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令人吃惊的消息

李涛和格林斯潘的这顿饭很丰盛,格林斯潘吃的比往常多了一些,而李涛也吃得很香。不过他们的胃口虽然都不错,但是他们也都知道彼此有心事,毕竟他们表面上都对这次事情的信心很强,对失败的可能性绝口不提。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有同样的担忧,美联储并不容易复制,否则这么多年来早就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美联储了。

就连签署《美联储法案》的老美第28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都说过:老美“这个国家的发展和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完全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已经陷入最糟糕的统治之下,一种世界上最完全最彻底的控制。政府不再有自由的意见,不再拥有司法定罪权,不再是那个多数选民选择的政府,而是在极少数拥有支配权的人的意见和强迫之下的政府。这个国家的很多工商业人士都畏惧着某种东西。他们知道这种看不见的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如此的悄然无形、如此的互锁在一起、如此彻底和全面,以至于他们不敢公开谴责这种权力“。因为是他亲自签署了《美联储法案》,后来临终前悔恨地承认:“我在无意之中摧毁了我的国家”,他说自己受到了“欺骗”!

由此看见现在想要办成这件事情是很困难的,毕竟作为岛国的高层,他们肯定意识到了这个事情的危害。而李涛和格林斯潘之所以在谈话之中忽视这个问题完全是当时他们在划分股份,现在股份的问题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开始摆上了台面了。

“格林斯潘先生,我们似乎要谈论一些问题了,毕竟我们始终都不得不面对这个事情的。呵呵,与其我们被迫开口还不如我们彼此都事先说明,否则到时候我们就很被动了。”坐在格林斯潘对面的李涛向格林斯潘说道。

“呵呵,这个事情不急,到时候我们可以吧这个事情印到合同上面,到时候再看看我们彼此注重的事情是同一件事吗?这样不也可以培养我们的默契嘛。现在我们要考虑的似乎是怎么样才能够顺利的将这件事情办成了,毕竟我们都知道这件事情不容易。我想李涛先生是不会反驳说书的这个事情的你说对吗?”听到李涛的话,格林斯潘说道。

李涛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对,这个事情的难度我想是个人都会知道,其实就算以我们两家的影响力也不能够保证这件事情的成功率能够达到三分之一。而且我们也都应该知道,就算我们最后成功了,我们说不定也保不住,很有可能成为别人口中的肥肉。这其中以我最甚你说对吗?”

“李涛先生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我确实是这样想的,不过我想李涛先生也应该是这样想的吧,别的事情我也不说了单说我们现在筹划的这件事情吧,这个事情的困难程度我想每个人都知道,所以我们才会想到找你合作。”格林斯潘缓缓地说道。

两个人的谈话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钟,这个时候美联储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而格林斯潘则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来陪同的李涛,这也令整个美联储的工作人员在猜测李涛究竟是什么身份,毕竟美联储的主席这个职务是很忙的,而且格林斯潘也是一个责任心特别强的人,所以能够令美联储主席完完全全陪同一天的人在他们的记忆力似乎只有花旗银行的总裁来到这里的时候,才让格林斯潘整整陪同了一整天。

李涛从美联储出去之后并没有去猎豹基金在华盛顿的总部,而是直接去了机场,他要马上赶回岛国,以便安排这次谈判的事情。通过这次谈判李涛对于世界的金融形势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之前他总以为美联储是统一行动的,但是现在他发现其实美联储也不是那么团结的。它的内部也有一些派系的分部,想了想李涛又自嘲了一下,美联储本来就是几个大财团一起创立的,分成不同的派系最正常了,这种事情最正常不过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岛国政府陷人财政金融政策困境。由于预算税收急剧恶化,景气对策愈来愈依赖公债发行,岛国的国家和地方公债已达668万亿r币,相当于1.3倍岛国的gdp。岛国目前是西方七国中财政状况最糟糕的国家。为实现财政重建和经济复苏,岛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改革措施。 一、财政赤字和国债压力凸现 泡沫经济崩溃后,岛国政府陷人了景气恢复与实现财政重建的两难取舍境地。由于多次启动超大规模的公共支出对策,财政赤字以及公债余额不断攀升。1994年桥本内阁曾试图通过增加税收9万亿r币,其中消费税5万亿r币,停止特别减税和医疗保险。

从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岛国政府为了摆脱经济的长期萧条采取了扩张式经济政策,他们将投资放到了c国大陆和澳大利亚等需要资金的地方,从而将自己的经济状况再度改善。不过随着他们的资金增多,他们手中的老美国债也在不断地增加,我们想要搞一个突然袭击还要把握住岛国几个财团的资金流向,岛国这几大财团才是岛国真正的支柱,如果这些财团倒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在金融市场上打败岛国政府了。”

得知李涛这次去美联储的目的后,桑迪.维尔就将一份报告放到了李涛的办公桌上,刚开始桑迪.维尔对于这次美联储要成立岛国货币储蓄银行的想法感到很吃惊,毕竟这些年一直管理银行的桑迪.维尔比“脱手掌柜”李涛更加的知道美联储以及美元在老美的地位。虽然r币没有美元那么强劲,但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体,r币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这家银行拥有了能够掌握r币的能力那么它就像就像美联储一样,只要老美没有大型的动乱,美联储就不会倒,只要岛国不发生大型的动乱,这家银行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还可以用美联储控制美元的方法,这家银行可以利用r币将整个岛国人民全部奴役。

“岛国财团的确是一个大的威胁,所以我们要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借助美联储的力量扫掉岛国这些财团,到时候我们在岛国的地位会更加的稳固。我想到时候美联储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和我们闹掰,毕竟那样对谁都没有好处。而且我们将岛国财团吃下去了,美联储还能够从我的口中将利益捞出来吗?”李涛回答道,其实他早就对岛国财团不满了,不过之前是没有力量吃掉这些财团,现在有了美联储这股强风,李涛自然不会放弃。

听到李涛想要吃掉岛国财团的话后,桑迪.维尔心中一怔,他实在想不到自己这个老板竟然会想到这里,原本自己想要提醒一下老板,让他注意岛国财团的动向,但是想不到老板这么狠,竟然想要早早的将岛国财团全部吃掉。

虽然桑迪.维尔觉得这样的风险太大,但是想到李涛真的收购岛国财团之后自己所获得的利益,以及自己的地位的提升,桑迪.维尔最终还是没有提醒李涛这个风险问题。

不过桑迪.维尔却想起来问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也困惑了桑迪.维尔很长的时间。见到李涛不再说话了,于是桑迪.维尔就问道:“老板,我们华老美际银行和住友银行之间的从属关系,您应该确定一下了,从则我们两个银行之间的业务交流很困难。而且刘易斯也是这个意思,他需要将这住友银行给整顿一下。”

“不用确立从属关系了,你们两个银行本来就不是一个整体,为什么要确定从属关系呢,而且我还想用这两家银行和新成立的一家银行成立一个新的金融财团对我的企业和银行以及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就像瑞士联合银行集团一样。只不过我现在没有这么大的精力来控制这些,所以你们先各自经营,等再过两年我就把我名下的所有企业整理一下,到时候我们也就是世界前几名的大财团了。”听到桑迪.维尔的话,李涛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向桑迪.维尔说明这些情况呢,于是说道。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是现今瑞士最大的银行,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金融机构之一。可以说仅次于老美的美联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瑞士庞大的银行产业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实际上主要是靠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来支撑的。在瑞士国内,瑞士联合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均接近瑞士整个银行业资产和负债的40%,雇员数占银行雇员总数的30%以上。在国际上,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商,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商,在全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领域的地位如日中天。很多时候,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就是瑞士银行产业的象征和代名词。

所以桑迪.维尔一听到李涛想要将自己的财团发展成瑞士联合银行那样的机构,桑迪.维尔感觉今天似乎有点特别,总听到这种令人吃惊的消息,在一天之内他已经从李涛口中接到了好几个这种消息了。

第121章 李涛的算法第72章 他只出一百美元第28章 施瓦茨曼被捕第96章 修路办厂第154章 大规模投资第4章 交易第183章 内阁集体辞职第179章 收网第96章 修路办厂第204章 台湾的政局第一百三十三章第96章 修路办厂第154章 大规模投资第169章 大人物都是这个样子?第45章 容克财团第166章 秦川省的经济发展第94章 李氏宗祠第80章 李涛与港督之间的谈话第62章 宫本川第104章 日本钢铁公司的危机第110章 美国政府的出手第212章 徐海明的怨恨第82章 华美国际网络通讯公司第131章 冲突第127章 李涛的决定第121章 李涛的算法第74章 托尼·布莱尔第214章 艾尔卡出手第163章 迎接李涛第185章 日本财团的末日第190章 慕容涵第211章 华美国际娱乐公司的来头第二百一十七 艾尔卡的底牌第46章 一百亿美金加上入股猎豹基金第179章 收网第154章 大规模投资第9章 他们会加入吗?第149章 李淳风的邀请第212章 徐海明的怨恨第59章 东京分行行长自杀第179章 收网第58章 突如其来的消息第211章 华美国际娱乐公司的来头第51章 你们做不了主第160章 高层的意见第82章 华美国际网络通讯公司第178章 日元之战第72章 他只出一百美元第二百一十七 艾尔卡的底牌第208章 王志新老人的身份第29章 广场协议第188章 在台湾第198章 现身第53章 同意注资大众公司第130章 外出购物第41章 李涛是个勇敢地男孩第93章 田家庄第153章 华美国际银行总裁访华第63章 李涛找的买家第112章 李涛的收获第61章 日本七大财团之间的分赃会议第132章 我要告他渎职第218章 华美资产集团新任董事长第174章 公司紧急会议第83章 大伯李翰山第224章 掌控亚洲产业第6章 猎豹基金第193章 相亲第184章 日本财团的反击第219章 见面第215章 陈水扁的条件第100章 吴家的困难第82章 华美国际网络通讯公司第44章 飞往德国第80章 李涛与港督之间的谈话第131章 冲突第151章 公交车上的郁闷第111章 日本七大财团之间的族长会议第68章 台湾的亲人第88章 我要开一家公司第30章 东京-纽约大游行第51章 你们做不了主第9章 他们会加入吗?第103章 日本来的电话第163章 迎接李涛第1章 重生在纽约第54章 通过注资预案第74章 托尼·布莱尔第172章 女孩心事第37章 我可以做你旁边吗?第131章 冲突第187章 新中央银行第227章 早恋第188章 在台湾第127章 李涛的决定第230章 合作第142章 董事长秘书韩冰第153章 华美国际银行总裁访华第226章 和韩冰在一起的尴尬第61章 日本七大财团之间的分赃会议
第121章 李涛的算法第72章 他只出一百美元第28章 施瓦茨曼被捕第96章 修路办厂第154章 大规模投资第4章 交易第183章 内阁集体辞职第179章 收网第96章 修路办厂第204章 台湾的政局第一百三十三章第96章 修路办厂第154章 大规模投资第169章 大人物都是这个样子?第45章 容克财团第166章 秦川省的经济发展第94章 李氏宗祠第80章 李涛与港督之间的谈话第62章 宫本川第104章 日本钢铁公司的危机第110章 美国政府的出手第212章 徐海明的怨恨第82章 华美国际网络通讯公司第131章 冲突第127章 李涛的决定第121章 李涛的算法第74章 托尼·布莱尔第214章 艾尔卡出手第163章 迎接李涛第185章 日本财团的末日第190章 慕容涵第211章 华美国际娱乐公司的来头第二百一十七 艾尔卡的底牌第46章 一百亿美金加上入股猎豹基金第179章 收网第154章 大规模投资第9章 他们会加入吗?第149章 李淳风的邀请第212章 徐海明的怨恨第59章 东京分行行长自杀第179章 收网第58章 突如其来的消息第211章 华美国际娱乐公司的来头第51章 你们做不了主第160章 高层的意见第82章 华美国际网络通讯公司第178章 日元之战第72章 他只出一百美元第二百一十七 艾尔卡的底牌第208章 王志新老人的身份第29章 广场协议第188章 在台湾第198章 现身第53章 同意注资大众公司第130章 外出购物第41章 李涛是个勇敢地男孩第93章 田家庄第153章 华美国际银行总裁访华第63章 李涛找的买家第112章 李涛的收获第61章 日本七大财团之间的分赃会议第132章 我要告他渎职第218章 华美资产集团新任董事长第174章 公司紧急会议第83章 大伯李翰山第224章 掌控亚洲产业第6章 猎豹基金第193章 相亲第184章 日本财团的反击第219章 见面第215章 陈水扁的条件第100章 吴家的困难第82章 华美国际网络通讯公司第44章 飞往德国第80章 李涛与港督之间的谈话第131章 冲突第151章 公交车上的郁闷第111章 日本七大财团之间的族长会议第68章 台湾的亲人第88章 我要开一家公司第30章 东京-纽约大游行第51章 你们做不了主第9章 他们会加入吗?第103章 日本来的电话第163章 迎接李涛第1章 重生在纽约第54章 通过注资预案第74章 托尼·布莱尔第172章 女孩心事第37章 我可以做你旁边吗?第131章 冲突第187章 新中央银行第227章 早恋第188章 在台湾第127章 李涛的决定第230章 合作第142章 董事长秘书韩冰第153章 华美国际银行总裁访华第226章 和韩冰在一起的尴尬第61章 日本七大财团之间的分赃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