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铁路纷扰(二)

故翁同龢有此一说,徐桐撇撇嘴,倭仁和煦笑道:“大家如今都是同事,且不说辈分,你不妨直说。”

“下官只是这样想的,如今可比宋哲宗高太后垂帘时期。”翁同龢就这样说了一句话,也就不言语了,殊不知,这短短的一句话十几个字就在几人心中引起了滔天巨浪。

正在细读穆扬阿折子的李鸿藻一拍大腿,“好啊,这个穆扬阿,如今可是要四面楚歌了!”

。。。

“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釐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惟铁路一开,则东西南北呼吸相通,视敌所趋,相机策应,虽万里之遥,数日可至;百万之众,一呼而集。且兵合则强,分则弱。以中国十八省计之,兵非不多,饷非不足,然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顾不暇,徵饷调兵,无力承应。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驻防之兵即可为游击之旅,十八省合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刘蓉合上报纸,“这是陈孚恩前日上的折子。”

江宁府里的曾国藩半眯着眼,对着打了半日的围棋苦苦思索,“这个陈孚恩,如今是什么话都敢讲了。”

“这也是他大司马的本分,”刘蓉笑道,“再者,如今十二镇大军在手,他这个大司马是历代以来最赫赫权威的一个了,什么话不敢说?只要太后一声令下,估摸着今个和英吉利开战他都敢。”

曾国藩再仔细看了看那棋局,摇摇头,丢下手里的黑子,把棋盘一抹,“他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若是大军集结顺利,自然是节省不少时间,这粮草消耗自然也是极少,可最后这一句,本来我倒是想上折子辩上一辩,可看了那一句,老夫倒是不敢了,‘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本座若是跳了出来,岂不是正中人下怀?”

“前些日子京中清流闹得沸反盈天,不过却没有几个大佬上折子弹劾穆扬阿,怕就是等着诸位督抚上折子,他们好收渔翁之利,可陈孚恩这样把话*裸的说出来,总督大人却又不好说话了。”

“是啊,这就是阳谋,是皇太后喜欢做的事儿。”曾国藩喝了杯茶,闭目养神,“这铁路的事,自然是成行的,想必军机处也不会反对,不过想着每个省份都一起搞上,必然是不能的,那我这江苏自然也不可能能第一个吃螃蟹,索性也别出头了,京中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便是,别攀扯上我。”

“东翁说的是,金陵之地,四通发达,赖于长江水系,交通便利,这铁路的事儿一时半会用不到,若是第一个要建,那也自然是要在上海,不会在咱们金陵。”

“是这个理儿,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行,招商局、制造局的事儿办得好,我这洋务的事儿也是办成了。”曾国藩说道。

“轮船局那边,徐寿、华蘅芳已经自己建了一首煤油机船,不日就可以下水了。”

“好!”曾国藩颇为高兴,连连点头,“到时候我亲自去瞧瞧。”

。。。。

“从来兵合则强,兵分则弱。中国边防、海防各万余里。若处处设备,非特无此饷力,亦且无此办法。苟有铁路以利师行,则虽滇黔甘陇之远,不过十日可达。十八省防守之旅,皆可为游击之师。将来裁兵节饷,并成劲旅,一呼可集。声势联络,一兵能抵十兵之用。……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如居中古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必矣!”

宝石山下面对着孤山的一个宅子,里头传出来了一个老者的声音,只听得他颇有兴趣得读完,随即哈哈大笑,“哈哈哈,李鸿章这个折子上的好啊。”

说话是一个满脸胡子穿着团寿长袍马褂坐在太师椅上,悠哉晃荡,春日宝石山繁花似锦,浙闽总督暂住的这个宅子又是其中风景之最,曲径通幽,佳木繁荫,几支杜鹃点缀得庭院分外有生气,太湖石边上,左宗棠哈哈大笑,“这个李合肥,到底是太后面前最得意的人,陈孚恩这样一起来,随即打蛇随棍上,这个折子表了自己的态度,又有自己的见解,实在是人才啊,所以我眼红上海的繁盛是有道理的,啧啧。”(未完待续)

ps:虽然潜力频道没有什么鸟用,但是看到潜力频道月票第一,点赞和点击、销售都在前五强,还是蛮开心的哈哈哈哈,啦啦啦啦啦继续努力。

二十四、一波已平(五)三十、同治立后(九)三十、同治立后(一)三、东北总督(六)二十八、日月分明(九)三十三、雷霆雨露(三)十三、浩罕之乱(三)二十、黄昏惊变(五)六、英国大使(一)八十八、大战前夕(一)一、坂上之云(一)十五、玉兰之会(一)五十五、山西战事(三)十八、雷公电母(四)六、江淮战事(三)九十三、力压法人(五)三十五、长坂坡上(四)五、赋诗受封二十八、环环相扣(二)六十三、天崩地坼(一)三十二、图穷匕见(一)三十三、天津条约(四)二、俯仰之间(三)七十一、故弄玄虚(四)一百零二、升龙大典(五)二、明月孤云(一)三十一、意在沛公(三)三十二、公使北上(五)九十二、新军南下(一)七十三、南巡之前(一)十五、新桃旧符(一)二十五、白云苍狗(九)三十、金陵血色(中)十三、意在笔外(二)二十五、(五)二十九、灿灿萱草(四)四十六、不如意者(四)二十二、围魏救赵(一)二十六、惊鸿一瞥(二)四、公使来京(三)十四、偶现麟角(一)十四、偶现麟角(二)十三、金明暗灭(四)十四、鬓云欲度(四)二十三、请君入瓮(一)二十七、压力动力(三)三十二、内外皆困(四)二十三、浙江新疆(六)十六、协理六宫(四)四十三、检阅三军(四)十二、初露峥嵘(上)二十九、圣寿庆典(五)七十五、鼓掌之间(一)一百、驾御升龙(三)九十五、英国出手(二)三十五、勤政亲贤(五)二十三、乱象四起(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一)十七、灯前笑语(三)二十七、大捷之后(二)十三、大漠孤烟(四)十三、问计宁寿(三)四十七、永通桥战(三)二、中外震惊(五)二十九、兵临庐州(八)八十、日报三篇(一)十一、铨选部阁(一)十八、五马进京(三)二十五、夜带金刀(二)十三、意在笔外(一)二十二、金陵王气(二)九十五、英国出手(二)二十一、布局奥匈(五)三十三、朝日鲜鲜(一)三十三、雷霆雨露(四)四十一、牡丹台上(下)十四、鬓云欲度(三)十六、南辕北辙(一)三十、殷鉴不远(一)四十九、一进一退(一)三十一、意在沛公(六)三十、同治立后(四)二十四、投名之状(三)三、激扬文字(二)三十八、唯一死矣(二)十二、英人来华(四)四、宫内宫外(三)四十二、刀如霹雳(一)三十二、共同撤军(一)三十三、天津条约(四)六十八、他乡故知(三)四、东宫西宫(九)四、宫内宫外(一)四、内外诸事(一)二十八、鏖战江西(一)十四、雷霆雨露(一)三十八、峰回路转(二)二十三、请君入瓮(二)十九、来而不往(三)
二十四、一波已平(五)三十、同治立后(九)三十、同治立后(一)三、东北总督(六)二十八、日月分明(九)三十三、雷霆雨露(三)十三、浩罕之乱(三)二十、黄昏惊变(五)六、英国大使(一)八十八、大战前夕(一)一、坂上之云(一)十五、玉兰之会(一)五十五、山西战事(三)十八、雷公电母(四)六、江淮战事(三)九十三、力压法人(五)三十五、长坂坡上(四)五、赋诗受封二十八、环环相扣(二)六十三、天崩地坼(一)三十二、图穷匕见(一)三十三、天津条约(四)二、俯仰之间(三)七十一、故弄玄虚(四)一百零二、升龙大典(五)二、明月孤云(一)三十一、意在沛公(三)三十二、公使北上(五)九十二、新军南下(一)七十三、南巡之前(一)十五、新桃旧符(一)二十五、白云苍狗(九)三十、金陵血色(中)十三、意在笔外(二)二十五、(五)二十九、灿灿萱草(四)四十六、不如意者(四)二十二、围魏救赵(一)二十六、惊鸿一瞥(二)四、公使来京(三)十四、偶现麟角(一)十四、偶现麟角(二)十三、金明暗灭(四)十四、鬓云欲度(四)二十三、请君入瓮(一)二十七、压力动力(三)三十二、内外皆困(四)二十三、浙江新疆(六)十六、协理六宫(四)四十三、检阅三军(四)十二、初露峥嵘(上)二十九、圣寿庆典(五)七十五、鼓掌之间(一)一百、驾御升龙(三)九十五、英国出手(二)三十五、勤政亲贤(五)二十三、乱象四起(二)四十六、不如意者(一)十七、灯前笑语(三)二十七、大捷之后(二)十三、大漠孤烟(四)十三、问计宁寿(三)四十七、永通桥战(三)二、中外震惊(五)二十九、兵临庐州(八)八十、日报三篇(一)十一、铨选部阁(一)十八、五马进京(三)二十五、夜带金刀(二)十三、意在笔外(一)二十二、金陵王气(二)九十五、英国出手(二)二十一、布局奥匈(五)三十三、朝日鲜鲜(一)三十三、雷霆雨露(四)四十一、牡丹台上(下)十四、鬓云欲度(三)十六、南辕北辙(一)三十、殷鉴不远(一)四十九、一进一退(一)三十一、意在沛公(六)三十、同治立后(四)二十四、投名之状(三)三、激扬文字(二)三十八、唯一死矣(二)十二、英人来华(四)四、宫内宫外(三)四十二、刀如霹雳(一)三十二、共同撤军(一)三十三、天津条约(四)六十八、他乡故知(三)四、东宫西宫(九)四、宫内宫外(一)四、内外诸事(一)二十八、鏖战江西(一)十四、雷霆雨露(一)三十八、峰回路转(二)二十三、请君入瓮(二)十九、来而不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