘法之外4第二百四十九章 创刊第一百一十一章 难题第一百一十章 兄妹2第一百零七章 锦香院第三百五十三章 元夕5第三十二章 国子监论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六十三章 发行记事6第一百七十八章 义学第一章 怡红公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集3第九十九章 帖子风波第三十六章 书铺交易第三百七十章 翻手为云第二百一十四章 薛家家事3第三百零五章 我心匪石2第一百八十五章 茜雪2第三百二十章 手段2第三百九十一章 劝解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行记事7第四十四章 商谈第三百零六章 我心匪石3第二百五十三章 创刊5第三百二十三章 年关2第一百九十章 茜雪7第二百一十四章 薛家家事3第一百零四章 如花美眷2第三百七十七章 翻手为云8第二十二章 新鲜玩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才子与佳人6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6第四百一十二章 纠结第三百三十二章 守岁2第七章 牡丹芙蓉第二百八十三章 读报风波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料之外2第五十九章 放人第四百零五章 戏第四百二十三章 声名狼藉 红楼败类3第三十二章 国子监论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薛家姐妹2第一百二十五章 阑珊第三百一十七章 薛家姐妹6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算第三百五十一章 元夕3第七十四章 收官第三百三十一章 守岁第二百四十一章 解决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弊第二百六十二章 发行记事5第七十四章 收官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七章 创刊9第一百四十一章 影响第一百七十四章 烟花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4第二百零七章 赏花第三百七十八章 翻手为云9第三百五十四章 早春第四十三章 一场风波第二百五十八章 发行记事(新年好!)第六章 大家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紧锣密鼓2第四百二十五章 声名狼藉 红楼败类5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山狼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应第二百五十六章 创刊8第五章 小鹊第一百二十四章 涌动4第一百四十六章 烟波轻拍英雄梦第五十五章 刺!第一百五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八十八章 茜雪5第四百二十五章 声名狼藉 红楼败类5第九十三章 一天第五十章 招生事宜3第五十章 招生事宜3第二百五十章 创刊2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应第七十七章 晓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料之外2第一百五十五章 消息第三百七十六章 翻手为云7第九十四章 一天2第二百五十八章 发行记事(新年好!)第二百九十七章 尤氏双姝6第九章 出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复刊2第二百五十章 创刊2第二百三十四章 紧锣密鼓2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响2第三十章 小娇娘第四十五章 商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