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转运使

第35章 转运使

闲话不提,李承干话音才落,殿中群臣便皆是一惊。

沉寂了不过数月,他们这位太子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龙椅之上,庆帝倒是饶有兴趣的问道:“说说看。”

新报所带来的风潮至今未曾平息,尤其是随着京都数十家报馆的出现,庆国各地也开始零零散散的开始有人兴办报馆。

民间了解信息的渠道一下子多了无数,潜移默化的,某些风潮也确实在悄无声息的变化之中。

比如街头小巷权贵们欺民霸女的事情少了许多。

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第二天登上某一个报纸的头条。

那样的后果将是极为惨痛的。

平常或许能够依靠自身的势力将此事压下去。

似乎是因为看了新报的那一篇少年庆国说之后,才生出了心思去招贤馆效力。

至于说毁约,也很简单,两倍的违约金,也就是范思辙拆解的五千两银子翻倍,一万两。

“臣范建附议!”

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人才,居然会落榜?

当然,他也只是随便想想,科举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整个庆国官场都要震动。

所以,许多朝臣都只能沉默。

事已至此,他自然只好有尺度的开始向太子靠拢。

他毕竟是太子曾经的老师,自己的儿子还是东宫编撰,说一千道一万,都已经与东宫死死的绑定在了一起。

范建话音方落,礼部尚书郭攸之也随之出面,道:“臣也赞同太子所言,国家利益关乎甚大,所谓群龙不可无首,这邮路系统自然也不能一日没有转运使坐镇。”

皇子,宰相,部堂高官,哪一个是好惹的?

如今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脑浆子都快打出来的。

毕竟范府的家资,大多是司南伯这个爵位的封地所得的食邑以及范家历代的积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不满。

更何况,哪怕他拿出一万两强行解除了这一纸契约,怕是要将太子得罪狠了。

李承干略作思索之后,便朗声道:“儿臣听闻邮路转运使一职空悬至今,导致邮路系统连年亏损,入不敷出,为此,儿臣深感痛心,夜不能寐。

甚至,哪怕亏损的少一些,也是大功一件。

毕竟,都是为庆国办事,不论是内库还是户部,都是庆国至关重要的两个钱袋子。

另外,如果太子当真能让邮路系统转亏为盈,那对于庆国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再加上,太子所说的邮路一事,他内心也十分赞同。

但关注的人一多,想压下去就没那么简单了。

如此赤裸裸的将一切败在了台面上。

他自然不会轻动。

随着范建和郭攸之出面,又有不少太子一系的官员出声附和。

有这样的热点事件谁会为了一个蠢货轻易放弃?

更何况,就算这一家报馆不报,其他的报馆又凭什么视而不见?

所以,其他的暂且不谈,庆国上下的风气确实是不知不觉间好了不少。

太子想要身兼此职不会有什么非议。

不少朝臣包括庆帝脸色都不太好看。

地地道道的京都人士,二十年前还参加过科举,落榜不中之后,经营自家的书铺至今。

首先,邮路系统权能不高,那所谓的转运使只有区区四品。

也因此,他不由思考起了科举的合理性。

白纸黑字的契约摆在那,不是他空口白话就能够撇清的。

法理上并无任何可指摘的地方。

不过,能够堂而皇之的说自己想要去做什么,大抵也是只有太子才有的特权了。

他也很好奇,自己这个太子凭什么能让这样的人才为之效力的。

至于说让报馆压下不发,他也不看看如今办报馆的幕后人物都是些什么人。

如今他虽然名为户部侍郎,可户部尚书早已经不怎么管事,户部上下皆以他为尊,涉及银钱之事,哪怕是内库,也与他息息相关。

尤其是不少朝臣的亲戚在其中混天度日,既得利益者又哪里会在乎国家亏不亏损?

双方各有默契之下,这邮路系统的事情几乎被所有人都故意遗忘了一般。

这邮路系统乃是庆帝一手推行创立,连年亏损,无底洞一般的往里填银子的事情虽然众所周知,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好听的事情,向来无人提起。

结果今日李承干却是在太极殿中当着所有人的面,撕开了那一层透明的遮羞布。

范家确是薄有家资,但要拿出一万两,怕是要将范家掏空。

于是,一片安静中,有一个李承干颇有些意外的人站出来说话了。

范建也是无奈,因为范思辙一事,范家和太子至少要绑定十年之久。

至少,邮路不再亏损,内库存银多了,户部的压力自然也会小上许多。

尤其是庆帝对于写出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兴趣一向很大。

太子既然想要做事,他自然要全力支持。

然而,若是要反驳,亏损的事实摆在这里,若要强辩,今日之事万一通过报纸流传出去,脸面又往哪搁?

毕竟,有新报之事珠玉在前,自然令他的期待感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不过对于李承干接下来想要做的事情,他也确实很有兴趣。

毕竟,曾经诸位大臣为了内库拆借于儿臣的千两纹银,可谓是痛心疾首,这邮路系统的支出至今又何止万两?

故而,为殿中群臣解忧,也为了我庆国解忧,儿臣愿担任这邮路转运使一职,望陛下成全!”

话落,太极殿中一片安静。

他自然不怕,但范思辙,范若若呢?

等他死后,范府怎么办?

更何况,新报一事,太子已经崭露头角,在这个关头得罪太子,绝非明智之举。

少数人对此倒也并无异议,甚至乐见其成。

他们脸色自然不好看。

当然,对于罗贯中,他自然是让内廷做过背景调查的。

虽然他们中也不是没有亲戚在驿站,但比起太子的利益,一切自然都要为之让路。

更何况,太子插手邮路,说不得也是其中一些人的机会。

若是这半死不活的邮路系统也能够和新报一样起死回生,那便不是机会,而是人生少有的造化。

见此,庆帝面色淡淡的说道:“既是如此,太子可莫要辜负了诸位大臣的期望。”

求推荐,求月票,求追读,每日固定更新,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第233章 神庙使者的可怕第347章 震动第349章 老祖且慢动手第59章 变动第94章 龙吟第181章 西行第333章 短暂交手第93章 出手第71章 林婉儿第280章 南宫到来第217章 剑压上京第50章 细谈第314章 赴约第353章 投效第278章 传法第229章 约定第319章 安排第351章 断流第24章 二皇子第29章 你怎么看?第376章 暗流第131章 入场第47章 高力士第100章 成就第192章 千丈巨剑横空第139章 高山流水第223章 擒拿沈重第242章 统查第386章 天象异动第18章 发售第379章 坠落第333章 短暂交手第150章 加钱第40章 大侠第246章 北上第280章 南宫到来第202章 你来当太子,如何?第130章 激战第277章 两清第78章 街头第140章 动身第61章 杀第120章 开业第34章 自请第215章 上京城至第285章 约期至第70章 散手第17章 契机第69章 挑战第121章 机锋第61章 杀第278章 传法第130章 激战第240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368章 兵仙第330章 红影第108章 呵斥第68章 叶灵儿第324章 红袖第250章 我随你走第24章 二皇子第181章 西行第183章 九层妖楼第370章 抉择第305章 兽吼第123章 谋虑第318章 生死符的威力第113章 潜入第204章 议政院第26章 初显第54章 赐教第369章 变动第339章 创法第70章 散手第147章 质问第370章 抉择第229章 约定第346章 冲阵第149章 应允第310章 天谴第146章 当众杀人第344章 震慑第263章 死罪?第313章 万剑第82章 应对第345章 阴阳交汇,入天人第378章 年老大第261章 入蜀地第390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355章 硬撼第255章 神庙之行第335章 拔剑第315章 刺杀第255章 神庙之行第87章 教训第314章 赴约第283章 刺杀第99章 明悟第73章 沐浴第87章 教训
第233章 神庙使者的可怕第347章 震动第349章 老祖且慢动手第59章 变动第94章 龙吟第181章 西行第333章 短暂交手第93章 出手第71章 林婉儿第280章 南宫到来第217章 剑压上京第50章 细谈第314章 赴约第353章 投效第278章 传法第229章 约定第319章 安排第351章 断流第24章 二皇子第29章 你怎么看?第376章 暗流第131章 入场第47章 高力士第100章 成就第192章 千丈巨剑横空第139章 高山流水第223章 擒拿沈重第242章 统查第386章 天象异动第18章 发售第379章 坠落第333章 短暂交手第150章 加钱第40章 大侠第246章 北上第280章 南宫到来第202章 你来当太子,如何?第130章 激战第277章 两清第78章 街头第140章 动身第61章 杀第120章 开业第34章 自请第215章 上京城至第285章 约期至第70章 散手第17章 契机第69章 挑战第121章 机锋第61章 杀第278章 传法第130章 激战第240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368章 兵仙第330章 红影第108章 呵斥第68章 叶灵儿第324章 红袖第250章 我随你走第24章 二皇子第181章 西行第183章 九层妖楼第370章 抉择第305章 兽吼第123章 谋虑第318章 生死符的威力第113章 潜入第204章 议政院第26章 初显第54章 赐教第369章 变动第339章 创法第70章 散手第147章 质问第370章 抉择第229章 约定第346章 冲阵第149章 应允第310章 天谴第146章 当众杀人第344章 震慑第263章 死罪?第313章 万剑第82章 应对第345章 阴阳交汇,入天人第378章 年老大第261章 入蜀地第390章 谁赞成,谁反对?第355章 硬撼第255章 神庙之行第335章 拔剑第315章 刺杀第255章 神庙之行第87章 教训第314章 赴约第283章 刺杀第99章 明悟第73章 沐浴第87章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