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二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四二、病树前头万木春

来之前,孙元起已经猜到,张之洞肯定不会全盘接受自己的提案,所以闻言之后立马躬身答道:“还请香帅赐教!”

张之洞摘下眼镜,这才说道:“之前老夫就一再说过,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百熙来到湖北,首先便整顿师范学堂,足见你与老夫所见略同,心有戚戚焉。老夫看了你的折子,总体是好的,不过因为你来湖北时间尚短,考虑问题难免不周!”

顿了顿,他扬扬手中的文稿:“首先是关于并校、撤销速成班。百熙,你知道现今湖北有多少所新式学堂?又有多少学生、多少老师么?老夫来告诉你,据今年年初的统计,全省有1500所新式学堂、五万名学生、五千名教职员工。但这对于湖北两千四百万人来说,仍只是杯水车薪,以后必须还要大规模新建学堂、招收学生。如果撤销支郡师范、速成班,哪来足够的师资?”

孙元起并像其他官员那样,听见领导批评便唯唯诺诺、连连称是,而是应声答道:“关于新式学堂的新建和布局,是下官准备在整顿师范后立即着手的工作。既然现在香帅提到,而且和整顿师范有关,那请允许下官先大致陈述一下。

“如香帅所言,现在全省有1500所新式学堂,据我臆断,其中应该是1000所小学堂,400所中学堂,100所其他各式学校。然而湖北省十府一州一厅,共计辖县六十,照此推算,每府应该有100所小学、40所中学、10所其他学校,完全足以敷用,为何还要大规模扩建新式学堂呢?不外乎两个原因:一、布局不合理;二、学堂规模太小。

“布局不合理,新建学堂自然无可厚非。而学堂规模太小,会导致教师的浪费,必须予以撤并。按照教育学理论,学校师生比在1:15-20最合适。而湖北五万名学生,却有五千名教职工,明显不合理。究其根本,就在学校规模太小导致教师的浪费。师范院校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此次撤并,相信可以使得教师能力最大化,减轻财政负担,并更好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至于香帅所说,眼下省内需要大量的师资,下官倒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撤并学校,重新培养合格师资,最快三年便可以毕业,省内中小学生也不过只耽误三年时间;而且目前已有大量师资,未必就真的耽搁了。可是利用速成班培育的老师,一旦不合格,误导所教的中小学生,那可就是一辈子的事啦!”

张之洞听了之后,捋着胡子又问:“合并之后,新学堂每年也不过培育数百名学生,又未必都留在湖北省,只怕仍不解决教师短缺的问题吧?”

孙元起对此胸有成竹:“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力:首先,新学堂要扩大招生名额,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其次,入校学生如果签署合同愿意留在湖北任教,免除在校期间的各种学杂费、食宿费,并享受较高金额的奖学金。再次,湖北各级学堂在职的合格老师,由各级衙门予以补贴,提高待遇。

“而且并校之后,原有的老师、学生重新加以考核,然后决定去留、升降,估计原先的优秀学生,在一两年间就可以毕业,相信教师短缺问题会在未来三五年间得以缓解。”

张之洞微微颌首:“那老夫来说你折子里的另一个问题。你要减少师范科里面的经学,增加西学的内容?百熙你要知道,所谓师范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如果在才、德之间选老师,宁可有德无才,也不要有才无德。经学关乎人心道德,怎么能随意减少呢?”

孙元起毫不留情地予以反驳:“如果读经就能保证品德纯正,那中国历史上还会出现昏君『奸』臣么?所谓‘行胜于言’,要想确保学生的品行,最好是在学校里面就规范他的行为、纠正他的错误,而不是仅仅坐在屋里读经书!”

自从1889年8月出任湖广总督到现在,期间除了两次短暂离职外,张之洞已经在湖北地面上呆了14年,似乎从没有属下敢这么和自己说话的,他一时间居然不知道怎么回答。愣了半晌,才清了清嗓子:“既然百熙你认为没问题,那老夫也没什么意见。你等京中有了旨意,便开始调整吧。掌管教育本来就是提学使司的职责,想来没有人会说旁话,关键是注意策略,要加强沟通,别让学校的老师学生闹出什么『乱』子来!”

回到衙署后,孙元起立即命刘师培写份花团锦簇的奏本,把师范学校改革方案附在后面,通过大清的邮传系统递到北京学部。

随着这封折子一起寄出的,还有给经世大学的一封信,希望马上要毕业的学生尽量到湖北支持地方教育。凭借自己的号召力,总也应该有几位学生能来湖北吧?孙元起要求不高,只要有7位就足够了!眼下两湖总师范学堂里面,物理、化学、博学和算学的教习加起来也只有7人,孙元起是抱着将他们一脚踢干净的决心来筹备新学校的。

改革师范学校,对于湖北教育,那是急如星火的大事;然而对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所以这封奏折只能按照程序,慢悠悠地进京,在学部呆上一星期,才转到军机处的案头。等批转完回到孙元起手中,没有俩月是不可能的事儿!

这两个月,孙元起可不愿大家伙都闲着,左一脚,把分管师范、中小学教育的普通科从科长到科员全部踢出武昌府,让他们在未来俩月内完成对全省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情况统计;右一脚,把专门科、实业科踢出衙门,限期一个月,让他们『摸』清武昌府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现状。

孙元起一等再等,没有等来奏折的回音,反而等来了学部的两篇咨文:

1906年7月7日,学部咨各省添设法政学堂。凡未经设立此项学堂之省,应即一体设立;业经设立者,亦应酌量扩充。

1906年7月12日,学部咨各省举办实业学堂。按照地方情形,先设中等、初等实业学堂及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尤应多设艺徒学堂。

清『政府』要求各省设立法政学堂,无非是为即将到来的预备立宪做准备。对于这类政治『性』学校,孙元起素来不感兴趣,而且学堂里要求设立的法律、政治两科,目前全国都处于无教材、无老师、无学生的“三无”状态,这更让他觉得意兴阑珊。

有心准备拖上三两年再说,谁知陈乾生看到之后主动请缨,要求由他来召集老师、编写教材,等时机成熟,便成立湖北法政学堂。“左右陈乾生无事,闲着也是闲着,让他先去张罗也好。”想到这里,孙元起便应允了。

而对于举办实业学堂,孙元起则是兴趣百倍,甚至比对改革师范学堂更用心。因为这是在建好经世大学之后,孙元起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

所谓科学技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这是记载在书本上的理论『性』知识;二是技术,这是分分布在工矿企业间的应用『性』知识。孙元起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经世大学现在研究的内容,大多属于科学,而不属于技术。只有研究科学,而不发展技术,就好比是沙漠中的金银珠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紧要关头甚至抵不上半个馒头一碗水。

然而,要在掉个树叶都能砸到三个黄带子的京城推广技术、发展实业,又谈何容易?来到湖北之后,一切都变了。尤其是此时,完全是天时地利人和:

论到天时,眼下全球正处于以电力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浩浩汤汤的世界『潮』流影响下,清『政府』鼓励创办实业,并要求各省举办实业学堂。

论到地利,湖北有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汉阳铁厂,中国最大的兵工厂——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全国第二大纺织工业体系——纱、布、丝、麻四局……总之,轻重工业基础基本完备。

论到人和,从二品的提学使在湖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一人之上的张之洞不给自己使绊子,加上京城里有老大人照应,宫中两位大神给自己撑腰,完全可以在湖北地界横着走!

作为未来人,孙元起脑袋里无数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创意,可自己却没有能力付诸实践,只能假手于他人。可是要交给外国人,恐怕自己只能喝点汤,就比如早前发明的充气双线圈钨丝灯泡、无限广播电台。要是哪天遇人不淑,恐怕连汤都喝不着。眼下要是成立一所工业学校,完全可以自己出点子、学生动手动脑子,把东西做出来。即便自己没喝着汤,那也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

在孙元起筹划的时候,被踢出去调查武昌府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现状的科长、科员也回来了,时间居然只用了一个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要知道现在已经是七八月份,武昌又是三大火炉之一,天天在外面跑,这些细皮嫩肉的官老爷哪里受得了?自然得加快速度,早日交差。

看了他们的调查资料,孙元起才知道湖北早已创办了各种实业学校:1892年,湖北矿务局附设矿业学堂及工程学堂,汉阳制铁局附设化学学堂;1898年,在武昌洋务局开办湖北工艺学堂,在武昌四川会馆开办湖北农务学堂,几个月前刚刚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

这些学校,在其他省份看来,已经属于高科技了;但在孙元起眼里,却是完全不入流。当他把目光瞄准这类实业学堂之后,它们的命运只能和师范学校一样:裁撤兼并!

二六七并蒂已看灵鹊报下一六八怜子如何不丈夫一八二岂知驱车复同轨219 待得中原欲铸兵二七五雄鸡一唱天下白十八二七五雄鸡一唱天下白十一十四天边有信来鸿雁二四八风起于青萍之末220 吴楚弄兵无剧孟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十一四八三海边何事有扶桑二八八金陵玉殿莺啼晓225 敢有歌吟动地哀上一七三莫道空林此会轻四五二李广无功缘数奇二七二东风谬掌花权柄一五三五日京兆竟何如二六五西当太白有鸟道五十息羽垂头合让君九十七座上从容吟野菊二〇三江南虽好是他乡三二一且将恩怨说从头四四二闻声一半却飞回五〇三遥望齐州九点烟五十五去留肝胆两昆仑四二一风驾潮头入渚田三八八红旗卷起农奴戟六十二两岸猿声啼不住一一九同学少年多不贱七十四铅刀何事却屠龙七十九使我一生心事了229 沧桑朝市论新局三八七饮冰持操敢辞寒三五八有钱能使鬼推磨三七一秘殿清斋刻漏长上三五〇旧赐铜山许铸钱上五〇〇汉主秋畋正掩围上二六六并蒂芙蓉本自双上四六六见说南行偏不易四八四何处邀君话别情一〇七我未成名君未嫁五〇六浦口潮来初淼漫三九二诸葛大名垂宇宙四二三还我河山亦有年三九九系马高楼垂柳边二二六七并蒂已看灵鹊报下四十六燕子不来春又去一五二渔竿今作水边人四四〇闽道更比蜀道难三六九璧碎秦庭罪在余三四五巡天遥看一千河一七五我本将心托明月三二九便应重拜富民侯四八〇纸钱那得到黄泉七十一欲制寒衣下剪难二十一苦听鲸鲵涨海潮八十四开天辟地君真健六十八田横五百人安在三十九家庭巨细同会计四十六燕子不来春又去四〇八更有龙韬佐师律三八三但拂衣行莫回顾三七二忽传风驭来溪上六十五四厢花影怒于潮十九幽径微行畏蒺藜一八六负心多是读书人十二日月冥心知代谢二六六并蒂芙蓉本自双下一三七今日捉将官里去四三〇一从恩谴度潇湘二五八花边高冢卧麒麟四三七一谒征南最少年二十九高天无际雁飞来二六六并蒂芙蓉本自双下八十从此南飞有鹧鸪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三三三四远闻鼍鼓欲惊雷三六七试问天下谁敌手六十四我劝天公重抖擞四五九奈何平地不肯立一四五金石刻画臣能为八十八一时海外自威行三九九系马高楼垂柳边九三五七但愿君心似我心四八六得民心者得天下下一三七今日捉将官里去十八千里闲门肯见寻三二一且将恩怨说从头207 风云帐下奇儿在三七八我是西州熟魏三三二八金陵王气黯然收229 沧桑朝市论新局二四七今朝都到眼前来四五〇安得倚天抽宝剑三五七但愿君心似我心三六一贵人立意不可测四四三道心淡泊对流水一四八小儿五岁气食牛二四二纸船明烛照天烧二一四七奈此朱梁跋扈何
二六七并蒂已看灵鹊报下一六八怜子如何不丈夫一八二岂知驱车复同轨219 待得中原欲铸兵二七五雄鸡一唱天下白十八二七五雄鸡一唱天下白十一十四天边有信来鸿雁二四八风起于青萍之末220 吴楚弄兵无剧孟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十一四八三海边何事有扶桑二八八金陵玉殿莺啼晓225 敢有歌吟动地哀上一七三莫道空林此会轻四五二李广无功缘数奇二七二东风谬掌花权柄一五三五日京兆竟何如二六五西当太白有鸟道五十息羽垂头合让君九十七座上从容吟野菊二〇三江南虽好是他乡三二一且将恩怨说从头四四二闻声一半却飞回五〇三遥望齐州九点烟五十五去留肝胆两昆仑四二一风驾潮头入渚田三八八红旗卷起农奴戟六十二两岸猿声啼不住一一九同学少年多不贱七十四铅刀何事却屠龙七十九使我一生心事了229 沧桑朝市论新局三八七饮冰持操敢辞寒三五八有钱能使鬼推磨三七一秘殿清斋刻漏长上三五〇旧赐铜山许铸钱上五〇〇汉主秋畋正掩围上二六六并蒂芙蓉本自双上四六六见说南行偏不易四八四何处邀君话别情一〇七我未成名君未嫁五〇六浦口潮来初淼漫三九二诸葛大名垂宇宙四二三还我河山亦有年三九九系马高楼垂柳边二二六七并蒂已看灵鹊报下四十六燕子不来春又去一五二渔竿今作水边人四四〇闽道更比蜀道难三六九璧碎秦庭罪在余三四五巡天遥看一千河一七五我本将心托明月三二九便应重拜富民侯四八〇纸钱那得到黄泉七十一欲制寒衣下剪难二十一苦听鲸鲵涨海潮八十四开天辟地君真健六十八田横五百人安在三十九家庭巨细同会计四十六燕子不来春又去四〇八更有龙韬佐师律三八三但拂衣行莫回顾三七二忽传风驭来溪上六十五四厢花影怒于潮十九幽径微行畏蒺藜一八六负心多是读书人十二日月冥心知代谢二六六并蒂芙蓉本自双下一三七今日捉将官里去四三〇一从恩谴度潇湘二五八花边高冢卧麒麟四三七一谒征南最少年二十九高天无际雁飞来二六六并蒂芙蓉本自双下八十从此南飞有鹧鸪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三三三四远闻鼍鼓欲惊雷三六七试问天下谁敌手六十四我劝天公重抖擞四五九奈何平地不肯立一四五金石刻画臣能为八十八一时海外自威行三九九系马高楼垂柳边九三五七但愿君心似我心四八六得民心者得天下下一三七今日捉将官里去十八千里闲门肯见寻三二一且将恩怨说从头207 风云帐下奇儿在三七八我是西州熟魏三三二八金陵王气黯然收229 沧桑朝市论新局二四七今朝都到眼前来四五〇安得倚天抽宝剑三五七但愿君心似我心三六一贵人立意不可测四四三道心淡泊对流水一四八小儿五岁气食牛二四二纸船明烛照天烧二一四七奈此朱梁跋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