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却道人心太易变!

第787章 却道人心太易变!

昭城化作泽国。

神庙烧成灰烬。

姬昭和洛氏的威望自然遭受重创,但若说真的严重到什么程度,那倒不至于。

正如当初决定迁徙时,自然有人曾经提出过这件事,洛晋的回答是这样的——

“一个家族开始张扬的时候,只能证明它开始需要这些东西来壮声势,以维持那所谓的体面。

但谎言是一定会被拆穿的,那时的家族将会遭遇何等的败落呢?

洛氏在洛国破灭时经历过什么呢?

昭城被烧毁,普天之下不得信仰素王,即便是这种变故,又如何呢?

当昭圣王携带着风雨雷电出现的时候,天下又回响起洛氏的名字。

决定你地位的从不是曾经如何,而是现在如何,不是曾经是否强势,而是现在是否强势。

如今洛氏正处于有史以来最虚弱的时候,我们遭遇难以想象的劫难,甚至就连家族存续都成问题。

即便我们留在中原,我们也没有什么超越极限的能力去维持中原事务。

从古至今,对洛氏或明或暗的试探从来不曾停止,来自各方的试探,敌人的,朋友的。

那些全天下最聪明的人,都在盯着洛氏看,能骗一时,骗不了一世,迟早洛氏的虚弱会被看出来。

尤其是在我们不得不应劫之后,那种虚弱会极其的明显。

等到我们迁往辽东,无论我们多虚弱,那些对我们的恶意都无法跨越茫茫林海和路途降临到我们的身上。

等到再有文宣二公或者昭圣王那样的天命之人出现,或者素王重返天上,那就是我们洛氏出世的时候了。”

在洛晋看来,洛氏的劫难有两重,谓之天劫、人劫。

天劫便是胡人昌盛而洛氏逆天,要受天谴。

人劫则是那藏身在人心中的欲望和恶意,对洛氏的垂涎和贪婪,洛晋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人心的,他是持性恶论的人,迁往辽东便是为了躲避人祸。

……

燕国一战而下并州,使魏国和汉国震动不已,尤其是魏国正要征讨河东,极其担心燕国出并州夺走河东,若是将春秋时晋国最精华的河东夺在手中,那后果不堪设想。

正如无数人所说的,西秦之势的确强大,进可攻,退可守,乃是争夺天下最有利的地理位置。

但前提是,三晋不能统一,否则西秦就永远只能是西秦,更不要说燕国所据有的可不仅仅是三晋之地,而是加上中山、燕这两大块土地。

最恐惧的还是面对燕国除了黄河无险可守的汉国,冀州几乎完全暴露在燕国铁蹄之下。

毫不夸张的说,在冬季黄河结冰的时候,燕国的骑兵能直接到汉国都城下打草谷后离开。

凛冬城的使者是洛襄的儿子洛豫之,他一路南下,第一个所到的自然便是燕国。

正逢慕容承光以功封辽西王,登基篡位走到了最后一步,待洛豫之将来意说罢,慕容承光微微笑道:“鲜卑凶悍,毁灭神庙,不尊素王,人人得而诛之,昭公相邀,承光不胜荣幸,不过以我两家之力,恐怕无法面对整个鲜卑。

还请使者回禀昭公,若是昭公愿意,燕国愿意和洛氏一同出兵,乘鲜卑单于暴毙混乱之际,先断鲜卑辽东一臂。”

慕容承光同意后,洛豫之便继续向南走,慕容承光望着离去的洛豫之,微微负手笑着,他的近臣疑惑问道:“大王,您不是准备征讨汉国,夺回冀州之地吗?

怎么现在同意了洛氏的联盟请求?”

慕容承光微微笑道:“据有幽并,冀州之地,乃是囊中之物而已,汉国在冀州屯驻重兵,就是感受到了这种危险。

既然汉国有此感应,那我大燕便陪他玩玩,就让它屯驻重兵,我大燕铁骑引而不发,让汉国空耗粮草。

洛氏前往汉国,邀请他们讨伐鲜卑,谁敢同意,就算是英侯恐怕也不敢同意,毕竟他不知道我燕国到底是什么想法,会不会在他进入燕国后,直接将他们的军队全部狙杀在燕国境内。

洛氏也不能给他这个保证,因为我大燕不是洛氏的下属。

汉国那个皇帝也不是英主,而是一个平庸的人,唯一的优点就是比他那个优秀的父亲活的更久,不惹事。

但在这个大争之世,他不够格。

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汉国皇帝拒绝洛氏的联盟请求,楚国更是如此,离草原实在是太远了,怎么可能来到这里去为我大燕和魏国清除敌人呢?

魏国,这是唯一可能会同意的,毕竟鲜卑国攻占西域后,威胁到了魏国的河西走廊,同样威胁着魏国的北方边境。

但现在魏国竟然还准备征伐河东郡,这让本王有些不明白,他们是不将鲜卑放在眼里吗?”

听到慕容承光的分析,燕国群臣诧异道:“大王,若是魏楚汉三国都不参加,仅仅只有我燕国参加,那是不是有些……”

慕容承光摆摆手,带着一丝肃穆说道:“你们的眼界还是太浅。

我燕国和鲜卑间,没有深仇大恨,但是却有利益气运之争。

大鲜卑山所出源流,只有一脉能成为胜者,要么我们败,然后臣服于他们,要么我们赢,他们臣服于我们。

这与另外三国不同,大鲜卑山的子嗣只能有一个国家兴盛,我们必须要将他们彻底踩在脚下才行,成为唯一的正统才行。

击败鲜卑后,洛氏人数稀少,不可能会接纳大量胡人进入凛冬城,胡人也不可能生活在那里。

毕竟至今为止,我仍旧不知道,洛氏是怎么在凛冬城生存下来,而不造成大量死亡的。

那么能够接受草原以及人口的,只有我们大燕,就如同承接宇文部一般,大燕的实力将再次迎来急剧的膨胀,等大燕整合了草原和幽并,十万甲骑南下,谁能挡我?”

慕容承光说到这里,燕国群臣都有同感,当然燕国南下,不就是燕人无数忍受辽东的苦寒,每逢寒冬时,都会有人冻死,凛冬城可是在前燕都再往北千里之遥啊!

那个地方有多冷,简直无法想象,洛氏是怎么活下来的,真是稀奇。

而后便被慕容承光所说的前景所震撼,十万甲骑,那是先汉在国力最顶峰的汉孝武皇帝时期才勉强达到的。

那个时候的甲骑成本相对比较低,还有大量的皮甲。

若是能在这个时代,真的能有十万铁骑,慕容承光将会被戴上天子的冠冕。

慕容承光振奋道:“况且大燕和洛氏的力量未必就不能和鲜卑争锋,发生在西域的事情你们没有听说吗?

鲜卑单于竟然直接死在一剑之下,和当年董卓之事,多么的相像。

洛氏的确是有一些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手段,从使用的频率来看,或许不多,但应该还有,只要还有,就有大价值。

洛氏本身的实力也很强,凛冬城据说有将近十万人,不算行将朽木的老人和没有战斗力的妇孺,按照五分之一算,十几岁到五十岁的男子差不多有两万人。

其中有三千敢战士,以及其他青壮所组成的军队,留下种地和渔猎的人,抽调七八千人出征没有问题。

再搭配上胡人的辅兵,这份战斗力,如何都算不上弱,只要不像神庙军那样遇到鲜卑主力军团,足够用。”

燕国群臣都用一种有些奇怪的眼神望着慕容承光,那眼神似乎是在问,为什么大王伱对洛氏研究的这么清楚?

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太好的想法?

凛冬城那地方可没法派军队去,大王你要谨慎啊。

慕容承光自然感受到了这种视线。

对洛氏了解的这么清楚,自然是有原因的,但那便不必说了。

总之他是个正常人,不会去对一个躲在深山老林,冰天雪地中的隐世家族有什么不妥帖的想法。

燕国臣子已经被说服了,慕容承光则在盘算着,无论是进攻鲜卑,还是进攻汉国,再有一场大胜,甚至都不需要他去逼迫,恐怕燕氏自己都会主动禅位了。

……

洛豫之从燕国蓟城离开后,就一路往奉高而去,在他还没有进入奉高时,就先见到了洛原,洛原和洛豫之的父亲洛襄是同辈,洛豫之径直躬身施礼道:“叔父安好。”

洛原多年未曾见过族人,颇为欣喜的拍了拍洛豫之的肩膀道:“辽东果然是锻炼人体魄之地,真是好男儿。”

二人一边走,洛豫之边说道:“叔父您这样的人,才是好男儿,小侄不算什么。”

шωш ●ttκan ●¢○

洛原微微感叹一句道:“什么好男儿,不过是个裱糊匠而已,今日我来此接你,是担心你进了奉高城,找不到愿意接待你的人,你见不到皇帝陛下的。”

洛豫之闻言顿时心中咯噔一声,有些难以置信的望向洛原,洛原微微点头,示意的确是如此,压低声音道:“天下四国中,以我大汉国土最为肥沃,人口最多,但实际上却占尽劣势,我大汉是唯一一个没有山川之险守卫国土的国家。

魏国的关中四塞,可抵百万雄兵;楚国的襄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淮泗没有水军根本就越不过去,还有长江天险;燕国据有山川便利,在大平原上,又有骑兵之利。

大汉三面受敌,仅仅驻守在外的军队就达到了三家总和,处处都要防守,这就是大汉的现状,自先帝以来,我大汉便时刻防备,尤其是在徐州大败后,几乎是杯弓蛇影。

家族想要联络皇帝出兵,恐怕很难,汉国的军队,每一支都不能妄动。

最多只能派遣一支聊胜于无的偏军参加。

想要大军出动,我只能说,除非在皇帝的面前降下那种无与伦比的神迹,让他不敢拒绝。

仅仅不敢拒绝还不行,还要让他放心参加联军,不必担心汉军突发意外。

北方燕国的那位辽西王,一直都对大汉虎视眈眈,五年前率领着两万余骑兵一路杀到了黄河北岸,虽然未曾攻克城池,但却掳走了数万百姓,陛下深恨之。

只要有他在,陛下大概率是不会信任联军的。”

洛豫之没想到刚刚到汉国就得到了这堪称晴天霹雳的消息,但毕竟来时就做过心理准备,他同样低声问道:“叔父,神庙被毁,难道汉国中,就没有躁动?”

洛原道:“自然是有的,不仅仅是民间,朝廷也第一时间就向鲜卑发国书斥责,但鲜卑单于都死了,国书恐怕没人看。

若非有家族一剑千万里斩杀单于的传言流传到国中,恐怕朝廷的反应比这个还要小。

那一日兄长在迁徙前所说的话,可真是没错,人心之易变,如滩涂之流沙,江河之溺水,易散而难聚。

家族才迁走将近二十年,一代人而已,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这还是有我在朝中,否则还不知道会如何。 伯父决定将家族迁走,可真是最正确的决定。

兄长说,以后没有洛氏,天下会变成什么样,没人知道,现在就开始变化了,再往后我不敢想。”

说着洛原竟然开始感慨起来,要说刘禅不念旧情,他倒不是那样的君主。

他如今所用的依旧是当初洛齐和诸葛亮等人留下的那一批旧臣,包括洛原也是如此得到他的重用。

但他所念的都是身边人。

昭城洛氏和他关系有些远,他便不太在意。

一个既有情又无情的人,一个只能看到自己眼前一亩三分地,有些自己想法,但比较听劝谏的平庸君主。

洛原在汉国中地位很高,受到了皇帝很多的优待,荣华富贵都不缺,也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汉国中几乎所有大臣都对身为英侯的他很是尊重,他几乎再次走到了人臣的顶点,就算是不如自己的父亲,但依旧崇高。

但即便如此,他也有一些做不到的事,比如让汉国同意出兵,今日他来到这里,就是皇帝委婉的拒绝如果洛豫之提出来,皇帝再拒绝,那就有些不好看了。

洛豫之最终还是没有走进奉高,他定定的望着奉高的城池,最后说道:“叔父,您说最后皇帝会后悔吗?”

洛原抬头望向湛蓝澄澈的天空,缓缓道:“会的,一定会后悔的,但这就是命运,汉国被燕国和楚国夹在中间时,就注定了今日的选择,当年阴差阳错,没能一鼓作气攻下幽州,于是造成今日结局,谁说这不是天注定呢?”

洛豫之头也不回,转身离开,洛原身边突然走过一道人影,同样望着离去的洛豫之,发声道:“世叔,我们真就看着陛下不作为吗?”

洛原轻声道:“我在宫中劝了陛下数日陛下只说了一句,社稷将危矣。

我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要一个君王舍弃自己的社稷,无异于要一个贪生怕死之人舍弃自己的生命。

陛下从来就不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啊,他从不想着去创造什么功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在推着他走。

现在他感受到危险,谁也推不动他,他太重了。”

吕牧想到自己那位表叔,有些无奈,而后慨然道:“既然陛下不愿意出兵,那总不能阻止民间勇士,小侄准备号召家族子弟前往,素王神庙的仇不能不报,否则枉为吕氏。”

洛原瞬间转头望向吕牧,和一向人丁凋零的洛氏不同,英侯一脉大猫小猫两三只,吕氏可不一样,那是个极其庞大的宗族。

在秦末的时候,吕氏就聚在一起合族而录族谱,后来还因此而让吕氏多次拆分迁徙。

三百多年、快四百年来,经历了那么多波折,但因为人口太多了,现在依旧是汉国中第一大宗族。

当初被袁氏迁往邺城的吕氏,先后经历了袁氏、曹氏、燕氏的统治,最后还是回到了刘氏的统治。

结果皇帝是吕氏生的吕氏依旧是那个既有朝堂上高官,又有地方上宗族的大族。

吕氏自发前往,那场面简直不敢想,恐怕刘禅立刻就会把吕牧叫进皇宫,问问他想要做什么。

见到洛原盯着自己,吕牧先是一笑,而后肃容道:“世叔,这可不是小侄一时兴起,族中很多年轻人都如此想。

自然不是阖族北上,吕氏可没有洛氏的神能,只是觉得这等事,不参与一下,我两家之谊,不能坚固,洛氏之恩,不能报答。

只可惜这一去,大概就算是迁走了,再相见,不知是何时何夕。”

洛原往奉高城走去,轻声道:“再相见时,他们或许已经尊贵难言了。”

吕牧没有听懂,也没有听清,这句话散在风中,微风依旧和煦,奉高平静。

……

在洛豫之进入楚国地界后,天空中突然开始飘起蒙蒙细雨,衣裳开始黏稠起来,对在昭城长大的洛豫之来说,江东的风景是别样的。

这里没有撕裂一切的风,没有如同刀子般割人的大雪,没有气势恢宏连绵的山岭,没有仿佛见不到尽头的原始森林。

那北国苍莽粗粝的一切,在这里都是见不到的,河边有柔美的姑娘在浣洗衣裳,处处低矮的丘陵,能见到寺庙和僧侣,小船在桥下游荡,一切景色都带着丝精巧雅致,南国的士人亦是冠冕大袖,颇为风流。

当洛豫之见到这一切时,他已经有些沉默,他忍不住回想族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捕猎和捕鱼,于是他明白了什么叫做牺牲,为什么以洛氏的能力,甘愿生活在凛冬城,去抄胡人的后路,就是莫大的牺牲。

与汉国不同,楚国对洛豫之的到来很是欢迎,尤其是楚国的皇帝,他亲自邀请洛豫之到皇宫中,而后便直接问道:“贵使觉得朕的大楚如何啊?”

洛豫之自然是称赞一番,这一路而来,南国的确没什么值得指摘的,没有动乱,鱼米之乡,颇为富裕,各个大族圈地自萌,朝堂上的争斗又影响不到老百姓。

楚帝闻言便露出几分得色,在经历了蜀地大败后,他有些意志沉迷,终日在后宫中厮混,颇为昏天黑地,不过楚国这种皇帝和士族共天下的体制,有没有皇帝问题不大,几个大臣将国事处理的很是妥当。

此刻洛豫之来到国中,楚帝知道他从辽东而来,那里是苦寒之地,看洛豫之略显黝黑粗粝的皮肤,便知道颇为艰苦,便忍不住炫耀一番道:“贵使,不若留在大楚,岂不胜过辽东那苦寒之地万分吗?”

洛豫之心中嫌恶,便将自己来意说出,却未曾料到楚帝竟然说道:“践踏神庙,鲜卑实在是自取灭亡,区区小族,竟然如此,当诛灭之。

不过贵使,鲜卑自有相邻魏国和燕国阻挡,楚国距离鲜卑万里之遥,等楚国天兵到达,恐怕已经化为齑粉。

我等只需于烟雨时节,望着那蒙蒙雨雾,而后等待着鲜卑覆灭的消息便足够了。”

这番话真是让洛豫之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此番南下,他入三国,燕国慕容承光有慨然天下之志,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汉国皇帝刘禅,中人之资,至少有自己几分坚持;唯有这楚国皇帝,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楚国大殿中的群臣见状亦觉得颇为丢脸,但又不知道说什么。

楚帝就是如此,他每次犯的错都不大,到不了上纲上线的地步,但总是让他自己颜面扫地,会让臣子也觉得真是丢人的程度。

但皇帝自己丢人,做臣子的难道还要上去指责他丢人吗?

洛希根本就没来宫中,在楚国迁都到建业后,他很少与楚帝见面,他在做一些有益于整个天下的事。

比如突破氏族志的法门,氏族志毕竟不是世卿世禄制度,这是一种规范的选官制度。

洛希认为这种选官制度目前看来,在提拔底层人才上,比后汉的察举制强,不如先汉的察举制,但如果修改一番,或者由洛氏扩大范围,未必不能为楚国选材,甚至成为天下通行的选官方法。

即便洛豫之从辽东而来,他也不曾到宫中见,而是在自己府中备好筵席,等洛豫之在宫中饮宴完毕后,再到府中。

等到神色间有些疲惫的洛豫之来到洛希府中后,强行振作精神行礼道:“兄长安好。”

洛希望着洛豫之五官明朗,却略带着黝黑粗粝的皮肤,有些怔怔出神,他颤抖着问道:“豫之,族人都如同你这般吗?”

洛豫之望着眼前的洛希,面如冠玉,浑身的风流之气,和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活在辽东和江东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他摸了摸头笑道:“兄长,我是因为练武和参与渔猎队才会如此,大多数族人保护严密都还好。”

洛希拉着洛豫之走进庭中,轻声问道:“皇帝你见过了,如何?”

洛豫之也不避讳,直接说道:“楚国接壤的是汉国,如果是燕国,现在在建业欣赏江东风华的应该是慕容承光,楚帝的脑袋应当已经沉在滚滚长江中了。”

这颇为犀利的一句让洛希顿时笑出声,笑罢后,他悠悠说道:“纵然不与燕国接壤我看楚国的社稷也不会长远,若非楚帝不喜欢折腾,没有百姓反他,朝堂上的王公大臣早就无法忍受他了。

现在这个天下,帝位更迭,简直可比邦周春秋时,等陆逊一死,楚国恐怕就要大变。”

曹魏代汉,这算是帝位更迭,现在曹魏内部不稳,燕国不用说,完全是曹操第二,唯一的区别是,燕国有胡人习气,燕氏不行,慕容氏上位也算是合理,曹魏不敢用刘氏宗亲,慕容氏就算是上位后,也会继续用燕氏皇族的人,这算是文化不同。

楚国更不必说,楚氏的皇位就是推举上去的,若说天子位是受命于天,那楚氏的皇位就是受命于诸家,当初楚雄尚且是豪杰,能平衡各家,现在的楚帝,在这个大争之世,完全就是废物。

楚国诸家还想着要攻下汉国,进军中原,现在的楚氏完成不了这个任务,被废就是迟早的事。

洛希和洛豫之聊着有关于楚国皇族和各家的各种笑谈,这种态度,洛豫之立刻就知道了,他张了张嘴想要问。

洛希一直笑着的脸,笑容渐渐凝固住,忧伤无奈之色浮上他的脸庞,他轻声道:“你离开江东时,我将私兵交给你,那是我在江东所募集的丹阳兵,三千人。

一剑杀单于是不是动用了家族的底蕴神器?

只可惜楚国君臣都未曾见到,如果现场见到那一幕,我相信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结局,那时就不是三千人,或许是三万人。”

洛豫之回道:“兄长,家主使我告知您,天命神器一剑杀单于,削了胡人许多气运。

您不必太过担心家族,在江东之地谨守,一百年,两百年,家族终将会归来,希望那时还有洛氏的子孙在人间。”

洛希听到这句话时的表情和洛原完全一样,都是震惊中夹杂着欣喜,又带着淡淡的安慰,轻声呢喃道:“家族能应付就好,能应付就好,我的子孙会一直守在江东,直到家族归来的那一日。”

洛豫之走了,带着并不满意却在意料之中的结果离开,去迎接洛氏未知的未来。

推书~

书名:我好像太极端了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尤怨天不仁……”

李劫觉得自己好像太极端了,不能动不动就屠屠。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耐心,聆听,科普,传道,给予机会。”

“联邦人人尽尧舜。”

心怀壮志的李劫再定睛一看这个世界。

魔怔人、乐子人、闪物闪科技、跨国公司、时空蝗虫、异魔、人类叛徒……

“忽有狂徒夜磨刀!!”

多年后,面对整个世界和漫天飞舞的热核武器,世界之王李劫怒吼道。

“磁场转动!!!”

…………

这是一个密武颠佬拯救全世界的最劲最霸最凶最狂的故事!

第227章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第816章 践踏庙号体系!第413章 长安,霍去病真香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18章 摄政会议第420章 番外:姬昭见刘彻第798章 洛水誓,众一心!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379章 为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468章 国朝同休,罔替世袭第61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710章 曹洪死第345章 罪证第987章 大婚第572章 党锢之祸终结第179章 秦人来了第496章 王文君第775章 风雪间吾族于此而立!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130章 命运之门开始转动第489章 开学令!天下有二心!第28章 褒姒第713章 灾!第336章 哀荣第389章 卫青开始崛起第414章 进击的霍去病第689章 关中好王气!第31章 天命在周第401章 突袭白羊王!霍去病出现!(二合一第292章 我在红尘,不能超然第651章 去徐州见糜贞第227章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151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308章 负帝于背,总摄国政(上)第150章 非王即贼第275章 我从阴山到了长安第924章 进宫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第490章 靖难功臣的时代过去了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625章 洛董相见!第848章 素王信仰!第858章 诛独夫,杨广死!第653章 洛阳有狂风暴雨,愤怒狰狞!第12章 熊顿问鼎第814章 帝死!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标达成加更第816章 践踏庙号体系!第32章 姬涅崩第321章 孝第503章 匈奴单于,我叫洛世,洛无疾的儿子第316章 礼乐是最锋利的刀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424章 求见洛无疾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28章 褒姒第481章 把我洛氏当病猫了?第53章 合诸侯第84章 定计第151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193章 和氏璧第502章 人世间的悲哀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从第866章 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动!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265章 洛陵的计划第657章 死!第250章 项羽,吕氏是有骨气的!第921章 洛苏安排高昌国!第976章 一场盛大的典礼与死亡第509章 此子类我,当为尧舜第524章 王昭君为洛氏带来的改变第12章 熊顿问鼎第862章 大唐第一统帅是如何炼成的?第86章 此非天命,实洛之翼也第56章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128章 制典!让诸夏先贤光耀万年!第755章 千万里,来到吕布面前!第443章 洛氏来了,天就晴了第325章 借富贵第29章 申戎入寇第324章 激将第41章 新的时代第533章 大丞相第71章 问道第273章 我在阴山上第175章 攻魏第589章 佛道相争锋,无双欲向东第105章 毁灭之前第379章 为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952章 国无储君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里?第236章 洛陵践法(上)第631章 谥号第982章 敢战士
第227章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第816章 践踏庙号体系!第413章 长安,霍去病真香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18章 摄政会议第420章 番外:姬昭见刘彻第798章 洛水誓,众一心!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379章 为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468章 国朝同休,罔替世袭第61章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第710章 曹洪死第345章 罪证第987章 大婚第572章 党锢之祸终结第179章 秦人来了第496章 王文君第775章 风雪间吾族于此而立!第780章 风起西域为哪般?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130章 命运之门开始转动第489章 开学令!天下有二心!第28章 褒姒第713章 灾!第336章 哀荣第389章 卫青开始崛起第414章 进击的霍去病第689章 关中好王气!第31章 天命在周第401章 突袭白羊王!霍去病出现!(二合一第292章 我在红尘,不能超然第651章 去徐州见糜贞第227章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151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308章 负帝于背,总摄国政(上)第150章 非王即贼第275章 我从阴山到了长安第924章 进宫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第490章 靖难功臣的时代过去了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625章 洛董相见!第848章 素王信仰!第858章 诛独夫,杨广死!第653章 洛阳有狂风暴雨,愤怒狰狞!第12章 熊顿问鼎第814章 帝死!第910章 燕王十二部(2400月票目标达成加更第816章 践踏庙号体系!第32章 姬涅崩第321章 孝第503章 匈奴单于,我叫洛世,洛无疾的儿子第316章 礼乐是最锋利的刀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424章 求见洛无疾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28章 褒姒第481章 把我洛氏当病猫了?第53章 合诸侯第84章 定计第151章 天子托鼎,地阶唯一道具第193章 和氏璧第502章 人世间的悲哀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从第866章 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动!第471章 举荐!法将死?第265章 洛陵的计划第657章 死!第250章 项羽,吕氏是有骨气的!第921章 洛苏安排高昌国!第976章 一场盛大的典礼与死亡第509章 此子类我,当为尧舜第524章 王昭君为洛氏带来的改变第12章 熊顿问鼎第862章 大唐第一统帅是如何炼成的?第86章 此非天命,实洛之翼也第56章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128章 制典!让诸夏先贤光耀万年!第755章 千万里,来到吕布面前!第443章 洛氏来了,天就晴了第325章 借富贵第29章 申戎入寇第324章 激将第41章 新的时代第533章 大丞相第71章 问道第273章 我在阴山上第175章 攻魏第589章 佛道相争锋,无双欲向东第105章 毁灭之前第379章 为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952章 国无储君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里?第236章 洛陵践法(上)第631章 谥号第982章 敢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