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归乡(二)

王吉安哭着哭着就晕了过去,这下可把众人吓坏了,余芳瑶和王祥穗焦急地呼喊着王吉安,“老王,老王……”“爸,爸……”

永梁赶快过去,说道:“别急,这是痰厥,没事。”说着,把王吉安身子摆正,双腿盘起来,他双手很掐王吉安的两个肩井穴,不一会儿,王吉安就长出了一口气,悠悠醒转。

也许是已经宣泄了所有的悲痛,王吉安醒来后变得非常平静,站起来以后对王祥帮说:“祥帮,开始吧。”

王祥帮答应一声,指挥众人放了鞭炮,然后开坟。

坟打开了,棺材已经腐朽得不像样子,王祥帮让杨剑打着伞罩着,说是骸骨不能见阳光,然后亲自把棺材打开。尸首已经腐烂,只剩一堆骨头,王祥帮把它们都收拾到一个骨灰盒子里,捧给了王吉安。

王吉安颤抖着双手接过盒子,紧紧抱在怀里,眼含热泪,说道:“娘,走,你终于可以和爹团聚了。”

到了祖坟,王吉安他爹的坟也已经打开了,左边一侧已经放好了一具杉木棺材,王吉安把娘的骸骨放进棺材,又把头骨、胸骨、臂骨、腿骨各自放好,摆了一个人的形状,这才盖上棺盖。王祥帮指挥众人填好土,起了一个大大的坟头,又放了一挂鞭炮,给各个坟头都烧了纸,合葬终于完毕。至此,王吉安的愿望终于达成了。众人纷纷上车离去。

王吉安到了村口就下了车,说要看一看故乡的样子,余芳瑶和王祥秀兄弟自是相陪。王永梁早有准备,把一个大包交给姑姑王祥穗,王祥穗打开一看,是几条烟和一些糖块,知他心意,忙点头快步跟上。

三十多年未归,故乡已物非人非。王吉安一路走来一路唏嘘不已。遇到上了年纪的人,王祥秀就赶忙从旁介绍一番,王吉安就和人聊几句儿时的事,要是男的,王祥穗就奉上一盒烟,要是女的或碰上带孩子的,就抓一把糖块,礼节一点未缺,村人都是点头暗赞。

王氏祖宅当然是王祥秀继承了,待王吉安在王祥秀家驻足一会儿,什么也没说,众人都回了面粉厂小餐厅落座。

二个八仙桌,一桌是男的,王吉安、王祥秀三兄弟、王祥科、杨剑、王祥帮加上永梁请来做陪的王传道、王吉庆,共九个人,一桌女的,余芳瑶、齐光荣妯娌四人、王祥穗加上萍儿共七人,永梁这辈共五人还有张建军他们在大餐厅坐了一桌,其他来帮忙的村人坐了两桌。

因为都很疲劳,王吉安吩咐少喝酒,早吃、早散,所以众人都是倒了点酒装装样子。

席间,张建军把吉普车的钥匙和军官证、驾驶证交给永梁,永梁喜不自胜:“哥,你要是女的多好,我一定娶你当媳妇!”

“滚!我娶你差不多!少废话,拿钱!”

“急什么?我把钱打到我姑姑那里,你去她那里拿。真是的,少了你钱是怎么着?你杨白劳啊?”

“你这是过河拆桥!”

“嘻嘻……”

……

叙罢乡情、亲情用罢饭,王吉安等人乘二辆车回水北市去了。王永梁送走众亲人,不顾疲劳,来到自己的新车面前。先看车牌号,水K-2029,水K是红字,水K-2代表的是水北军分区的意思, 029说明自己这车排在第二十九位,号段很好啊,看来张建军真是用心了。

永梁打着车,往闫庄驶去。到了闫庄,找个人把闫彩云叫了出来。闫彩云一见王永梁站在一辆吉普车前,以为别人开车,没太敢说话,只是用眼瞅永梁。王永梁酷酷地一摆头,说道:“这位漂亮的小妞,看大爷这车怎么样啊?想不想去兜兜风啊?”

闫彩云瞪大了双眼:“你的?”

“怎么,不像吗?”王永梁双臂一抱,抬头向天上望去,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

“啊――”闫彩云立即激动地哇哇大叫,拉开副驾驶的门就上了车,在车上左看看右看看,摸摸这摸摸那。这孩子就坐过拉粪的驴车,哪坐过吉普车啊,况且还是自家的!

闫彩云激动一会儿,见王永梁还在车外不动弹,立即坐正身子,脸一板:“我说那个小梁子啊,快给本宫开车,本宫要去县城逛逛!”

“喳,您就擎好吧,娘娘!”王永梁立即作狗腿状,点头哈腰上了车。

“哈哈哈……”

在闫彩云哈哈大笑中,两人开车直奔县城而去。

县城只有一个三层百货大楼,两人逛了一圈,买了一些零嘴,什么蜜枣啊、糖块啊、饼干啊什么的,这时候还没有成衣那一说,永梁就让闫彩云买了几块布料,回去好给弟弟妹妹们做件衣服。闫彩云也不客气,反正自家永梁也不差这几个钱,回家去显摆显摆自己女婿也是好的。

两人从城里回来的路上,彩云看着永梁开车的侧脸,甜蜜地说:“永梁,你怎么这么厉害呢?”

“那是,要不厉害能得到这么大一个美女的芳心啊?”

“傻样……”。

把闫彩云送到闫庄,看着她抱着一堆东西欢快地跑回家去,永梁这才开车回了面粉厂,心里也是充满了甜蜜。

……

暑假转眼就过去了,明天就是开学的日子。王永梁坐在办公室里想着未来的规划。

目前来看,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对私有经济还是持谨慎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德高面粉已经非常畅销,木材市场也行情看好,但现在还不宜扩大规模,目前只能蜇伏,以待时机。

公社有一家食品厂,主要生产饼干,但生产销售过于呆板,属于惨淡经营。还有一家农具厂,主要生产犁、耙、耧等农具,小打小闹,不成气候。明年这两家厂子就会因为经营不善而被迫停产,如果在那个时候以承包的形式入主这两个企业,既不违背政策,也可一展宏图,当是最好的选择。当然,现在还是不能主动,还得等待契机出现。

现在的课程太简单了,简直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就浪费吧,反正自己现在束手束脚,什么也不能做。

开学这天,永梁来到学校。到了教室,同学们大部分都到了,闫彩云和永梁对了一个眼神,微微一笑并没有过来找他说话。

早读开始以后,永梁趁人不注意,赶紧把一副貂皮手套在桌子底下递给孙琳,孙琳微微一愣,连忙接了过来,见是一副手套,里面还有一张纸条,心中一动,偷偷展开字条,见上面写的是:“去东北买的,愿它永远温暖我们的友谊。”

孙琳心中涌起巨大的喜悦,大着胆子在桌下伸过手去握住了永梁的手,永梁轻轻回握一下,表示明白,两只手随即分开了。

把手套和纸条珍重地放好,孙琳就进入了发呆模式。她已是爱上永梁了,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想他,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觉得他的言谈举止,无一不是美到极处,洒脱到极处,难道世上真有如此完美的人吗?

孙琳觉得自己不可能再爱上别人了,因为王永梁已经先入为主,她觉得没有人可以超过他。前段日子,家里想给她订一门亲事,对方是一吃国粮的,要说男方这样的条件,在农村可是不多的,要不是看她长得漂亮,是绝对不会找她的。但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跟爹娘说:“我不依靠任何人,也能考上学,也能吃国粮,你们不要再替我操心了。”她爹娘知道女儿学习成绩好,考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要是想快一点上班的话,考个小中专更不在话下,况且女儿态度坚决,也就不再逼她,而是很惋惜地回绝了男方。

孙琳常常想,如果是在古代就好了,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哪怕争取不到妻的名份,当个妾自己也要努力去追求,为的就是能够经常陪伴在他身边。她常常这样想,也常常为自己这样愚蠢的想法而发笑。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就做他一个影子,光明正大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吧,哪怕一辈子单身。

孙琳默默地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确实让她得偿所愿,一辈子光明正大地陪伴在永梁的身边,成了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转眼到了年底,学校已经放了寒假,王永梁这几天都在办公室里研究报纸,观察政策走向。

1月3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了《某市饮食服务网点55%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同一版还有一则消息《某市全部国营小企业实行重大改革》,说的是该市在保持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把国营小企业的人事劳动计划分配等权利全部下放企业。

这二则消息让王永梁看到了承包公社食品厂、农具制造厂的希望。

这半年来,德高面粉厂、木材市场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利润达到了46万元,加上尹秋和水北的利润,王永梁个人存款逼近一百万元。现在政策方面有所借鉴了,就看南寺公社的领导有没有魄力把这二个厂往外承包了,要是搞承包责任制,自己就有机会争取了。

这时,就听有人敲门,王永梁说了声“请进”,见赵兰进来说:“永梁,王书记来了,还有公社里一个干部。”

“快请。”

赵兰出门招呼一声,就见王祥帮陪着一个年纪约在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哟,帮叔,哪股风把你给吹来了?”王永梁笑道。

“哈哈,是改革的春风把我给吹来的。”王祥帮笑着回道,言中似有暗示之意。

“永梁,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公社乡镇企业办的付主任。”

“付主任,你好!”永梁赶紧过来握手。

“本人付强,姓付,但却是正主任。”付主任幽默地说道。

“付主任,要是你的副手姓郑,那可就热闹了!”永梁笑着回道。

“那我就下个规定,职务必须叫全称,我叫付正主任,他么,就叫郑副主任。”付强还是秉承幽默的语言风格。

三人哈哈大笑。

落座后,永梁跟赵兰说:“给帮叔和付主任每人沏一杯大红袍”。

赵兰答应一声,拿出大红袍沏上。这个茶他是在王吉安那里顺的。

“这个茶只是听说过,真没喝过哩。”王祥帮说着,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随后评价说:“名气挺大,不怎么好喝,跟红薯叶子一个味。”

“老王,你真是外行了,这是极品大红袍,我在都城上大学时,在我同学那里喝过一回,我那同学他老爸可是部级干部啊。还红薯叶子味,你这是牛嚼牡丹啊。”付强看来跟王祥帮很熟,随意地调侃道。

“这是我在一个长辈那里顺来的,付主任要是喜欢,走的时候给你包上一两,我这也不多,别嫌少啊。至于帮叔,兰姐,给他拿二斤茉莉花茶。”永梁吩咐道。

“那敢情好,过年我不用买茶了。”王祥帮满意地说。

付强和王永梁哈哈大笑,付强指着王祥帮说:“你真是不知好歹,你知道我这一两能顶你那茉莉花茶多少吗?”

“多少?”

“十斤也不止啊。”

“是吗?这茶这么贵?那我也不换,咱喝不了那个,还是茉莉花喝着带劲,香!”王祥帮就这点好,容易知足,不要虚名,只要实惠。

“付主任,在都城上的什么大学啊?”王永梁问。

“不是什么好大学,农业工程大学,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付强答道。

“付主任谦虚了,你可是咱们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才学肯定是很高的。”王永梁知道,现在国家正推行干部“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付强正赶上好时候,只要不在未来几年的大争论中站错队,他很可能会大幅度得到提拔,毕竟这个时候,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心想,如果这个人值得结交,不妨指点他几句。

“过奖了,你年方弱冠,就创下如此大的基业,而且紧跟国家政策,足以说明眼光不凡,这才是大才啊!”付强恭维了永梁几句。

“不知今天到厂里来有何指教啊?”

“谈不上指教,就是来找你聊聊天。”付强神情淡然,一点也不表露真实来意,王永梁倒是真来了几分兴致。

第58章 路三丧命第18章 水北再聚首(一)第24章赵兰家人到高平(三)第40章 论“有依说一”第36章 硬碰硬的一战(三)第42章 杜玉恒第9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三)第44章 又解决一桩心事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第3章 学里幼童书声琅第36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四第二十五章 新岗位第47章 婚礼第二十四章 结婚(四)第14章 道是真傻是假傻第七十七章 过年(三)第19章 水北再聚首(二)第62章 惊艳公社党委会(二)第七十一章 曲爱民到访(一)第28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二)第27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一)第19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四)第八十二章 亲人第96章 纵情山水难释怀(一)第十五章 同 学第四十五章 池晓军的态度第36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四第十四章 心声第27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一)第70章 老模范的伤心第13章 牛刀小试初显威第49章 剑叔还是“贱叔”第47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二)第十三章 赈灾义演(八)第九十章 扬眉吐气(三)第36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四第七十一章 曲爱民到访(一)第一百零二章 接风宴(一)第九十七章 刘加树其人第九十一章 聚餐第65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一) 第15章 语文课上显风采第25章 招待所开建(一)第73章 水北拜年铺新路(一)第56章 再回尹秋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第32章“疤瘌脸”的下场第3章县高官是何人第七十六章 过年(二)第39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三)第34章硬碰硬的一战(一)第七十六章 过年(二)第四章 接风(三)第12章 新人原来是故人第八十章 市恩第九十二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第83章 一语谏卿卿命改(二)第7章 二小设计赚“村霸”(一)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第14章 道是真傻是假傻二十二章 结婚(二)第51章 裂痕第15章 交好“坐地虎”(三)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第三十八章 捧杀?第54章 归乡(二)第七十章 不平静的调研(二)第76章高歌一曲惊四座(二)第六十章 菜商被打第23章赵兰家人到高平(二)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第38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二)第95章 牛广春伏诛(二)第45章 赵春花的心思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第97章 纵情山水难释怀(二)第22章 悲天悯人有谁知(二)第二十一章 结婚(一)第三十章 调研(三)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36章 硬碰硬的一战(三)第四十五章 池晓军的态度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二十六章 市长办公会(一)第34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二)第23章悲天悯人有谁知(三)第3章县高官是何人第16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一)第75章高歌一曲惊四座(一)第73章 水北拜年铺新路(一)第七十六章 过年(二)第八十三章 赵梅的才华第八十四章 邂逅(一)第十四章 心声第56章 再回尹秋第四十一章 德高蔬菜公司成立第五章 服软第55章 王永水失踪第43章 厂长人选第三十九章 顺水推舟
第58章 路三丧命第18章 水北再聚首(一)第24章赵兰家人到高平(三)第40章 论“有依说一”第36章 硬碰硬的一战(三)第42章 杜玉恒第9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三)第44章 又解决一桩心事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第3章 学里幼童书声琅第36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四第二十五章 新岗位第47章 婚礼第二十四章 结婚(四)第14章 道是真傻是假傻第七十七章 过年(三)第19章 水北再聚首(二)第62章 惊艳公社党委会(二)第七十一章 曲爱民到访(一)第28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二)第27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一)第19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四)第八十二章 亲人第96章 纵情山水难释怀(一)第十五章 同 学第四十五章 池晓军的态度第36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四第十四章 心声第27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一)第70章 老模范的伤心第13章 牛刀小试初显威第49章 剑叔还是“贱叔”第47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二)第十三章 赈灾义演(八)第九十章 扬眉吐气(三)第36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四第七十一章 曲爱民到访(一)第一百零二章 接风宴(一)第九十七章 刘加树其人第九十一章 聚餐第65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一) 第15章 语文课上显风采第25章 招待所开建(一)第73章 水北拜年铺新路(一)第56章 再回尹秋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第32章“疤瘌脸”的下场第3章县高官是何人第七十六章 过年(二)第39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三)第34章硬碰硬的一战(一)第七十六章 过年(二)第四章 接风(三)第12章 新人原来是故人第八十章 市恩第九十二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第83章 一语谏卿卿命改(二)第7章 二小设计赚“村霸”(一)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第14章 道是真傻是假傻二十二章 结婚(二)第51章 裂痕第15章 交好“坐地虎”(三)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第三十八章 捧杀?第54章 归乡(二)第七十章 不平静的调研(二)第76章高歌一曲惊四座(二)第六十章 菜商被打第23章赵兰家人到高平(二)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第38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二)第95章 牛广春伏诛(二)第45章 赵春花的心思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第97章 纵情山水难释怀(二)第22章 悲天悯人有谁知(二)第二十一章 结婚(一)第三十章 调研(三)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36章 硬碰硬的一战(三)第四十五章 池晓军的态度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二十六章 市长办公会(一)第34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二)第23章悲天悯人有谁知(三)第3章县高官是何人第16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一)第75章高歌一曲惊四座(一)第73章 水北拜年铺新路(一)第七十六章 过年(二)第八十三章 赵梅的才华第八十四章 邂逅(一)第十四章 心声第56章 再回尹秋第四十一章 德高蔬菜公司成立第五章 服软第55章 王永水失踪第43章 厂长人选第三十九章 顺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