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孝文之治

第368章 孝文之治

废太子之事,对刘恒来说不算什么,既然这样处理对天下的影响最小,那就如此做。

他的心中只有天下。

至于长安百姓,对谁是太子没兴趣,他们只希望刘恒能够长命百岁,长长久久的当皇帝。

刘恒带着一行人出行,包括皇太子刘彻,以及洛景和贾谊,大将军周亚夫等等重臣。

刘恒一路走出长安,沿着大道望着三河平原上的无数农田,无数道农夫的身影在其中若隐若现。

等到停下歇息,刘恒脸上满是怀念的对刘彻说道:“知道今日为什么要带你来到这里吗?”

刘彻道:“您是想要让孩儿见识见识民生疾苦?”

刘恒点点头,带着无限的感慨道:“你这孩子,是个要做大事的人,朕知道你的心中怀有无数的大愿,想要成就前所未有的功业,对皇帝来说,这是自然之理,若是皇帝没有信念,岂不是庸庸碌碌?

数十年前,朕还年幼,那时是洛文王负朕于背,总摄国政,他是朕的姑父,也是朕的老师,洛文王时常带着朕前往民间看那些农夫劳作,稍大一些的时候,就让朕亲自下地,朕种地的手艺非常不错,何时施肥,何时除虫,甚至就连天时都会看。

朕永远记得那时洛文王和朕说过的话,在大汉朝,有千千万万的农夫,这些人种地提供粮食,有徭役的时候修建宫室和水利,等到战时就会跟着朝廷的禁军出兵,就是这些人,皇帝才能住在豪华的宫室之中,才有身上的绫罗绸缎,才能安稳的坐在大汉皇帝的位子上。

上天赐予了刘氏天命皇位,但是素王却平等的爱着每一个子民,这些农夫也是素王的子民,若是皇帝暴虐的对待他们,他们就要联合起来推翻皇帝,这就是汤武革命!

伱想要做那些前所未有的大事业,朕很是欣喜,但朕希望你能量力而行,不是量你的力,而是这天下万民之力。

始皇帝做下了多少大事业呢?

但是秦王朝却灭亡了,朕不希望你也走上这一条路,多出来看看这些百姓,看看这些将你奉为君父的百姓,朕知道你一定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你是个生来就该做皇帝的人。”

刘彻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从他出生以来,所听到的就是天下之人对刘氏的称赞,上到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没有人不称赞刘氏。

从高皇后开始,天下的形势就越来越好,到洛文王和刘恒,六十年的时间,大汉一直在繁荣的往上走,天下的百姓一日比一日过的好。

这样长时间的盛世,往前是从未出现过的,刘氏的天命和威望早就深入人心了。

……

长乐宫中。

刘恒望着新一年的赋税脸上满是快意的神情,公卿大臣都坐在下首,这是整个大汉朝最有权势的一部分人。

丞相贾谊正在对刘恒做孝文四十年的年终总结。

“陛下,去岁按照您的旨意,朝廷在整个关中实行了四十税一的农税,百姓无不称赞您的仁德,得益于素王垂佑,以及您的圣明,去岁关中并无大的天灾,是大丰收之年,税率虽然降低,但是朝廷的农税岁入并未受到影响,此外,朝廷向民间收粮的价格稍稍增加,百姓踊跃出售存粮,收购的粮食存满了仓库,百姓手中余钱增多,天下的商贾来到关中,所以商税同样在增加,朝廷的财政蒸蒸日上。”

刘恒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对众人说道:“自古以来绝大多数的君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总是收刮百姓的钱财。

朕每每读到便感叹,真是一些独夫啊,巍峨的宫室、珍惜的餐食、华美的锦缎,难道比百姓的衣食性命还要重要吗?

所以朕继位之后不那么做,朕以低税养百姓,百姓自然奋发而为,朕向天下宣示恩德,百姓自然就会归心,这是洛文王教给朕的道理。

太子,朕今日将这个道理再教给你,你可知晓了?”

刘彻就坐在刘恒的下首,闻言连忙道:“回禀父皇,孩儿知晓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刘彻心中却不是特别认可这一点。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做了多年的梁王,在梁国之中的种种见闻,让他认为朝廷收税低,只是便宜了那些大族。

因为大族手中的土地更多,商铺更多,从朝廷的减税之中得到的利益更多。

在刘彻看来,这都应该是朝廷的钱!

所以与其减税,不如朝廷多收税,然后用这些税收来做大事,比如兴修水利等关系国家社稷的大事。

而且刘彻在梁国之时就感觉国事之靡费实在是巨大,不多收税甚至就连官吏都养活不起,更不要说还要养活王国军,还要供王宫之中的各种花销,毕竟不是每个权贵都像刘恒这样勤俭节约。 这完全是两种执政理念的不同,也是两种做人理念的不同。

贾谊继续汇报道:“大将军出征所准备的粮食兵器如下,平定西南夷的花费尚在朝廷接受范围之内,具体的情况还请大将军为您讲述,臣就不在这里多加赘述,这不是臣所负责的范围。”

刘恒听着贾谊汇报出的那些数字,喟然叹道:“这世上果然没有比战争耗费更大的事情,这大概就是‘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了。

若是这些耗费投入关中,恐怕百姓皆能食一餐饱饭。”

绛侯周亚夫闻言有些无奈,生在如今这位皇帝的手下,实在是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如今年纪已经渐渐大了,却没有功名可言,即便富贵荣华皆在,依旧不得不说是非常无奈的事情。

若是皇帝不信任他也就罢了,但别人不说,皇帝对自己这位大将军的信任是没话说的,这些年的加恩也没有断过。

无功而受禄,唯有忠心皇室一条路可走,之前平定西南夷叛乱,周亚夫身先士卒,亲临险境既剿又抚,尽心尽力,就是为了报答刘恒的恩情。

周亚夫的年纪比刘恒还要大,毕竟他的父亲是高皇帝时期的人,作为目前军方最高的官员,同时是开国功臣集团的领袖,他向刘恒开始讲述西南夷平叛的细节,以及那些花费主要用于何方。

刘恒听的很是认真,虽然他常说好战必亡,但他投入在军队中的资源并不少。

三公九卿一个个的汇报自己部门的具体工作,洛景作为皇帝秘书则在旁记录着双方之间的谈话。

等到众人都说完之后,洛景起身道:“陛下,昔年英侯言,没有壮丽的宫殿,就不能彰显天子的威严,您亲政以来,勤俭节约,以身作则,臣以为,圣明的不去宣扬,就不能让天下人知晓。

您不论是从德行上,还是从功绩上,都已经达到了古圣王所应该达到的地步,世上的百姓称赞您,却不知道如何做。

现在理应召集天下的博学之人,为您做《大汉圣王赋》,此赋应当将您的功绩一一列出。

再召画师为赋作画,描绘您治下的盛景,以流传后世,乃至于上呈素王。

臣以为,天下尽皆受到您的恩典,应当使诸郡列国,乃至于岭南王国等外藩向您进献诗歌、文赋,臣在其中择优选取,为您奉上大汉所有臣民的心声。”

刘恒闻言先是一喜,然后有些忧虑道:“此举是否有些劳民伤财呢?朕行事为天下计,若是为了些许声名要累及百姓,岂不是可笑之人了?”

洛景笑道:“不过一些纸墨的耗费而已,天下文华之士,半数就在长安,其余郡国就让他们随着贡品一同呈上即可,并不会有什么靡费。”

刘恒这才放下心来,欣然道:“那便如此做吧,此事就由东阿侯负责,朕信任你。”

……

【《大汉圣王赋》降世,您获得了500气运点,这是一片煌煌盛世的景象,文化的繁荣,天下的繁荣,这是诸夏的兴盛,这是您的愿望,您的家族参与在其中,气运点获取速度稍稍加快了。】

这世上大概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何等的盛世,连续积攒的国力,雄浑到可能是真实历史上的数倍。

————

“孝文之治”是指在汉文帝统治期间所出现的治世,这是诸夏文明从封建时代迈向帝制时代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治世,一向为史学家所津津乐道,笔者以为更确切的称呼应当为“高文之治”,因为这个治世是从吕后就开始的。

汉文帝以他崇高的品德、卓绝的才能,仁慈的统治着这个庞大的王朝,王朝的经济不断恢复,彻底从凋敝之中走出并大踏步的发展,数十年的稳定富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整个国家的物质基础底蕴大大增强。

同时“孝文之治”期间,政治环境始终相对清明,察举制度不断完善,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不断稳固,为后续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孝文之治”是帝制时代的标杆,成为了所有治世的标准,这是汉文帝所建立的不朽丰碑。——《汉王朝兴衰史》

第735章 愿为王而死!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这里吗?第475章 学宫开,乱战起!第935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第91章 三君薨,一圣陨,仁者无敌第482章 跳梁鼠辈,神器之威!第582章 太平军之势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针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302章 西域之歌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483章 请你喝茶你不喝第450章 神庙军!第437章 关中的震惊发现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无疾第377章 洛氏的庇护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295章 废王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188章 阳谋之计:兑子第845章 拂衣飘然去。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无谋第314章 金杯共汝饮第44章 割土(为盟主第二次睁眼看世界加更)第649章 刘郎才气第813章 宫闱有乱怨何人?第244章 洛亦献计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99章 楚国:中原,我又回来了第588章 贾文和画策献计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还2)第642章 回家喽第5章 东征与洛邑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运!第804章 卷终第291章 恐怖的功臣集团第440章 西域神庙军第277章 帝崩第488章 吕莹遗言第456章 公车上书!第721章 大雪满弓刀,公孙夜遁逃!第186章 秦洛之战:宁鸣而死!第736章 王上,臣回来了!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214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931章 西征英雄第179章 秦人来了第800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第794章 人之恶心,一至于斯!第947章 天圣,二圣人也!第831章 操蛋的草台班子世界第985章 天妒第303章 和楼兰借财宝第498章 殷商第510章 两难之地第266章 称号功能第604章 见豪杰洛霄霸气第138章 项氏:楚国还得看我,楚人以后拜素第525章 子嗣大计,长安盛典第564章 刘秀!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239章 安居昭城,坐观天下免费番外:贴吧1第118章 脚踏实地,洛氏种地第923章 凤凰之命第120章 洛墨第326章 完第279章 吕雉摄政,封侯拜相第141章 洛国骚操作,天王与诸侯王第981章 本地主义,诸国伐唐!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东西很简单!第240章 给韩信赐字第502章 人世间的悲哀第464章 帝心莫测第788章 我欲将心为王战!第26章 斥天子第3章 三监之乱第88章 楚国项刺,为王赴死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62章 王室宫闱之乱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书可能不太多第220章 刘季愿为公子战一场第732章 战三英!第902章 青海之上第365章 请废太子!第122章 开整第808章 洛氏在江东是什么?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这里吗?第453章 百家躁动第861章 李为王,洛做公!第934章 齐国立,扶桑危第696章 昭城相约第49章 三战定乾坤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问天命第241章 刘吕之争初显,洛亦和稀泥第329章 凋零第913章 洛苏谈分封第606章 霄于人间全无敌!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黄河之盟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
第735章 愿为王而死!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这里吗?第475章 学宫开,乱战起!第935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第91章 三君薨,一圣陨,仁者无敌第482章 跳梁鼠辈,神器之威!第582章 太平军之势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针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302章 西域之歌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483章 请你喝茶你不喝第450章 神庙军!第437章 关中的震惊发现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无疾第377章 洛氏的庇护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295章 废王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188章 阳谋之计:兑子第845章 拂衣飘然去。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无谋第314章 金杯共汝饮第44章 割土(为盟主第二次睁眼看世界加更)第649章 刘郎才气第813章 宫闱有乱怨何人?第244章 洛亦献计第675章 白马?哼!定叫他有来无回!第99章 楚国:中原,我又回来了第588章 贾文和画策献计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还2)第642章 回家喽第5章 东征与洛邑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运!第804章 卷终第291章 恐怖的功臣集团第440章 西域神庙军第277章 帝崩第488章 吕莹遗言第456章 公车上书!第721章 大雪满弓刀,公孙夜遁逃!第186章 秦洛之战:宁鸣而死!第736章 王上,臣回来了!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214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931章 西征英雄第179章 秦人来了第800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第794章 人之恶心,一至于斯!第947章 天圣,二圣人也!第831章 操蛋的草台班子世界第985章 天妒第303章 和楼兰借财宝第498章 殷商第510章 两难之地第266章 称号功能第604章 见豪杰洛霄霸气第138章 项氏:楚国还得看我,楚人以后拜素第525章 子嗣大计,长安盛典第564章 刘秀!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239章 安居昭城,坐观天下免费番外:贴吧1第118章 脚踏实地,洛氏种地第923章 凤凰之命第120章 洛墨第326章 完第279章 吕雉摄政,封侯拜相第141章 洛国骚操作,天王与诸侯王第981章 本地主义,诸国伐唐!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东西很简单!第240章 给韩信赐字第502章 人世间的悲哀第464章 帝心莫测第788章 我欲将心为王战!第26章 斥天子第3章 三监之乱第88章 楚国项刺,为王赴死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62章 王室宫闱之乱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书可能不太多第220章 刘季愿为公子战一场第732章 战三英!第902章 青海之上第365章 请废太子!第122章 开整第808章 洛氏在江东是什么?第933章 魏王,你能治理这里吗?第453章 百家躁动第861章 李为王,洛做公!第934章 齐国立,扶桑危第696章 昭城相约第49章 三战定乾坤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问天命第241章 刘吕之争初显,洛亦和稀泥第329章 凋零第913章 洛苏谈分封第606章 霄于人间全无敌!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黄河之盟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