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转手即是巨额利润

林启东和夏天最近这两个月确实是疲倦不堪,但是,两人也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风光!这令两人的心情可以说是十分地愉悦!

德光电子集团的前身不过是离山区所属的一家小电子厂,两人也不过是厂里的工程师和中层干部,而无线电一厂和奉铁电子厂那都是市属企业,不管是工厂的厂区占地面积还是职工的人数、企业的总资产,等等等等,可以说都远远在德光电子厂之上!八十年代的时候,这两家工厂还是德光电子厂需要仰视的庞大企业,德光电子厂的这些工人们要是有机会进入这两家企业当工作,那都是属于祖坟冒青烟的!而不过是过了区区的十年时光,如今的以德光电子厂为核心基础组建而成的德光电子集团,却已经成为了这两家企业未来的东家!这不禁令人感叹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世事之微妙!

虽然说方明远当时被招到了帝都去了,但是赵绪安仍然是依照原计划立即就启动了市政府相关部门与德光电子集团之间就无线电一厂和奉铁电子厂的收购转让事宜的谈判——这个消息传扬开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无线电一厂和奉铁电子厂今年前来市政府相关部门闹薪的人数大为减少!所有人都在期盼着市政府的消息!

与德光电子集团同在一个城市里的他们,自然是知道,如今的德光电子集团,已经是奉元市里排得上号的创汇大户!每年出口日本的游戏机价值数百亿日元,可以说是奉元市政府的重点扶持企业!而且,德光电子集团,这些年来,发展势头十分地喜人,可以说是一年上一个台阶,目前据说又要上新厂区,生产新产品,这不由得令两大厂的工人们为之心动!

大家都知道,方家名下的这些产业里。工人们的福利待遇都很不错,尤其是在年前,方家又出台了关于企业工人工伤的新规定,其中的承诺,别说私营企业了,就是绝大多数国营企业也无法做到!

所以,当市里说,要将两个厂子交与德光电子集团收购的时候。两家企业的员工们,完全没有很多国营企业被私人企业收购时,工人们强烈的抵制情绪。人们反而是迫不及待地希望双方间能够迅速地达成协议,他们能够尽快地成为方家的产业工人!

虽然说,在谈判的过程中,无线电一厂和奉铁电子厂的原管理层,出于种种的原因,给双方间的谈判不断地设置障碍,但是都是螳臂挡车。被得到了省里支持的赵绪安不留情地“镇压”掉了几个之后,这些人一个个就乖得像猫咪一样了。

若不是双方间在收购金额上迟迟达不成共识,其实在年前。就差不多可以盖章定论了。方明远不愿意在收购两家工厂这件事上日后给他人留下把柄,损及方家的声誉,所以指示他们尽可能地提高收购价。而市政府的这一边,则是希望尽快地甩包袱,同时也是有着扶持德光电子集团的意图,所以在转让价格上,压得比较低,甚至于到了只要德光电子集团能够全盘接收两厂的在职工人,就一切好谈的地步。

所以经过这近两个月里陆陆续续地谈判。最终双方间达成协议,现在所需要的就是双方负责人的正式签字了。

林启东打了一个哈欠,这两个月下来,又要过年,又要组织职工缅怀老人。还要筹备新的厂房和生产线,还要与奉元市政府进行谈判,别说他已是知天命的人了,就是年青小伙子,这么多的事情压下来。也是够喝一壶的。之前,这是有一股心气在这里顶着,如今眼看着整件事情已经要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候,这心气自然也就有所放松了。

打哈欠是会传染的,不仅仅坐在他旁边的夏天是哈欠连连,就连从楼上走下来的林蓉和方明远也不禁受到了他的感染,同样是哈欠连连,林启东和夏天简明扼要地将与奉元市政府达成的协议与方明远说了一遍,方明远点了点头。

“方少,现在我们两人关于这两处厂区的处理,有一些分歧。”林启东道,“因为在决定收购这两家企业之前,德光电子集团就已经在离山科技园区申请下来了新的土地,并且已经着手修建新的厂区,所以我认为,这两处厂区可以暂时搁置。但是老夏认为,如果说将这些工人们全部都转到离山厂区的话,由于两地之间的距离,会造成很多工人上下班乘车不便,而且坐车的时间过长,恐怕很多工人会难以接受!”

方明远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麻烦,正如夏天所认为的那样,奉元市区与离山区之间的路程并不近,而且两地之间并没有公共汽车,而是由长途汽车公司负责两地之间运输,这么多的工人要到离山区去上班,肯定会给长途汽车公司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即便是两地之间开了公司的班车,也由于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还未修成,而造成路上所用的时间过长!

但是林启东所想的也有他的道理,德光电子集团目前的厂区全部都在离山科技园区,新建的厂房也在那里,这对于收发货物,以及公司对工人的管理来说,有着诸多的方便,也方便各公司之间的合作协调。况且,这两家企业的厂房和设备都无法达到德光电子集团生产的最低标准,如果说在这里生产的话,还得对厂房和设备进行修缮改造和更新,所花费的费用,也不比在离山重建新厂区便宜多少!

“方少,我知道,老林的想法对于公司来说,是最合适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公司的成本支出。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做的话,虽然减少了公司的成本支出,但是却同时也降低了这两家企业原职工对于德光电子集团的认同感,而且这样长时间在路上,可以说是变相地延长了他们的工作时间,缩短了他们的休息时间,而这两个厂子里的职工,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在三十岁到四十五岁的这个年龄段,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很大的时期。如果长时间地处于疲劳工作中……”

夏天虽然没有说完,但是在座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如果说这些工人们长时间地处于疲劳工作中,不但工作效率会减低,而且出事故的概率也会大增,这自然不是公司所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觉得,可以将这两个厂的职工中,能够到离山科技园上班的。我们为他们提供宿舍,而不能够到离山科持园区上班的,则是安排在这两个厂中的某一个厂区工作。”夏天道。

“夏叔,如果说这样的话,恐怕他们全部都愿意留在奉元的厂区里!”林蓉接口道。在市区生活习惯了的这些职工们,自然是看不上离山厂区,而且这样离家近,可以方便照顾家里!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鼓励他们前往离山厂区。比如说,在这边工作的。奖金上比在离山厂区工作的工人低个几成!而且在升迁上,也优先考虑离山厂区的职工。我们还可以安排一些班车往来离山与市区之间……”

方明远微微地摇了摇头,夏天立即闭了嘴不再说下去。“夏叔。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样做的话,会有很大的弊端。国人一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我方家的这些产业里,对于工人们向来是一视同仁,如果说在奉元厂区工作的人比在离山厂区相同职位相同工作量的工人奖金要少几成的话,一种可能,就是大家为了贪图这几成奖金的话,大多都愿意前往离山厂区,那么你所担心的事情。仍然会发生,而留下来的人若是太少的话,这边的厂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另一种可能,就是虽然很多人选择了留在奉元厂区,但是他们的心里却是愤愤不平的。而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也许在未来就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夏天怔了半晌,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也不得不承认,方明远所说的这种情况大有可能。他也是在基层里呆过的老工人了。自然是知道,在工厂里,很多工人们每个月收入多少也是要互相攀比的,哪怕是差一两块钱,有的时候都要找领导说个清楚。更不要说像这种,只是因为在不同的厂区工作,收入就相差不少的情况了。

方家的这些公司企业里,奖金在工人的月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是相当可观的,哪怕只是减少一两成,那都是十几元二十来元钱呢,一年下来就是二百到三百元钱呢,这对于平均年收入不过四千余元的奉元工人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也许在最初的时候,这些工人们不会说什么,但是日后却的确是一个麻烦。

“那能不能给去离山厂区工作的职工发交通补贴?”夏天转念道,“这样的话,他们总说不出来什么了吧?”

“不大好!夏叔叔,恐怕到仍然会有人贪图这交通补贴而选择去离山厂区上班,但是疲劳工作的问题却改变不了!”林蓉“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您这是自己把自己又绕了进去!”

夏天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无语了。

方明远站起身来,在厅里来回地踱步,其实这件事要是放在两三年后,还真不算什么大事,那个时候,奉元市区到离山区之间的高速路就开通了,而且从市区开往离山区的公共汽车也会多很多,届时,也只需要和市公交公司商议好,每天提供足够的班车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再过一些年,离山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住在离山,到了那个时候,这个问题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但是在现在,却的的确确地是个问题。

就算是德光电子集团现在愿意向这些职工们提供上下班的班车服务,但是两地之间并不好的路况,也决定了路上的时间将相当地长!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职工们必须早上一大早就必须来赶班车,晚上则是要在天黑之后才能够回到市区,就算是可以在车上休息,长达三四个小时的车上时间仍然会令人感到疲倦。

怎么样才能够两全其美呢?

“爸,我记得离山科技园区里是不是有一条铁路支线?”林蓉突然道。

“啊,是啊!确实是有一条铁路支线!”林启东怔了一下道。离山科技园区里如今也已经聚集了近百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成为了离山区的制造中心,这些企业中有不少都需要通过铁路运来大量的原材料,再通过铁路,将成品运出去。所以。经奉元铁路局的批准,修建了一条铁路支线到园区里,还有一个小的货运站。

“明远,我有一个想法!”林蓉微笑道,“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汽车来做班车?为什么不能够使用火车来做班车供工人们上下班呢?园区里有支线,有货运站,我们只要在这边找一个合适的车站,再从铁路局租赁一列火车。每天负责运输这些工人们上下班好了!”

“这主意行!”林启东和夏天不约而同地一拍巴掌,喜形于色地道。从奉元市区到离山,火车的速度要远高于汽车,而且这些工人们的住地大多距离奉元火车站都不算远,而且既然是做为班车运行,自然也就不存在超载的情况,那样的话,从活动空间和舒适度来说,比乘坐汽车还要好!

至于如何说服奉元铁路局为德光电子集团安排这样的一趟班车。两人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以德光电子集团在奉元市经济中的地位,还有方明远与铁路部门的良好关系,而且他们也没打算要铁路部门无偿提供。这点小事还算是个事吗?

方明远也不禁为之颔首赞叹,林蓉的这个提议,可行性很强!甚至于都可以不惊动奉元铁路局,奉潼铁路的全程严格来说,也是经过离山区的!已经承包了奉潼铁路的平川铁路运输公司,就完全可以承接这一项业务!其实用火车做为班车给职工上下班,在国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方明远也是一时没有想到,离山科技园区里也有了铁路支线。

“林叔。夏叔,蓉蓉说得不错,我们完全可以考虑用火车来为这些职工们提供上下班的服务!我想安排一列火车对于平川铁路运输公司,对于米尔顿先生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方明远笑道。“这些职工,到时候你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划分一下,愿意在离山住宿的我们提供宿舍,愿意每天乘班车上下班的,我们提供班车。而那些确实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有很大难处的,回头可以考虑将他们安排到其他公司里去,尽可能地在内部消化了!”

“没有问题,要是能够用火车为他们提供上下班的班车服务,我想他们路上所消耗的时间已经完全在正常范围内了!”夏天兴奋地道。德光电子集团做为科技园区里的进出口大户,厂区距离货运站并不远,就是正常速度的步行,也不过需要五六分钟而已。

“至于,那两个厂区,暂且保持原样不动,留一些人员,保证那里的安全好了!”方明远捏了捏眉心,最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就是他这个甩手掌柜的,也是倍感疲惫。

“方少,这两个厂区,是不是另有用途?”林启东看了一眼林蓉,还是出声问道。

“怎么?你们也有什么打算不成?”方明远道。

“位于文昌路的无线电一厂厂区,已经有人向我们打过招呼,如果说我们不使用它的话,希望能够收购下来,他们好像是打算将那里拆除了,建成住宅小区!”林启东迟疑了一下道,“对方愿意出价最高每平方米三百六十六元!”

文昌路可以说是位于奉元的市区核心地带,因为街道上在过去原有一座文昌帝君庙而得名。虽然说庙宇在动乱年代已经被小将们打砸烧,毁于一旦,但是这个名字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这里邻近奉元的碑林博物馆,地势也比较高,在建国前,一直都是属于奉元市里家景不错的,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士居住的所在。无线电一厂之所以能够建在这里,还是因为建国前,由于战乱和火灾,文昌路这一块有大片的废墟和空地,所以当时的民族资本家们在那里建设了一些小型的工厂,后来这些工厂经公私合营后,土地就归政府所有,后来又在这里建设的无线电一厂的前身。

方明远微微地咧咧嘴角,对方的这个出价还真的是不低,每平方米三百六十六元,九万平方米那就是差不多三千二百余万元人民币!虽然说,方明远知道几年之后,就是五六亿元也不见得能够拿到这块土地,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在现在,这个出价还算是比较有诚意了!

而德光电子集团只要点点头,转手就是巨额的利润!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六十七章 蔡许招了和如期而至的降雨第六百零七章 省厅来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扫面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惊第五百九十七章 刘峙的小算盘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轻装上阵第一百六十九章 审讯方明远第三百四十一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第八百二十八章 完全不同第四百四十四章 来不及了第三十一章 求助第四百九十四章 费尔班克斯的花招第四百五十五章 通风报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国的目地第八百六十五章 危机第五十九章 圆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为什么第一百四十三章 记者于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施压第六百五十四章 济州特别自治道的大项目第六百七十七章 态度第六百五十五章 鸡肋第七十四章 丰厚的收益(第一更)第四百四十章 重逢的战友第一千四十八章 演戏(求月票)第九百零九章 日本中枪(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钧一发(5/5)第一百七十九章 千万级投资第一百七十九章 千万级投资第一千九十七章 前苏联最大的特种钢厂(求月票)第八百二十五章 求援的解国海第九百八十九章 请求第二百七十六章 水里忘记兑油了吧第四百五十一章 图的什么?第九百一十一章 宾客盈门第十九章 巧遇第八十六章 危险其实无处不在第五百六十五章 宣布第一千八十二章 前景堪忧(求月票)第五百四十四章 暂且收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前来索赔第三百九十九章 给某些人的当头一棒第一千八十章 连环合作(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方案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潜在的敌人第一千一十七章 “天降鸿运”(继续求保底月票)第十三章 说服爷爷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准备万全第六百四十三章 这是变相的杀人第五百九十章 不可思议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个要求第五百七十八章 折服第三百三十七章 目标——国会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场雪和救火员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小的改变第二十四章 以已度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大的胆子第二十章 事情闹大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真实存在第三百九十八章 揭不开锅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与我合作一把第五百七十章 两座水库(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震(求月票)第七百九十五章 有求于人(求月票)第六百二十章 备“战”第二百二十八章 四个条件第四百七十一章 再相见第五百四十二章 任重而道远第一千六十五章 闭门羹(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五章 他们来做什么?第四十四章 空客的邀请第五百九十四章 贪婪的胃口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赞同第九百四十八章 改名和意义第八百一十章 老辣的山内泊(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还有选择吗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个消息第七百七十三章 多么的幸福第三百八十八章 有人悲来有人喜第三百七十七章 她的老师姓苏第二百一十一章 还有一位第五百八十五章 原油泄漏第二章第二海湾银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果然不是盏省油的灯第四百一十三章 监测系统启用第二十七章 难以置信第九百一十二章 没有后悔药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条件第九十八章 那么大家解除协议好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过高的期望第一百七十章 再见米尔顿第三百一十章 子公司第九百一十四章 结个善缘第七百三十一章 意外的相遇第六百七十九章 好处第六百七十三章 海滩的诱惑第三百九十九章 给某些人的当头一棒第四百章 郭大少的禁脔第六百四十章 功成返国
第四百六十七章 蔡许招了和如期而至的降雨第六百零七章 省厅来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扫面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惊第五百九十七章 刘峙的小算盘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轻装上阵第一百六十九章 审讯方明远第三百四十一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第八百二十八章 完全不同第四百四十四章 来不及了第三十一章 求助第四百九十四章 费尔班克斯的花招第四百五十五章 通风报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美国的目地第八百六十五章 危机第五十九章 圆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为什么第一百四十三章 记者于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施压第六百五十四章 济州特别自治道的大项目第六百七十七章 态度第六百五十五章 鸡肋第七十四章 丰厚的收益(第一更)第四百四十章 重逢的战友第一千四十八章 演戏(求月票)第九百零九章 日本中枪(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钧一发(5/5)第一百七十九章 千万级投资第一百七十九章 千万级投资第一千九十七章 前苏联最大的特种钢厂(求月票)第八百二十五章 求援的解国海第九百八十九章 请求第二百七十六章 水里忘记兑油了吧第四百五十一章 图的什么?第九百一十一章 宾客盈门第十九章 巧遇第八十六章 危险其实无处不在第五百六十五章 宣布第一千八十二章 前景堪忧(求月票)第五百四十四章 暂且收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前来索赔第三百九十九章 给某些人的当头一棒第一千八十章 连环合作(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方案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潜在的敌人第一千一十七章 “天降鸿运”(继续求保底月票)第十三章 说服爷爷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准备万全第六百四十三章 这是变相的杀人第五百九十章 不可思议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个要求第五百七十八章 折服第三百三十七章 目标——国会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场雪和救火员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小的改变第二十四章 以已度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大的胆子第二十章 事情闹大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真实存在第三百九十八章 揭不开锅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与我合作一把第五百七十章 两座水库(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震(求月票)第七百九十五章 有求于人(求月票)第六百二十章 备“战”第二百二十八章 四个条件第四百七十一章 再相见第五百四十二章 任重而道远第一千六十五章 闭门羹(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五章 他们来做什么?第四十四章 空客的邀请第五百九十四章 贪婪的胃口第七百六十七章 不赞同第九百四十八章 改名和意义第八百一十章 老辣的山内泊(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还有选择吗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个消息第七百七十三章 多么的幸福第三百八十八章 有人悲来有人喜第三百七十七章 她的老师姓苏第二百一十一章 还有一位第五百八十五章 原油泄漏第二章第二海湾银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果然不是盏省油的灯第四百一十三章 监测系统启用第二十七章 难以置信第九百一十二章 没有后悔药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条件第九十八章 那么大家解除协议好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过高的期望第一百七十章 再见米尔顿第三百一十章 子公司第九百一十四章 结个善缘第七百三十一章 意外的相遇第六百七十九章 好处第六百七十三章 海滩的诱惑第三百九十九章 给某些人的当头一棒第四百章 郭大少的禁脔第六百四十章 功成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