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尘埃落定

248 尘埃落定

燕太王太妃二人搬到庄子上居住一年之后,赵令仪有孕,南宫湛命人去庄子上报喜,燕太王命人送了喜饼喜果并亲笔书信一封。

南宫湛看完书信,沉思良久,三月之后,南宫湛夫妇做主为二弟定下一门亲事,女方乃是户部侍郎家的嫡出幼女,家世清贵,双方议定一年之后成婚。

京城中人人说,燕王府二爷的亲事定的比世子还要好,对此,赵令仪听了也不过微微一笑罢了。

她的出身确实不高,可是,这又能如何?有些时候,家世确实很重要,可有些时候,家世真的不重要。她现在有疼爱自己的丈夫,肚子里还有一个即将出生的孩子,这就足够。

十月怀胎,赵令仪生下一个儿子,宫中太妃、皇上、皇后和贵妃赏赐丰厚。为这宫中的喜爱,朝堂上下少不得有许多趋炎附势的人上赶着来燕王府奉承,孩子的洗三和满月都十分热闹,除了正经亲戚,来了不少根本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的人。

赵令仪心中虽然欢喜,可总觉得如此过了,皇家的事是最难测的,尤其是君威,如今皇上疼爱南宫湛,自然愿意给他脸面,可有一日要是皇上疑心南宫湛又该如何?

赵令仪私下和南宫湛谈起,南宫湛这才告诉赵令仪一件密事,那就是,皇上已经定了贵妃所出的南宫濯为太子,不管是李家也好,还是自己。都是皇上为未来皇帝准备的人马。所以,南宫湛相信,在短时间之内,并不需要担心这些。

而让赵令仪更加意外的是,南宫湛言道,皇上真心爱重的人是德贵妃娘娘,至于沈贵妃,皇上只不过是面子上的情分罢了,也是为了保护德贵妃才立起来的靶子,就是为了怕有人谋害德贵妃和小皇子。而今。小皇子南宫濯已经长大。皇上才提了德贵妃的份位,让德贵妃成为宫中除了皇后之外最尊贵的女人。

只是,赵令仪的担心并不因为这件事而有所缓和,反而更加惆怅。

现在南宫湛的身份是皇家子弟。皇上喜爱的侄儿。那是正经和皇上是一家子人的身份。

可一旦南宫湛所说属实的话。南宫湛的身份就变了,不光是当今皇上的侄儿,更加有可能是将来皇帝的外戚。如此身份就会更加敏感一些。

但这些事,却不是自家人能决定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由不得人。难道皇上要这么安排,还能给你说不的权利吗?他们夫妻能做的,也就是小心谨慎,仅此而已。

月余之后,燕王府二爷娶亲,燕王府老王爷和老王妃连亲生儿子成亲也没到。京城里的人盛传,王太妃已经病重,连走动都不能。

对此燕王府的人没有任何说法,甚至连王府的二爷三爷这两个汪氏亲身的儿子都没有表示什么,所以,京城里的人,自此都默认了汪氏已经病重的事。

二爷成亲之后月余,便主动提出要分院另居,南宫湛夫妇自是没有不同意的。到底不是自小就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再加上上一代人之间的恩怨,就算是勉强住在一起也难堪的很,不如分开,或许更好些。

二爷夫妻去了距离燕王府的距离不远不近的棋盘胡同一处三进的院子里,守着分家时候得的燕王府的三成家产度日,自此除了年头节下再不去燕王府一步。

别府另居的日子,虽然不如在王府的时候风光,可到底也是家产丰厚,衣食无忧又简单的日子,他们过的不错。

对此,汪氏自然是不满意,儿子成婚怎么能把她圈禁在庄子上不让去?这可不是打她的脸?她还想着要借着这次机会,从新走入众人的视野,让人都知道,南宫湛是如何不孝顺。可现在一切都完了,最可气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也不来看看自己。

其实,这也就是汪氏自己的想法,她还在做梦,可府中的人,连同她的两个儿子都知道,这些年来,她做了多少的恶事,不光是先王妃的死,还有南宫湛中毒,被人追杀,还有王府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生出孩子来,那是因为她下了药,不是给府中的宠妾侧妃下药,而是直接给王爷下了药。

这桩桩件件便是死也不能赎罪。因此,他的两个儿子也放弃了要让母亲重新回到府中的想法,甚至他们都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见父亲和兄长。

南宫湛愿意留在她活在庄子上,已经是给两个弟弟十二分的面子。

赵令仪的长子周岁,南宫湛为他取名南宫曜,这一日,老王爷匆匆到了府中一趟,看过孙子抓周之后,就离开王府回到庄子之上。

当日,宫中除了封赏,另有一封册封南宫曜为世子的圣旨。周岁而封世子的并不多,当年的南宫湛算一个,可那是因为施王妃的亡故,而今这却算是给了王妃和世子天大的体面。

定国公府的人到此时才算是真的放下心来,毕竟,谁都知道南宫湛和赵令仪的身份差别大,年轻的时候,因为少年时青梅竹马的感情,或许还能过的不错,可等到两个人年纪都大了,要是赵令仪没有孩子傍身,只怕日子也不好过。

倒是窦玉娘进门不过一年有余的时间,已经生了一个女儿,只比小姑子赵令仪的儿子大了三个月了,石老太君为这个孩子取名赵安荣。荣姐儿是个有福气的,才出生,父亲就中了举人,之后一鼓作气,最终殿试得了二甲第一名的成绩。

二郎赵思齐不愿意和父亲一般,一辈子在京城碌碌无为,所以,请南宫湛为之打点,携妻带女去江南做了一个七品县令。这一条路或许艰辛,可只要是做好了。将来的前程却必定也是远大。

石老太君虽然舍不得孙子远行,却也知道儿孙自有儿孙路,所以并没有阻拦,不过她倒是觉得,自己现在应该好好的活着,要不然就是真的要断了孙子的前程。

随着赵嬿婉的去世,赵仲康终究沉寂下来,决定辞官回府安生过日子。由此之后,定国公府居然出现了难得的安稳生活,虽然不复以前的繁荣。可却另有一番自在在其中。窦氏苦熬这些年。也算是终于过上了安定祥和的生活。

而赵令仪通往东北的商路,在三年之后,终于完全贯通,赵令仪又在东北建了好几处庄园专门用来养狐狸和貂。至于药材。现在抚远的许多人家都以种植药材为生。就算赵令仪自己不准备庄子种植。也不愁没有货源。

东北特产的优质药材和上乘的皮子大量的运送到京城,轻裘阁和百草堂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大铺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的好铺子。自然就会有人惦记,自从有不长眼的企图霸占这两处铺子没能得手反而连累的自家人丢了脸面和官职之后,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两处背后的人是燕王府。

京城里的人就算是再怎么羡慕嫉妒眼红,也没人敢动脑经到这两个铺子上去,免得到了最后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如此一来,倒是让赵令仪赚了一个盆满钵满。

便是连御药房和宫中的采办处也时常到这两处寻些好东西用,说是比宫里用的还要上乘。赵令仪这铺子确实不错,只不过因为是燕王妃陪嫁的铺子,所以不能做皇商罢了。

赵令仪深知,自己吃了肉,总要给别人留下些汤喝,要不然,只怕是她的日子也会艰难,因此赵令仪和京城里的商家倒是能和睦相处。

赵令仪在自家三弟成亲别居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把燕王府都改成了庆丰楼一样的地方,不用火盆也能暖暖的过整个冬天,就是比在温泉庄子上也要舒服许多。

而也就是这一年,传闻,燕王府太妃汪氏因儿女各自成家,心中再无牵挂,情愿出家为子女及老王爷祈福。一个月之后,汪氏在寺中病逝。

之后汪家被牵连到朝堂之上的一件大案子里,一家子人,丢官的丢官,罢职的罢职,入狱的入狱,流放的流放,偌大汪家大厦倾覆,就这么走上了末路。

至此,南宫湛终于觉得,一口气彻底的出了出来。

当年南宫湛把所掌握的汪氏的恶事全部都放在燕王面前的时候,燕王只恨不得当时就杀了汪氏,可是想着还有两个儿子没有成家,要是汪氏的事闹大了,这两个孩子的一辈子就算是全毁了。

所以,燕王恳请南宫湛暂时的放过汪氏,并表示愿意在两个幼子成婚之前将汪氏关在庄子上不许见任何人。

南宫湛虽然不太乐意,可最终还是从了父亲所请,一直等到两个弟弟都成亲之后,才对汪氏下了狠手。

对此,南宫湛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做错了,汪氏当年,不过是王府的侧妃而已,她能如此无往不利,和汪家的人不是没有关系,相反,却是汪家的人大力支持,才让汪氏最终得偿所愿的害死了自己的母亲,所以汪家这些人,如今就是为了当年的事赎罪而已。

他们尚且留下了一条命,可自己的母妃却永远的去了,留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做了多年的孤儿。如此结局,对于汪家的人而言,已经是最大的宽恕了。

赵令仪如今已经有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儿子,老三是女儿,南宫湛的房中果然就和当年他承诺过的一样,再没有一个通房妾侍,只有赵令仪一个人。

赵令仪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看账,府中的事情主要依靠清岚为她打点。

清岚这丫头,性格执拗的很,高不成低不就,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在清妍成亲做了燕王府的管家娘子之后,还是孑然一身的守在自家主子的身边。

赵令仪看着她年纪越来越大,不得已为她物色了好几个人选,无奈她都看不上,还说是一辈子都要守着王妃过日子。赵令仪苦劝不听,也就只能由着她。

左右燕王府的人,又是王妃身边一等一得脸的人,就算是拖上两年年纪大了,也不愁嫁不出去。最了不起,为她预备一份养老的产业,这一辈子就这么过了,等老了的时候,收养一个孩子也就是了。

不过,赵令仪还是希望,清岚能找到一个自己钟情的人,然后琴瑟和谐美满一生。让赵令仪没想到的是,她等这一天,居然等到了西北的商路开通。

倒是清芷是个有福气的,和前世的寥落结局完全不一样,她的日子过的很幸福安逸。李越山原本不过是因为有一手手艺,所以为赵令仪养狐狸和貂,可是经过几年的历练,也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人,赵令仪索性就把东北这一条商路交给他,让他做了管事。

如此,李越山就不能在东北长期居住了,要在京城和抚远之间来来回回的跑。清芷便和李母商量,不如索性就搬回京城来住,一来是离主子近些,二来就是孩子读书什么的也方便许多。

李母断然没有反对的,他们家要不是有王妃的话,早就不存在了,尤其是她这个孤老婆子,要是没有王妃的话,早就死了,那里还能和现在一样享福。

故而,在李越山有一次去京城的时候,就带上了母亲和妻子儿女。清芷现在虽然不在府中伺候赵令仪,可闲暇的时候,还是会去王府陪着赵令仪说说话,也算是全了这一段主仆情分。

多年以后,皇帝已经驾崩,就和当初南宫湛告诉赵令仪的一样,德贵妃的儿子南宫濯继位。

南宫濯登基的时候,李家和南宫湛没少出力,才算是平息了其他皇子的纷乱,所以,南宫濯对李家和南宫湛都很亲厚。不过,他尤其喜欢这位表姐家中的小外甥,所以对他更是不同。

南宫曜十六岁,南宫濯便打发他去了东北历练。

赵令仪忽然想起,当年,她去抚远的时候,就遇到了被先皇打发去边关历练的南宫湛,真是没有想到,时隔二十年,自己的儿子居然也走上了这一条路,只是不知道,儿子此去,是不是也会有些不一样的机遇?

和所有的母亲一样,赵令仪舍不得儿子就这么离开自己,可是她清楚的知道,儿子终究要走自己的路,不会一辈子都留在自己的身边。

即便是做为母亲,她也没有权利一辈子把儿子绑在自己的身边,所以,她只能抱着满满的牵挂看着儿子骑着白马儿逐渐走出她的视线,渐行渐远,开始下一代人的旅程……(……)

ps:嫡枝一文到此全部结束,感谢一路走来支持沐沐的朋友们,248章,是个不错的数字呢,只是这篇文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沐沐对文文的掌握和把控还是十分欠缺,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勤奋的学习,尽力写出好文。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092 冤枉相疑095 供认不讳233 燕王到来081 燕王世子036 富丽堂皇031 疑窦丛生007 恩威并施228 登堂入室240 妻妾殉葬158 两难决定044 满盘皆输068 探望女儿182 人在路途137 皇后驾临174 单独相处203 嫡子庶女160 心情愉悦043 受伤回府122 心思彷徨125 初次入宫066 学学规矩020 往事重演149 欢喜过年179 嬿婉受气153 俊哥来访024 出行人选208 料理家事025 预备出行237 自取其辱147 幡然悔悟021 择木而栖077 姐妹私话020 往事重演226 表妹到来192 诸人添妆001 重生幼年239 她中毒了143 过继儿子109 话不投机102 初见窦氏150 窦氏病重023 私心盘算036 富丽堂皇180 晚间偷乐082 惺惺相惜098 酒楼相聚025 预备出行010 姊妹和乐036 富丽堂皇057 给你银子159 生意开张004 慈母心肠219 逼死人命158 两难决定084 玻璃窗户226 表妹到来120 李代桃僵137 皇后驾临071 祖母过来176 柔情蜜意125 初次入宫133 撵出宫去002 夫君凉薄172 汪妃不甘031 疑窦丛生230 王妃之死099 兄妹回府044 满盘皆输126 步入宫廷005 灵前幼女004 慈母心肠226 表妹到来013 心血来潮143 过继儿子069 刻意说话165 中毒所致108 七年之后063 由人猖獗045 母子面对051 再三求情027 施氏来访079 齐聚一堂027 施氏来访100 为她求情107 敬茶风波085 妒心如狂224 再次受气038 性情秉性122 心思彷徨181 再去抚远147 幡然悔悟173 添妆之日121 计划破产033 故人重逢205 拜访外家220 封诰圣旨184 二郎吃惊064 重重惩处152 吕氏作祟
092 冤枉相疑095 供认不讳233 燕王到来081 燕王世子036 富丽堂皇031 疑窦丛生007 恩威并施228 登堂入室240 妻妾殉葬158 两难决定044 满盘皆输068 探望女儿182 人在路途137 皇后驾临174 单独相处203 嫡子庶女160 心情愉悦043 受伤回府122 心思彷徨125 初次入宫066 学学规矩020 往事重演149 欢喜过年179 嬿婉受气153 俊哥来访024 出行人选208 料理家事025 预备出行237 自取其辱147 幡然悔悟021 择木而栖077 姐妹私话020 往事重演226 表妹到来192 诸人添妆001 重生幼年239 她中毒了143 过继儿子109 话不投机102 初见窦氏150 窦氏病重023 私心盘算036 富丽堂皇180 晚间偷乐082 惺惺相惜098 酒楼相聚025 预备出行010 姊妹和乐036 富丽堂皇057 给你银子159 生意开张004 慈母心肠219 逼死人命158 两难决定084 玻璃窗户226 表妹到来120 李代桃僵137 皇后驾临071 祖母过来176 柔情蜜意125 初次入宫133 撵出宫去002 夫君凉薄172 汪妃不甘031 疑窦丛生230 王妃之死099 兄妹回府044 满盘皆输126 步入宫廷005 灵前幼女004 慈母心肠226 表妹到来013 心血来潮143 过继儿子069 刻意说话165 中毒所致108 七年之后063 由人猖獗045 母子面对051 再三求情027 施氏来访079 齐聚一堂027 施氏来访100 为她求情107 敬茶风波085 妒心如狂224 再次受气038 性情秉性122 心思彷徨181 再去抚远147 幡然悔悟173 添妆之日121 计划破产033 故人重逢205 拜访外家220 封诰圣旨184 二郎吃惊064 重重惩处152 吕氏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