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关注的日本人

第二章 关注的日本人

“就和那些三拍干部们一样?”方明远有些恼火地道。

“那怎么可能!”梅元武脱口而出道。谁这样想他梅元武也绝对不会这样想!

不可否认,由于国内对于领导干部们的决策缺少程序的有效规范,更缺乏明确严格的问责机制。虽然说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过程中也有一些原则性的“程序”规定,但这些程序缺乏监督制约主要领导干部的“刚性”。对于决策没有贯彻“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对决策失误者的责任不明确,造成决策失误引发的损失几乎无人负责的后果。

决策错了就错了,国家财产损失就损失了,人民骂了就骂了,于决策者而言无丝毫影响,倒霉的是老百姓,最终是广大群众为他们的决策失误“交学费”。而且,在一些领导干部们看来,决策是不需要担责的,所以这些干部们为了自己的政绩或喜好,滥用国家政府赋予他们的决策权。一项工程、一个活动、一系列规划,乃至对于事关本地区本部门大局的决策,不管多大的事,涉及多少人、多少方面的利益,心头一热,一拍脑门就敢决策。而且胸脯挺的高高的,敢一拍三响地向你保证,大话张口就来。然后等到真正的做起来,才发现种种的不利因素,最终这种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现场办公”甚或当场拍板的干部,这就是人民口中所说的“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式的“三拍干部”当然了,这些干部们只是在花国家的钱时,才会这样慷慨大方,而在他们自己的钱财投资时,却是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方明远自然是不可能像这些人一样,一笔高达三十亿元的投资,就那样心头一热,脑门一拍地就决策,不管怎么说,这三十亿元可都是方家的资产,可没有国库里那源源不断的资金供他去一次次地“交学费”。

况且,经过这几年的相处,梅元武对于方明远的商业天赋已经佩服地是五体投地。都不说日进斗金的三江广告责任有限公司和计算机公司给梅、卢、柴三家带来了多少可观的收益,就这个原本在家里人看来不过是小打小闹的食堂承包公司,如今也成为了京城里不知道多少人需要仰望的知名公司。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三家公司的所有收入,都是清清白白的,就是拿到政治局常委会上,梅、卢、柴三家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与那些靠着批文、靠着父辈的余荫、靠一些不入流的手段发家的高干子弟们相比起来,这境界高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为此梅元武、卢氏兄弟和柴靖玉他们这两年可是没少被长辈们夸奖,也被高层领导们划到了他们这一代人里,表现出色的一群中去。

但是梅元武却并没有因此而昏了头脑,他心里很清楚,公司的业绩出色,那是因为方明远提供了创意,指出了经营的思路,而家里人的支持,又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令他们在与这些学校、企业、医院、党政机关交往时占据了上风。公司的那些管理人员,也是家族支援的,真要说功劳的话,恐怕就是他们与方明远结下了良好的关系,方明远才会为他们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让他们意识到,一个小小的食堂,做好了,居然也能够有如此惊人的利润。

“既然是这样,你们就没有想想,为什么我会选中辽省,而不是东北其他省,也不是沿海地带的那些省。就像你们所说的那样,辽省能够给的优惠政策,很多省同样也能够给,而且能够给得更多更好!要想打动一个人,必须要把握住他的需要,投其所好吗。”方明远道。

梅元武心中苦笑,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想要真正地把握住一个人的喜好,又岂是那么的容易。“当然是想过了,我觉得你看中辽省,一方面是因为那里有着大量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虽然说这些企业早就已经设备陈旧,技术老化,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但是它们却有着大量的熟练工人,这些工人,只需要稍加培训,就完全可以满足新厂的需要,这无疑要比招工培训省时省力;另一方面,估计你也是考虑到,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得到人心,也更受到重视吧。”

方明远点了点头,梅元武不愧是上了大学,又经历几年商场,如今说起话来倒也是头头是道。他说的这两条,也确实是有些道理。但是这个回答只能说是找到了部分的合理解答。

“那我为什么选了辽省,而不是其他两个省?”方明远追问道。

梅元武沉默了半晌之后,才不确定地道:“因为辽省有出海口,日后方便进出口吧?”

方明远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拍了拍梅元武的肩膀道:“元武,我只能告诉你,天机不可泄露!之所以选择辽省,自然是有着原因的。”

梅元武耸了耸肩,不再为鲁省多说什么了。

看到梅元武这样识情知趣,方明远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为了这个筹建中的钢铁厂,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通过种种的渠道向方家游说,就连苏家也不例外。像那些关系不近密的,方明远自然是可以敷衍了事,但是像梅家这样的,就不能这样了。

如果说梅元武追根究底的话,那解释起来,还真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毕竟现在勘探工作还正在组织过程中,位于武叶和辽源的煤田和铁矿山,还是个不能说的大秘密。

日本新日铁公司驻京办事处,位于京城寸土寸金的繁华地区,九、十、十一整整三个楼层,全部都被租用了下来,是写字楼里最大的租户。这里可以说是新日铁公司在华夏境内的耳目,负责着收集华夏钢铁业发展情况,供总公司决策参考的重要责任。当然了,这里也是新日铁公司,对华进出口业务的主要联络处。

“八嘎,关于秦西省方家打算在辽省建设炼钢厂项目的调查,就只有这么多吗?”松本正道皱着眉头,不满地道,“这么久了,你们还没有调查出来,他们到底打算向谁购买炼钢设备吗?”

“哈依!属下无能!”站在他面前的三名日本人深深地一躬,异口同声地道。

“继续加大力度,不要怕花钱,一定要尽快地调查清楚,他们的购买意图!”松本正道将手中的资料放到了桌上,厉声地道,“这可是关系到公司未来发展的大事!”

“哈依!”三人退了出去。

“真是一群不让人省心的笨蛋!”看着他们的背影,松本正道低声地道。

松本正道,今年四十五岁,日本东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就进入新日铁公司工作。来华夏新日铁驻京办事处工作已经有五年,三年前,成为了新日铁在华夏业务的最高负责人。近几年里,华夏多家大型国营钢铁企业与新日铁公司的多项合作,都是由他一手促成的。在新日铁公司里,松本正道也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关于方家打算在辽省建设新的炼钢厂项目,在华夏多年,消息灵通的松本正道并没有过多久就已经知晓,他也知道,为了这个项目,华夏的高层曾经有过一番争论,而目前,华夏高层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将提前开放华夏的民营资本进入钢铁产业。如果说不出意外的话,方家的钢铁厂,很有可能是华夏新建的第一座私营钢铁企业。

松本正道敏锐地意识到,这其中的意义所在。

方家,在如今的华夏商界、政界高层中,都是一个知名的家族!而方家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方家有多少钱,也不是因为方家的政治背景,而是因为他清清白白的迅速崛起和他的真正掌门人的实际年龄!

在华夏,比方家更有钱的家族不是没有,比方家政治背景更为雄厚的家族也是大有人在,但是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上,像方家这样清白地却是极其罕有。没有官商勾结,没有侵吞国有资产,没有黑道上的背景,甚至于连常见的偷税漏税问题都没有。反而,方家在支持地方政府工作上,比很多国营企业做得还要出色,博得了华夏警方和军方的大量好评。

这样的一个家族,进入一直被华夏政府所垄断的钢铁业,原本就是个吸引众多人关注的事情,而他在采购炼钢设备、引进技术上的举措,更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如果说,方家的钢铁厂顺利建设完成,无疑会引发华夏民营资本进入钢铁业的风潮。而方家所选择的合作对象,无疑也将会成为很多民营资本优先考虑的对像。

松本正道这些年来,辛辛苦苦地努力地促成了诸多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与新日铁的合作,现在华夏的国有钢铁企业,在引进设备和技术时,新日铁无疑是考虑的首选。

要是方家选择了世界上其他钢铁公司的设备的技术,对于新日铁在华夏钢铁业的布局,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百零八章 再相逢第三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零五章 初到沙特第六百八十五章 当头一棒第十八章 不欢而散第五百六十四章 风险太大第三百四十八章 博弈第五百四十一章 我不贪婪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愉快的晚餐第二百九十三章 重点工作第五百八十九章 东西是谁拿的第四百九十章 再“探望”第四百一十三章 监测系统启用第四十一章 上供一只鸡腿第五百八十九章 方家反悔了第二十三章 老与少第二十一章 做什么?第一百一十九章 尴尬的清晨第六百六十八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一千五十四章 高规格的款待(求月票)第一百章 困惑(下)第二百章 先机第四百零六章 迎春游园会第九十三章 恶意抢注?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是黑客第六百五十一章 泄露国家机密和违约责任第三百一十四章 欣喜与压抑第三百一十九章 进一步的合作第三百二十章 狼要来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聪明人第九百零三章 我就是个中间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要让外人占了便宜第一百四十四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六章 千金买马骨第一百三十五章 意外的车祸(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当个接盘侠?第一百一十二章 芬兰不是一个好地方第八章 捆绑利益第三十三章 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第五百二十五章 逆转第四百六十三章 努力背黑锅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女林蓉第七百一十四章 你接着装第六百七十四章 达成合作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个大烂摊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的合作第八百八十三章 就这样简单(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二章 为难的市委书记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产品第三十八章 疑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能否再联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不要第四百九十五章 亲自来猎个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困境第五百七十四章 苦催的刘峙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劲敌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海关被拦第四百九十一章 渔翁得利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头第七百四十六章 过个好年第三百四十七章 赶尽杀绝第四百八十一章 “国王的女儿不愁嫁”第七十三章 要秋后算账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被抛弃的盟友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群蠢材第三百八十五章 为了事业也是为了你高兴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祸更甚于天灾第二百一十五章 举手之劳第八百四十七章 干吗要分你一杯羹?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萝卜和大棒第三百七十七章 奉潼城市群第四百章 登门第七百零二章 两难的特斯克第一百零二章 谁能想到第五百六十章 新的提议第四百八十章 创个纪录第三百六十九章 喜讯连连第一百七十九章 来客(让我们一起为雅安同胞祈福)第七百九十六章 邀请(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伸手的还真不少第二百四十五章 进军雅虎第七百一十三章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第二百四十六章 分蛋糕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不容挑衅第六百四十三章 这是变相的杀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老实实的第二百三十一章 希望与试探第五百三十九章 会见伯格斯特汽车公司代表第五十章 火药味十足的记者会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我们合作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以夷制夷第二十九章 一场奇特的拍卖与拜访迈克尔·克莱顿第五百四十九章 没有选择第三十一章 求助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四十四章 示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余波第二百零八章 我是来捐钱的(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们就那么傻吗
第七百零八章 再相逢第三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零五章 初到沙特第六百八十五章 当头一棒第十八章 不欢而散第五百六十四章 风险太大第三百四十八章 博弈第五百四十一章 我不贪婪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愉快的晚餐第二百九十三章 重点工作第五百八十九章 东西是谁拿的第四百九十章 再“探望”第四百一十三章 监测系统启用第四十一章 上供一只鸡腿第五百八十九章 方家反悔了第二十三章 老与少第二十一章 做什么?第一百一十九章 尴尬的清晨第六百六十八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一千五十四章 高规格的款待(求月票)第一百章 困惑(下)第二百章 先机第四百零六章 迎春游园会第九十三章 恶意抢注?第六百二十三章 我是黑客第六百五十一章 泄露国家机密和违约责任第三百一十四章 欣喜与压抑第三百一十九章 进一步的合作第三百二十章 狼要来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聪明人第九百零三章 我就是个中间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要让外人占了便宜第一百四十四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六章 千金买马骨第一百三十五章 意外的车祸(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当个接盘侠?第一百一十二章 芬兰不是一个好地方第八章 捆绑利益第三十三章 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第五百二十五章 逆转第四百六十三章 努力背黑锅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女林蓉第七百一十四章 你接着装第六百七十四章 达成合作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个大烂摊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的合作第八百八十三章 就这样简单(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二章 为难的市委书记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产品第三十八章 疑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能否再联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不要第四百九十五章 亲自来猎个头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困境第五百七十四章 苦催的刘峙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劲敌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海关被拦第四百九十一章 渔翁得利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巨头第七百四十六章 过个好年第三百四十七章 赶尽杀绝第四百八十一章 “国王的女儿不愁嫁”第七十三章 要秋后算账的第五百一十九章 被抛弃的盟友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群蠢材第三百八十五章 为了事业也是为了你高兴第四百七十三章 人祸更甚于天灾第二百一十五章 举手之劳第八百四十七章 干吗要分你一杯羹?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萝卜和大棒第三百七十七章 奉潼城市群第四百章 登门第七百零二章 两难的特斯克第一百零二章 谁能想到第五百六十章 新的提议第四百八十章 创个纪录第三百六十九章 喜讯连连第一百七十九章 来客(让我们一起为雅安同胞祈福)第七百九十六章 邀请(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伸手的还真不少第二百四十五章 进军雅虎第七百一十三章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第二百四十六章 分蛋糕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不容挑衅第六百四十三章 这是变相的杀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老实实的第二百三十一章 希望与试探第五百三十九章 会见伯格斯特汽车公司代表第五十章 火药味十足的记者会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我们合作吧第五百二十八章 以夷制夷第二十九章 一场奇特的拍卖与拜访迈克尔·克莱顿第五百四十九章 没有选择第三十一章 求助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四十四章 示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余波第二百零八章 我是来捐钱的(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们就那么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