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军功田

“殿下,这是远征军,除南京、安庆和九江三部外,所有士兵的伤亡、功勋列表。”

“这是现在已经反馈到大都督府的军功兑付记录,计军功田二百零九万三千七百亩,银元七十三万五千一百块。”南京、安庆和九江三部的反馈还没有抵到鲁山,着一阵长江正在起洪,行船往来要受些小影响。

而到真正要那地的时候了,已经统计过的些当兵的一个个都两眼放光的瞅着田亩,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银元。很多人看着自己的军功记录,看着那些过往花在女人身上的军功数额,脸上纷纷露出追悔莫及的表情,让部队里的教习、书记员等文职人员是看遍了大兵的笑话。

二百来万亩地,很大很大的一片地。但对复汉军来说不是难事,因为整个湖北至少有六千万亩耕地,复汉军现今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湖北省,只留着宜昌、施南还有清兵坚持。只从各地收录的官地统计来看,拨出二百多万亩地也是轻松无比的,况且复汉军扫荡四方还没收了很多的田产。那些家里当官的士绅乡绅,还有出面组织团练的乡宦大族,纷纷被清算了以后,收拢的田亩也是很多的。七十多万块银元更是小菜一碟。

陈鸣拿笔轻轻一划,很容易很简单,但如何确凿的将军功田分给士兵们就是个大难题了。军功田就是军心,这军心要落到实处,而不是只虚无的画饼。

以湖北河南出来的老兵为例,这些人只要不醉生梦死的胡乱霍霍军功积分,现在每个人至少能得四五十亩军功田。按照复汉军的规定,军功田是享受税赋优惠的,并且他们每个人参军入伍时发的就有田地,如果合到一块,那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单单在豫西南是给不了的。那么挪到新地方呢,这些士兵愿不愿意呢?毕竟这不是21世纪,这个时代的国人,没人愿意平白无故的离开生活舒适环境熟悉的老家。

可要是不外挪,汝州和南阳府哪有那么多的田亩分给他们啊,而且不外挪,复汉军怎么能让湖广的百姓知道当兵的好处呢?

几十亩土地,那在乡下绝对是个富户,而绝大部分的农民辛苦操劳一生,累死累活也只是能糊口而已。这对贫困农民的吸引力是不可小觑的。特别是现在的农民家庭都不止一两个儿子。

没看就是那些苏北来的新兵,在授了田之后,一个个精神都抖索了起来。特别是那些家人跟着回湖北的战士,那旺盛的斗志就像燃烧的火炬!

陈鸣本来还担心远征军回到湖广,队伍里除了湖北河南的老兵外,那些新兵的士气怎么办?结果看到了这一幕他放心了。土地对这个时代的人的激励,是无需言表的。这些新兵的军功田倒都可以安排在湖北。那么老兵怎么办呢?把老兵们的的军功田也分到湖北外乡,当然是分的下,但他们又如何管理呢?

普通农民家庭怎么可能管理着几百里外的土地?

“大都督可以将这些军功田统合分划,一个排凑到一起,一两千亩地,那就是一个不小的庄子。自古大户官宦人家在外地置买产业就是常有之事,只要安排下村头,每季村头自会送产出到府上。如粮米不要,就就地换成银钱,往返更是方便。”如果真的合成一个庄子,那每年的产出可不仅仅是粮食,还有鸡鸭鹅等畜类,以及柴薪。如果是距离近,每到逢年过节庄子上都要有孝敬。而距离若远,就只有年节一次钱粮结算和年礼了。

汪辉祖觉得完全可以把复汉军的老兵军功田合并一处,只需要一个排,一人几十亩地,就能凑一个大庄子。每年产出换成银子,再送到汝州、南阳来,一点也不耽误事——湖北为天下粮仓,南阳盆地本身也是产粮之地,汪辉祖根本不认为根据地会有缺粮的一天,那些军属会让人千里迢迢的把一堆粮食运到自己家来。

“且如此置庄,所成影响力更大。每县只需三五个,加之政府宣讲,就可日夜相传于百姓耳间。”

汪辉祖进入复汉军后很快就了解到了军功田这一政策,他觉得这是政策真心不错。士兵只要用心作战,甚至用心执勤守夜、作训、巡逻,就能有军功积分,每次受伤和立功也能有相应的积分。这积分拿来能换酒肉玩女人,也能换银子、田产,这能很大程度上稳固军心。可惜在江南这一政策没能落到实处,苏北江南诸多参军的新兵们所得也只是简单地银钱,很有些空中楼阁画饼的味道,让军中之人对积分越来越不看重。看那军功积分的统计表,那些湖北河南出来的老兵老卒,头开始的几个月都很宝贝自己的军功积分,但越往后的日子里,花在女人肚皮上的军功积分就越多了。

这次复汉军杀回湖广,陈鸣打通与豫西南的联系之后,就开始着手落实军功田,汪辉祖在这个统计计略期间出了很大的力。“这是帝王之基业!”他这样对陈鸣说道军功田。

“湖北之富庶,尽在江汉。可穷山恶水之地才出强兵,如黄州府的北部,郧阳、施南两府,山多地少,民风彪悍,如果军功田能广传民间,必可吸引一部分当地百姓参军入伍。”

“日后我复汉军兵势越强,这政策威力即越大。天下无立锥之地的百姓千千万万,只要有十一为殿下所驱使,以我复汉军兵甲枪炮之犀利,以殿下雄才,席卷天下,孰可抵挡!”

“殿下还需与工作队招呼一声,让工作队抓紧时间编排相关之戏剧,借此下乡的机会,广而告之。”

陈鸣手下的侍从室解散了,复汉军体系里没有侍从室这个编制了,汪辉祖现下是陈鸣鲁公府的录事参军,熊炳章为主簿,刘武为长史。亲卫右营,改为近卫旅,坦克营并入其中,由石猛提领旅帅。陈启放出去领兵一方了。不久后的复汉军师一级建制里的主官,有他的一席之地。

录事参军这个职位,就是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汪辉祖心很细,多才有德,但他也不是个直言的谏臣,他可以以自身的言行举止让他的东主【陈鸣】,让他的同僚相信他的为人,就如汪辉祖自己所言的‘立品’——欲主人之必用吾言,必先使主人之不疑吾行,为主人忠谋,大要顾名而不计利。但他不是直言犯上的人,他不是魏征。半年的相伴陈鸣清楚知道他的为人,这种性格可能与他十多年幕僚师爷的经历有关系,信而后谏,不合则去。

如今的情况他是走也走不了,那时候他就会闭口不言。

这一下午一直忙活到大晚上,回到住处,陈鸣还是歇息在李小妹房里,洗漱后躺在床上他脑子里向着军功田田庄的事。已经确定这么做了,但陈鸣觉得自己还可以把利益更大化。比如成立一个‘军人合作社’,把各地的军功田田庄统一联络起来,所有的庄产田货都卖给相关产业,或是自己来搞相关产业。

那麦子大米可以做粮行,大豆花生可以榨油,棉花将来能织布,生丝能纺绸缎。

鲁山的那场商会很快就要召开了,不管是得了军粮订单还是得了军装被服订单的商家,都需要粮油棉花布匹……,那些商家买谁加的粮食不是买?买谁家的布匹不是买?买军人合作社的产出还能巴结自己,巴结军队。而且陈鸣还想到了各地设立的银行,复汉军城里的华夏银行相当程度上抄袭了后世银行的业务分类,比之现下中国的钱庄银号业务要齐全的太多了,这要分散到每户军属手中的银钱——异地汇款业务,不正可以与之相配吗?还有附加之上的邮局业务——汇款单。

陈鸣这么一想,突然觉得这军人合作社牵动、带动的方方面面会很大的哦。

“鸣哥儿,这个主意倒是真真好。我给你说啊,做布匹比粮食还赚钱。鲁山这儿,粮食就没见过怎么涨价,就是这布匹,好几次都断货了。”

复汉军占据了湖北,四川、江南的布棉都走不过来了,李小妹也不知道会不会再出断货了,但直觉告诉她,棉花、布匹比粮食有赚头,湖北什么时候缺过粮食啊。

在这里说明一下,棉花这东西要在春天里种下,以湖北为论,清明节之前就普遍都种好了,它跟小麦、水稻抢地盘知道吧,生长日期有重叠。

陈鸣使劲的搂了搂李小妹,屋子里放了好几盆冰,睡觉的时候还要盖上单子。李小妹对于政事没什么热情,很快人就缩在陈鸣怀中睡去了。陈鸣的眼睛还在眨啊眨的。

湖北这个地方本就是种水稻为主,辅之小面积小麦和棉花,清朝这时湖广能作为天下粮仓,如此播种就是必然的。所以跟江南的情况正相反,湖北这里是粮田多过棉田和桑田,江南则正好相反。

现在复汉军抢占了湖广,外省的布棉绝是进不来了,而听说今年的江南,很多往日种植棉、麻的田地都给改做了水稻田,满清肯定也是吃够了粮食上的亏,不得不学乖。

北京城的八旗子弟一年就要几百万担漕粮,没有了湖广这个大粮仓,如果江南还是种植棉麻等经济作物多过水稻,就是把江南榨干也拉不出这么多粮食啊。

广东确实从中南半岛买入了不少粮食,但船只从广东运往北京,一年能走两趟就是好的了。只能占一小部分,大头还要从江南出。

将来复汉军的辖区里,粮食肯定是够用的,药材,复汉军很快就会扫荡禹州,带接着拿下汉中后,这药材也就足够了。汉中可是堪比禹州的药草宝库。再说了,汉中还盛产硝石,且拿下汉中也关乎着陈鸣的战略大计——他要斩断中国!

西头把汉中卡死,中间有湖广、安庆、江西,江南有扬州、镇江、南京,等到岳阳、九江和武昌新建的造船厂,开足马力的下战船,让陈鸣手中的攒足了水师力量,那就顺江而下直取崇明岛,在长江入海口处跟满清的外洋水师一决胜负,等日后再于落子舟山的陈继功汇合,与东南张郑两股水面力量呼应,就彻底的把中国顺着长江一分为二了,让北方的满清再得不到江南的一分钱一粒粮,到时倒要看看乾隆还能如何做!这却是后话了……

盐则需要把眼睛放到江南,苏北的淮盐在陈鸣的大计划下,距离复汉军比四川的井盐更近的。

剩下的就是布匹,衣食住行,布匹的重要性不需多言。如果那些军功田农庄能够同气连声,把那二百多万亩田地从粮食种植转往经济作物种植……

“几位先生以为如何啊?”

陈鸣第二天一早就拉过汪辉祖、熊炳章几人商议此事。侍从室解散后,很多人都转为地方官员,远征军当初的文职也多留在了军队中,柳德昭在武昌任知府,陈鸣身边就剩这几个人。再有就是黄松、高彦明、陈继卿这些亲戚,他们算是陈鸣的侍从。

“此事有大利。”熊炳章率先点头,眼睛眨啊眨的精光直冒,但他按下心中一瞬间泛起的波澜,以事说事,用自己先后在芜湖和徐州府县衙门当过师爷的经历比较两地经济:“棉麻之利倍于农粮,只是民无食不稳,想要生民安牢,粮食是首要之急。湖北乃天下粮仓之地,粮田阡陌,我等既然不愁粮米,改桑麻棉田自然可行。”今年已经来不及了,等到军功田分割划下,水稻也都到收割的时候了。且这件事更重要的是……

“殿下所言这军人合作社确实可行。但宜缓不宜急。此事乃对军兵大有益之事,殿下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即然如此那就应该让军功田农庄主动的掺合进来,而不是以政令之法强行捏合。”

ps:今天没第三章了,下午有事,不到天黑回不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七百三十二章 陛下圣明,臣谨遵圣谕!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第九百六十六章 中国内政之民生第一千章 撒花祝贺第四百四十二章 既然无力反抗,那就好好享受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九百九十四章 中国的胜利!第四百六十一章天命所归第九百九十一章 ‘画饼’第一千零三十章 中国人的自信!第六百四十二章 灭亡马来之二十一条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国之财第一百三十章 军功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智慧大毅力第八百六十三章 陈鸣的‘考核’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东西方之差异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乡工作队第三百章 繁忙第690章 谭大胆第七百零二章 大不列颠传奇的落幕!第789章 对中国感恩戴德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一章 远征舰队第九百零二章 揭阳王的奥斯曼之旅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九章 大战已经点燃!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是一个兵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暗料理国第三百九十二章 富贵返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灰色牲口!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梦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清要迁都第七百零九章 中俄商贸区第八百一十章 陈鸣想剥皮!第三章 陈氏根基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独眼和秘密组织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南下的部队第六百六十二章 今世英雄诞生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钓着日本的香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伦敦八旗的日子……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界悄悄发生的改变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要告状第一百零二章 只控制县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战第八百四十五章 迅如疾风一样的逃跑第三百零四章 称公称王第四百零二章 廉耻何在?羞耻又何在?第五百一十七章 内斗倾轧第五十一章 差役来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更上一层楼第二百八十七章 排枪击毙 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混元教首的鲁山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fuck,fuck,这是怎么回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旗人的日子第七百章 一地鸡毛第六百六十五章 红果果的叛国第八百三十六章 俄军投降了!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皇上啊……第三百四十七章 长沙陷第七百九十六章 在黑暗中坚守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页第七百零四章 另类的因祸得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战争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许州的八里桥第七百三十八章 糟我一顿,我鳖气不吭!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夏好盟友第一千零九章 真是神一样的自信!第一千零九十章 断头的双头鹰……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划了一条线……第一章 穿越250年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如何吃大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霸气侧漏的中国皇帝第七百三十一章 万国来贺第三百五十一章 飞驰第五百六十八章 永珹……第二百三十七章 士林眼中的复汉军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国之恩第四百三十二章 东渡的,西方文明的结晶!第一章 穿越250年前……第五百五十章 大阅第三百六十六章 欧洲人的小算盘第九百一十七章 地中海海战 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殖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万远征军第二百七十六章 士气第二百七十三章 联姻第三百九十章 爹的‘父爱’第四百九十二章 进北京城,血祭崇祯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敌第一百六十八章 乾隆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被自己蠢哭了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一章 刺客组织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蛋第八百六十九章 苦逼的爹,苦逼的祖宗第二百一十九章 剑指江南第六百六十三章 条约和肥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罪了又怎么滴?第九百二十四章 战前的准备!后记11 老兵日记
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七百三十二章 陛下圣明,臣谨遵圣谕!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第九百六十六章 中国内政之民生第一千章 撒花祝贺第四百四十二章 既然无力反抗,那就好好享受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九百九十四章 中国的胜利!第四百六十一章天命所归第九百九十一章 ‘画饼’第一千零三十章 中国人的自信!第六百四十二章 灭亡马来之二十一条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国之财第一百三十章 军功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智慧大毅力第八百六十三章 陈鸣的‘考核’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东西方之差异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乡工作队第三百章 繁忙第690章 谭大胆第七百零二章 大不列颠传奇的落幕!第789章 对中国感恩戴德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一章 远征舰队第九百零二章 揭阳王的奥斯曼之旅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九章 大战已经点燃!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是一个兵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暗料理国第三百九十二章 富贵返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灰色牲口!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梦第四百七十一章 满清要迁都第七百零九章 中俄商贸区第八百一十章 陈鸣想剥皮!第三章 陈氏根基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独眼和秘密组织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南下的部队第六百六十二章 今世英雄诞生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钓着日本的香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伦敦八旗的日子……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界悄悄发生的改变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要告状第一百零二章 只控制县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战第八百四十五章 迅如疾风一样的逃跑第三百零四章 称公称王第四百零二章 廉耻何在?羞耻又何在?第五百一十七章 内斗倾轧第五十一章 差役来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更上一层楼第二百八十七章 排枪击毙 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混元教首的鲁山行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fuck,fuck,这是怎么回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旗人的日子第七百章 一地鸡毛第六百六十五章 红果果的叛国第八百三十六章 俄军投降了!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皇上啊……第三百四十七章 长沙陷第七百九十六章 在黑暗中坚守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页第七百零四章 另类的因祸得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战争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许州的八里桥第七百三十八章 糟我一顿,我鳖气不吭!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夏好盟友第一千零九章 真是神一样的自信!第一千零九十章 断头的双头鹰……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划了一条线……第一章 穿越250年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如何吃大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霸气侧漏的中国皇帝第七百三十一章 万国来贺第三百五十一章 飞驰第五百六十八章 永珹……第二百三十七章 士林眼中的复汉军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国之恩第四百三十二章 东渡的,西方文明的结晶!第一章 穿越250年前……第五百五十章 大阅第三百六十六章 欧洲人的小算盘第九百一十七章 地中海海战 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殖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万远征军第二百七十六章 士气第二百七十三章 联姻第三百九十章 爹的‘父爱’第四百九十二章 进北京城,血祭崇祯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敌第一百六十八章 乾隆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被自己蠢哭了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一章 刺客组织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蛋第八百六十九章 苦逼的爹,苦逼的祖宗第二百一十九章 剑指江南第六百六十三章 条约和肥羊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罪了又怎么滴?第九百二十四章 战前的准备!后记11 老兵日记