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这他么都有留学生啦?

【今天三更,稍后还有一章。某位同学,万字大章真心的不现实,但万字更新还是可以的。】

容保已经回到了苏州城。

对于现在的他,尽可能的呆滞复汉军挺进苏州的步伐是第一要务,那样可以为回援的清军争取布防的时间。

比如以沉船堵塞吴淞江。

但是复汉军先头部队进兵的速度太快,水军一日六七十里也就罢了,两岸的步骑兵竟然也能坚持着跟上,而且沿途多有厮杀。

苏尔德本打算在吴淞江上设立拦江铁索,那铁索还是复汉军第一次进攻苏州的时候,架在大运河上的。结果吴淞江两岸的架子刚刚搭好,铁索还没架上,复汉军就已经杀到。派去的绿营和民团不堪一击,三条铁索,几千斤好铁白便宜了复汉军。

太湖协的水师呢?更是废物。搞出来的火船毛都没烧掉复汉军一根。只两次接战,就彻底的萎靡了。躲在太湖里,死活不愿意再次出战。

清军如此几番努力,还好在容保抵到苏州之前,把复汉军的先头兵马挡在了苏州外。

“堵塞吴淞江?”苏尔德惊得人都坐不住了。

容保面沉如水,“不但吴淞江要堵,运河也要堵。我要把陈逆的水师船队闷死在吴淞江。”不然,复汉军的水师和船队就可以通过吴淞江直接窜到太湖里去,那对清廷在太湖地区的统治又是一次极大地威胁和打击。反正在太湖北头的无锡,他们还能再回到运河中去。

“可这么一来……”苏尔德到底是个文官,思维上就有三分‘仁慈’。吴淞江和运河对于江南经济之运转,可是至关重要啊。

“陈逆不除,运河哪来的安宁?江南何来安宁?除掉了陈逆,要重新疏通运河,还不是轻而易举?”容保看问题的角度与苏尔德就有三份不同。复汉军打吴淞江杀来苏州,虽然逼得他不得不放弃了无锡,容保却也从中看到了另一处战机——复汉军的水师。

吴淞江比起长江来只是一条小河沟,复汉军的水师在长江里表现不俗,但放到狭窄的吴淞江里,那就是‘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为犬欺’了。如果没有复汉军陆路步骑的掩护,就是夜里清军射火箭也能让复汉军舰队在吴淞江上付之一炬。

复汉军从武汉开始,水路之上就始终占据着一定的优势,水师营正式成军以后,扫荡湖广,扫荡鄱阳湖,然后攻江阴下松江,堪称是陈鸣的另一只臂膀。若是可以闷死在吴淞江里,那对复汉军的打击比之一个无锡一个常州可重的多了。再说了,他也真的要防止复汉军的水师进入到太湖里,他们要是沿岸扫荡起来,损失就太大了。

一夜的时间,当复汉军次日中午时兵进苏州城东南方二十余里的陆庄浜江滩头的时候,复汉军的马队就首先发现前面的江面被堵了。

陈开山站在河堤上,透过清澈的水面,可以清楚的看到沉入江底的沉船。

要知道吴淞江是很浅很浅的,很多地方的水深都不足两米,最深的也不过四五米许。这种情况下,沉船当然可以被岸上的陈开山看的清清楚楚了。

“快马回报大都督。立刻!”

陈开山脸色犹如闻到了臭屁,变得相当难看。

“营座,鞑子堵了这第一处,就能堵第二处。我马上带兵……”

“要小心清兵的埋伏。”苏州乃是江南水网最为密集之地,本就不适合骑兵驰骋往来,折冲先头部队的一次次接战就能看出,要不是还有步队跟随着,复汉军的先头部队根本打不那么顺。

复汉军的后续部队事实上行军也相当快的,陈鸣接到前方来报的时候时间刚刚过午时,而清军沉船堵塞吴淞江的举动也并不出乎他的预料。当年的果党也是这么做的,在江阴用海军自沉军舰和商轮43艘,民船、盐船185艘,付出了中央海军主力第一、第二舰队覆没的代价,在一段时间内迟滞了日本海军舰队的溯江而上,让上海南京等地的数百家重要工厂和几千名技术工人得以紧急后撤。

眼下的吴淞江可比江阴长江水道容易多了。就满清的漕船,装满了泥沙后在吴淞江里沉下,十几艘估计就能组成一道水下长城。

而复汉军的大部队——几十艘战船和数百艘漕船组成的庞大船队,首尾长达二十余里,复汉军步兵部守于吴淞江的左右两岸,严谨任何闲杂人等靠近江畔。

不过瞧热闹是中国老百姓的天性,吴淞江两岸的村落有很多人爬倒屋顶和大树上,远远的遥望着江上的船队,就如同看大戏一样。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这样做复汉军也并不管他们,只要他们人不往河畔边围即可。

复汉军席卷了半个松江,那也是松江最为精华的地段,江南民间传言,复汉军这几百艘漕船上装载的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人信誓旦旦说自己是亲眼看到了那无数的金银财宝。复汉军往船上抬得箱子的时候,有一个箱子太重太沉,压断了扁担,结果箱子滚落地上,摔散架了,那满地滚落的都是成锭的银子啊,雪花花的。

暗营都查不出这些消息究竟是从哪个地方传出来的,这谣言传播的速度比风都快。

陈鸣打准备走吴淞江入太湖,大部队兜底儿苏州城,逼迫清军后退返军,心里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反正松江府的清军刚刚被他重创,而清兵的外海水师固然势大,可上百艘战船要是挤进长江那条小水沟中,他们的战船就是再多,也不够复汉军的炮台轰击的。而江北的地界里,复汉军好歹还持有泰州、泰兴,短期内清军还颠覆不了复汉军的大势。

陈鸣有的时间在苏州城外磨叽。他还准备趁着机会光顾一下浙江的嘉兴和湖州,然后把洞庭东山西山卷上一卷,后者可是这个时代苏商的主力军啊。赫赫有名的洞庭商帮指的就是太湖里的东山、西山两岛屿上的民人。这个不以苏州、也不以吴县为名,而只是以洞庭东西山的山名为名称的商帮,其历史已是久矣!前明时候,苏州的小说家冯梦龙,就把这商帮的情况写进了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里。小说中写道: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

洞庭商帮早在北宋年间有了雏形,到明中叶以后东山大商人王惟贞,王彦祥第三子。其一脉出了一个历明宪、孝、武三朝,官至内阁大学士的山中宰相王鏊。就是这个山中宰相的祖辈,深谙积著之术,善于理财,从而打下了王氏家业的基础。而王氏稍后,继有翁笾,翁许赀雄,席氏继兴。洞庭商帮富得流油,东山西山富贵人家云集,并且与满清官府瓜葛甚深,那席氏就是靠着迎奉下江南的康麻子而彻底巩固了自家在商帮里的地位的。

复汉军如果席卷了原封不动的东西两山,那效果之大不会次于拿下一趟苏州城。但是现在么,复汉军顺吴淞江西进的消息已经传开,那些滑的流油的家伙一定已开始转移家产了。

……

复汉军的打吴淞江西进是江南战事的一个转折点,本来在这场战斗中处于很次要地位的苏州一下变得至关重要起来。龟缩到黄浦江东的清兵开始‘大肆’的收复失地,可是要他们去捅复汉军的屁股,那却是不可能的。即使容保的公文已经下到了南汇。

以崇明岛作为基地的清军外洋水师,也大大咧咧的逼近到了江**域,但面对着黄山【江阴黄山】上架起的大炮,他们谁也不敢轻易地闯入其中。那狭窄的江面只有三里地,架在山头的大炮完全可以封锁整个江面。虽然谁都知道,复汉军在黄山上修筑的五座炮台,只是草构。

所以,别看复汉军的大部队被拖在了苏州,但江阴这个桥头堡,清军啃不下来,他们就威胁不到镇江,更威胁不到南京城,陈鸣心里头踏实的很。

……

北京城里,一道消息随着乾隆金口张开,迅速传遍了整个四九城。

——大清朝又要出现第二个南怀仁、第二个汤若望这般的洋大员了。

耶稣会在京的传教士,被众多在京官员保举,受乾隆皇帝之意,晁俊秀(通晓天文算法),金济时(精通雕刻并通天文算法),李俊贤(精通钟表机械)——为什么那时候的耶稣会传教士起的汉名有种棒子的味道??——西波拉【通晓绘画,有烧制玻璃器皿的经验)等多人进入养心殿宫廷照办处——炮厂,从事大炮铸造和火枪该整之工作。

这是打康麻子禁教之后,第一批进入大清国炮厂,着手给我大清制造‘国之重器’的洋人。这些个传教士还寸功未力,就已经被乾隆赏赐了五品、六品的官帽俸禄了。而且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与这些洋人一块进入养心殿照办处炮厂的还有两个、中国人【我擦,又碰到河蟹大神的那个啥点了】,北京城里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高类思、杨德望。这是两个黄皮肤黑头发却早早就接受了真神教洗礼的中国人,因为他们两个的家人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相对较少的真神教教徒。两人打小就跟随北京的传教士学习,不仅能说流利的多国外语,在十多年前还远赴法国深造留学,进入了位于拉夫雷斯的法国大学,学习法文、拉丁文,并研修神学、哲学等学科。在大学生涯毕业后,二人来到巴黎,请求到修道院做修士,但法国耶稣会会长参酌在华耶稣会教士之意见,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未予批准,而是安排二人在耶稣会继续学习。

这两人在的欧洲学习虽然倾向于神学、哲学,但对于西方的近代知识也是多有了解的,也见识过法国人的枪炮。乾隆在收到了北京耶稣会教士的推荐后,自然收用了这两人。就是拿他俩当翻译也是好的啊。

这事儿在北京城掀起了不小的声浪,对于不少国人来讲,皇帝下令让一帮子洋人进入照办处炮厂,那显然就是认可了这些洋人在枪炮上的造诣水准。也反衬出了,皇帝对自家匠师官吏枪炮造诣上的不满意。这不是说,枪炮上洋人比我大清厉害么??

这让无数以‘tian朝子民’自居的四九城大爷们的自尊心很受伤。而且骂高杨二人无父无母的甚多,连他们的家人都受到了牵累,真真的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如此消息也算重大了,北京城的暗营连连向总部汇报了相关事宜,然后这消息就转到了陈鸣的手里。他对乾隆皇帝请洋人制造枪炮并不意外,乾隆不是道光咸丰,这个时候的满清也不是一鸦二鸦时候的满清,陈鸣觉得必要时候乾隆甚至会直接向西方购买枪炮,一如明末时候的朱明一般。

真正让陈鸣感到有兴趣的是高类思和杨德望,这他么不就是’留学生‘么?看到密报的第一眼,陈鸣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虽然这俩人在欧洲肯定是以神学为主科,但在乾隆中叶这个时代的中国,有如此际遇的中国人,真的是太稀少太稀少了。这两个人如果放在他手中,在新的中国建立起来之后,能排上大用场。

向西方派出使臣之类的时候,这俩人不够格当正使,也能做副使和通译了。当然,陈鸣对于高杨两人真神教徒的身份是很不感冒的,可用人的事儿讲不得十全十美,好用就行,他对这俩人真的很好奇。

“把他俩盯紧了。尽可能的刺探炮厂的工作进度!”

陈鸣走出船舱来,前方一条沉船正在四艘船只和岸上水牛群的拖拽下缓缓上浮。十几个水性好的水手潜入水中用铁钉+绳索栓紧沉船的船帮、船舱,江畔上几十头大水牛在鞭子的驱赶下,埋头向着前方发力,还有四艘减掉土袋的战船拉起水底的沉船。

这就是复汉军的打捞作业,水陆并发,齐齐用力,为此复汉军还特意从周边的乡里中收拢了数百头水牛,轮回交替着来使劲。也是苏州府富饶,民间才能轻易地聚集起那么多水牛。

陈鸣在船上已经等了三天,复汉军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把清兵的第一道沉船‘防线’给破开,随着眼前的这艘沉船被打捞起,吴淞江水道中心就裂开了一个十几米宽的‘口子’,复汉军现在的船只是都能通过了。

但这只是清兵的第一道‘防线’,在不远处的张家浜还有第二道,吴淞江水面最为狭窄的荡头是第三道,然后就是吴淞江与运河的交汇处,最后是瓜泾口——吴淞江的发源地。

在苏州,复汉军还有的时间要耗。

……

而在湿热的八闽之地,屋子里明明已放了六个冰盆,但汗水依旧不停的打陈亮的额头流下。

这个鬼地方,如果有可能陈亮一天都不想再在这里待下去了。太难熬了!

“八爷,黄教已经决定这个月十五起事了。”

“那银子兵器给他们送到,我复汉军已经许给了他,就不会言而无信。”陈亮快速的扇着扇子,“黄教进来跟山里的土著还有联系么?”

“联系依旧密切。”

“顽愚不堪教诲。随他去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二章 圣战第五百六十三章 好儿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不投降,就杀光!第四百零五章 九州生气恃风雷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军校的路上第七百零四章 另类的因祸得福第三十二章 完美无缺的丈夫第二十四章 寝食难安第八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意志不容违背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哎呦,我的头!第617章 泗水的枪声第三十二章 完美无缺的丈夫第四百八十六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二百四十一章 反扑的清军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国的好‘前辈’第七百三十九章 宗室纨绔第八百五十五章 陈皇帝伟大的爱国情操!第二百六十八章 这天下是我们的第四百一十章 中国人的另一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陈汉的未来之君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动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圣洁天使亚历山大第696章 必须要动手术第七十五章 血债血偿第696章 必须要动手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地球球长第六百六十五章 红果果的叛国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溃第七百二十一章 他是皇帝啊第八百一十八章 北巡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陈汉在准备战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以中国为核心的武装集团第八十章 内心的独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英帝国向来够朋友!第八百章 这些该死的中国人!第四百一十章 中国人的另一面第九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九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驾亲征,髀肉复生第三百一十五章 狼嚎第七百一十三章 天堂和罪恶第三百五十五章 风雨会常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大的笑话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二章 一切都要看中国!第四百二十一章 蚩尤显圣了第二十八章 关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工业第八百八十四章 中国人讲义气、够朋友!第二百三十一章 冒天下之大不韪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要控告它们……第四百五十章 武装大游行第六百五十五章 朝鲜要内附第788章 可以依靠的只有中国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官场第六百四十八章 朝廷办事,还要讲证据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霸气侧漏的中国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军属村第九百六十章 马岛到手,插足大西洋第六百零一章 墨鹄第七百五十一章 龙颜大怒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是怎么作死的第六百三十七章 叶廷洋的偷袭第六十七章 妇人之态第九百一十四章 拿破仑的崛起第五百零五章 尽收川藏之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珅第一百七十八章 最重要因素第五十四章 定下基调第四十二章 物是人非第789章 对中国感恩戴德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间谍无处不在第六百八十六章 陈鼎请客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九十二章 富贵返乡后记4 《泰晤士报》头条第八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意志不容违背啊第一百零三章 说书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国人这是在吓唬我们!第四百九十一章 京津贯通第九百六十九章 满足的笑容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四国秘密同盟第二十四章 寝食难安第二百七十三章 联姻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强马壮既是正统第九十四章 对峙土门集第三百六十八章我辈兴废在此一战第三百五十五章 风雨会常州第九百九十五章 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第四百七十二章 军人的尿性第三百五十八章 下三滥,下三滥……第六百五十四章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五章 佣兵之国第六百零五章 印度白奴第四十六章 裹胁第六十八章 开炮!第二百九十二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第三十一章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第九百二十一章 重新激活的间谍第二百三十八章 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一章 远征舰队
第六百五十二章 圣战第五百六十三章 好儿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不投降,就杀光!第四百零五章 九州生气恃风雷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军校的路上第七百零四章 另类的因祸得福第三十二章 完美无缺的丈夫第二十四章 寝食难安第八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意志不容违背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哎呦,我的头!第617章 泗水的枪声第三十二章 完美无缺的丈夫第四百八十六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二百四十一章 反扑的清军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国的好‘前辈’第七百三十九章 宗室纨绔第八百五十五章 陈皇帝伟大的爱国情操!第二百六十八章 这天下是我们的第四百一十章 中国人的另一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陈汉的未来之君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动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圣洁天使亚历山大第696章 必须要动手术第七十五章 血债血偿第696章 必须要动手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地球球长第六百六十五章 红果果的叛国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溃第七百二十一章 他是皇帝啊第八百一十八章 北巡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陈汉在准备战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以中国为核心的武装集团第八十章 内心的独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英帝国向来够朋友!第八百章 这些该死的中国人!第四百一十章 中国人的另一面第九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九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驾亲征,髀肉复生第三百一十五章 狼嚎第七百一十三章 天堂和罪恶第三百五十五章 风雨会常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大的笑话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二章 一切都要看中国!第四百二十一章 蚩尤显圣了第二十八章 关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中国工业第八百八十四章 中国人讲义气、够朋友!第二百三十一章 冒天下之大不韪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要控告它们……第四百五十章 武装大游行第六百五十五章 朝鲜要内附第788章 可以依靠的只有中国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官场第六百四十八章 朝廷办事,还要讲证据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霸气侧漏的中国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军属村第九百六十章 马岛到手,插足大西洋第六百零一章 墨鹄第七百五十一章 龙颜大怒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是怎么作死的第六百三十七章 叶廷洋的偷袭第六十七章 妇人之态第九百一十四章 拿破仑的崛起第五百零五章 尽收川藏之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珅第一百七十八章 最重要因素第五十四章 定下基调第四十二章 物是人非第789章 对中国感恩戴德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间谍无处不在第六百八十六章 陈鼎请客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九十二章 富贵返乡后记4 《泰晤士报》头条第八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意志不容违背啊第一百零三章 说书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国人这是在吓唬我们!第四百九十一章 京津贯通第九百六十九章 满足的笑容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四国秘密同盟第二十四章 寝食难安第二百七十三章 联姻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强马壮既是正统第九十四章 对峙土门集第三百六十八章我辈兴废在此一战第三百五十五章 风雨会常州第九百九十五章 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第四百七十二章 军人的尿性第三百五十八章 下三滥,下三滥……第六百五十四章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五章 佣兵之国第六百零五章 印度白奴第四十六章 裹胁第六十八章 开炮!第二百九十二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第三十一章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第九百二十一章 重新激活的间谍第二百三十八章 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一章 远征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