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重逢刘方

bookmark

第354章 重逢刘方

当崔澈班师回到隋境的时候,刘方已经在燕州迎候。

由于刘方改任定州总管,在崔澈东征后,领军驻防燕地,因此灭亡万春国的战事自然与他无关。

万春国是南梁末年,交州(今越南北部)豪强李贲反叛后,于公元544年所建立的割据政权。

按照《陈书》记载,万春国立国仅四年,就在公元547年,被当时还是南梁将领的陈霸先所灭亡,国主李贲被传首建康。

但实际上,国主李贲被杀后,其兄李天宝又逃到了九真郡(今越南中部),聚兵二万,死灰复燃。

李天宝死后,势力一分为二,由李佛子与赵光复分别统领,二人相互攻伐,公元571年,李佛子杀赵光复,兼并其部众,割据交州等地。

去年,杨坚命李佛子入朝,为李佛子所拒,他分兵把守险要,妄图据守。

杨坚计划派兵讨伐,于是向杨素问将,原时空中,杨素举荐了刘方。

但如今刘方已经入了崔澈麾下,正防卫燕地,自然不可能被抽调南下。

不过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

哪怕没有了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虞庆则等名将,大隋也不缺冉冉升起的将星,杨义臣就是其中之一。

杨义臣本姓尉迟,其父尉迟崇年少时与杨坚友善。

同族至亲尉迟迥叛乱时,镇守恒山的尉迟崇不愿附逆,将自己下狱,派人向杨坚请罪。

隋朝建立后,尉迟崇死于与突厥的战事中。

杨坚一般会将阵亡大将年幼的子嗣养在宫中,李崇之子李敏就是如此,而尉迟崇之子尉迟义臣也不例外。

他为尉迟义臣赐姓杨氏,这边是杨义臣名字的由来。

杨义臣擅骑射,有将才,也正是他代替刘方,灭亡万春国,使得越南北部地区重新归入中原版图。

刘方并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份名垂青史的功绩,但即使知道了,恐怕也不甚在意。

与跟随崔澈谋划大业相比,区区万春国,确实差了许多。

刘方自开皇四年,出任青州总管府司马,跟随崔澈以来,全程见证了崔澈崛起的过程。

眼看着他收服青、幽二地的人心,眼看着他威震塞北,建立起如今的势力,刘方对于崔澈能否成事,从未有过怀疑。

尤其是在得知汉王杨谅已经遣使结盟以后,更是信心倍增。

倒不是觉得杨谅有多强,而是一旦杨谅举事,能使崔澈所要面对的舆论压力骤减。

毕竟事情的性质已经从崔澈反隋,转变为参与杨家兄弟之间的内战。

许久未见,崔澈与刘方深情拥抱,又寒暄一番后,问道:

“过去一年,燕地可有外敌入侵?”

刘方笑道:

“燕公东征,带走了库莫奚与契丹,越公(杨素)北伐,又带走了东突厥,漠南草原空空荡荡,千里难见人烟,哪来的外敌。”

崔澈也是忍俊不禁,去年两场大战,漠南部族的丁壮,几乎尽被征发。

将刘方调来,其实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崔澈又向刘方问起燕地内部可有变故,刘方道:

“有总管府一众幕僚治理,燕地倒是安宁,但营州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崔澈颇为好奇,问道:

“莫非是董长史在柳城出了岔子。”

刘方摇头道:

“那倒不是,只是听说董长史在柳城严查细作,捉了数百人,尽数发配去了辽东。

“燕公,你说既然是高句丽的细作,为什么还要送去辽东。”

崔澈知道这还是刘方故意点自己,他也没瞒着,都是自己人,于是将高句丽编造谶言,要使杨坚猜忌自己,逼迫他退兵之事尽数告知。

刘方闻言,与崔澈当初一般,也是后怕不已。

毕竟心存反意是一回事,但如今尚未准备充分,仓促起事又是一码事了。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那些蛮夷好的不学,尽学了些谶纬害人的手段。”

刘方大骂道。

不过当他看到崔澈麾下新近招募的银鞍契丹直与皮室君后,又忍不住喜笑颜开。

“燕公将以谁来操训契丹兵马?”

刘方好奇道。

崔澈笑道:

“若是刘公在,自然是交由刘公,可刘公马上就要回去定州,只怕是得让崔某费一番神。”

刘方才不信他的鬼话,只怕崔澈心里早早就定下了人选,不过听他这般说,刘方还是心情大好。

在与刘方一同南下之前,崔澈命王当万为银鞍契丹直的主将,带领一万骑兵及其家眷屯于恒州。

又以麦铁杖为皮室军的主将,带领两万步卒及其家眷屯于燕州。

崔澈抵达幽州的时候,杨丽华、杨阿五姐妹二人也早已经从大兴返回。

眼见父亲杨坚已经走出了悲痛,重新游戏于二陈之间,杨丽华考虑到自己青春的时光也不多了,于是向杨坚辞行。

而杨阿五看着父亲与二陈嬉戏,总会想起母亲在世时,为了自己而让步,没少因为杨坚与二陈的事生闷气,也跟着大姐杨丽华一道回去。

毕竟就本心来说,杨阿五也对崔澈思念得很。

由于崔澈次子崔彦宗,与第三子崔彦卿尚未年满十五,其中崔彦宗十三岁,崔彦卿十二岁,因此朝廷也没有理由拦着崔澈一家在蓟县团聚。

除了被留在辽东的崔弃疾。

崔弃疾的妻子南阳公主在得知丈夫没有随军返回后,立即向公婆辞行。

只是崔澈并未提前告知南阳公主,崔弃疾新纳了一房小妾,正是阿会鲁苏之女。

阿会鲁苏的女儿给崔澈的儿子做小妾并不掉价,早些年,阿史那摄图打算依附隋朝的时候,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出使的虞庆则为妾。

突厥大可汗的女儿能够当妾,奚王的女儿同样做得。

至于南阳公主是不是她祖母那样的醋坛子,崔澈可就不管了,想来,崔弃疾自己也能够应付。

崔澈以前不许崔弃疾纳妾,是担心他过早纵欲,伤了身体,但如今崔弃疾都十九岁了,也不能再管着了。

毕竟就连崔澈也是三十四岁的高龄,偶尔也会想要抱抱孙子。

第四更带到,昨天凌晨两点的闹钟没闹醒

(本章完)

第587章 下诏南征第146章 回归蓟县第7章 离邺归乡(4000)下午出院,明天恢复更新第168章 谁可为帅第364章 两封文书第357章 咬金投军第493章 无忌嫁母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257章 巨鹿魏徵第349章 事后处置第183章 觊觎辽西(第四更)新章在审核第143章 渔阳设伏第4章 初入崔府第515章 议定婚事第357章 咬金投军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213章 安排诸事第282章 李景称病第185章 儿女亲家第304章 重组骑兵第56章 太后杨氏第545章 恢复爵位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168章 谁可为帅第590章 袭取武当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271章 视察宫殿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552章 水淹阳平第313章 西辽河畔第480章 避暑王宫(3000)第12章 少年咏鹅第571章 孤城难守第428章 夜袭山谷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64章 各有封赏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555章 益州长史第471章 援弱抗强第353章 契丹军队第21章 稚子择师下一章在凌晨两点前第477章 再生一计(4000)第454章 开诚布公第546章 谋定水淹第467章 谋身之法第429章 弑主之人第392章 休整与否第539章 李渊为将第110章 奔袭历城还要晚一点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60章 孝子贤孙第609章 假戏真做第525章 分兵之议第330章 骑卒张桢第113章 人中的卢第172章 南下襄阳第238章 回朝受赏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274章 越府相亲第381章 两军列阵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80章 避暑王宫(3000)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21章 先锋袭城第27章 胭脂铺子第509章 攻心为上第462章 组建水师第212章 行军长史第243章 入宫哭诉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167章 唐公李渊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406章 将士哗变第305章 江东二陈第183章 觊觎辽西(第四更)第217章 矛盾爆发第375章 全取毛州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104章 处刑立威第230章 连取湖杭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150章 突厥东征第369章 仁寿宫变(二)第59章 为友尚义第622章 班师回朝第270章 行宫落成第95章 天子赐婚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381章 两军列阵第566章 来来往往第77章 南陈夺嫡新章节被屏蔽了
第587章 下诏南征第146章 回归蓟县第7章 离邺归乡(4000)下午出院,明天恢复更新第168章 谁可为帅第364章 两封文书第357章 咬金投军第493章 无忌嫁母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257章 巨鹿魏徵第349章 事后处置第183章 觊觎辽西(第四更)新章在审核第143章 渔阳设伏第4章 初入崔府第515章 议定婚事第357章 咬金投军第363章 李密东奔第213章 安排诸事第282章 李景称病第185章 儿女亲家第304章 重组骑兵第56章 太后杨氏第545章 恢复爵位第547章 开解心结第168章 谁可为帅第590章 袭取武当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271章 视察宫殿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552章 水淹阳平第313章 西辽河畔第480章 避暑王宫(3000)第12章 少年咏鹅第571章 孤城难守第428章 夜袭山谷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64章 各有封赏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555章 益州长史第471章 援弱抗强第353章 契丹军队第21章 稚子择师下一章在凌晨两点前第477章 再生一计(4000)第454章 开诚布公第546章 谋定水淹第467章 谋身之法第429章 弑主之人第392章 休整与否第539章 李渊为将第110章 奔袭历城还要晚一点第210章 请教工艺第60章 孝子贤孙第609章 假戏真做第525章 分兵之议第330章 骑卒张桢第113章 人中的卢第172章 南下襄阳第238章 回朝受赏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274章 越府相亲第381章 两军列阵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80章 避暑王宫(3000)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21章 先锋袭城第27章 胭脂铺子第509章 攻心为上第462章 组建水师第212章 行军长史第243章 入宫哭诉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167章 唐公李渊第109章 狗急跳墙第406章 将士哗变第305章 江东二陈第183章 觊觎辽西(第四更)第217章 矛盾爆发第375章 全取毛州今晚没有,大家不要等第104章 处刑立威第230章 连取湖杭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150章 突厥东征第369章 仁寿宫变(二)第59章 为友尚义第622章 班师回朝第270章 行宫落成第95章 天子赐婚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381章 两军列阵第566章 来来往往第77章 南陈夺嫡新章节被屏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