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太君心思

178 太君心思

“六郎呢?怎么还不来?”赵令仪瞧着半日时间了,六郎和父亲二人却没到,便开口问道。

其实她问的也不过就是六郎罢了,父亲从来没有当他们兄妹是孩子,就算是如今二哥哥考中,对父亲而言只怕是没有意义。故而赵令仪也没想过父亲会来看看。

“六郎说是怕别人看的不仔细,一大早就带着人去看榜了,这会子还没回来呢。”窦氏提到六郎的时候,眉开眼笑的说道。

六郎这孩子,这两年和窦氏倒是亲近,实际上,窦氏这个继母和几个孩子都关系不错,只有赵嬿婉和她说不到一起。尤其是年纪最小的六郎,和窦氏的关系比起哥哥二郎更好些。

“难怪看榜的人没来,送喜报的先来了,许是为了他,看榜的人才会耽误了时间到现在还没回来。”赵令仪听了不由失笑,六郎的年纪还小,看榜的下人又要看着她,又要看榜,自然耽误时间。

“四姐姐这是说我什么坏话呢?”赵令仪话音才落,就听见六郎的声音从门口响起。

“四丫头,看见了没,可见背后是不能说人的。”石老太君笑的见牙不见眼的道。

“怎么这会子才回来?”窦氏看着六郎衣裳有些乱了,便拉他过来一面给她整理衣裳,一面问道。

因看着六郎满头大汗的,窦氏拿着帕子仔细的给他擦了汗水,又让丫鬟赶紧端了温水过来给他喝了,照顾的倒是无微不至。

“回母亲的话,今日的人太多,我人又小。那些人一个个的力气都大得很,我竟挤不到前面去,所以耽误了时间。”六郎接过丫鬟端过来的湿润帕子擦了手,这才道。

听他这么说,几个人都笑了,石老太君又问:“那就让带去的人看,你小孩子家家的。还是别挤的好。”

“他们原是已经看了。回来告诉我,只是我还是想自己看,沾沾二哥哥的喜气。所以就耽误了一些时间。只没想到,送喜报的人都已经来了。唉,今日才是得不偿失呢,本来还想着回来了。和祖母母亲讨赏呢,如今看起来是讨不成了。”六郎笑着撒娇道。

“难怪你一心要去看榜。原来是打着回来讨赏的主意呢。我瞧着你和你姐姐别的没学会,倒是把她的小气学的十足。”石老太君也不由失笑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养的这两个孩子,一个个的张嘴就是赏闭嘴就是银子的。

“连祖母都常说。姐姐是府中的财主,我自然是要跟着姐姐学。”六郎可不觉得学姐姐有什么不对的,所以这话说的很得意。

石老太君瞧着孙儿如此。也笑了,冲着海棠道:“还不快去把最大的封儿给你六少爷拿一个来。连衣裳都快扯破了,就指望着这个呢。”

六郎这也算是彩衣娱亲了,忙就笑着作揖道:“孙儿谢祖母赏。”

“你也别谢祖母,祖母教你一个妙法子,以后,你若是想讨赏,却不必和我们这些没钱的讨,只管找你姐姐去。”

众人听了,又是一番哄堂大笑,一家子人好不热闹。这时候,窦氏言归正传说道:“二郎中举,也是沈姨娘的功劳,儿媳想着,也该给她一些赏才是,只是儿媳拿不定主意。”

如今,赵仲康的心不在府中,家中的三个妻妾就和摆设差不多,所以倒是能和睦相处,日常窦氏也不会让沈姨娘和邱姨娘立规矩什么的,三个人就各自在屋里过日子罢了。所以目前家中的几个人关系倒是很微妙的平衡。

“她是你屋里人,要赏她也该是你赏。”

看儿媳妇能提出这个来,石老太君自然满意,可是这样的人情,不能落在她身上,总要落到窦氏身上才好,如不然将来窦氏依靠庶子生活,那日子可是艰难呢。

“儿媳早就想过了,等二郎中了,就让沈姨娘住到以前四弟妹住的院子里去,那院子虽然离主院远些,可到底是精致的地方。再就是月例银子也该多些,要是多了,只怕邱姨娘心里不舒服,所以翻一倍就好。”窦氏说着话的时候,心中到底也是有些苦涩。

她虽然是主母,可到了将来,这府中终究是庶子当家,自然是他们的亲姨娘更加亲些,她终究还是要讨好姨娘才能度日。

“母亲,这不合规矩。”二郎忽然站起来道。

他虽然希望亲姨娘能过的好,可人要知足。姨娘私下里告诉过他,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知足了,若是别人家,遇到这样的情况,去母留子也不是没有的,一剂药下去,只怕她现在早就成白骨了。难为府中的前后两个太太都是好的,就算现在府中只有庶子的情况下,也能容得下她,其他的她可是不敢再想。

要是现在让姨娘搬到大院子里去,只怕是姨娘会更加不舒服。说不得姨娘还会有什么更加激烈的法子解决这问题呢。

“罢了,我看就让她搬到怡莲院去,那院子虽然比不上别的,却也是极好的一处所在。还是以前,你妹妹在家时候住过的。至于她们现在住的院子,就让邱姨娘一个人住,咱们六郎也是个懂事的,他姨娘虽然不能和二郎的姨娘比,可总也要给些体面。”石老太君拍板道。

窦氏虽然有些惊讶石老太君会把小姑子以前住的院子腾出来给一个姨娘住,不过还是低头应了,老太君这是给她体面呢。

“儿子代姨娘谢母亲厚待。”二郎和六郎两个忙就道谢。

姨娘有体面,做儿子的在府中的日子才好过,相反,只有做儿子的好了,姨娘才能好。

“都是一家子人,有什么值得如此的?”窦氏忙就伸手阻止二人作揖。

“我心里有个想法许久了,只是一直都不曾和你们说过,我想二郎是个有出息的,只是庶出的身份限制了他。若是能把他记在你的名下对他的将来倒也是好的。”石老太君一面说一面看着儿媳妇的反应。

虽然窦氏没有自己的孩子。可难说她就会同意。毕竟,二郎已经这么大了,又不是养在她身边长大的,就算是记入名下,对她也没有什么好处。这样做,其实更多的就是给二郎体面。

显然在场的人都没有想到,石老太君会在这样的时候说出这一席话来。在震惊片刻之后。窦氏这才道:“总该和沈姨娘说一声才好,儿媳自是没有意见。”

二郎有出息,老太君不想荒废了他。想给他一个出生,别的不说,就是将来结亲也能好些。可到底二郎是沈姨娘生的,这时候忽然闹出这么一处来。让沈姨娘怎么想?会不会以为他处心积虑的要抢了二郎?二郎将来要是当家了,总和他亲姨娘关系好些。要是真的强人所难的话。将来说不得反而会落些埋怨。

“那就打发人去问问,我不过白白提一句罢了,你们若是有不同意的,也就罢了。”石老太君并不打算强求。儿孙自有儿孙福,这道理她还是懂得的。

只是,她这原本也是为窦氏打算。窦氏身边没有自己的亲骨肉,将来说不得要受气。可如果把二郎记在窦氏名下就不一样了,二郎就是有心也不敢太过。便是沈姨娘生了别的想法,二郎也是记在窦氏名下,由不得她作乱。

可实际上,在老太君心里,并不觉得这样的事有必要征求一个姨娘的意见。姨娘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个奴才罢了,就算是生了哥儿,也一样是上不得台面的。可既然窦氏这样想,也有她的考虑,那她就不必强求。

窦氏没有孩子,到底气势上弱了一些,才不不得不考虑姨娘的想法,到底是赵家对不起她。

赵令仪看着六郎,虽然面上很不显,可她还是觉得六郎好像不是很开心。

如果二郎记入母亲名下,六郎将来可就吃亏许多了。毕竟,嫡子和庶子的待遇相差许多,就像是之前府中分家,三叔得了的最少,却要说是祖母厚待才能有那些,若不然只怕连好生过日子的都不够。

“对了,姐姐,我还忘了,李家表哥也中了,不过名次在二哥哥之后,是第四十七名。”六郎这会子忽然才想起这个来,忙就凑到赵令仪跟前腆着脸说道:“得了这消息,四姐姐是不是也该给我个上等封儿?”

本来有些微妙的气氛却因六郎这一句话而变了,石老太君笑的前仰后合的道:“这淘气鬼儿,还真就和四丫头讨赏去了,我倒是要看看,四丫头怎么办。”

赵令仪笑着道:“自然是要给,而且不光是要给上等的封儿,还要给双份的。二哥哥的给你一份,表哥的也给你一份。”

六郎忙就深深作揖,之后笑着说道:“还是四姐姐疼我,知道贴补我银子花。”

“既然表哥儿也中了,就该打点一份厚礼送过去。”窦氏笑着道。

“你办事,我自然没有不放心的,你自去打点就好。”石老太君笑着点头应了。

石老太君不糊涂,虽然老二没有得了李家的好处,那也是他咎由自取的缘故,这两年老三能在官场上一帆风顺的,可都是李家大老爷的功劳。

“怎么玉娘还没来?说起来,她是正经的表妹呢,也不说来给我家二郎贺喜一番。”石老太君这会儿忽然想起来窦玉娘来。

窦玉娘不管从人品还是才貌,和二郎都极般配,只是二郎却是嫡出,父亲又是个官职低的,所以之前不敢提起此事,可现在二郎已经中了,提起这事大约也就不是很突兀了吧?

可这事情总还要两个孩子互相情愿才好,经历这这么多,石老太君才终于发现,夫妻过日子两情相悦是最重要的。只是吕氏不是个好的,若然吕氏能是个值得托付的,她也不至于容不下她至此,在这件事上她不后悔,即使是老二这一辈子都埋怨她,她也认了。

“可不是,怎么今日玉娘姐姐还不过来?好歹咱们都在一个府中生活,也不必想着男女大防什么的。”赵令仪私下里和二人接触的都不少,倒是觉得,这二人如果能成就一段姻缘,倒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对继母而言,娶一个自己的侄女儿进门,比起别的媳妇可要好不少。

“让人赶紧去请过来,可别冷落了她。让人也去给三房和四房府中报喜,这可是我们府中的大事呢,我想着虽然不好大宴宾客的,可自家人在一起聚聚却是必要的。”石老太君现在还活着,虽然分家了,可到底距离不远,她也希望一家子一年里还能在一起聚聚,虽然说四房太太有不是,可她如今既然关在庙里了,也就不需要再提起了,一家子人只当没有这件事也就罢了。

“不敢让母亲费心,已经打发人去了,想来等会子也就都过来了。”窦氏话音没有落,就听见外面的人来回禀,说是三老爷三太太和四老爷带着哥儿姐儿们都来了。

“他们倒是快,赶紧请他们进来。”石老太君也很意外这两房人来的如此快。

等二人进门,互相见礼之后,少不得又要说一番恭喜的话来。等众人都坐定吃茶的时候,石老太君问起,这才知道,原来两房人也都一早就打发了人去看榜,所以才能早早得了消息,反而是二房这边打发去的人在路上错过了,倒没见到。

因是府中的喜事,所以,窦氏早就安排人去打理几桌酒席出来。因又问起怎的四姨奶奶没来,才知道是已经有了生孕,大夫说是胎像有些不稳,所以不能同来。

老太君听了可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四房又能开枝散叶,忧的是,四房的两个哥儿以后可怎么办?虽然四姨奶奶不是嫡母,可他一旦有了自己的儿子,对前头太太的儿子会如何,可就不是能预料的了。

石老太君不免埋怨四媳妇,到底是她做下孽,才会连累了自己的孩子。只盼着这两个孩子是好的,也不要埋怨别人去。(。)

147 幡然悔悟180 晚间偷乐093 矛盾激化080 弥补遗憾189 丫鬟试练140 欲加之罪145 世子正妃158 两难决定171 回到京城179 嬿婉受气124 得到帖子145 世子正妃135 阴谋诡计046 敲打下人089 再议亲事029 抛砖引玉100 为她求情039 委屈道歉125 初次入宫088 落入水中047 发卖下人025 预备出行096 同去李府161 远赴边关167 拔刀相助073 亲家仇家018 探得内幕055 搬入新居203 嫡子庶女117 发现空间162 边关互市200 其乐融融226 表妹到来225 情何以堪033 故人重逢037 蓄意刺激068 探望女儿131 再起冲突171 回到京城072 教导丫鬟237 自取其辱209 杀鸡儆猴171 回到京城170 交心谈话070 主仆交心009 同病相怜061 闹将起来107 敬茶风波197 洞房花烛085 妒心如狂151 调查真相209 杀鸡儆猴129 撒娇卖萌227 我娘姓施072 教导丫鬟192 诸人添妆231 查询真相139 外室之女130 招人妒恨021 择木而栖142 分家未果163 计划生意064 重重惩处163 计划生意047 发卖下人067 堂前求情140 欲加之罪001 重生幼年144 穆清退婚205 拜访外家183 再到抚远019 深思远虑224 再次受气102 初见窦氏117 发现空间170 交心谈话169 受伤被救141 分家单过170 交心谈话004 慈母心肠111 拜见母亲052 主仆同心221 各有心思012 愁肠百结140 欲加之罪094 查明真相185 再置产业245 被下毒了077 姐妹私话100 为她求情067 堂前求情145 世子正妃103 蝴蝶花钿141 分家单过078 二舅一家044 满盘皆输133 撵出宫去085 妒心如狂057 给你银子
147 幡然悔悟180 晚间偷乐093 矛盾激化080 弥补遗憾189 丫鬟试练140 欲加之罪145 世子正妃158 两难决定171 回到京城179 嬿婉受气124 得到帖子145 世子正妃135 阴谋诡计046 敲打下人089 再议亲事029 抛砖引玉100 为她求情039 委屈道歉125 初次入宫088 落入水中047 发卖下人025 预备出行096 同去李府161 远赴边关167 拔刀相助073 亲家仇家018 探得内幕055 搬入新居203 嫡子庶女117 发现空间162 边关互市200 其乐融融226 表妹到来225 情何以堪033 故人重逢037 蓄意刺激068 探望女儿131 再起冲突171 回到京城072 教导丫鬟237 自取其辱209 杀鸡儆猴171 回到京城170 交心谈话070 主仆交心009 同病相怜061 闹将起来107 敬茶风波197 洞房花烛085 妒心如狂151 调查真相209 杀鸡儆猴129 撒娇卖萌227 我娘姓施072 教导丫鬟192 诸人添妆231 查询真相139 外室之女130 招人妒恨021 择木而栖142 分家未果163 计划生意064 重重惩处163 计划生意047 发卖下人067 堂前求情140 欲加之罪001 重生幼年144 穆清退婚205 拜访外家183 再到抚远019 深思远虑224 再次受气102 初见窦氏117 发现空间170 交心谈话169 受伤被救141 分家单过170 交心谈话004 慈母心肠111 拜见母亲052 主仆同心221 各有心思012 愁肠百结140 欲加之罪094 查明真相185 再置产业245 被下毒了077 姐妹私话100 为她求情067 堂前求情145 世子正妃103 蝴蝶花钿141 分家单过078 二舅一家044 满盘皆输133 撵出宫去085 妒心如狂057 给你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